傳統廣告如今還是行業大佬么?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4A在中國體積日漸龐大,根基越來越深。人們開始慢慢習慣按照套路去思考,甚至出現不少道行尚淺的廣告人認為4A是廣告本意的代名詞。而在廣告公司你又經常會經歷這樣的情況:
人們把創意簡報稱作「Brief」,團隊說成是「team」,把總監叫成「CD」,美術指導喊成「Art Director」等,這還不過癮,每個人還硬要起個洋名字,沒有起洋名的人在4A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講個話非要夾兩句英語,模仿台灣腔,擺出一副洋人的架勢!即使是面對國內廣告代理公司對國內企業進行常規提案,這種怪異的溝通方式也不會有人覺得彆扭。然而!很多甲方專吃這套,會覺得你洋氣,覺得你高端大氣上檔次!不管是甲方還是乙方,他們都在內心深處崇拜這套體系,4A模式不但佔據了行業的制高點,還讓一種外來文化成為了不少人的精神信仰。
如此牢不可攻的行業地位難道也能被改變?
就在近幾年,智能手機逐步普及、紙媒迅速萎縮、電視開機率下滑,過去傳統廣告慣用的紙媒+電視的套路影響力開始減退,受眾人群開始流失!當這幫4A大佬突然意識到帶頭大哥的帽子受到威脅時,中國的互聯網已經從Web2.0狂奔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全新的移動內容開始湧現。
甲方企業也同樣成長迅速,其自身的營銷團隊逐步開始專業化。尤其是那些迅速崛起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他們的UED團隊依靠著更為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正在創造著傳播的新方式,並開始逐步引導時代。廣告營銷與產品設計的界線開始變得逐漸模糊,營銷也從之前的少數人的精英運動開始演變成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大眾化內容。
意識到危機的4A精英們打起精神奮勇直追,卻被龐大陣營的緩慢限制住了手腳,他們捍衛的真理法則就像是一艘難以調頭的大船。老前輩們太過留戀曾經創造的那些輝煌,不少轉型路上的營銷公司只把網路作為一般的執行部門來對付,先入為主地認為網路是輔助線下宣傳的工具,卻沒有意識到受眾人群接受信息的習慣已被改變!
對於執掌大權的這幫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奮戰的營銷人來說,這種認知的驕傲與局限甚至是骨子裡的。就像是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困境》中提出的觀點一樣:「面對破壞性技術,再優秀的傳統行業也將被顛覆。」對於標新立異的互聯網領域來說,這個預言顯得更有深意,而傳統廣告在營銷領域的大佬地位也隨之開始發生動搖。
那麼,傳統廣告會被打敗么?
周鴻禕在《我的互聯網方法論》里提到過一個核心觀點:不管你有多優秀、有多麼強大的適應力和創造力,但是在你的人生中永遠有一個敵人是征服不了的,它就是「趨勢」。如若不順應趨勢,即使你體積龐大、門徒眾多,但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為配角,然後逐漸消失。傳統廣告積澱了那麼久,怎麼可能會像網上搜出的那些文章說的說亡就亡,它依然會繼續存在,並且會維持著龐大的體量,影響力仍然不能被小看!
但倘若傳統廣告不能順利轉型,它將會從主角逐漸演變成配角兒,而光芒萬丈的4A體系也將會從真理法則演變成經典法則。當大多數人不再看電視、不再關注紙媒,全部轉向移動互聯網時,當傳統的多媒體呈現方式逐步在轉向立體的超媒體時,我們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將發生改變,營銷將不再受限於傳統媒介的枷鎖,由多媒體向超媒體轉移。而這一切正在眼前發生著!
看看如今營銷行業前線的領頭羊吧,再也不是那些國際4A,再也不是那些吆五喝六的「歪果仁」了,而是一批逐漸顯現並擁有互聯網思維的新型本土公司!營銷與產品的界線也在日漸模糊,好的互動創意開始不斷從本土湧出。
而當具備本土特色的H5網站在互聯網頻頻刷屏時,整個行業的裂變速度又在不斷加速!H5並未在遊戲行業率先引爆,反而是在互聯網營銷領域先被關注。藉助H5的新形式,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多樣的互動未來,而把握這樣的趨勢不僅僅是為你未來的設計工作做準備,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提升你應該有的新眼界。
書名:H5+移動營銷設計寶典
作者:蘇杭 著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79.00
TAG:書問科普 |
※現如今的直播行業
※傳統廣告公司的衰落,並不是廣告行業的衰落
※九大行業經典趣味對聯,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這位汽車行業領袖是誰?連財經大咖柳傳志也大力誇他!
※家居行業如何打破傳統,布局新渠道
※什麼行業是即將要火起來的行業?
※許家印判斷:目前火熱的行業,是這三大行業
※什麼行業是即將要興起的行業?
※馬云:3年內這幾大行業將主導國內經濟,你知道是什麼行業嗎?
※搜狐五台山:是什麼讓直播行業如此火爆?
※數據、技術還是創意?什麼定義了廣告行業?
※賺錢的行業早知道,這些未來的好行業
※AR技術想要通過視頻廣告找到新場景,而廣告行業想要什麼?
※對行業是利是弊?
※廣告行業深度報告:生活圈媒體廣告逆勢崛起
※「電影行業被搞成了高風險行業」,中國電影如何由大變強?
※關於遊戲行業的抄襲與借鑒現象,我是這麼認為的
※對於遊戲行業,你們有什麼想知道的?
※周杰倫音樂版權大變天,為什麼說壟斷是行業「毒瘤」?
※蘇寧終結家電第一渠道之爭,給了行業哪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