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或足以使動物「群滅」:減少進食和交配
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恐懼也許足以導致某些動物「群滅」。
研究人員發現,對捕食者的恐懼會令果蠅減少進食和交配,繁殖的後代也更少。
如果一小群果蠅生活的環境中有螳螂的氣味,這群果蠅群滅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7 倍。
這項研究或能為一道與種群大小和滅絕幾率有關的難題提供解釋,即所謂的阿利效應(Allee effect)。
「捕食者對動物種群滅絕的影響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自然資源科學系的助理教授、領導本次研究的凱爾·艾利略(Kyle Elliott)指出。「當被捕食的動物種群數量下降時,捕食者應當轉向其它種群才對。」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在捕食者離開後,它們留下的氣味仍會使被捕食者數量繼續下滑。
「『死亡』的味道會對被捕食動物的種群數量與繁殖能力產生很大影響。」艾利略博士指出。
阿利效應得名於沃爾特·克萊德·阿利(Walter Clyde Allee)。他是首位對該現象進行描述的人。
通常來說,動物種群數量會表現出所謂的「密度依賴性」(density-dependence)。也就是說,當某個種群的數量增加時,對食物和配偶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因此繁殖率和生存率會隨之下降。
你也許會認為這一現象反之也成立:數量較少的種群一定生存率(或增長率)更高,並且能在數量下降後迅速恢復。
但矛盾的是,有時發生的情況剛好相反,較小的種群往往生存率最低。
科學家以果蠅、而非社會性動物作為研究對象,更好地理解了恐懼在種群數量減少和滅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恐懼使果蠅進食時間縮短,平時更加警惕,交配次數下降,後代數量也隨之減少。」艾利略博士表示,「我們認為,隨之種群規模減小,這種恐懼效應表現得更加明顯。因此較小種群的恢復能力往往較差,群滅的可能性也更高。」
科學家選取不同規模的果蠅種群,觀察它們在繁殖季和非繁殖季對螳螂氣味的反應。接著,他們測量了螳螂氣味對果蠅體重和繁殖能力的影響。結果發現,在規模較小的種群中,捕食者的氣味足以顯著降低果蠅繁殖能力和後代發育水平。這說明一旦某個種群規模低於警戒線,恐懼的影響便足以使它們群滅。
※科學家發現治療乳腺癌潛在新葯
※「基因剪刀」剪不斷倫理「糾纏」
※「邊睡覺邊學習」,這個可以有
※科學家首創迷你肝臟
※在神經元水平上瘦下來
TAG:今日科學 |
※狗狗絕對不能吃的食物和錯誤進食後引發的癥狀
※進食這種食物竟然可以減少心臟病發作幾率!
※胃倉穴——增進食慾、消食導滯都靠它!
※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靠「聚餐」進食
※飲食有度:長期大量進食這3類食物,尿毒症可能也會「愛上」你
※進食帶來的胰島素變化能調控生物鐘相關蛋白
※沒食慾?可吃它!既能增進食慾促消化,還能增強免疫力
※它最適合進食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後,食欲不振時飲用
※厭食、貪食、暴食,這些進食障礙會要命!
※5種少為人知的稀奇動物,其中一種能夠用皮膚進食
※胃癌早期,進食這幾種食物,能減慢病情發展
※與乙肝病人一起進食會被傳染嗎?
※看到美食也會無法抵抗誘惑,瘋狂進食的六位「吃貨」明星
※肝硬化病人進食須謹慎 誤食或者亂世後果可能會導致死亡!
※「話腫瘤」進食過燙,小心食管癌!
※三種水果是減肥大敵 進食不當會得「水果病」
※這幾種食物堪稱痛風的「死對頭」,可適當多進食
※孕婦要適量進食豆類食品,給胎兒補充足夠的健腦營養素
※減肥雖需管住嘴 但在正確的時間進食也有助於減肥
※經常失眠的人,就別再進食這4類食物了,以免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