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秋季養生重在「防燥」

秋季養生重在「防燥」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時令不一樣,時節的主氣也不相同。主氣不一樣,四季時令病就各有特點:春多溫病,夏多暑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這也是先人幾千年來的經驗總結。中醫常云:「上工治未病」,即是說,高超的醫生在大家尚未發病時就現已進行防病與治病了。那麼秋天我們如何來治未病呢?秋天的主氣是「燥」,燥邪影響人體就可發生燥病。因為燥邪致病特點是易傷津液,因而,燥病的特徵即是呈現各種枯燥的體現體現。例如可見人體肌膚枯燥皸裂,口鼻枯燥,咽干,口渴,舌干少津,糞便乾結,毛髮不榮,甚或傷及肺臟而呈現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等等。

燥病可因致病的路徑不一樣,分為外燥證與內燥證。外燥證由感觸外界燥邪而發病。多從口鼻而入,其病從肺衛開端;內燥證多見於高熱,吐逆,泄瀉,出汗,失血過多以後,是耗傷津液的一種體現。燥病也可因發病的時間不一樣,大略分為溫燥與涼燥兩種。秋初之時,有夏之餘氣則多見溫燥(是說在燥病中帶有暑熱徵兆);秋深之時,因有近冬之寒氣,則多見涼燥(是說在燥病中帶有寒涼徵兆)。知道了燥病的發生因素、特點與分類,如何來防治燥病呢?燥邪致病的特點是易傷津液,因而,防燥病的首要任務即是要維護人體津液。要維護好人體的津液應留意以下幾個方面。百度搜索:就要養生,一起交流分享養生經驗。

1、平常不食或少食炎熱傷津之品。煎、炒、油炸的食物如煎魚、炸魚、炸雞、油條等;煙、酒等傷身之物;性質炎熱的食物與果品,如蝦、蟹、辣椒、胡椒、五香粉、茴香、榴槤等。

2、平常可多飲、多食生津潤燥的湯水。沙參、百合冰糖水。用沙參30克,鮮百合50克,冰糖適當,以清水四碗煮至一碗半,緩緩飲用。有潤燥養陰之功。玉竹、沙參煲野鴨湯。用玉竹30克,沙參50克,野鴨一隻(去毛及內臟),放置瓦煲內,加清水適當,以中火與文火煲煮1個半小時,調味後,飲湯食鴨。功用養陰潤燥,益胃生津。雪梨燉冰糖。鮮雪梨一個約100至150克,去皮洗凈切粗件放燉盅內,加適當冰糖和清水。隔水燉1小時後,飲水吃梨。功用滋陰潤肺。歌謠云:十月火為臟,不離白菜湯。可用鮮白菜適當,蜜棗2至3個,同放瓦煲內,老火煲湯。清潤而不燥,清甜可口。

3、金秋時節,進補也只宜清潤補,忌用溫燥補。例如,肺陰虛者可用淮山、圓肉燉水魚。用淮山25克,桂圓肉15克,水魚一隻(約1市斤)。將水魚殺後,洗凈與淮山、圓肉放進燉盅內,加水適當,隔水燉1小時,飲湯食肉。腎陰虛者,可用冬蟲夏草燉野鴨。用野鴨一隻(去毛及內臟),冬蟲夏草15克。將冬蟲夏草洗凈放進野鴨腹內,加清水適當放燉盅內,燉1個半小時,然後調味服食,功用補腎虛,益腎精。

4、如若不小心為燥邪所傷,患上燥病,就要區分其屬外燥證仍是內燥證。外燥證可分為溫燥和涼燥。溫燥可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乾咳或痰黏量少,甚或痰中帶血,咽喉腫痛,肌膚及鼻咽枯燥,口渴,心煩,舌邊尖紅等體現。此刻可用桑杏湯(桑葉,杏仁,北沙參,浙貝母,淡豆豉,山枝子,梨皮)輕宣外燥,潤燥止咳。涼燥可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口乾咽燥,肌膚枯燥,咳嗽少痰或無痰、舌苔薄白而干。此刻可用杏蘇散(蘇葉,法夏,茯苓,甘草,前胡,桔梗,枳殼,陳皮,北杏仁,生薑,大棗)為根底進行調節。如果內燥證,多因為人體津液和精血虧本致使津血不能潤澤導致,臨床上可見口渴,肌膚枯燥粗糙,毛髮乾燥不榮,糞便秘結,肌肉消瘦,舌燥無津,脈細澀等傷血少津的體現。此刻可根據其所傷的不一樣臟腑進行調節。百度搜索:就要養生,一起交流分享養生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就要養生 的精彩文章:

女性切記秋季總犯困可能預示著某種疾病
秋季女性多吃魚肉可以美容養顏
秋季養肝護肝多吃石榴
秋季養生多吃什麼水果好?
寒涼體質的人該怎麼吃水果呢?

TAG:就要養生 |

您可能感興趣

春季養生重在「肝」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
冬季養生重點在於祛濕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清燥氣
冬季女性養生重在「暖宮」
冬季養生總則 養生重在溫補
夏至養生重在防暑養心
夏季養生重在「養陽氣、清燥氣」
秋季養生淺談——灸療養生重清肺排毒
立春養生重在養肝
秋分進補,滋陰防秋燥,養生重「平衡」
中醫講夏季養陽是順應四季變化,夏季養生重在「養心養陽」!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清燥氣!建議收藏!
春季養生重祛濕,祛濕小妙招推薦
蟬鳴夏至 養生重「養心」
一年中最易生病的季節到了!春天養生重在養陽氣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花拾間五行茶--養肝茶
春季養生重養肝,飲食留心4個細節,補肝氣養肝血
「立夏」養生重養心
夏季養生重「養心」,清心除煩有「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