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孟子》:聖人之道 孝悌而已

《孟子》:聖人之道 孝悌而已

導讀

孟子認為,人皆可為堯舜。聖人之道,極高明而道中庸,最終落實到百姓日用尋常,不過孝悌而已。

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告子下》

古語云:誠於中,形於外。內在的修養,必然會表現為外在的言行。

孟子,被我們稱為「亞聖」的孟夫子,又會表現出一種怎樣的外在氣象呢?

齊王對此很好奇,特意派人去窺探孟子平時的生活起居,但卻無功而返。

齊王還是不甘心,乾脆派他的相國儲子直接去詢問孟子,您果真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嗎?

孟子回答說,哪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堯舜與人同耳」(《孟子·離婁下》)

在另一處,孟子則直接肯定曹交的提問,明確指出:「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

規矩,方員(圓)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

——《孟子·離婁上》

一般人總以為,聖人是天縱之聖,是天生的,不可學、不可至。

而孟子則明確告訴我們,哪怕是堯舜這樣的聖人,也是跟我們普通人沒什麼兩樣的,人人都有成為像堯舜一樣的聖人的潛質與能力。

一般人又總以為,聖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

但哪怕是被孟子稱為「集大成」的聖人孔子,也是「入大(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是通過不斷學習來增長自己的智慧與才幹的。

在孟子看來,「規矩,方員(圓)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

聖人並不是像上帝一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存在,而是在人倫實踐活動中實現自己完滿人格的典範。

堯舜之道,孝弟(悌)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

這種圓滿的人格,具體表現為儒家所倡導的四德——仁、義、禮、智。

仁、義、禮、智又是什麼呢?孟子認為:「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yuè)之實,樂(lè)斯二者,樂(lè)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離婁上》)

仁的實質是侍奉父母;義的實質是恭順兄長;智的實質是知道這兩者的道理而不背離;禮的實質是對這兩者加以適當的調節、修飾;樂的實質是樂於做這兩件事,快樂就產生了;快樂一產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會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起來。

侍奉父母就是「孝」,恭順兄長就是「悌」。所以孟子又說:「堯舜之道,孝弟(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舜被稱為聖人,也是從孝悌做起。他的父親瞽叟頑固不化,後母兇悍暴虐,弟弟象又桀驁不馴,但他最終以孝悌之心感化了他們,贏得了他們的歡心。

每個人都在家庭中出生,都有父母、兄弟姐妹可孝、可友,只要像堯舜那樣,赤誠孝悌,就都是在踐行堯舜之道、仁義之道。

當然,孝、悌並不是仁義的全部,而只是仁、義的發端。仁、義從家庭中的孝、悌發端,進而向外「擴充」,「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親愛親人,進而仁愛民眾;仁愛民眾,進而愛惜萬物,最終達到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

堯舜之道,「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最終落實為百姓日用常行的孝悌。

孝悌之道,是實踐的學問,三歲小兒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堯舜之道,孝弟(悌)而已矣」,難與不難,口說無憑,實落做去,才有發言權,你準備好了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張宗昌邀民國第一艷星赴他的海天盛筵,自己收門票
皇帝名下的酷刑
想要教子有方 謹記十則古人家風
精明敗家 樸實振家:家族興敗看心術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莊子》釋解: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
《終極之問》-孔子說—聖人之所以為聖人
《敢為聖人》
善惡之道 讀《神奇的聖人—王陽明》有感
老子的「道」 -聖人之治
楊朱和孟子誰才是聖人?
至聖孔子,亞聖孟子,他們是中國古代聖人!
《莊子》道家老子的「聖人」,莊子的「真人」,是什麼樣的人?
書法欣賞:王陽明《矯亭說》,聖人之筆,果然非同凡響
中國9大聖人:武聖關羽,書聖王羲之,匠聖魯班……
古聖人之道從何而來?
大聖老子、文聖孔子、詩聖杜甫,細數中國聖人!
今天開始讀《論語》:天、大人和聖人之言
唐朝第一女俠的無敵絕招,成就了杜甫、張旭、吳道子三位聖人!
《黑道家族》前傳《紐瓦克的諸多聖人》或添新人?
宗杲:聖人設教,只令學者見性成道而已(圖)
《山海經》中的古聖人之道
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戰城南》鑒賞
南懷瑾老師:《莊子》所謂得道的聖人是由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中國歷史上三個半聖人,聖人孔子王陽明和諸葛亮,半聖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