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你對細節的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

你對細節的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

點擊上方

藍字

免費訂閱


文:沈一刀丨來源:有書




—01—




我剛進入單位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紛傳著一些關於琳的緋聞。




 


琳是早我幾年被招進單位的,引起爭議的是她的升遷速度比同時期進來的人都要快。普通人還是個小員工,她就已經當上了主管。所以總有些愛嚼舌根的人會說她跟某某高層有著某些不可描述的關係。


 

一開始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並在心裡悄悄表示不屑。直到有一次,領導安排我們去整理庫房。


 


整理庫房,只要將紙質資料分門別類整理好上架就可以了。

琳是負責人,但是她並沒有拿出負責人的架子,而是選擇跟我們一起干。


 


漸漸地,我觀察到一個細節:由於最初存放不當,使得很多紙質資料出現了嚴重的褶皺。但是大部分人都對此毫不在意,只是一股腦兒地把它們摞在一起便算完事了。只有琳將資料上的褶皺一頁頁理順,再摞起來。


 


琳的這個舉動使得她剛開始的速度遠遠落後於我們,但是後來她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很多一股腦堆起來的資料由於越堆越高而逐漸失衡掉落一地,只有琳整理過的資料,即使堆疊過高,依舊穩穩噹噹。


 


後來,由於資料太多,我們還為此加了一天的班,不少同事怨聲載道,只有琳始終悶頭做著自己的事情,沒有參與討論。


 


等到結束時,我們都飛速離開資料室,一刻也不想多呆。我走到門口卻發現手機落在裡面了,只好折身回去取。







走到資料室門口,我驚呆了:琳一個人拿著掃帚和簸箕,正在掃地面的紙屑和塑料繩。


 


其實所有人都清楚,資料室的門常年關閉,就連樓內的保潔阿姨也不會來打掃。所以一結束所有人都飛奔著跑掉,生怕要被留下來打掃衛生。而只有琳,默默地留了下來,做完了所有的掃尾工作。


 


至此,我終於明白琳贏在什麼地方了。

在所有的業務能力與知識水平都與人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幫助她取勝的並非是所謂的潛規則,而是細節。


 


從智商與體力來講,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大,畢竟天才與天生神力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一件事情你能做,我也能做,但並非兩個人做出來的就是一模一樣的。




這就要看在細節上下多少功夫了。那些在細節上下功夫,把小事也能做精做細的人,往往才是最容易成功的人。


 


 


—02—


 


細節很小,造成的影響卻往往很大。


 


早年家裡裝修房子,在兩家報價差不多,裝修效果也差不多的公司A、B之間猶豫不決。碰巧有個親戚在裝修這個行業,毫不猶豫地推薦了A。


 


理由很簡單:兩家公司水平相當,但是A公司在裝修期間的員工管理與裝修後的回訪複檢上格外上心。


 


選擇A公司的結果讓人十分放心,我們住進了裝修舒適的房子,從來不會出現一些地板翹邊,房屋漏水的狀況,每年過年的時候會有專人負責對已裝修過的房屋狀況進行回訪,還會給我們送春聯表達心意。


 


後來過去了很多年,A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而與其同期的B卻早就堙沒消弭不知所終了。




聽說B公司的裝修人員不僅喜歡吃回扣,而且對於裝修造成的後期房屋損壞也是一概不理不問,這使得他們最終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也失去了原本該一片大好的裝修市場。








A與B之間,就專業或是裝修水平而言,相差並沒有多少,但是結局卻截然相反。A公司贏就贏在了員工管理與後期回訪這些細節上。




B對細節不屑一顧,認為只要有好的設計師,有好的裝修材料與裝修工人,就能夠在裝修市場上屹立不倒。




而現實卻恰恰相反,對待細節的態度決定了B公司註定倒閉的命運,也決定了A公司越做越大的結局。


 


 


—03—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的密斯·凡·德羅,在概括其成功原因時,只說了五個字:「細節是魔鬼」。


 


密斯的父親是個石料工人,小的時候他跟在父親後面學習搭建架構,可每次他搭出來的建築都沒有父親搭出來的穩固。




他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請父親來看自己的作品,並詢問缺陷到底在哪裡。父親看了一會兒,在一個小角落在默默加上了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於是整個建築就顯得難以撼動了。


 


密斯受到了極大的震憾,細節竟是如此重要。

這也使得他在以後的學習與設計中,更加註意細節帶來的改變,也最終成就了他建築大師的美名。


 


一個人對待細節的態度,往往決定了他的人生。




有人不以為意,覺得畢竟是小事,所以他們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會輸;有人注意細節,覺得細節可貴,所以他們才能夠在競爭中險勝一二。


 


從宏觀來看,他們的差別小之又小。卻偏偏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04—


 


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說:「細節的成功看似偶然,實則是必然。」早年我寫過很多文章,但是每次投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或是婉拒碰壁。








一開始我總以為是我的行文有問題,直到後來某一天,有個編輯找到我,告訴我其實我的文章寫得還不錯,就是有很多的錯別字需要糾正,有時候稿件的排版看著也不夠清爽。


 


我這才恍然大悟,現在回過頭再看,很多雜誌與公號的徵稿函上都會標註一點:

一定不要有錯別字!一定要記得排版整齊!


 


原因很簡單,雖說有專門的校對會在發表前幫你糾正錯別字,但在最初審稿的時候,編輯就會因為你的錯別字連篇,或是排版極不整齊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即使內容再好,一些細節處理得不夠到位,依然會導致被退稿。


 


很多人在失敗的時候,他們會抱怨人生如此的不公平,上天如此的不開眼。

卻全然忘了自己是否回顧過失敗,反思過失敗,是否真的在執行的過程中做到了一絲不苟,處處留心。


 


大部分人最大的失敗,並非是整體計劃方向的失敗,也不是對手實力太強導致的失敗,而是細節之處處理的不夠到位,千里之堤,最後卻潰於蟻穴。




但是,只要你能夠發現自己細節的不足,能夠及時予以改正,看到這一點,闖過這一關,你的人生一樣能被重新定義。





沈一刀,有書原創作者。

恐懼生活的同時也熱愛生活,過著絕望與希望相互碰撞的日子。人生哲學是永遠都靠右走。

本文首發有書,轉載授權請聯繫有書君:

youshuzhubi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晚一本書 的精彩文章:

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讓領導最認可的工作方式是什麼?
你的人生,還剩下多少電?
狼之道,狐之智,鷹之謀!大智慧!
優秀的人會在這三個地方低頭

TAG:每晚一本書 |

您可能感興趣

你面對失敗的態度,決定著你未來的高度
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
你對待錢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你對伴侶的態度,決定了婚姻的溫度
你對時間的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你的態度決定了,你得人生的高度
你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你對待挫折的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對金錢的態度,決定著你未來生活的高度
面對困境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你對弱者的態度,決定了你的格局
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你見過的世面,決定了你的高度
對待吵架的態度,決定了感情的溫度
離你最近的人,決定了你的高度
薛之謙:我對音樂的態度,決定我的高度!
態度決定一切,名記:小細節看出對足球的態度
你的三觀,決定了你的生活態度
你底線的刻度決定你尊嚴的高度
反思的深度,決定你的認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