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清酒、海鮮、大米等食品出口連續五年增長,中國是最大買家

日本清酒、海鮮、大米等食品出口連續五年增長,中國是最大買家

日本經濟新聞8月14日報道稱,今年上半年,日本農林水產品和食品出口強勁,中國是最大買家。

圖:訪日外國遊客在觀看茶藝表演

日本農林水產省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6月出口額同比增長4.5%,達到3786億日元(約合230億元人民幣)。日本酒和牛肉出口額創出歷史新高,此前一度低迷的主力海產品扇貝也實現復甦。但距離日本政府確定的到2019年出口額增加至1萬億日元的目標依然遙遠。

按出口目的地來看,對中國大陸出口在扇貝和圓木的拉動下增長了27%。對美國出口因牛肉出口強勁,增長了2%。對台灣出口受香煙等部分品類下滑的影響,下降了20%,對香港出口下降了4%。日本產品在中國大陸的需求仍然堅挺。

圖:日本政府發布的農林水產品出口數據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15年9月發布的一項中國消費者對日本產品看法的調查顯示, 中國人最愛的進口食品是日本產。在中國消費者經常購買的進口食品原產國中,日本超過美國躍居首位。此外,日本料理餐廳也在中國消費者經常光顧的外國菜餐廳中位居首位。

2017年上半年,日本農產品出口額連續5年超過上年。增長的品類均為「日本製造」優勢明顯的產品。在健康意識加強的歐洲等地受歡迎的綠茶出口增長27%,達到68億日元,被稱為「雪花牛肉」的脂肪豐富的牛肉增長57%,達到79億日元,均創出歷史新高。向泰國出口「秋田牛」的秋田縣食肉流通公司2017年度出口額超過約900萬日元的2016年度。

圖:日本料理熱帶動了日本食品的對華出口

日本業內人士稱,培育繼牛肉和日本酒之後的日本產品出口增長支柱成為課題。例如,包含出眾工匠技藝的盆景和花木就是其中之一,據稱「對中國富裕階層出口正在增加」。

日本大米看上中國市場,盼望進入億噸大市場

據悉,在中日關係出現改善跡象的背景下,日本力爭擴大對華大米出口的談判已經啟動。日本經濟新聞此前報道稱,對於具有高品質、同時國內大米持續供應過剩的日本大米農戶來說,中國成為絕佳的出口地。在兩國均易受到政治影響的大米貿易也有成為中日友好里程碑的可能。

據稱,中國願意擴大進口日本大米也是有原因的。中國的大米消費量每年約1.44億噸,是日本大米年產量(750萬噸左右)的約20倍。中國每年進口約500萬噸大米,大部分來自越南、泰國和巴基斯坦3國。這3個國家均通過向中國出口擴大了產量,提高了國內農民的收入。

圖:中國市場銷售的日本大米價格較高

但在中國,隨著中產階層的擴大,大米需求正在從重視數量變化為重視質量,這正是日本優質大米出口中國的機會。

延伸閱讀:

上田良一:日本戰敗紀念日前,NHK揭露731細菌部隊黑惡歷史

日本男白領醉卧鐵軌當床 四季島豪華列車剎不住 首釀死亡事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中日兩國:成為俄遠東電子簽開放以來的最大客源國
上田良一:日本戰敗紀念日前,NHK揭露731細菌部隊黑惡歷史
地緣政治風險引發美國股市大跌,國際市場動蕩,投資者捂緊錢包
被批姑息白人主義暴力 白宮忙解圍:特朗普譴責3K黨和新納粹

TAG:東北亞財經 |

您可能感興趣

越南水產品上半年出口大幅度增長,中國第二大市場
日本內衣巨頭華歌爾最新年報:中國市場是最大增長亮點
中國第三大島嶼,位於中國最大城市,島嶼面積每年增長5平方公里
美國從越南的進口大幅增長,越南專家:十年內可以超越新加坡
日本福島農產品出口量創新高,大米和水果出口增長
25年來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GDP增長了多少?
中國兩個飛速擴大的島嶼,每年增長5平方千米,即將與大陸相連
這家海鮮公司去年四季度銷售額大幅增長,被日本三菱財團「盯」上了
恆大上市九年業績連增長 許家印:恆大在大灣區已完成多產業布局
中國最大油田——大慶油田上半年油氣生產實現雙增長
小米新年第一季度增長強勁,有望中國第二!
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孝順的三大星座
今年前兩個月 蘭州市商品房竣工面積大幅增長
中國能源大王的逆襲:一年利潤增長30倍,他讓中國技術領先世界
投資和出口下降,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經濟增長乏力
中國台灣晶圓廠產能全球第一,大陸地區增長最快
繼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後,中國第四個沿海增長極點,就在廣西
全球財富十年增長國家排名,中國大漲198%,卻被一鄰國趕超排第二
博世中國徐大全:跨界聯手為了擴大數據量,中國車市未來10年保持低增長
美國最受歡迎的中國手機:五年增長20倍,一年賣出上千萬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