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觀心法門——這才是正修行之路
南師說:
我們靜坐時觀心,這人「心」,不是明心見性的心,這個心代表思想,以及煩惱的念頭。這人念頭一來。比如:阿福下午要來看我,三點鐘來,我準備請他上咖啡館。這樣正是三四個念頭過去了。算了,請他喝杯茶就可以了,或是吃一碗擔擔麵。不來最好了,太麻煩了,我又沒錢……念頭一個個跳來跳去,這個心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要看清楚,當前面一個念頭跑掉,而後面一個念頭還沒來時,中間有段空空洞洞的,保持中間這個空,就叫觀心法門,這樣就先做到了第一步。
念頭是生滅法,佛經上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最樂。」行就是一切作為。心裡的作用也是行。大家打起坐來,收攝六根,觀察這個念頭,不要壓制它,也不要做功夫,只看到這個念頭過去了。比如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它不會停留住,念念遷流。前一個念頭流走了,後一個念頭還沒有來以前,這個中間就是「現在念」,現在念本來沒有,清清凈凈,能夠這樣,越持久越好。拿教理來講,就是觀空法門。
中間這一段空,天台宗及禪宗,稱其為三際托空。前際的念頭過去,後際的念頭沒有來。現在這個念頭,當下是空的。比如我們講「現在」,立刻過去了,沒有了,當下就空了。《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得心不可得。」中間是空的,如果講一個中際,立刻又落入一個前際。
——《如何修證佛法》
接下來,佛講用功的方法,而且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這一段是大乘道平時修持的法門。在修持這個法門之前,先要認定「心即是佛」。一般人學佛修道都在希求一個東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一個最大毛病--不敢承認「此心就是佛」,這是眾生的大病所在。人總是把佛、菩薩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測,所謂「高推聖境」。人都受幻想或回憶的宰制,就是不願面對眼前的現實。如果能夠很平實地認清平等的心就是佛,那又何必汲汲外求呢?
若能認清這個道理,那麼便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在任何時間,不起虛妄的幻想,此心就是那麼平靜就好了。假如真能做到了,這就是菩薩道,不須再念什麼咒,或是觀想、拜佛。這時就如蒼雪大師所說的:「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什麼是佛呢?心即是佛。什麼是道?平常心即是道。如何平常呢?平常就是不加任何的方法。「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非常平實,這是真正的觀心法門,正修行之路,這也就是禪,如來禪所標榜的法門。
但是,你說我做不到,還是有妄想怎麼辦?「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妄想來了就讓它來嘛!妄想自己會走,用不著急急忙忙拿個掃把去趕走他,他自來還自去。我在《楞嚴大義今釋》』上寫了十七首詩,透露了用功的方法,其中一首:
秋風落葉亂為堆,
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閑處坐,
任他著地自成灰。
我們的妄念像秋天的落葉一樣,到處飄,到處落,想要去空他,想要去掃他,那就差了。你把第一個妄念去掉了,第二個妄念又來了,你把舊的樹葉掃乾淨了,新的樹葉又掉下來,這樣你一天到晚忙不完。「一笑罷休閑處坐」,不如我不掃了,不管了,「任他著地自成灰」。妄想用不著你去空他,他自然就空掉了。……
隨時保持平常心,不去幻想,坦然而住,這就是觀心法門,這就是正修心之路。……
修習禪那如何修呢?佛在這裡告訴我們,「先取數」』,這裡所講的數不是天台宗的數息法,而是觀心法門。觀什麼心呢?觀後天妄想心,在靜中反觀自己的起心動念,每一個思想,每一個念頭,一個一個都很清楚,心中了知「生住滅念」。我不曉得諸位的經驗如何?真正的修行沒有不觀心的,對自己的思想念頭來去要清清楚楚才是修行。有很多人記憶力不好,修觀心法門,記憶力一定會好起來,越放鬆,影像越容易留;越空越容易裝下東西。
修行人要做到心念隨時空,禪宗祖師教我們修行要「無心於事,無事於心。」心中不求什麼事。常常有人告訴我明天要怎麼樣怎麼樣,我煩起來,就告訴他:你好多餘,明天有沒有我還不知道呢?管他明天幹嘛?這就是無心於事。還要無事於心,所有的事不裝到心裡頭,過了就算,發脾氣,要發就發,我發起脾氣比誰都大,一邊發脾氣一邊心裡還在笑。有同學問我某人這件事怎麼處理,我說罵都罵了,還要怎麼處理?罵他就是處理了嘛!你還要他怎麼樣?錯了已經錯了,你打死他也錯了,錯了還挽得回呀?
「分劑頭數」,對於每一個念頭還須懂得分辨善惡,劑就是排列歸類,對於自己心中的每一個思想都念念清楚,在「瑜伽師地論」里稱為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就是修心、修行。許多人學佛修行對於自己講的話都搞不清楚,都沒有好好的觀心,都不曉得觀照自己的內心。念念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才是正修行之路。你們想求智慧,求福德,要如此修法。為什麼呢?把心觀察清楚,這就是智慧;假如對自己的心念不清楚,那是細昏沉,因為落在細昏沉中,所以智慧發不起來。怎麼說這也是修福德呢?對於自己心念的是非善惡都清清楚楚,把惡念拿掉,善念增加,功德自然增長。
——《圓覺經略說》
點擊展開全文
※44.菩薩「分身」怎麼分的身呢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佛與魔鬼
TAG:地藏法門專弘平台 |
※南懷瑾老師:我們打坐修行,為什麼要修白骨觀、安那般那?
※南懷瑾老師:觀音心咒的圓滿念法
※南懷瑾老師講述:為什麼修行不能真正得力?
※南懷瑾老師:這八個字是成佛的必經之路、必要法門
※南懷瑾老師:《扁鵲換心》這則故事對我們的啟示
※婚姻不在三觀正,是否有心去修行-讀薛仁明老師《婚姻是修行》有感
※南懷瑾老師請明光法師教大家打坐的七支坐法
※錢宇鴻老師跟你暢談演說「陰陽五行」的改運法門
※法術奇門遁甲面授,俞老師北京口傳心授!
※南懷瑾老師:靜坐、打坐的方法
※南懷瑾老師講述「善行與修證功夫」
※南懷瑾老師講述:仁之修養
※南懷瑾老師治療胃病的方法
※南懷瑾老師:觀世音菩薩心咒的秘密
※南懷瑾老師講述:修性修命
※南懷瑾老師: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高手」是如何練就的!
※南懷瑾老師:怕老婆——夫妻之間容易偏差的心理問題
※南懷瑾老師講述:適合修止與修觀的地方
※南懷瑾老師談心兵難防
※南懷瑾老師:管鮑之交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