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篆刻中的屋漏痕
書法審美里有四個比喻,分別是屋漏痕、錐畫沙、折釵股、印印泥,講到的大都是線條的質感美,大家很容易能夠接受「印從書出」這個概念,因為鄧石如大師、吳讓之大師,趙之謙、吳昌碩、黃士陵他們就在那站著,書法審美深深地影響著他們的篆刻,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當我們把這四個比喻引入篆刻審美也是自然而然的了,當然,既然要把它放到篆刻中,首先就先得明白這四個比喻的基本意義,我們今天就談第一個概念:屋漏痕
這四個比喻都來自生活,只是為了簡單地說明某種書法美感,以生活中的某種較為具體的意象來表達書法中的審美,因此,我們必得找到這四個比喻的生活原型,才有可能理解這四個比喻。先說第一個:屋漏痕。
我們看一些老房子,下雨之後,牆面上會形成雨水緩緩下向垂向地面的雨水痕迹,如圖:
(屋漏痕)
最早的屋漏痕用於書法的出處是唐代陸羽(對,就是那位寫了《茶經》的茶聖)《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一節,懷素有一天跟顏真卿討論草書,懷素說:「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顏真卿曰:「何如屋漏痕?」懷素高興地站起來起,握著顏真卿的手說:「得之矣。」
我們可以想像懷素聽到庶顏真卿以「屋漏痕」來比喻筆勢和章法時的興奮感。懷素認為行筆「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這當然是說局部的筆勢,「飛鳥出林」喻某些筆勢輕靈飛動,「驚蛇入草」喻某些筆勢迅疾突然,二者有類比性,皆不離快捷之意,而懷素草書以「痛快」為喻尤為貼切。後句「坼壁之路」,「坼」是「裂開」的意思,裂開的牆壁痕迹和「屋漏痕」有相似的地方,房屋牆壁皆為磚砌,錯落有致,凹凸不平,若牆壁裂開或漏水,那麼裂紋和雨水的下行痕迹必然是順牆壁之勢蜿蜒頓挫而下,而非一貫直下。因此「坼壁路」和「屋漏痕」有類比性,所以當懷素說完「如坼壁之路,一一自然」後,顏真卿就接著說「何如屋漏痕?」於是懷素說:「得之矣。」他認為顏真卿明其真意,說得對。或者是說顏真卿的「屋漏痕」比喻更為恰當。於是他很高興。就是這樣啊!他說。
一味的」飛鳥出林、驚蛇入草「顯然不行,還需要理解「屋漏痕」才有可能真正明白筆勢的迅疾與遲澀。疾與遲是一對概念,在書法用筆取勢上當然要掌握,而其實,篆刻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看吳昌碩的作品:
(吳昌碩刻「甲申十月圓丁再生」)
我們看縱向的線條,「甲」字或「十」字略短些,「申」字和「生」字卻是縱向的長線,但我們看這些縱向的長線,並沒有發飛鳥出林和驚蛇入草的疾勢,而是在運筆或運刀的過程中不斷地象受到運筆方向上來的阻力一樣不斷的遲澀,而正是這種力道內含的線條,使印章的線條顯得凝重、沉著,勁力充沛。
再比如,我們一直認為黃牧甫的印,線條以光潔著稱,但是當我們仔細觀察他的某些作品是,我們卻發現,其實,他印中的線條也不完全是光潔如鏡面一樣。比如:
(黃牧甫刻「強學宦影寫精拓名賢遺像記)
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印中的線條,並不是完全像我們平常理解的以薄刃沖刀刻成的線條特有的光潔線條,而是每一個線條都仍有明顯的遲澀痕迹,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屋漏痕」。實現的方法,我們腦子中所想像的爽利的沖刀,其實在黃牧甫手下,他的線條是一刀刀爽利的、不重複,不修飾的刻,「寫意」式的刀法刻出了精工細雕的「工筆」效果,我們在印中線條中所看到的「屋漏痕」線條的質感,正是來自這種刀法。
何以兩位晚清大師都殊途同歸,在線條上追求「屋漏痕」呢,當然是這種線條質感更富含張力。勁力內斂,不像鋒芒全展的線條一樣勁力全出,「屋漏痕」,形象地比喻橫直劃力勻而藏鋒的用筆方法及藝術效果。行筆時不可一瀉無餘,筆管要一起一倒,筆鋒時左時右,頓挫運行,猶如屋漏的水滴沿泥牆緩緩淌下,蜿蜒下注,形成鼓起的半圓型線條,筆畫圓活、沉實、飽滿,具有立體感、厚重感和流動感。篆刻運刀之際,心中也應當有這樣的思維。同時,也要時時服務於塑造具有「屋漏痕」的線條。
「屋漏痕」在吳昌碩的作品中表現尤其突出,比如:
(吳昌碩刻「人生只合駐湖州」)
仔細觀察印中線條的質感,我們彷彿看到了雨水順著牆面流動的痕迹,工穩派的創作者決不會將線條處理成這樣,比如有些線條:「湖」字中的「古」的中豎,上部粗,下部細,而「駐」字一點,上部細,下部粗,而且,這些線條,邊緣也並不光潔,我們從這些不等粗,不規律的線條中,並沒有感覺到凌亂與不規整,而更多體會到的是渾厚端凝之美,這也是來自自然界——自然而然的——「屋漏痕」特有的自然品質:
(「屋漏痕」圖)
所謂的「道法自然」,必然要表現在一些具體的法則上面,書法與篆刻的這種「屋漏痕」原理,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罷了。
「屋漏痕」這一書法理論,源於顏真卿個人對書法線條美的理解,也是他個人書法創作實踐的集中反映。歷代藝術家們以「屋漏痕」的原理創作出的書法和篆刻作品隨處可見,一代代的藝術家們,在他們的筆下,刀下,熔鑄出具有圓潤美、渾厚美、凝重美、沉著美、博大美的線條,因此,屋漏痕是很重要的一條藝術比喻,做為篆刻和書法學習者,一定要深切領悟。
(【老李刻堂】之185,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對聯掌故: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下聯
※學書法篆刻必知的一個概念:隸變
※篆刻技法:邊款
※說不盡的絕妙數字對聯,你還知道哪些?
※這麼美的察哈爾蒙古族夏季服飾,你見過嗎?
TAG:談藝錄 |
※談篆刻中篆法的處理
※淺談當代篆刻的創新困境
※篆刻課程之一:關於篆與刻
※篆刻風格漫談
※篆刻老子︱守中
※篆刻入門:關於磨石頭和磨刀的一些注意事項
※篆刻初學者實戰臨摹中的一些細節問題
※篆刻中要讓線條露「骨」
※無形的篆刻殘片
※關於篆刻的一些小故事
※鄧散木的書法與篆刻
※篆刻知識:篆書的入門
※關於篆刻的那些事兒
※篆刻收藏的一些門道
※篆刻入門:我要學篆刻了,該買什麼樣的刻刀
※篆刻入門:篆刻刀法中的常用術語
※篆刻課程之二:關於鑄與刻
※陳子奮書畫篆刻
※印章篆刻,篆刻之美
※淺談金石篆刻的審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