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PLOS Biology:性染色體的進化之路

PLOS Biology:性染色體的進化之路

PLOS Biology:性染色體的進化之路

本文轉載自「生物通」

從生物學角度,地球上每個物種都至少有兩個異性,雄性和雌性。但是說到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時,性別可複雜多了。隱球菌科(Cryptococcus)的一些成員光交配類型就有成千上萬種之多。

8月11日《PLOS Biology》的一篇在線文章中,來自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繪製了讓致病型隱球菌從許多性別轉化為2個性別的進化轉折點。他們發現,在進化過程中一個被稱為「易位(translocation)」的DNA改組將單獨的性別決定基因塊集中到了單個染色體上,本質上該染色體的角色相當於人類的X染色體或Y染色體。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發現這些關鍵的易位的發生部位在著絲粒(centromeres)。該染色體區域非常緻密,以至於它們曾被排除於重組之外。

杜克大學醫學院教授、分子遺傳學和微生物學主席Joseph Heitman博士說「著絲粒的重組頻率不高,但是為了應和生物體進化,它不得不經常發生。隨著每次易位,基因組被一次又一次地改變,直到進化出一個全新的物種」。

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性染色體的進化。1960年代,日裔美籍遺傳學家Susumu Ohno提出了一個理論:決定性別的基因首先出現在整個基因組的各種分散位點,隨著時間推移,它們才被最終「捕獲」到性染色體上。對人類來說,它們是X和Y染色體;對鳥類來說,它們被稱為Z和W染色體;在苔蘚中,它們是U和V染色體。

無論物種或命名,Heitman認為,一些普遍的通用原則可能掌管著所有性染色體的進化。他和來自其他國家存在相同觀點的研究人員將目光聚焦在了一種人類病原體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和它的最近親緣種非致病菌Cryptococcus amylolentus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

C. amylolentus中,數十種基因定位在染色體的兩個不同位置,共同控制著一個被稱為四極(tetrapolar或fourpart)的交配系統。其中一個定位被稱為P/R,該處的基因編碼信息素和信息素受體,幫助真菌識別兼容的交配類型。另一個被稱為HD位點,該處的基因控制型結構和生殖孢子發育。

研究人員測序了C. amylolentus的整個基因組,包括全部的14條染色體和它們的著絲粒。

他們發現,比對兩個物種,至少5000萬年前C. neoformans和C. amylolentus兩個物種還存在著一個共同祖先,之後它們的基因組經歷了相當多的重排,例如,C. neoformans的1號染色體包含C. amylolentus四個不同染色體的片段,為多重易位(其中一些發生在著絲粒)提供了證據。

杜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該項目的第一作者Sheng Sun博士說:「這個結果非常令人驚訝。教條的觀點認為,著絲粒處的重組通常受到抑制,然而我們卻找到了此處頻繁發生重組的實在證據。」

早在1980年代,杜克大學的Tom Petes開創性的發表論文證明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著絲粒可以發生重組,但是一些人將這項發現歸因於個例。自此以後,大量為了證明「著絲粒重組」是普遍現象的研究逐漸開展。

時至今日,本文展示更古老的C. amylolentus的P/R位點存在於10號染色體,HD位點在11號染色體;更進化的C.neoformans的這些位點卻出現在了相同位置。根據他們的模型,多重易位將兩個性別決定因子放在了同一個染色體上,中間隔著一個著絲粒。隨後的重排使P/R和HD彼此相鄰。結果造就了一個具有雙極交配系統的生物體。

「由於最後的共同祖先早已滅絕,因此許多已發生的進化事件我們幾乎無從知曉。基因組學像一隻無形的手,帶領我們回到過去,追尋進化的軌跡,」Heitman說。「這項研究表明,其他正在積極尋找易位和染色體重排的科學家們也應關注著絲粒,這些重排也可能是人類出生缺陷和癌症的常見原因。」

目前Heitman和同事們正在用相似的手段調查其他真菌家族的性染色體進化歷程。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十億是門檻,城市公立醫院中西藥top20分別是哪些?
PNAS:讓逐漸失去再生能力的毛囊長出新發
JAMA:吶呢?音樂療法並不能改善自閉症
兩篇Cell共同揭秘:熱量限制為何能延緩衰老——讓你有一個「年輕」的生物鐘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武士道的全面進化 La Sportiva BUSHIDO Ⅱ越野跑鞋新品發布
Tom和Jerry的進化史!
Nissan Skyline&GT-R東瀛戰神進化史
全氣墊再進化!Nike Air VaporMax Plus新配色
微軟內部正打造Polaris系統:Windows 10 S的進化版?
Lamborghini Huracán EVO 進化版 Spyder 正式發表
PLoS Computat Biol:為何隨著進化人類的腦容量會越來越大?
三星Note系列的靈魂 S-Pen進化史
BLANCPAIN 推出鈦金屬進化版 Fifty Fathoms
adidas Consortium Crazy BYW Low 全方位「進化」
回憶進化論:微軟Pro IntelliMouse的傳承和改變
代碼導師IntelliCode現身!Visual Studio IntelliSense全面進化
西裝暴徒再進化,微軟 Surface Pro、Studio、Laptop 全線更新
鞋先生和您聊聊 Nike Air Jordan 1 的進化歷史
方舟:生存進化 ARK:Survival Evolved
進化的搖滾經典 Marshall MajorⅢBT評測
武士道的全面進化 La Sportiva BUSHIDO Ⅱ山地越野跑鞋全新發布
第勁浪 Maestro Utopia EVO 四代進化的大師
「方舟:生存進化」在iOS和Android上推出
Hedi Slimane的設計細節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