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與孩子的非正常關係
有一所小學校的校長,在倡導孩子們自覺培養讀書習慣的時候,脫口說出一句話——如果截止到某月某日,大家的讀書量都達到了15萬字,那麼我將會高興地從家裡爬到學校去。
也許孩子們都巴望著看到他們的校長是怎麼樣從家裡爬到學校來的吧,總之,到了那一個日子,每人的讀書量都達到了15萬字,有的孩子還超過了。
於是他們在學校里給校長打電話,問他是否還記得自己說過的話。當然,首先是通報了他們的讀書情況。
校長聽了很高興,欣然答道:「那麼你們等著吧,我這就從家裡爬到學校去!」於是他開始了他平生第一次長距離的爬行。馬路上自然是不允許一個能夠行走的人按自己的路線爬行的,他只得繞路從一塊草坪爬向另一塊草坪,曲折接近學校。過往車輛的司機們明白了他為什麼爬行後,紛紛鳴笛向他致意,為他加油。許多孩子得知自己的校長說到做到,離開學校迎接他,陪伴他爬行。
他磨破了幾雙手套,磨破了褲子,磨破了膝蓋。三個多小時以後,他終於爬到了學校,全校學生為之歡呼,爭著與他親吻、擁抱。
這件事發生在美國。我知道這件事,是因為它登在《譯林》雜誌2007年第10期,非原發之文,摘自《天津日報》。很短,題目是《信守承諾》。
有些短文受我喜歡,乃因使我聯想多多。此短文便使我聯想多多,而且都與信守承諾的榜樣無關。首先我想到的是孩子們和大人們的關係。說到底,我們人類社會也是由幾種人類關係構成的,主要是男人和女人的關係;其次是「治」和「被治」的關係;再其次是強者和弱者的關係;當然,還有窮與富的關係;精英者與平凡者的關係等等,不一而足。
所有之人類關係,說到底無非是兩種關係,即現實關係和心理關係。現實關係主要由政治和經濟所決定,心理關係則大受文化的影響。有時文化對人類之心理關係的影響,反而要強大過由政治和經濟所決定的現實關係。進言之,沒有文化作用的介入,人類對和諧社會的祈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法國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不僅是政治綱領,更是文化綱領。
而孩子們和大人們的關係,在我們中國人這兒,雖然當下已被研究很多,關係很多,但基本立場往往是大人們的立場,即強者和優勢者的立場。一方面,大人們對孩子們的越來越自我中心,甚至越來越霸悍憂慮重重;另一方面,孩子們卻一向覺得,相對於大人,他們普遍是弱者,是「被治」之人。
從心理學上分析,全世界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一種接近著受大人們「壓迫」的「小人兒」心態。這一種心態所巴望的,往往不是「再多愛我幾分」或「我們是平等的」,有時直接就變弱為強,讓大人們也嘗嘗弱者「下場」的滋味。連所謂「女
權主義」的產生,那也根本不是因為全世界的男人愛女人愛得不夠了,或人類社會到了近當代,男女平等的意識反而比古代還倒退了,它也直接就是女人們企圖「也讓男人們嘗一嘗弱者滋味」之心理的社會反映。女人們尚且如此「耍小孩兒脾氣」,何況孩子們本身?美國的孩子們伺機「報復」大人們的心理最強烈。
美國佬深諳他們的孩子們的此種心理,他們以大人們的「老謀深算」應對之,方式方法之一便是以大量的娛樂文化加以抵消,所以美國拍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兒童電影。而在不少美國版的兒童電影中,兒童不但是當之無愧的主角,還是強者、優勢者、大人們的同情者、愛者和義不容辭的拯救者。他們足智多謀、臨危不懼、舉重若輕、英勇果敢,往往比大人更有責任感、使命感、道義精神。那一類美國兒童電影的主題一言以蔽之便是——「感謝孩子們!沒有孩子們,大人們可怎麼辦?美國可怎麼辦?」甚至,「世界可怎麼辦?」同時,一切類型的、形形色色的、通常不被普遍的孩子們所喜歡尤其被他們所嫌惡的大人們,又尤其是在大人們看來也很壞的大人們,幾乎皆在影片中被調侃過、捉弄過、幫助教育過和被懲罰過了。
再回到《信守承諾》這一篇短文來談——老實說,我不太相信那是一件真事,猜測其很可能是某一部影視劇中的情節。但不管其真實與否,都不妨礙我們藉此來分析一下孩子們的心理。為什麼當校長承諾「自己將會高興地從家裡爬到學校去」,孩子們讀書的「熱忱」就那麼高漲、那麼一致起來了呢?起碼有一部分孩子,肯定是為了看到校長從家裡爬到了學校才決心讀書讀夠15萬字的。於是事情成了一場心理戰爭,許多是小學生的孩子和一位是小學校長的大人之間的心理戰爭。在許多孩子一方,為了看到他們生活中的一號權威人物在光天化日之下爬行,他們寧願完成一項他們自己並不情願完成的「任務」。
在校長亦即大人一方,你寄希望於某種結果,你就得為自己那一種希望付出一定代價。這是那些小學生們頭腦里的公平法則。在大人一方,初衷是良好的。在「小人兒」們一方,心理很有些「弔詭」。而結果呢,同樣是良好的,可謂「雙贏」。並且,每一方都獲得了雙份的正面收穫。於「小人兒」們,皆讀了15萬字的書籍(我想那位校長的希望是以讀好書為前提的),還被大人信守承諾的誠意所感動了。
於那一位校長,他倡導孩子們自覺培養讀書習慣的願望實現了(起碼實現了一次),同時還提高了聲望,贏得了意料之外的愛戴。結果怎麼會這麼良好呢?結果當然會這麼良好!因為絕大數孩子們的心靈本色是良好的。還因為世事往往有自己的法則。那法則有時其實並不多麼複雜,倒是某些人的頭腦太過複雜,於是將有些世事也攪得複雜了。比如還是以上一件事,倘發生在中國,將會變得怎樣呢?首先身為小學校長之人那一句話,就難免會引起腹誹或公開的非議:「當校長的人是可以跟學生那麼隨便說話的嗎?太沒水平!」接著興許就會有孩子告密:「×××同學和×××同學暗中串聯了許多同學,他們準備在某月某日集體向校長發難,專等著看校長的笑話!」不幸得很,我們的不少孩子認為只要能在老師和校長心目中成為好孩子,揭發其他孩子的「劣跡」不但是正確的,而且是光榮的。再接著就會有大人們鄭重其事所進行的調查,很可能如同有關方面調查貪污受賄一樣嚴肅認真。再再接著大人們就會習慣性地施展大人們的謀略,對孩子們實行分化瓦解,各個擊破,一舉揪出主謀。不獲全勝,決不罷休。家長們也會被動員起來,與校方統一認識,配合行動。孩子們迫於壓力,那也一定會互相揭發,彼此推諉「罪責」,都力爭使大人們相信,自己只不過是盲從,絕不是主謀,並指證主謀是張三或李四。然而主謀必定是要揪出來的。一經「坐實」,遂成「反面教員」——公開檢查,當眾警告……從此是「主謀」的孩子,成了老師們眼裡的「壞孩子」。起碼,是「問題孩子」。
於是,彷彿他們有了「前科」。他們以後的一言一行,將受到好孩子和老師們的格外關注。他們等於上了「黑名單」。學校再發生什麼不良事件,他們首先是被懷疑的對象。而年終總結的時候,此事將被重點提及,記載入冊,自我評價為「一場爭奪孩子們心靈的硬仗」云云……也許,還會被當成「經驗」,四處介紹。不消說,有的學生和老師將因而受到表揚。如果事情並不是這麼發展的,以上過程都沒有發生——到了某月某日,某一位中國的小學校長,也像那一位美國的小學校長一樣,信守承諾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從家裡往學校爬去,結果又會怎樣呢?能夠以理解、包容的心態笑對之的人又會有多少呢?趁機起鬨對其羞辱、大行惡搞之能事的人又會有多少呢?有人會把他當成瘋子嗎?交警或治安警察會將他怎麼樣呢?當一切混亂過後,傳媒會甘於寂寞嗎?家長、教師、學生、學者,將會有多少人介入此一番大討論、大辯論之中呢?教育官員們會站出來表態的吧?那將會是怎樣的表態呢?當一切傳媒也沉寂了下去,他將在本校學生和老師心目中變成了一位怎樣的校長呢?依我想來,普遍的中國人將認為他是本年度最拙劣之「作秀」的人吧?那除了是「作秀」,還會是什麼呢?於是這一位小學校長差不多也就接近著是小丑了吧?那麼他以後還怎麼能當好一位小學校長呢?
同樣一件事,總體的民族心性不同,文化成因不同,文化的日常形態不同,日常熏染也不同,結果將多麼的大相徑庭啊!套用一句當下說法——在別人那兒起碼是「好玩兒」的事,在我們這兒將被弄得一點兒幽默感都沒有了,一點兒都「不好玩兒」了……然而有人諷刺我的推測純系「強迫型思考症」,屬於精神病的一種。諷刺我的人是犬子。他說——你以為中國的小學生們會像美國的小學生們那麼弱智,那麼意氣用事嗎?我問此話怎講。犬子又道:「我大中華民族的當代小學生才不那麼容易集體地情緒化呢!別說爬到學校了,就是像朝聖者那麼一路磕頭磕到學校,只要不是硬性要求,也和考試沒有關係,那麼那一位校長的話對於小學生就等於根本沒說,也就等於不給他留半點兒一廂情願地爬到學校的可能性。所以說了也白說,其後什麼事兒都不會發生。」我沉默少頃,意覺欣慰。什麼事兒都不會發生,總比發生某些太「中國特色」的事兒好……
閱讀往期經典
點擊展開全文
※周國平致女兒:興趣比職業偉大
※王路:「拖延症」是很好的習慣
※習慣不加以抑制,就會變成生活的必需品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出軌? 丨愛情忠誠度測試
TAG:周國平 |
※關於孩子的正向的辭彙
※野心撲撲地攬獲美好的女孩子,非常動人
※孩子多大說話才正常
※孩子的這些行為正讓孩子變醜變矮,卻常常忽略,現在糾正還不晚
※與孩子共同做一雙真正的中國筷子!
※公眾場合橫衝直撞的孩子;糾正孩子喜歡打人等不良習慣
※明智的父母如何做孩子的領路人?既和孩子做朋友,也做「敵人」
※孩子討厭看書,和父母經常做這四件事有關,大多數人直接中槍
※丁是很受小孩子歡迎的一種甜點,在西方國家非常的常見
※孩子真的會改變大人嗎?
※溫暖而舒服的親子關係,才是孩子與父母的最理想狀態
※你知道家長常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嗎?
※我的壞習慣正在影響著孩子
※寶寶不愛喝奶粉怎麼辦?——其實,孩子常常是對的
※中國家庭式教育「潑冷水」,澆滅的是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別這樣對孩子
※孩子真正的人生格局,是靠父母奠定的
※在每個孩子的人生里,母親才是真正的巨星
※經常搬家對孩子影響大
※父母和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
※走失孩子的父母,最大的希望只是孩子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