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出身漢室宗親是曹操手下智囊曾獻兩條統一大計可惜均沒被採用
我們知道在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文臣武將雲集,其中智囊之士更是曹操能打下曹魏基業的重要功臣,比如我們熟知的郭嘉 荀彧 程昱等人在當時都是赫赫有名的謀臣。但是這次我們說的這個曹魏謀臣他的身份比較特殊而且其能力也決不在郭嘉帶等人之下,他就是劉曄。
劉曄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他本來是廬江太守劉勛的賬下謀士,後來孫策擊敗了劉勛,劉勛就北上投奔了曹操,劉曄也一併追隨劉勛成了曹操的手下。當時劉曄在曹操賬下的職位不是很高,地位在郭嘉荀彧等人之下。但是曹操對他的才華卻很欣賞,史籍記載曹操每每籌劃重大的事情都會向劉曄寫信請教,有的時候一夜甚至給劉曄寫幾十封信。所以儘管當時劉曄的職位雖然不是很高(劉曄先後擔任過司空倉曹掾,主簿,行軍長史兼領軍),但也可以說曹操的心腹之臣了。
劉曄雖然深得曹操信任,但從歷史上記載來看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的確不如郭嘉 荀彧。在公元215年的時候曹操率軍西征攻打漢中的張魯,當時曹操的大軍一舉攻克了漢中。劉曄這時候看消滅劉備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連忙勸諫曹操揮師入蜀,劉曄分析道,劉備剛剛佔據蜀地尚不能穩定人心,現在只要虛張聲勢擺出進攻蜀地的樣子,那麼那些搖擺不定的人就會望風而降,如果現在不攻打蜀地拖延時間那麼憑藉這諸葛亮的治國能力,加上關羽張飛的武功,劉備一定會成為國家的心腹之患。可是曹操認為士兵疲敝以由猶豫不決,最終還是選者了班師回朝。我們說當初曹操平定烏丸和袁紹戰於官渡在郭嘉荀彧等人的勸誡下不辭辛苦最終還是獲得了大勝,而當時曹操在漢中的形勢遠比平定烏丸和官渡戰袁紹好,然而劉曄的這個建議卻沒能被採納,對曹操來說的確是錯失了消滅劉備的機會。
曹操在漢中的時候放過了劉備遂使得劉備逐漸發展壯大,後來直到曹操病逝還是沒能除去劉備,到了他的兒子曹丕稱帝的時候,劉備也緊跟著成了帝。這時候劉備為了報東吳偷襲荊州殺關羽之仇於是大興兵馬伐吳(事實上早在關羽死的時候劉曄就已經料到了劉備會為關羽報仇討伐東),當時孫權怕腹背受敵於是派使者前去曹魏表示向曹丕稱臣。劉曄向曹丕建議道,孫權這是被形勢所逼,他的內心是不會臣服我們的。這個時候應該趁劉備和孫權的主力在前線交戰,我們派軍隊趁機去進攻東吳,這樣東吳就離滅亡不遠了,即使劉備佔據了東吳一半的地盤,但這時天下十分之九都在我們的控制之下,滅亡劉備統一天下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我們說當時劉曄的這個計策的確不錯,當時劉備貿然發動夷陵之戰是犯了一個戰略的大錯誤,這是個曹魏一個很好的時機去實現先滅吳再滅蜀的戰略。而曹丕和當初的曹操一樣反應還是遲鈍了一下,他先是坐觀蜀吳成敗,等到吳國大敗蜀國的時候,他居然在這個時候選擇攻打吳國。後來吳國憑藉這長江天險又再次阻擋了曹魏的進攻,而且曹丕的這次軍事行動還間接的促成了吳蜀的再次結盟。我們說如果曹操父子聽了劉曄的這兩次計策那麼可能在曹丕在位的時候天下就統一了,也就沒有後來幾十年的戰亂了。劉曄的下場也悲慘,他後來在魏明帝曹睿繼位的時候曾也一度受到曹睿的重新,可是後來由於小人的讒言,使得曹睿逐漸對他疏遠,劉曄被冷落之後因病發狂最終在兩年之後鬱鬱而終。
※曹操帳下比五子良將地位還高的這四員武將分別是誰
※還原歷史中真實的周瑜:名副其實的國士無雙!
※劉備投靠誰誰就要倒霉,為什麼還總是有人接納劉備
※齊桓公聯結了七國的軍隊為什麼不敢和楚國一戰
※三國版宮心計袁術的後宮爭寵事件
TAG:歷史戰爭 |
※此人比劉備更有資格說漢室宗親,為曹操謀奪天下,可兩次絕妙獻策均被否決
※此人是漢室宗親,血統比劉備更近,他若稱帝曹操劉備都要靠邊站
※曹操和孫權都有宗親幫助,劉備是漢室後人,為何沒有宗親支持?
※他是皇室宗親,立下戰功無數,卻被刻畫成了大奸臣
※為何只有劉備用漢室宗親的身份創業? 其他人為何不用?
※漢獻帝被曹丕逼迫退位後,為何不選擇投靠宗親劉備?這一點很關鍵
※此人本是皇室宗親,卻老在街頭裝瘋乞討,憑一把家傳金刀登上帝位
※不算家族宗親,真正願意為曹操拚命的猛將,只有3人
※割據一方的漢室宗親心機不輸曹操,曾和馬超之父起兵謀反未遂
※為何司馬懿殺曹爽奪權,曹氏宗親不反抗,原因原來是這樣的
※漢獻帝被曹丕逼迫退位後,為什麼沒有投靠宗親劉備?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為何劉備敢打著漢室宗親的旗號,而曹操等諸侯卻不敢?原因很簡單
※唐玄宗親手把皇后打入冷宮,為什麼皇后死後,他再沒有立過皇后?
※劉備謊稱自己為皇叔,是漢室宗親,你怎麼看?
※劉秀當上皇帝後,對原來的皇室宗親,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選擇安撫
※劉備自稱漢室宗親,最後在漢中稱王,早期曾頻繁客居他人賬下
※劉備是不是漢室宗親?對他的霸業有多大幫助?
※劉備是皇室宗親,又心存漢室,荀彧為何不選劉備選曹操?
※劉備堂堂漢室宗親,碰到一位仙風道骨之人,走近後竟直接下跪!
※他洒脫狂放,是千古絕句第一人,唐玄宗親自給他做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