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第二回:和院子做朋友

豆瓣日記:第二回:和院子做朋友

本文作者「玄素」,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市井裡的院子

造園子,得找個合適的地方。擱在以前,叫「相地」,請個通曉陰陽的先生,把地勢高低探個清楚,風水吉凶瞧個明白。可對於尋常百姓人家,找塊兒現成的空地,造片園林,然後住下,確是消受不起。我和妻子合計著,宅子必是要有的,再求個院子,「系園」的條件也就算齊全了。

俯瞰系園正院

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我們才尋著一處七十年代的老宅子。房子不大,院子倒不小,在市井邊兒上,卻並不吵鬧。院子是自家的清靜之地,沒有旁人攪擾。可推門兒出去,還是得有一片市井。「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聽起來有點兒矯情,實際上誠懇極了。看透世俗的人,會挑個與世隔絕的地兒,一頭扎進自己的世界裡,再也不出來。可看得更透些的人,卻願意回歸市井。像清明上河圖裡畫的一樣,看看叫賣的販夫走卒,做個市井裡的平頭百姓。這麼說,院子當真要在市井裡為好。

清明上河圖局部(北宋 張擇端)

正院和側院

「系園」有兩個院子,挨在一起,光景卻大不相同。一正一側,一陽一陰,一個清朗,一個幽深。正院在南邊兒,進深不大,勝在敞亮。只在當中有一條水泥路,餘下的都是花木。因為久無人住,少了修剪打理,長勢瘋得不敢靠近。屋子前的台階,窄到不能再窄,只是匆匆進去便罷,沒地方兒給人歇腳。用漏空花磚砌了院牆,比四面敞開好些,可院子里的事兒,還是給人家瞧得清清楚楚。

改造前的正院:漏空的院牆

改造前的正院:長瘋的花木

側院躲在西北角兒,只有一扇小門能到,圖的是幽靜。院子上蓋了一片頂棚,為的是堆些雜物,後來不知怎麼,掀掉了一邊。地面用水泥抹了個遍,除了霉跡和苔蘚,見不著一點兒生機。朝著側院的兩扇窗戶,一扇掛了窗帘裝了百葉,另一扇乾脆用磚頭堵住了事兒。

改造前的側院:掀掉一邊的頂棚

被人偷看總是不自在的。找幾捆毛竹,挑些粗細相仿的,截成一人高。中間穿了鐵絲,用扎帶綁在花磚上便是。至於院門,把角鋼焊成框,中間加三兩條橫檔,竹子也能照樣兒綁上。有人說這叫日式,可我覺著,村野里遍地都是的竹籬笆,算不得稀罕。把正院圍個結實,不讓旁人擾了清靜才是最要緊的。

從平台看向院牆

平台、石頭和籬笆

村野里遍地都是的竹籬笆

竹籬笆的綁法

前任屋主留了些石頭,仔細揀一揀,好生照看。主卧前的蠟梅動不得,夏天能遮了太陽,冬天能聞著花香,還給了卧室該有的私密。再留下一株櫻花,一棵紫薇,加上門口兒的金桂,一年到頭的花兒就都全了。樹下和邊角先撒些草籽兒,日後栽花或是種菜,再慢慢兒琢磨。敲掉水泥,鋪上青磚,縫兒里就能冒出點兒綠色。堂屋前還得砌個平台,人能待住,正院便妥帖了。

正院的竹門

紫薇和假山

蠟梅和平台

正院的平台和側院的竹門

側院的頂棚是拆是留,起先拿捏不準。後來覺著,缺口處落下的光亮,像極了一道天井。索性重做結構,乾乾淨淨留出一步寬的距離,最是爽快。瓦間植草,再補種竹子一叢,天井就有了。側牆上的兩扇窗子,不能封上,也不能大搖大擺地露著。外罩兩塊兒木窗板,書房的平開,浴室的做成支摘。刷幾遍桐油,任雨淋日晒也無妨。把不想看的擋了,餘下的都是景緻。

側院的天井

木窗板和竹子

往這兒堆點兒雜物,我萬萬捨不得。做個茶棚,隔三差五請夥伴們來鬧一鬧,由著性子談天說地,豈不快活。既是棚子,就沒必要砌牆,或是封上玻璃。綁一排麻繩子,分得清內外就夠了。吊頂太過精緻,沒了野趣,不如裁幾塊兒布,一簾簾掛過去,到檐口再垂下。按妻子的說法,像是給自己造了個「水簾洞」。

茶棚是自家的「水簾洞」

麻繩和帘子

院子為伴

在中國人的生活里,家有院子再正常不過。房間圍著院子,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出門兒就得見著自然。每天回家,叩開門先到院子,老天晴,院子也晴,老天雨,院子便雨。院子里的天氣再不好,也不討人嫌,不過是自家的娃兒哭鬧罷了。

推開門先到院子

逢年過節,屋裡裝不下兒孫滿堂的大家庭,就索性搬了桌凳,到院子里,擺下酒宴款待賓朋。要種點兒菜,自己吃也行,送給親戚朋友也行。還要栽點兒花,家裡總會有人喜歡。最好再養些貓兒狗兒,能逗著玩兒,還能看家。

貓和櫻花

「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這些事兒,稀鬆平常,擱在今天,哪兒也尋不著了。眼下的城裡人,對院子沒那麼稀罕,房子大點兒比什麼都強。恨不得,把院子里能蓋的全蓋上,能封的都封上。期待從院子里得到的,不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生活,而是可以馬上兌現的利益。只是可憐了孩子們,在封閉的高樓里,不是拿著手機,就是抱著平板電腦。

肥貓、籬笆和桂花

我是在外公家的四合院兒里玩兒大的。整日瘋跑,從不喊累。躥房上樹,招貓逗狗,樣樣精通。寧可被母親抓了,在院子里罰站,也不願意回屋讀書。妻子也一樣,從小在自家院子里,拖著膠皮管子澆花,像個男孩兒一樣,趴在草叢裡捉螞蚱。如今造了「系園」,我和妻子有個願望。盼望著自己的孩子,能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在院子里長大,和院子做朋友。

(全文完)

本文作者「玄素」,現居南京,目前已發表了3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玄素」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私人淘寶收藏夾分享 vol.2
豆瓣日記:林之夏,一場綠色奇蹟
分行但不押韻的波拉尼奧終於來了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濤聲:院子里的鳥
李玉剛的房子、馮唐的院子、楊麗萍的宅子,神仙般的日子
男子網購柴火灶在院子里做飯,被鄰居報警投訴:太香了!
回憶院子里的花和草
歌詞:老院子
清晨的「露台花園」,網友:院子缺個男主人不?
李玉剛的禪房,馮唐的院子,楊麗萍的宅子:我理想中的「籬笆小院兒」
最美的院子,就是咱中國人的院子!
太原新民北街上的這處院子曾是閻錫山和五妹子的宅院
領回一隻成年二哈照顧小二哈,院子都被刨爛了
涼颼颼蛋友篇23:一個院子里的叔叔,中年以後迷上了釣魚……
中國人的院子,美到骨子!
哈士奇第一次到鄉下,追著雞滿院子跑,網友笑噴:真正的雞飛狗跳
你的院子,就是你過的日子!
家居 | 你的院子,就是你過的日子
網友把金毛帶到鄉下養,第二天早上去院子一看,整個人蒙了!
《三個院子》結束,大張偉、林更新、陳小春的字上熱搜。你認得出你們家偶像的字嗎?
去北京,看璞睿的中國院子!
秋天的院子,最美!
四合院,中國人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