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文新譯
倉頡文新譯
-謝子展
《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載,楚靈王說史官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三墳》即伏羲、神農、黃帝之書,《五典》即少昊、顓頊、帝嚳、堯、舜之書。這些文獻現在均已失傳。
中國上古傳下最古老的文字,能見到最有名的當數倉頡文。我在網上見到的倉頡文有四種:
其一:宋太宗淳化年間的《倉頡書》拓本,文旁書古法帖三字,此本最流行。
其二:陝西白水倉頡死葬處《倉聖鳥跡書碑》。該碑立於清乾隆十九年十月(公元1754年)。碑面所鐫28字由白水知縣梁善長摹寫。
其三:陝西洛南元扈山崖石刻拓本清代複製碑。史傳清以前千餘年曆代文人皆往山崖祭拜並拓印,後崖面石刻毀壞。清代道光元年(1821),洛南知縣王森文遍訪洛邑民間,終徵得拓印真本,摹記勒石,碑樹於保安陽虛山下許家廟村(今洛南縣保安鎮許廟村),現存於洛南縣博物館。
其四:在任南紅山文化論壇上,一位網友發帖登了一張玉器版的倉頡書照片。玉器現藏於美國福瑞爾(FREER SACKLER)博物館,遺憾的是沒有此玉器年代出處等相關信息。此器上所刻文字最為清晰。
倉頡文歷代皆無人能辯識。相傳秦人李斯認得八個字,即「上帝垂命,皇辟迭王」
宋以前無譯文傳下。後世有如下數篇譯文:
一、宋代(蔡京)譯
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二、馬賀山譯
化己,庇,乃尼山艾友,所草米並刈,乞少子左互.學耒,弢雨水,兒糾叔兵朱。
三、劉志一譯
一妖來始,界轉鴉杈,祭神青腦,禍小馬念,師五除掃,幡齋解果,過鼠還魂。
第一篇譯文是宋代翻刻《大觀帖》時蔡京的譯文。譯文讀不通。
第二篇譯文是2009年馬賀山得玉器版倉頡書後所譯,譯文意思是:
身體變化,需要庇護。於是尼山是養老送終的好地方。[老有所養]
雜草莊稼一併割下,求少子幫助。[壯有所用]
學使農具,取水灌地。小兒纏著叔叔玩弄兵器上的紅飄帶。[幼有所長]
第三篇譯文是湖南劉志一於80年代初所譯,他認為這是用古彝族文字書寫的一篇祭祀經文,大意為:
一群妖魔剛來到,樹上烏鴉滿天飛;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經消災騎馬歸;五位經師施法術,做齋完畢魂幡回,消滅鼠精魂歸位。
各人所譯出入有別天淵,實在不能令人滿意,沒辦法,只好自己動手來譯一下。
我的譯文如下:
「之己之乙,虛乎篝友,所奉米牲,戊刉(jī)卉(niè)釀,有犬背隹(
zhuī),支鼓益血,亡弔淵朱。」
文意是:從己日至乙日一連七天,在虛、扈之地以篝祭祭友。所奉祭的有米、牲,持盾牌起舞並殺母羊,有美酒,有犬下面有雞,置鼓為樂,請享用鮮血。弔祭在淵中的丹朱。
下面我對譯文進行解釋:
第一句「之己之乙」。
二、四兩字為「己、乙」二字,我與宋人所見一致。二字甲骨文寫法見附表。己乙二字均為天干,古人《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大撓「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這就是說,天干是記日的,不是記月的。黃帝之時如有紀年,應當是太歲紀年,不會用干支。二個天干連用是怎麼回事?考慮古人行文習慣,文章起頭應當先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某人,那麼這裡應當是在說從己日起到乙日止,這樣才合理。
第一、三兩字應當是相同的,我不理解前人譯文為何都不承認這一點?說是「化」字有一點象,古文的化字沒有人旁,意思是變。變己變乙?變己為乙?太牽強,不對。其它可疑的字還有「匕」字,「匕」有二種意思,一種是飯勺,名詞,另一種意思見說文解字:「匕」相與比敘也。比者、密也。敘者、次弟也。匕己匕乙,意思就是比己比乙,從己始,次遞乙。譯成白話就是「從己到乙」,歷時七天,比較通順,但其實不是的。古人習慣講這話是這樣的:「自己至乙」。文字草創時,字不夠,多用通假,「自、至」二字未創時,以「之」代,是可能的。這個字比古「之」字少正中一豎,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里有這個字,但字意不明(見附表)。我是這樣理解的:「之」字本意當為樹枝之支,故為彎曲分叉之狀,字形從「乙」,最早的「之」字少中間一划是可能的。
第一句譯為:之己之乙。白話為:自己日至乙日共七天。
第二句 「虛乎冓友」。
第一個字的字形為「凥」,這是「居」字在古時的一個異體字,是「處」的意思,古今意思出入不大。宋人說是「居」字。我認為這個字念「虛」。古時「虛」和「居」音是相通的,字形也差不多,更為重要的是,這篇「倉頡文」是刻在陽虛山對面的玄扈山下。「虛乎」二字講的應是地點,就是陽虛山和玄扈山。這裡我要順便講一下,「倉頡文」的出處是在陝西洛南縣,洛水南是陽虛山,洛水北是玄扈山(玄扈山又叫元扈山或雙連山),二山隔洛水相望。
第二字為「乎」。宋人說是個「首」字,其實看一下甲骨文,「首」的豎和下面的橫相連,頭髮是從頭上長出來的,不是懸在半空的。在甲骨文中,字形和這個字相近的只有「乎」這一個字,甲骨文的乎下面多了一個長豎,意思是長長的一口氣。這裡的「乎」沒有那一豎,只有乎的音,因為這裡是地名,指的是玄扈山。
第三字為「冓」。「冓」在甲骨文中是一個祭名,就是一種祭的方式。「冓」就是用交叉的木柴壘起點燃為祭,現在說的「冓火」就是從這裡來的,其字形見後面附表。
第四字為「友」。這個字爭議不大。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陽虛山、玄扈山之間進行冓祭祭友。
第三句「所奉米牲」。
第一個「所」字,本人意見與宋人同,不贅述。
第二字字形和第十七個字字形相似但不相同,第十七個字是個明明白白的「有」字,那麼本字就肯定不是「有」了。「屮」(chè)字字形也相似,但「屮」字中間一豎是一直,字形是向上生長的草。這個字為手形而且掌心向上,承舉托狀,有敬獻之意,這裡應當做奉獻的「豐」解。
第三個字是個「米」,和甲骨文的寫法一致。本人與馬賀山意見相同。
第四個字是個「牲」字,字形是個四蹄兩兩縛住,四蹄朝上的牲口。
這句話的意思是:所敬獻的有米、犧牲。
第四句「戊(wǜ)刉(jī)卉(niè)釀」。
第一個是「戊」字。戊和舞音相通。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五」字,甲骨文的字型也相似,「五」的音和舞也一致,相通。甲骨文的「五」、「萬」「戊」「左」字形都很近似,但譯為「戊」與形意最合,字形如舞者持一盾。在《山海經》中記載,在陽虛山這個地方的祭祀要用干舞,「干舞」是古代的一種武舞。舞者執干,干就是盾牌。也有說祭祀要用萬舞,萬舞是武舞文舞合一的舞。文舞舞者執羽。
第二個 「刉」 字,字形是「乞」字,二字音通。宋人說是個「氣」字,古字氣乞不分,一樣。不過這個乞,這裡的意思是「刉(jī)」,在《山海經》中記載,在陽虛山這個地方的祭祀要刉一牝羊,獻血。
第三個「卉」字。這個字是「枿(niè)」的原字,和「蘗」(niè)釀的蘗字相通,蘗的學名現在叫黃柏。蘗字的本義是:被砍去或倒下的樹木再生的枝芽,蘗有三苞,所以字形是一彎曲的倒木上長著三個芽(甲乙均為木)。造酒的蘗不是黃柏,而是生芽的米。枿字是蘗的異體字。
第四字為「釀」,這個字字形和甲骨文的「襄」完全相同,但意思不是襄助,而是「釀」,就是酒。
第四句戊刉蘗釀,譯成白話是:持盾舞,殺母羊,美酒。
第五句是「有犬北隹」。
第一字宋人說是個「左」,可我認為是個「有」字。是左是有,大家再仔細認一認吧。
第二個「犬」字。甲骨文的犬字和這個字字形很象,但稍有不同。甲骨文的「互」字和這個字字形最象,「互」字的古意是放供品的架子。但我認為這字是「犬」字。
第三字「北」字,就是背,就是犬的背面。這個字字形從甲骨文中看,只有「而」字與之相近。「而」是虛詞,甲骨文的寫法和現在寫法差不多,但仔細辯認,這不是「而」字。此碑甚古,其字模糊,幾個版本的倉頡文字形是有出入的,慮及這點,便有「北」字。
第四字是「隹(
zhuī),」,此字字形特殊,細細比對甲骨文,就是此字。「隹」是短尾巴鳥的總名,雞也是隹。
第五句連起來就是:有犬其背後有雞。
第六句「支鼓益血」。
第一字為「支」,字意是置,這個字甲骨文的意思是手中持竹枝,寫法象個「當」。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敲」,也講得通,但我更傾向於置。
第二字為「鼓」,這個字和甲骨文的鼓字字形不粘邊,相差甚遠。但看字形,上面三個點,下面四個點,明明白白是二排鼓釘。
第三個字是「益」,益字在甲骨文中寫法是「皿」中盛「水」,現在這個「益」象個橫寫的「水」,也就是「益」字的上半拉,我認為這是「益」字的音,也就是說,橫寫的水念「yì」。
第四個字是「血」字。「血」在甲骨文中是個裡面盛了東西的「皿」。裡面的東西有寫成一個圓圈的,也有寫成一個彎的,也有寫一個點,二個點的,寫法不嚴格。這裡的「血」字,是一個裡面有二個點的「皿」。
這句話譯成白話是:擊鼓,請享用血。
第七句「亡弔淵朱」。
第一個字是甲骨文的「亡」字,應當很好認的,懂點甲骨文的都認識。
第二字是「弔」字,從人持弓。
第四個字是個「朱」字。是個甲骨文的字,應當沒什麼好爭議的,無話可說。
最難辨認的是第三個「淵」字。這個字的字形很象「矛」字,也象「弟」字,但我仔細認來,不是矛也不是弟。這個「淵」字,是不帶「水」字旁的「淵」,說文解字講:「淵,回水也。」仔細看這個字,這是個寫成彎彎的水字,意思就是「回水也」。
本句意思是:弔祭在淵中的丹朱。
譯到此處,不得不提一下《山海經》。
在《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五經中所載:又東十二里陽虛之山。多金,臨於玄扈之水。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於陽虛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禮,太牢,嬰用吉玉。首山[鬼申]也,其祠用稌(tǘ)、黑犧、太牢之具、蘗釀、干舞、置鼓,嬰用一璧。屍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於上用一雌雞於下,刉(jī)一牝羊,獻血。嬰用吉玉,采之,饗之。
譯成白話是: 再往東十二里,是陽虛山,盛產金,陽虛山臨近玄扈水。總計薄山山系之首尾,自苟林山起到陽虛山止,一共十六座山,途經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是諸山的宗主,祭祀升山山神的典禮:在毛物中用豬、牛、羊齊全的三牲作祭品,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首山,是神靈顯應的大山,祭祀首山山神用稻米、整隻黑色皮毛的豬、牛、羊、美酒;手持盾牌起舞,擺上鼓並敲擊應和;祀神的玉器用一塊玉璧。屍水,是上通到天的,要用肥壯的牲畜作祭品獻祭;用一隻黑狗作祭品供在上面,用一隻母雞作祭品供在下面,殺一隻母羊,獻上血。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並用彩色帛包裝祭品,請神享用。
仔細對比《山海經》與倉頡文的內容,很清楚,倉頡文就是在陽虛山進行的一次盛大祭祀活動的記錄。成書時間在丹朱後,比倉頡晚很多,應當與倉頡無關。
大禹時代已經是公元前2100年,舜帝在大禹前,倉頡文看來是四千多年前的文字。
為什麼說文中的朱是丹朱呢?查一下丹朱:帝堯生十子,丹朱為其嫡長子,舜使居丹淵為諸侯,故號曰丹朱,有帝號,稱作帝丹朱。《竹書紀年》記載:「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不與父相見」。丹朱曾率三苗之兵伐舜,雙方在丹浦展開大戰,丹朱兵敗投水而亡。堯是黃帝族的,舜是炎帝族的,堯帝位不傳丹朱傳舜是炎黃間帝位之爭的結果,詳細情況本文不討論。由於這次大戰雙方傷亡都很大,後來丹朱被描畫成「凶神」或主管災禍的「邪神」,甚至有一支後代被稱為「狸姓」,遇到災荒之年朝廷還要請狸姓人出來代為祈禱消災。《國語?周語上》:「有神降於莘。」惠王問內史過,內史過以為丹朱之神,請使太宰帥狸姓,奉犧牲粢盛往焉。韋昭註:「狸姓,丹朱之後也。」
帝堯崩後,丹朱回到華夏部落去奔喪,因舜的「謙讓」,丹朱曾稱帝三年。歷史在這裡不清楚,丹朱伐舜應當在堯生前,兵敗後身死,不可能死後再稱帝。最大可能是丹朱稱帝三年後伐舜,兵敗身死。
陽虛山下的洛水,是丹江上游的一支幹流,是不是丹淵我們不去考證,但這個地方是丹朱活動過的地方確定無疑。商洛有鳥名朱?,可能就是鳳的原形,他的母親散宜氏居住在今天寶雞鳳縣一帶,鳳縣古時叫散國,是鳳凰的發源地,力量應當很強,散宜氏是散國的公主。丹朱起兵必想得到母親的支持,堯舜時母系社會的力量還是非常強大的,走洛南一線向北進攻是順理成章之事。
丹朱死後,歷代對他多有紀念。
陽虛山附近,有地名堯至溝。
洛水是丹朱兵敗投水之處嗎?誰在祭丹朱?稱丹朱為友,不稱他為帝的是三苗嗎?
元扈山,今名雙連山,地傍洛水南岸,北和陽虛山相對,陽虛山,在洛南縣城西北24公里處,與元扈山隔洛河對峙。傳說為倉頡造字處。
元扈山、陽虛山均在洛南縣保安鎮境內。「元扈」本為「玄扈」,因清代為避康熙皇帝玄燁諱而改之,故清代以後典籍中作「元扈」。
※「故宮第一大盜」溥儀:如何將王羲之墨寶等偷運出宮?
※劉海清 臨摹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及原稿對照
※王羲之行草書《追尋帖》拓本四種
※少見的墨本:《大唐聖教序》以及由來和譯文~適合手機閱覽
※《唐楮遂良書雁塔聖教序》選字~適合手機閱讀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