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二十二》的紀念不是為了痛苦,但必須記得我們曾痛苦過

《二十二》的紀念不是為了痛苦,但必須記得我們曾痛苦過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雲歸】

導演郭柯以「慰安婦」老人為題材拍攝的紀錄片《二十二》,從14日上映至今,已經獲得1547萬元票房,遠超齣劇組600萬的預期。導演郭柯也表示,在扣除成本之外如有盈利,將全部捐給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管理,用於這些老人未來的生活及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工作。

整部片子的拍攝手法都非常克制,導演用大量的空鏡頭拍攝老人生活的場景,打雷下雨鳥叫都攝入其中,似乎是希望能帶讀者更好地感受老人生活的場景。在觸及到老人們的痛苦經歷時,也沒有像傳統的紀錄片一樣非要逼老人回憶,而是就讓敘述停留在「不想說,不說了」。

GIF/962K

圖/知乎網友@影視潛規則

片子也呈現出許多老人們生活的場景,對於觀眾來說可能還是頭一遭,人們會驚訝地發現,原來「慰安婦」老人們也愛唱歌,會煮西紅柿面片湯,往灶坑裡扔兩個玉米燒著吃,有位老人還同時吸五隻貓,有好吃的先給貓吃,貓吃完了老人再吃。她們並不是只會哭訴的樣子,每天活在仇恨當中。

這也是導演的嘗試:他想讓人們看看慰安婦真實生活的樣子,不希望讓她們呈現出人們刻板印象里痛苦、控訴的狀態。

然而這些處理,令我在看完《二十二》之後,心情變得更加壓抑了。

因為片末,導演借他人之口說:「沒有感覺她是個可憐的受害者,感覺像自己的奶奶,有的阿婆就很傷心,有的阿婆就沒那麼傷心。」

「有一天有人給阿婆看照片,是一位八十歲的日本軍人。本來以為阿婆會大罵,沒想到阿婆笑了,說日本人老了,鬍子也沒有了。」

片中還採訪了一位為慰安婦發聲的人士,他在思考許多人讓慰安婦發聲的做法是否正確。因為實際上這樣的發聲並沒能勝訴,為慰安婦討來公道,反而卻令她們遭受了巨大的壓力。

導演也在採訪中說:「不要把她們的身份擺在太前面了。」「當你真的接觸到這些老人以後,你根本想不到她們是什麼『慰安婦』。她們就跟普通老人一樣,就像是我們的家人,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苦大仇深。」

老實說,我不喜歡導演的這些處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全中國有無數九十多歲的老奶奶,為什麼一定要挑出這二十二位?當然因為她們就是「慰安婦」。

這個身份是討論一切問題的前提,我們希望了解這些老人的生活,是因為我們關心「慰安婦」這個群體。所以「不把身份擺太前面」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邏輯,如果真的只是把「慰安婦」群體當做人來拍,又何必要選擇「慰安婦」老人呢?

何況,老人們也沒有真的釋然。眼神有剛強光彩的林愛蘭老人,曾整箱整箱偷出子彈給抗日軍隊。她殺過兩個日本鬼子,子彈曾擦著她的頭皮過去。她的牆上掛著鐮刀,用來「抓偷東西的小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傳奇經歷的老人,她想起自己的母親被捆住手腳扔到河裡時,仍然哭得像個無助的孩子。

毛銀梅老人回憶起自己與家人分離的那一刻,她在站台上追著火車跑,怎麼追也追不上,有人從火車上丟下食物,她就撿起來吃。

在逐漸黯淡下來的光線里,她喃喃地、含混地反覆說:「您好,歡迎光臨,請坐。」那是她做「慰安婦」時,招呼即將蹂躪她的日本兵的歡迎語。她一定記得自己是在什麼地方說了這些話,對誰說了這些話,說過這些話之後面臨的是什麼。

每一位老人接受採訪,到了最後,觸及到最痛的部分時,總是搖搖頭說:「不想說,不說了。」「說了難受。」

如果她們真的釋然,就不該諱談這些往日的傷痛。

實際上,慰安婦老人從未走出過昔日的影響。林愛蘭老人的雙腿永遠被打壞了,而韋紹蘭老人七十多歲的兒子羅善學,因為自己是日本人的後代,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他,打了一輩子的光棍,甚至被弟弟關在屋子裡說要「殺了他」。有的老人終生無法生育,一位老人僅僅因為丈夫說不嫌棄她,「是日本人把你抓去的嘛,又不是你要去的」,就感動得淚流滿面。更常見的 是,她們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到過其他居民的指指點點。

「慰安婦」老人韋紹蘭

所以,與其說慰安婦老人已經前行,不如說如果她們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前行。所謂的「生活是最大的主題」,不過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長期背負著過去的痛苦,就沒法回到正常的生活里。所以她們除了把注意力轉移到瑣屑的日常生活中以外,並沒有別的辦法。

但這不代表她們真的不在乎,我們也不應該因為她們回歸了生活,就認為她們不再痛苦。

何況,二十二個人現在只剩下八個了,可是她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沒能等到一句道歉。官司打不贏,也沒有任何官方認錯的舉動,日本政府依舊年年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教材,否認「慰安婦」的事實。

今年,受安倍之託的柴山前往靖國神社供奉「玉串料」祭祀費(時事通信社 圖)

寬恕是建立在別人已經認罪的基礎上。現在既然人家沒有道歉,我們又怎麼談寬恕呢?

這種「苦澀的釋然」,才是令我們最心疼的地方:老人們是這樣熱愛生活,「哪怕吃野東西也要留出這條命來看」,她們用了許多年的時間,一點點走出當年的陰影,試著回到正常人的生活當中。

她們原本也有著父母和丈夫,應當有美滿幸福的生活。

可是卻有那麼一群人,在她們最好的年紀里,把一切都奪走了。

我家鄉有座山,山頂上有一座烈士碑,爬山的人到了山頂,就在碑下乘涼休息,喝水吃東西。高大的碑體後面,有兩座抗日烈士的半身像,一位叫李紅光,一位叫李春潤,都是年輕的面龐,二十幾歲就犧牲了。

李紅光和李春潤,還有更多的人,已經沒有機會再像慰安婦老人一樣,眯著眼睛曬太陽,回憶當年的槍林彈雨了。

《二十二》是好片子,因為它忠實地呈現出慰安婦老人最後的生活狀態,讓我們知道這些老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或剛強或溫柔的性格,也有自己的生活。

但我們更需要知道的是,雖然紀念本身不只是為了回憶痛苦,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輕易抹去痛苦的回憶。因為被侵略、被奴役的痛苦,被屠殺、被掠奪的痛苦,本來就是真實存在著的。

慰安婦老人可以選擇不再去沉溺於過去的痛苦,因為遭受蹂躪的是她們而不是我們。但也只有她們有資格說自己是否在意往事,我們必須要記得。

因為還有曾被挑在刺刀尖上的嬰兒,被捆綁手腳扔進河裡的母親,為了奪回自己的土地而倒下的兒子,他們已經再也無法對著鏡頭,說自己願意釋懷了。

只有活著的人,能為死去的人做些什麼,我們的眼睛就是他們的眼睛,我們的耳朵就是他們的耳朵,只有我們,還有能力說出他們想說而未能說的話語,替他們聽到一句遲來的道歉。

影片的最後,一位老人在冬天被下葬,鏡頭長久地停留在墳地之中,畫面里她的墳墓上冰雪逐漸融化,樹木抽枝吐綠,慢慢顯現出蔥蘢的生機。這一切似乎在說,不論怎樣的冬天都會過去,這是死亡孕育的新生。

可是,再美麗的墓地也是墓地,再蔥蘢的草木下,埋著的都是一位慰安婦老人的屍骸。這位老人的一生飽經苦難,她的父母親人在戰爭中喪生,她自己遭受過殘忍的虐待。

而她們至死,都沒能聽到一句道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快遞、智能馬桶等等,康有為的腦洞有多大?
痴呆老太經常身現青紫,家屬裝監控發現是保姆打的!
王老吉、加多寶先後回應判決,畫風大不同
中國退役消防員登上北美最火論壇封面,怎麼做到的?
反超日本!中國重新成為全球最大的美國國債持有國

TAG:觀察者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想和過去的傷痛告別,它們卻反過來近將你痛苦折磨
我很痛苦,但我不離婚,值得一看
念而不見是痛苦,痛而不忘是悲傷
你若捨得,誰都不是唯一,痛苦將不再糾纏
要忘記一個深愛過的人一定很痛苦吧?
如果你感到很痛苦,不妨讀一下大仲馬這句名言,你就不痛苦了!
十年,愛過恨過,痛苦過也挽留過,以後我真的不再是你的妻子了!
第三胎還沒見面就沒了,她的痛苦又有誰知道?
沒有「雞湯」,他們將會過得很痛苦
楊過讀書不多,卻能記得這一首詞,是他最痛苦的時候字字泣血!
一想要,就痛苦!
皇帝要忍受的痛苦,我們一般人不知道
人近五十,要知天命不可違,一旦違背,痛苦不斷!
當房奴太痛苦了,可我願意痛苦至死
我和老婆都是二婚,結婚後過得很痛苦,餘生該怎麼度過?
如何忘記過去的痛苦?
如果你感到很痛苦,不妨讀一下米開朗基羅的名言,你就不痛苦了!
痛苦並不是一件壞事
我也痛苦過,你呢?
痛苦難過時必須一看的句子(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