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唯恐避之不及的刺蒺藜

唯恐避之不及的刺蒺藜

人常說,老年人多思既往,其實中年人也是這樣子的。那些點點滴滴的幼年往事,總在半夢半醒的門縫裡,一不留神就溜了進來。




總記得鄉下那個階段,自然本真,光屁股和赤腳的娃娃處處可見,赤腳走在土路上,鬆鬆軟軟的土地,走在上面真有肌膚相親的感覺,可以跑,可以跳,栽倒了也不會很疼,土嘛,哪有人的骨頭硬,站起來就不疼了,幾乎所有小孩子都是不願意穿鞋的,光腳最舒服,大人也不管。但是,只要下地,就沒人敢不穿鞋。




出了村口,在河邊、地頭的雜草叢裡,伏地蛇一樣生長著一種草,一根根紅色細長的藤蔓上結滿了綠色的小刺球,那些長滿尖刺的小球,幾乎一年四季都在路邊靜默著,一不小心就被它刺得鮮血直流。多年後回憶起鄉村,所有的甜蜜里就只有對它的恐怖揮之不去。


刺蒺藜為什麼那麼多?




有一個傳說。當年王莽篡權後,漢室後裔劉秀隻身匹馬逃出京城,以圖復興漢室江山,因沿途心情焦躁,缺食少水,以致肝火上擾,頭暈目眩,昏倒在尉氏縣的白鹿崗上。在這緊急關頭,一隻白鹿銜著一棵白蒺藜秧,並用嘴嚼出其汁液,滴進劉秀口中,因而得救。隨後劉秀就把剩下的半截蒺藜秧埋在了路旁的草叢泥土裡,蒺藜秧居然成活了,且生命力極強,以至於在田間地頭到處都是這種讓人避之不及的刺蒺藜了。




人說「用藥如用兵」,刺蒺藜倒還真的做過兵器。




三國中諸葛亮利用刺蒺藜的形狀發明了一種鐵蒺藜,灑在地上可以扎傷馬蹄和人腳,戰時用來防衛。一次諸葛亮與司馬懿各自統兵在渭南對峙,諸葛亮不期病故,接替他的楊儀指揮蜀軍急急後撤,並在退路上布撒鐵蒺藜。對這招司馬懿也有對策,他命二千步兵腳穿平底木履開道,讓蒺藜一一紮在上邊,就像現代工兵掃雷,作戰部隊隨後開進。儘管憑藉鐵蒺藜的怪招沒能阻擋住追兵,但卻為蜀軍贏取了時間,得以安然退撤。




剛學葯那時候,還真搞不清刺蒺藜、白蒺藜與沙苑蒺藜是不是同一種植物。


從本草記載看,刺蒺藜先於沙苑子出現,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始名「蒺藜子」;到《名醫別錄》中始見以「即藜」和「茨」之名收載;直到唐朝初年,甄權所著《藥性論》中才開始將蒺藜子稱為「白蒺藜子」,概因其呈黃白色而得名。




後世李時珍註解曰:即(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傷人,甚疾而利也。這大概就是「刺蒺藜」之名的初始。




刺蒺藜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實,生於荒丘、田邊、路旁及河邊草叢中,分布於全國各地,江北最為普遍,外表剛毅,身體具有分明的縱棱,帶有對稱的長刺和短刺,猶如野獸之四隻長短堅硬的利齒,展示著刺蒺藜的將軍之風。




好馬配好鞍,刺蒺藜藥性歸入肝經,也符合肝臟這個將軍之官的身份,大有肝之參謀的意思,故而平肝、疏肝、熄風是其特長。已故蕪湖名中醫承忠委先生善用此葯,曾雲「白蒺藜、路路通一身帶刺,四通八達」,尤其在肝腎功能不佳時,委以刺蒺藜為重任,多能獲益。所以,刺蒺藜看似其貌不揚,實可為葯中良將!


 



中藥袋一:

刺蒺藜

直解




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 L.的果實。主產於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割下全株,晒乾,打下果實,碾去硬刺,除去雜質。炒黃或鹽炙用。




【性能】  辛、苦,微溫。有小毒。歸肝經。


【功效】  平肝疏肝,祛風明目。


【應用】  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胸脅脹痛,乳閉脹痛;風熱上攻,目赤翳障;風疹瘙癢,白癜風。

【用法用量】  煎服,6~9克;或入丸、散劑。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孕婦慎用。


 


中藥處方一:單驗方選




1.手部脫屑發癢症:白蒺藜、生甘草各100克,浸於75%酒精300毫升內7天,過濾備用,外用每日3~5次,一般3~7天即治癒。




2.小兒秋季腹瀉:2歲以內患兒取蒺藜30~40克,2歲以上取40~60克,加水煎至500毫升左右,溫洗雙膝以下部位,並不斷搓揉足底、足背、腓腸肌。早、晚各1次,每次15~20分鐘。


(苗明三主編.本草外用.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01.)


 

3.急性乳腺炎初期:鮮蒺藜去刺,粉碎為末,加紅糖適量,搗碎用醋調成糊狀。外敷於乳房腫脹,硬結、疼痛最明顯的部位,再用油紙敷蓋藥膏,包紮固定,待藥膏干後重新更換藥膏。


(中西醫結合雜誌,1993,11.)


 


4.蕁麻疹:刺蒺藜15克,綠豆100克,蜂蜜適量。將紗布包刺蒺藜,與綠豆同煮湯,以蜂蜜調味。食綠豆飲湯,分2~3次服完。可祛風,清熱,止癢。


(中國傳統醫療與保健叢書編寫組.膳食療方.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06.)




<END>


本文由我刊原創發表,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授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tcmrun,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繼續給大家推薦《

採藥去——在博物王國遇見中藥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網友評論:

「好看,在這個五穀不分的時代,真的需要這樣的書叫我認識植物。」


「書里寫的植物基本都是平時能碰到的或看到過的,感覺作者這麼隨手寫來,覺得很親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漫畫連載 | 圖解《中醫藥法》(十二)
胖妹要減肥,選對方法很關鍵
漫畫連載 | 圖解《中醫藥法》(十一)
比大牌護膚品還管用的美容穴位
中醫天下之天醫堂——迴轉天醫堂,合作,天醫堂中醫學院,性味歸經

TAG:中國中藥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常見的刺蒺藜,竟然是古代暗器的原型?至今還有器具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