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這是茫茫山嶺之地,位於我國最北之處的大小興安嶺地區。

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我國56個民族之一的鄂倫春族。相傳鄂倫春人的祖先是從貝加爾湖遷徙而來,世代居住於興安腹地,以馴鹿為生,信奉薩滿,以萬物有靈為念,敬畏自然之神。

昔日揚鞭,一桿槍、一匹馬、一隻獵狗便逐鹿山嶺,擁有「獵神」之族的稱謂。如今,在興安全面禁獵後,他們下山定居,放下獵槍,但其神秘而古老的風情文化依舊延續至今……

圖文:野千尋

鄂倫春族人世代生活在大小興安嶺,山高谷深,溪流相澗。在興安深林中,滿生著落葉松、白樺、紅松、楊等耐寒樹種,林有珍禽異獸,河載多種魚蝦。冬日的興安寒風冷冽,嚴寒白雪並未消融族人的意志,勇敢的鄂倫春人依託著這大自然的饋贈,靠著槍杆子一年四季逐鹿追狍,遊獵於腹背深山的原始叢林間。

在古代,就有文書記載:貝加爾湖以東,黑龍江以北,時常出沒在森林中,四時如斯,稱其為「林中人」。誠如歌中所唱:「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裡住著勇敢的鄂倫春,一呀一匹馬一呀一桿槍,獐狍野鹿滿山滿嶺打呀打不盡。」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

這是昔日鄂倫春人的真實寫照,除了馬匹,他們也會使用馴鹿來作為捕獵的交通工具,因而得名為「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使用馴鹿之人」。

50年代,鄂倫春人才開始走出那片白樺林,走下山嶺,開始了半耕半獵的定居生活。一直到90年代,興安全面禁獵以後,以狩獵為主要活動的鄂倫春族開始放下了槍杆子。雖然如此,質樸的鄂倫春人始終保持著養狗、養馬的傳統,他們將之視為「獵民的好夥伴」。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

褪去俗世繁華,常年深居山嶺的鄂倫春族人作為「最後一個狩獵民族」,對大山的敬畏之情始終根植在心中。這裡的生態仍然良好富饒,綠水青山環繞,雲霧花草相攜。奇珍異寶存於興安密林,山石奇峰疊立聳翠,四時之景蕩滌山野,繼續著族人嚮往著的自然淳樸生活。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南翁河濕地

薩滿信仰萬物有靈

信奉薩滿,是鄂倫春族的信仰,他們認為萬物皆有靈,認為自然界之山川樹木、雷電風雨、星辰日月均有神靈所在。當出門打獵之時每遇古樹、高山、洞崖都會以山神供奉,這是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也是母系氏族社會保留下的風俗文化。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

在記錄片《最後的山神》中,記錄了中國鄂倫春族最後一個薩滿——62歲的孟金福與其妻子的故事。其雕刻山神像,跪拜山神薩滿時的認真,體現了少數民族最淳原始的信仰與虔誠。人類當像萬物,遵循自然界「靜默神聖」之法則,山野萬物,在自由契約的約束下,同生同存。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

薩滿歌舞儀式的祈禱與祝福表達了鄂倫春對山神的敬仰,這個沒有文字只有語言的民族,在定居回歸之後正逐漸被漢化。我們不知道最後的山神會不會消失不見,會不會留下這份屬於原始古老的傳承,但我們放眼看去,那山依舊是山,這湖光山嶺,清風撫綠,落葉歸根,世世代代持有的初心,終究不減。

自然生態賦予著鄂倫春人卸去一身世俗脂粉氣的純粹,踏遍山嶺看山望雲,觀水走岩,縱橫田野,馳騁在深山密林中的自由,是其不變的追求,縱使現代文明與原始文化相互衝撞,但對生活、對自然最初的熱愛與尊重都記刻在了這片興安深處。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鄂倫春民族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鄂倫春民族博物館也是根據鄂倫春人自古祭拜北斗七星的信仰,建成北斗七星狀。鄂倫春人祭天地、祭山河、祭星月,無論是被人稱為森林獵神還是興安驕子,薩滿信仰無處不體現在這個擁有古老歷史的民族之中。


祖先留下的智慧

鄂倫春族具有獨特風格的房屋建築當屬「仙人柱」,是其遊獵生活時期的產物。冬季外出狩獵,鄂倫春人需挖雪屋過夜,聰明的族人會利用木杆插在雪坑四角,上覆獸皮,下鋪野豬皮為卧榻,屋內燃篝火,隨身攜有60度白酒暖身。「仙人柱」搭建便利,不僅嚴冬可禦寒,夏季打獵也能防雨。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仙人柱

除鄂倫春祖先傳有的「仙人柱」外,其祖傳的造樺皮船也是鄂倫春族的智慧結晶。其狹窄細長,狀似柳葉,用於渡水、捕魚和捕獵。松木為骨架,船幫為樺樹皮包裹,接頭釘木處會以松香塗抹,防水效果良好。如此製作的船體小巧輕便,適合在林中攜帶。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樺皮船

昔日的鄂倫春族以狩獵為伴,男人在外打獵,女人有時會隨同而行。狩獵所得是鄂倫春族的衣食主要來源,所剩的野味一時食用不完會選擇晒乾封存,這種利用熏曬做法至今仍被鄂倫春族人沿用。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

雖然現在鄂倫春族不再以打獵為生,但其獵民時期流傳下來的智慧產物卻是歷史的見證,藝術的傳承。留在指尖的印記——手工樺樹皮工藝是現今鄂倫春族保留下來的傳統特色在剝取樺皮時,鄂倫春手工匠人們一直秉持著不傷及樺樹,來年再生長的原則,一筆一刻講求的是對自然敬畏的神聖。這或許就是古老鄂倫春族沉澱下來的美好,對萬物懷有敬畏,隨遇而安、節儉質樸的精神。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樺皮工藝

能夠代表鄂倫春族精美樺皮工藝的作品一般都是由婦女所制,如「寬給查」(樺皮桶)、「紅蓋」(樺皮筒)、「卡密」(樺皮簍)、「奧紗」(樺皮針線盒)、「阿達勒」(樺皮箱)等,上雕刻有不同顏色、不同式樣的圖案。在諸多樺皮製品中,「阿達瑪勒」是最精美的雕刻藝術品,也是作為族中待嫁姑娘的嫁妝,為長方形,花紋染有紅、黃、黑三色,代表了喜慶、吉祥與堅貞愛情。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樺皮工藝

樺皮工藝是屬於鄂倫春人獨有的精湛技藝,滿載著傳統風情,留給一代一代後人,延續著祖祖輩輩的智慧與精髓。


好客歡歌篝火相承

鄂倫春族是一個注重禮儀的民族,尊老愛幼是無論在何種場合都必須遵循的信念。老者坐正位,吃飯飲酒等都需長者先動,晚輩才可用。除此之外,「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是遊獵後裔洒脫而生的豪邁與暢快。

熱情、豪爽鄂倫春人用「贊達仁」(山歌)與「阿拉嘿」(舞蹈)的方式盛情歡迎賓客,其好客之名遠揚,賓友光臨,除好酒好肉招待外,在臨別之際還會饋贈土特產給客人。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

贊達仁山歌是鄂倫春族人人都會唱的,無論是在山野、密林亦或是田園、家地,隨處可聞。別有風趣,延拉著長調子的歌聲回蕩在茫茫山城,空曠闊達,古韻悠悠。尤其是以貴客登門之時,酒過幾許,酣醉耳熱之餘,更會連唱不絕,直到通宵達旦,展現了鄂倫春族發自肺腑,坦蕩直率的真摯情感。

大方、誠懇也是鄂倫春人民風的體現,馱肉而歸,不管相識與否,主人則會立刻割宰獵物贈予客人。喜嗜肉也是鄂倫春人的一大特徵,手把肉是其一道拿手菜,選取新鮮肉類,清水蒸煮,五分熟直至沒有血水即可撈出,加之特製醬料,肥而不膩,配酒下菜,不膻不腥。明代《夷俗記》曾有言:「其肉類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飢且養人也。」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

除好客慷慨的民族性格,鄂倫春人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族群,每年6月18是其傳統節日——篝火節,這一天,熱情的族人們歡歌載舞,搖響銅鐸,跳躍旋轉,盡情揮灑靈魂舞者之風範。對於火,鄂倫春先人們與之有著不解之緣。

對火的崇拜無異於對自然的敬畏,這與鄂倫春過著世代遊獵生活的經歷是分不開的。他們取之自然,敬於自然,所以對火有著親近之意。他們認為得火才能烹制烤肉,才可賴以生存,他們還認為火能驅邪去污,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傳遞著祖先的囑託,祈福迎新。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篝火歡歌

載舞擊鼓,篝火歡歌是鄂倫春民族最隆重的歡慶方式,彼時貴客相邀齊聚,一同點燃篝火,寓意著神聖之祥的篝火展翅而飛,圍欄起舞,充分展現出他們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格。並且,逢此重大節日與場合,鄂倫春年輕人也會隨同長者們一同穿上綢緞等面料的民族服飾,回歸民族情懷,拾起遺落在主流文化中的特色民風。


秀美自然風光清幽安居之所

山城所居,隨遇而安,是鄂倫春族生活所居之態。在中國最北端,是享有獨特的地理優勢的。春暖花開正茂、夏涼風清氣爽、秋葉繁華遍地、冬寒料峭生威。一年四季都是自然妙景。據悉,每年政府會給當地獵民3個月狩獵期,此時「興安驕子」會立刻化身為林中行者,穿林打野,策馬馳騁,勇猛的鄂倫春族人不虛盛名,與萬類競自由。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阿木爾薩布素軍馬場

鄂倫春族多居大興安嶺南麓,有人說這是一個遙遠而美麗的地方。來過此處,便知何為遺落在人間的生態天堂。漫步在深山之處,一個個靜謐的小山村點綴在森林河流之畔,冒著煙火氣,勝似天上人間。

靠山臨江,北國的鄂倫春人們最喜歡在山中聽泉谷,登峰賞石海;觀高山流水,聽鶯啼燕語;看花開一季芬芳,花落一地繁華;尤是飛瀑雪落,更是蔚為壯觀。等到了冬季,皚皚白雪覆蓋下的山麓,白頭壓頂,銀裝素裹,屬於北國獨有的人間壯美,能夠讓人心中生出一番豪情壯志,這或許就是環境造就族人,鄂倫春人繁衍生息的地方,本身不失野性,尚待詩意,孕育著這裡的民族別有一番風土人情。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大興安嶺

擇山而居,放眼望去,來路山,去路樹,踩著山城秀美,沿著一路風光旖旎,誠如那句:「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的韻味。登高遠望,深處此山中,看日出日落,慢節奏的生活讓此間人們活得瀟洒、淡然。俯瞰萬丈路,可與天齊身,與雲共鳴。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大興安嶺

曲徑通幽,一座座村落顯現而生,樺樹皮搭建的小屋,森林中的民族將對自然的利用與回饋發揮到了極致,體現了其生存智慧。他們與自然和諧寧靜的生活在一起,物質上與精神上都得到極大的滿足。時間流逝,外面的世界正風雲變幻,但是鄂倫春人仍舊守著大山,守護著這片森林。

深入興安腹地 探訪逐鹿山嶺「獵神」後裔鄂倫春族

大興安嶺

八萬里興安,蘊藏著鄂倫春族的悠遠歷史。深刻著歲月洗禮的面龐,與當地人席炕而坐,聽聽他們的祖輩是如何勇戰嚴寒,英勇捕獵,便能感受到他們對溫暖熱情的最好詮釋;走入這片山水,同鄂倫春民族一同體悟這原始生態的自然慰藉,便能懷有虔誠,用心聆聽風土之上,天地之間的人文信仰。

這,就是興安深處的民族傳承;這,就是神秘古老的「獵神」之後鄂倫春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客江湖 的精彩文章:

秋風起,壯志揚,向「勒石燕然」致敬
圖說手鍛大馬士革流程
同樣是做刀,為什麼中國的做不過國外的?
中國古代的鍛造
刀客江湖之刀匠記錄——隱居瓦壺島的大師TOM MAYO

TAG:刀客江湖 |

您可能感興趣

雨中徒步東安舜皇山,探訪黃臘嶺
探訪南王馮雲山全州殉難的地方
探訪清東陵乾隆陵及奢華地宮,揭秘皇帝身後的地下佛堂
尋覓卧龍草廬,深冬探訪襄陽古隆中
探訪神秘的西夏王陵
探訪蒙頂山茶園
太湖灣里探訪青山綠茶碧螺春
揭開榆中縣神秘石窟寺面紗 敦煌學者探訪尖山大佛寺
探訪五台山聖跡——龍洞
探訪墨西哥的「艾滋城」
探訪灤州古城
探訪日本富士山腳下的神秘埋骨地:青木原樹海
深入遼寧朝陽一線,探訪紅山玉高仿基地
探訪神秘滄桑的樓蘭古道
探訪北京西郊,深山峽谷之中的世外桃源
龍潛福地,探訪雍正帝私宅「雍和宮」
探訪華夏民居第一宅,山西靈石王家大院
化州、淳安、象山,記者三地探訪
探訪西藏江南—察隅
探訪江蘇窯灣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