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創意@陶藝》看陶藝家Lisa Hammond如何玩轉蘇打燒

《創意@陶藝》看陶藝家Lisa Hammond如何玩轉蘇打燒

陶藝家Lisa Hammond

蘇打燒的起源

蘇打燒起源於16世紀的德國,關於它起源有兩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在當時,窯匠們在海邊收集了很多的柴火準備燒窯,燒窯的時候,意外地獲得了非常特殊的燒成效果。於是去尋找中間的原因,原來是木頭被海水浸泡之後蘊含了大量的鹽分,所以顏色變得光怪陸離。

Lisa Hammond蘇打燒作品

第二個故事說的是,當時德國特別流行腌制小黃瓜,這些腌過泡菜的木桶用完後需要處理,窯匠們把它們收集起來當作燒窯時的燃料。結果就是收穫了同第一個故事一樣的效果—精美的瓷器,並且發現了原因所在——木桶吸收了大量腌制泡菜時所使用的鹽。

這兩個故事也許只有一個是真實的,不過無論歷史的源頭是哪一個說法,這種燒制方法的出現都給現代陶瓷藝術增加了一道絢麗而明亮的風景線。

蘇打燒的工藝原理

早在1400年的德國,就有了相關的鹽燒記載。當窯內燒到高溫時,即二氧化硅熔的時候開始向窯內撒食鹽。而食鹽的主要成分是NaCl,NaCl在高溫下會分解成鈉和氯,鈉和二氧化硅結合生成釉層。不過隨著這種反應,會有大量氯氣產生,而氯氣是有毒的,對空氣和窯工有很大的危害。直到上世紀60、70年代以後,人們開始嘗試用蘇打燒取代食鹽。

蘇打的濃墨重彩本是極難駕馭的,但是蘇打燒器物,並不會因為她絢麗的色彩而掩蓋住自身素凈的氣質。

蘇打窯一般需要十幾個小時來完成一次燒成,由於使用可燃氣體作為主要熱源,升溫相對比較穩定,當溫度達到960℃時窯內的氣氛開始還原,再經過幾個小時達到高溫狀態之後,就可以打開噴射口將液態的蘇打通過鋼管噴入窯內,同時窯內的磚塊在之前吸收的鈉也會被再次釋放出來,一起和燒制中的作品充分融合,使得器物表面的釉色有了更加炫麗的變化。

等待開窯的時間總是最難熬的,每次燒窯雖然有一定的可控制性的,但也總是像賭博一樣,你永遠不知道她開出來的是「大」還是「小」,而這也是蘇打燒的魅力所在。

Lisa Hammond和蘇打燒

Lisa Hammond從小就著迷於陶器,在肯特的梅德韋工作室進行了系統的學習。1980年,她建立了格林威治陶藝工作室,同時在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開始了13年的任教生涯,在那裡通過學生和工作人員幫助下首先在英國開始使用蘇打釉。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陶藝系關閉後,在1994年,考慮到教學的需要,Lisa Hammond在一個廢棄的售票處建立了迷宮山陶藝工作室。

在過去的15年里Lisa Hammond教過許多學生,現在他們幾乎都有了自己成功的職業生涯。她充分用了每周晚上和周末課程的時間,把陶器介紹給更廣泛的人群,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陶藝這件事。

Lisa Hammond和學生在工作日期間,用一個大的電窯燒造了各種蘇打釉餐具,打造了一個大面積的蘇打釉廚房,而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中。

2009年,Lisa Hammond在德文郡建立一個新的工作室,秉持了迷宮山的信念,但有了更多的空間授課,以及邀請海外來的陶藝家進行更廣泛的研討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影國際文化創意藝術 的精彩文章:

這6個硬裝裝得好,軟裝能省不少錢!
《創意@平面》將童話和建築設計成海報
《創意@花卉》繁花爛漫,歲月靜好
《創意@服飾》超現實服裝:一切都可以穿在身上

TAG:畫影國際文化創意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讀我】我看陶淵明
看陶藝大師們做陶,簡直是變魔術!
想看陶瓷瓜子和可樂陶瓮嗎?
孩子不聽話?看看陶淵明、杜甫、陸遊如何教育孩子的吧
走進廣東博物館看陶瓷、銅器、金銀器
「老乾媽」味道變了?看陶華碧兒子做的這些!網友:活該!
《小歡喜》到底哪兒好看?除了看陶虹飆演技,也和宋老師學穿衣!
大廟會特展 狗年看陶狗
張庭舉辦生日會,卻被穿深V紅裙的林志玲搶了風頭,網友:看陶虹和張庭的眼神好無奈
帶你看看陶欣然住的豪宅,室內裝修媲美皇宮,普通人都住不起
陶喆結束多倫多演出後偕妻子去看陶大偉
帶你看陶晶瑩住的豪宅,如今還是住著破舊的房子,生活依然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