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何任:養生要有正確養心觀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何任:養生要有正確養心觀

【國醫大師何任】1921年生人,浙江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41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浙江省名中醫。臨床長於內科、婦科病的治療,喜用「金匱方」,對濕溫急證以及胃脘痛、崩漏等疑難雜病療效顯著。潛心於中醫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中醫人才。

國醫大師何任提倡古人說的「養生莫如養心」。他說,一個人只有胸懷開闊,從容溫和,安靜和諧,才能遠離憂鬱、孤獨、失落、不自信等,達到養身和養心的均衡發展。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何任:養生要有正確養心觀

何老的養心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推崇荀子的「養心莫善於誠」。心誠行正,愛憎分明,君子比德於玉。有誠心,待人接物一片誠信慈祥,保持著純樸專一、天真友善的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做人理念。

——養生更要養神,精神上要有修養。何老指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的「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等都是說明人的精神狀態對身體健康的不良影響。因而人要淡泊名利,「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習吟詩詞歌賦,陶冶性情。何老認為民族音樂令人「寬胸懷,堅意志,心情暢快;舒肝膈,健脾胃,茶飯添香」,具有明顯的養神之效。他喜歡詩詞, 認為多讀詩詞能夠排除生活和工作上的私心雜念,可以提升氣質和修養,讓心靈達到舒緩寧靜的境界,即古人所云「腹有詩書氣自華」。

——中正平和,學會放下。無論置身什麼樣的境地,都能安之若素,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態。艱難困擾,樂以忘憂;順應自然、隨遇而安。有人遇到困難或某種疾病,就會思慮情況是否嚴重、有無危險,這是人之常情。但從保護身體、養心著眼,不必著急,要沉著、誠懇聽醫生的話,及時地放下放開。這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放得下者,是智者,更是勇士。

——寬容大度,坦然豁達。何老說,自己每每遇到不快之事,便捧起書來讀,這樣即可放下煩悶,獲得寬心和自慰。面對自己從「文革」前後的被「打倒」到「復出」到以後擁有各種榮譽和光環,他都以平靜的心態坦然處之,同時寬恕包容他人的過錯,及時釋懷。

——仁心是學醫的根本。何老恪守「醫者父母心」,懷著慈愛、悲憫之心去治病救人,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 他認為這樣做, 自己也得到很多樂趣。

何老強調,現代人都十分關注和熱衷於抗衰老,但在方式方法上不應捨本逐末,仍然要以養心為要,結合養生而為。即:精神上要有修養,身體上要陰陽調和,生活上要適應自然規律,飲食上有所節制,鍛煉休息應有常規,這樣,形體才會健康,精神才能旺盛,長此以往則「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湖南中醫藥大學-劉朝聖、彭麗麗/文,張麗/編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參與每周有獎答題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服用緊急避孕藥一年別超3次
眼睛為什麼也會長結石?
秋日裡來一份「藕遇」小菜
隔物艾灸:療效更好更廣
一動就累,一涼就咳,虛胖易病的孩子該如何護理?

TAG:大眾衛生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廖品正:多法養眼,重在堅持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段富津:健脾養心治失眠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許潤三:依循養生格言做好自己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梅國強:對症養生順應自然才是最好的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王烈:養花悅心,「立診」健身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楊春波:養生重在規律生活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劉嘉湘:健康心態為要,堅持鍛煉不廢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盧芳:養生在於身防濕邪、心戒怒氣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顏德馨:「衡法」抗衰老,生髮重養血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石學敏:「三位一體」養生法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周信有:精藝尚武,食動平衡,多法養生
孔子論易+跟國醫大師學養生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張震:不疾不徐調性情,從容淡定養身心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張大寧:補腎活血能益壽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段亞亭:中老年養生各有側重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周岱翰:遵循生活規律,保持動態平衡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伍炳彩:養生如修行,最要平淡清淡恬淡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鄭新:強腎不衰選對葯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鄒燕勤:充實忙碌是年輕的秘訣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張磊:「三平」「三勤」「四知」乃養生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