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緙絲一寸金,大玩家乾隆怎會錯過,北京故宮藏緙絲御筆賞析
乾隆皇帝喜歡在藝術形式上玩花樣,往往要對同一藝術主題以不同的工藝反覆表現。如果有滿意的繪畫或者書法作品,乾隆皇帝可能會把它做成玉器、漆器、木雕、掐絲琺琅、刺繡。而在不同的工藝形式中,緙絲尤稱奢華。
一幅畫,畫家在繪製時的寥寥幾筆,如果用緙絲表現,則要費去數日的織造工夫。工藝繁複,成本自然不菲,故而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乾隆皇帝寫了上萬幅書法作了上千幅繪畫,遇上自己滿意的書畫,會用緙絲的方式再現出來,如果特別喜愛,還會反覆織造數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了數件緙絲乾隆御筆書畫作品,一起來看看。
緙絲御制全韻詩冊,清乾隆,縱26cm,橫31cm,清宮舊藏
《全韻詩》是乾隆皇帝以四聲切韻來闡述清朝創業之艱辛,從滿族起源的神話追溯源流,記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以13副鎧甲起兵、艱難創業、建立後金政權的輝煌歷史。
此冊頁在米色地上用藍色線緙織藍字行書21頁,並在冊頁四邊織回紋裝飾。緙織技法為平緙、搭緙,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朗勻稱,轉折流暢,行筆穩重。此外,冊頁前後附二頁明黃色描金紙,其上鈐有朱文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避暑山莊」、「八徵耄念之寶」、「戒得堂寶」,織文第一頁鈐朱文「寶蘊樓藏」印章,末頁緙織「得象外意」、「乾隆宸翰」朱、白文印各一方。原詩見高宗御制詩四集第四十七卷。
緙絲乾隆御筆八徵耄念之寶卷,清乾隆,縱33cm,橫164cm,清宮舊藏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皇帝弘曆年近八旬,命鐫八徵耄念之寶,同時鐫刻「自強不息」等印璽,他得意於年高八十而仍「身體康強」、「未形智衰」,且享五代同堂之福,同時勉勵自己勤政不懈,並祝願子孫延繼此福。此手卷稿本即乾隆皇帝為記此寶璽之鐫刻所御制《八徵耄念之寶記》一文。
手卷採用平緙、搭緙等常用技法,緙法雖不複雜,但幅面寬達164cm,且在一米多寬的緙織機上需要同時緙織58行行書字體,另10行小字,難度非同一般。緙織者運梭靈巧,緙工精細,字體大小均勻,排列工整,筆劃清晰,忠實地再現了乾隆帝御筆之韻。
鈐「嚮用五福」、「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等印。包首為緙絲五彩天鹿,配有漆盒,為原裝裱。《石渠寶笈三編》、《清內府藏書畫錄》著錄。
緙絲乾隆御筆十全老人之寶說卷,清乾隆,縱30cm,橫281cm,清宮舊藏
晚年的乾隆皇帝志得意滿。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反擊廓爾克的戰役全勝之時,弘曆已入耄耋之年。他總結在位以來取得的歷次軍事勝利,稱為「十全武功」,自詡「十全老人」,並作《十全記》「以昭武功而垂久遠」,更意在通過軍事成就而彰顯自己的仁君之道。為此又鐫刻「十全老人之寶」玉璽,並作文述旨,思盡君王之職,敬祈天佑帝業。
手卷在淺黃地上緙織藍字行書42行,末尾落款「乾隆癸丑仲春月中澣御筆」,應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二月下旬所書。並緙織「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朱、白文璽各一方。引首緙織藍字行書「職思祈佑」,四字正上方鈐「八徵耄念之寶」。此手卷緙工簡單,以平緙為主,緙法精緻細密。
緙絲乾隆御書光武大破莽兵於昆陽事卷,清乾隆,行書,37行,縱31cm,橫214cm,清宮舊藏
此卷是在本色地上緙織清乾隆皇帝御書《書光武大破莽兵於昆陽事》。引首上織黑字行書「辟誣彰武」,四字上方正中緙織「古希天子」朱文印。正文末尾織款題「乾隆丁未新正月御筆」,下織「古希天子之寶」朱文印和「猶日孜孜」 白文印各一方。
從款題可知,此文書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新年之際。
此卷緙法為平緙與搭緙,緙工雖簡,但技藝精湛,織出的字如手書般流暢自如。
在文中,乾隆皇帝從古今以少勝多而得天下的大戰役說起,提及黃帝誅蚩尤的涿鹿之戰、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薩爾滸之戰以及戰國時田單的火牛陣,進而批駁范曄所記漢代昆陽之戰中用猛獸助威得勝的說法實屬荒誕,指出漢光武帝劉秀是憑神武勇略和士兵敢死之氣勢而大潰敵人奪取勝利的,最後感嘆作史傳實非易事。
緙絲乾隆御制詩鷺立蘆汀圖軸,清乾隆,縱40cm,橫67cm,清宮舊藏
米色地上緙織蘆花白鷺,右上方以黑線緙織高宗隸書御制詩一首:
采采亞汀洲,為花豈自由。
群搖令夕雨,不異去年秋。
藏鷺戀青葉,凌波顫白頭。
吟看驚隙影,榮落宜淹留。
詩末織圓、方朱印「乾」、「隆」各一方。此圖軸的特點在於先緙織出物象形狀,其上再著筆渲染,如白鷺即先以白絲線織其形態,而後用墨筆畫羽毛,地上的小草則全以筆描畫,這種織與畫的結合,可以畫筆來描繪細小而不易緙織之處,彌補了織的不足。
此作品織與畫搭配得當,緙工上乘,以平緙、構緙、環緙、子母經為主。畫面上還鈐有陽文朱印「乾隆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石渠定鑒」、「三希堂精鑒璽」、「無逸齋精鑒璽」、「乾清宮鑒藏寶」、「宣統鑒賞」和「乾隆鑒賞」、「宜子孫」、「寶笈重編」陰文印章。《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緙絲御制新樂府詩冊,清乾隆,縱26cm,橫31cm,清宮舊藏
清乾隆皇帝一生作詩4萬餘首,數量之多堪與《全唐詩》相比擬,其詩體例眾多,題材豐富。此冊為仿白居易樂府詩之體例、韻律所作,內容是以古喻今,以今仿古,訓誡宗室子弟勿忘祖宗開業之艱辛。此冊為四冊之一。
冊頁每一開均以藍色絲平緙回紋邊,並構緙細邊。以米色為地緙深藍色字。技法僅用平緙、搭緙,但運梭精妙,緙工細薄,橫豎頓挫,不失乾隆皇帝御筆行書之韻。末開緙有「體仁」、「修辭立成」、「清心抒妙理」三枚印,前後鈐有「避暑山莊」、「戒得堂寶」、「八徵耄念之寶」、「五福五代堂古希天子之寶」、「寶蘊樓藏」等印。
緙絲乾隆御制詩花卉冊,清乾隆,縱36cm,橫22cm,清宮舊藏
冊頁是在本色地上緙織玉蘭、薔薇、桃花、望春花、婪尾春(即古人謂之芍藥)、石榴花、紫棟花、水仙花共8開,每幅幀首以隸書緙織高宗御制七言絕句詩一首,詩下分別緙織朱白文印「齊物」、「叢雲」、「涵虛朗鑒」、「愛竹學心虛」、「垂露」、「會心不遠、德充符」、「雲霞思」、「幾暇臨池」。
此冊頁緙工簡單,以平緙、構緙織成,但緙工細緻,用藍、白、深淺綠等色彩完成畫面,以著筆渲染表現枝葉的陰陽向背,沉穩典雅,花卉寫實生動。這8開冊頁,從畫法上看,既有傳統工筆重彩法,又有惲壽平的設色沒骨法,屬於清代「院體」花鳥畫。鈐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石渠定鑑」、「寶笈重編」、「宣統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乾清宮鑑藏寶」、「乾隆鑑賞」朱印。《石渠寶笈續編》五函十八冊著錄。
緙絲乾隆御筆心經冊頁,清乾隆,八開,每開縱19cm,橫18cm,清宮舊藏
此冊頁摹緙乾隆帝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元旦所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作品在粉色地上,墨線緙織經文,後署:「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乾隆十有八年歲次癸酉元旦沐手敬書」。前後副頁彩緙觀音大士和韋陀像以及彩雲金龍等紋樣。採用平緙、搭緙、構緙和緙鱗等技法緙織。心經字跡結體圓潤,人物及雲龍形象亦較生動。
冊頁首尾緙「寫心」、「乾隆宸翰」、「荑蕘堂」朱方印,鈐「得大自在」白方。
緙絲加綉乾隆御題三星圖軸,清乾隆,縱412cm,橫135cm,清宮舊藏
圖為彩緙加綉,有福、祿、壽三星和蒼松、鶴鹿等象徵長壽的紋樣。作品採用平緙、長短戧、搭緙等技法,為表現不同物象的質感,在一些細微之處,輔以絲線刺繡,如人物的衣紋、鶴鹿的軀體等,用釘金線、散套針和施毛針等綉出。整幅畫面使用色絲多達30餘種,構圖飽滿,緙綉精美。
緙御筆行書「錫羨增齡」及韻文《三星圖頌》:
箕疇五福,居一斯壽。富即祿也,繼而為偶。曰壽曰祿,資福以受,必有司焉。麗天拱斗,旭日和風,松蒼花茂。境乎仙乎,神霄攜手,相好天福,垂黻佩玖。司祿抱子,肫然慈母。眾星唯壽,如現於酉。嶽嶽彬彬,紫垣三友。錫祉延齡,佑我九有。於萬億年,視此絲綹。
乾隆壬寅清和月御筆。
並緙「乾隆御筆」、「古稀天子之寶」、「猶日孜孜」、「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八璽。
緙絲乾隆御臨蘇軾帖軸,清乾隆,縱74cm,橫24cm,清宮舊藏
此件作品是根據清乾隆皇帝臨摹宋代書法家蘇東坡(蘇軾)的《霜余帖》底稿緙織而成,在作品本色地上用平緙、搭緙等技法緙織藍色行書《霜余帖》,運筆遒勁流暢,頗具東坡筆意。作品上朱緙「乾隆宸翰」、「自強不息」,並鈐「寶笈三編」、「石渠寶笈所藏」朱印。
蘇軾筆法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且其詩清新豪健,獨領風騷,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推崇,乾隆閑暇時也愛御臨蘇詩帖,追摹其神韻。此作品緙織精細入微,既保持了乾隆書法結字圓潤的風格,又不失蘇字的筆法和意韻,是一件緙絲御臨帖的佳作。
緙絲乾隆御筆仙壺淑景圖軸,清乾隆,縱82cm,橫36cm,清宮舊藏
此圖軸為清高宗御筆緙絲畫。圖中於米色地上彩緙花瓶與瓶中的梅花、水仙、竹子、靈芝以及鮮活的盆草、蘿蔔蔬菜等物,以取「仙壺淑景」之意。作品採取二色間暈與退暈相結合的裝飾方法,用平緙、構緙等技法緙織,局部作渲染補色處理。畫面左側墨緙御筆行書「仙壺淑景」,朱緙「乾」、「隆」、「含豪邈然」、「摛藻為春」、「寓意真可人」等朱白印章。
自宋代文人畫興起以來,湧現出許多文人花鳥畫家,如元代的錢選、明代的王谷祥和清代的金農等。他們的作品或用水墨,或施色彩,對物象的表現準確,設色清淡,用筆簡逸,具有文雅稚拙的書寫韻味。此圖畫面即帶有文人花鳥畫的明顯特徵,作品構圖簡捷明快,緙工細緻入微,暈色及渲染自然和諧,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
緙絲乾隆御筆喇嘛說卷,清乾隆,縱35cm,橫444cm,清宮舊藏
此卷系在淺駝色地上墨緙清乾隆帝御筆行書《喇嘛說》。引首處緙行楷「從俗布公」,邊框雙勾彩緙纏枝蓮紋樣。作品採用了平緙、構緙、搭緙等技法,結字圓潤規整,字體大小交錯,疏密有序。朱緙「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鈐「寶笈三編」、「石渠寶笈所藏」、「太上皇帝之寶」、「淳化軒寶」、「宣統尊親之寶」印。作品包首在明黃色地上緙織彩雲金龍等紋樣。題籤緙織「御筆喇嘛說卷」。
此作品緙織考究,裝飾精美。《喇嘛說》是清高宗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為制定金奔巴制度親筆書寫、而後緙織成卷的。此文總結了清王朝對待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歷史經驗和政策,成為清政府處理藏傳佛教事務的基本綱領,其政治作用一直延續至清末。此緙絲卷反映了清中央政府對喇嘛教的支持和對實行金瓶掣籤制度的高度重視。
緙絲御筆君子小人論卷,清乾隆,縱26cm,橫186cm,清宮舊藏
《君子小人論》為弘曆於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所作的一篇御制文,其旨在於警諭君臣:君子小人「其跡則不可不慎也」,告誡臣子棄別門戶朋黨之爭,以避「禍延及國家」。
此卷以乾隆皇帝這篇行書御制文為藍本而緙織。牙白色地,以黑色絲線緙字。主要採用齊緙技法製作,個別帶長豎筆劃的字運用了搭梭技法,即在字色與地色相接的開口之間緙織一梭至數梭,使其搭連在一起,以增強牢度。全幅近600字,字字精心緙織,將原作莊重規整的布局、結構嚴謹的字體、字裡行間呼應貫氣的筆法以及筆勢運動的方向、重心位置的變化等都忠實而生動地表現出來,可謂形神兼備,顯示出緙織技藝的嫻熟高超。
詩塘內緙乾隆帝御題「治原明慎」四字,鈐「乾隆御筆」璽。卷首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征耄念之寶」、「萬有同春」、「用筆在心」和「取益在廣求」朱印5方。卷尾緙款「癸卯新正月中澣御筆」,並緙「古稀天子之寶」和「猶日孜孜」朱印2方。
緙絲乾隆御筆泮池濟寧行宮詩冊(第十冊),清乾隆,縱42cm,橫48cm,清宮舊藏
作品在本色地上用平緙、搭緙、長短戧等技法墨緙乾隆御筆行書詩、謠各一首。
此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高宗巡幸濟寧(今山東濟寧市)時,在泮池行宮接到河南巡撫徐績(?-1811年)晴雨奏摺後有感而發所作的《曉雲詩》和《布疋謠》。
《曉雲詩》:
曉雲暗遠天,庶幾作甘雨。
行行散以輕,失望意為撫。
結穗者壠麥,吐苗者坂黍。
胥待膏澤滋,吾民一何苦。
已近聖人里,敬憶聖人語。
秀而恐弗實,學與農同矩。
曉雲一首 丙申(1776年)暮春月下浣御筆
《疋帛謠》:
戔戔彼疋帛,裁量用刀尺。
縫紉熨帖始成衣,一絲牽引萬絲隨。
古人制字有深意,至心如絲聲從思。
子輿訓官曰得之,大易又戒朋從來。
人心惟危道心微,試看一絲與萬絲。
疋帛謠 丙申暮春下浣御筆
字跡結體開張,用筆勁健,粗細轉折放逸流暢,其中用長短戧表現「飛白」效果,如「暮」、「來」等字。作品上朱緙「乾隆宸翰」、「陶冶性靈」印;鈐「寶笈三編」、「石渠寶笈所藏」、「乾隆御覽之寶」印。此作品緙織細膩,臨摹效果逼真,充分表現出乾隆皇帝的書寫風格。
詩冊的夾板為紫檀木製,上雕嵌白玉隸書「泮池濟寧行宮第十冊」。
緙絲乾隆御筆朱竹圖軸,清乾隆,縱123cm,橫43cm,清宮舊藏
此圖摹乾隆皇帝御筆畫稿緙織而成。畫稿雖無工巧之細,卻注重清雅之趣。著筆用色雖稚拙刻板,然頗有顯貴之氣,富於文人畫之韻味。為追摹原畫這種寧拙勿巧的意境,緙織者也相應地多用平緙、搭緙、長短戧等簡單的技法而不追求繁複多變的緙法,僅用色絲的深淺變化來表現山石的皴染、朱竹的立體感,較好地再現了原畫的神韻。
圖軸之詩堂書乾隆御筆題跋,並緙朱文「乾」與白文「隆」二印,鈐「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石渠寶笈」、「寶笈三編」、「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10枚印璽。
緙絲乾隆御筆梅杏圖軸,清乾隆,縱107cm,橫55cm,清宮舊藏
此畫幅以梅花和杏花為主題構圖,梅、杏枝幹橫伸斜欹,疏影參差,花朵含苞初綻,芳菲絢麗,傳遞著早春的氣息。畫幅以齊緙法進行塊面緙織,以構緙法勾勒花邊輪廓,在直長的枝幹處施以搭緙,而梅樹的瘤節則用包心戧緙出,梅乾的虯曲蒼勁得以生動地表現。
畫面上方緙織御題詩:「梅兄杏弟江南例,杏主梅賓薊北題。底藉郭駝法之巧,可忝庄叟物斯齊。」 款題:「田盤富於杏,茲游正值盛開,雨後益饒艷冶。向於雨,花室移盆,梅植於庭者同時放花。因各寫一枝,茲成是詩。書之乙巳暮春御筆。」「乙巳」為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款末緙「古稀天子之寶」和「猶日孜孜」朱印2方。另在畫面左側緙「意在筆先」和「摛藻為春」朱印2方,右下角緙「涉筆偶值幾閑」朱印1方。
此圖軸構圖簡逸,設色輕淡,物象拙樸而神氣十足,得繪畫中小寫意法之筆韻。
緙絲御臨米芾元日帖軸,清乾隆,縱85cm,橫39cm,清宮舊藏
此軸在緗色地上以藍色絲線緙織乾隆皇帝所臨米芾草書《元日帖》:
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懷可知。展文皇、大令閱。不及他書,臨寫數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氣焰懾人也。御臨米芾帖。
緙織 「所寶惟賢」、「乾隆御筆」 朱白文印各一方。鈐 「寶笈三編」、「石渠寶笈所藏」朱文印二方。
此帖雖用緙絲織成,但其筆墨風格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通篇變化有致,筆法豐潤,有如墨筆書寫一般,筋雄骨健,自然流暢。
《石渠寶笈三編》著錄。
緙絲乾隆御臨王羲之袁生帖卷,清乾隆,縱74cm,橫24cm,清宮舊藏
《袁生帖》是晉代王羲之的草書法帖,舊摹本曾藏清內府,刻本見《三希堂》、《真賞齋》和《郁岡齋》等叢帖。這件作品系摹緙乾隆帝的臨本而成。米色地,以藍色絲線緙草書:「得袁二謝書,具為慰,袁生暫至都,已還未。此生至到之懷,吾所(盡)也。」計25字。筆法含筋裹骨,縱逸而不失森嚴,婀娜而不失剛健,跳動中蘊蓄圓勁,顯示出緙技的嫻熟和高超。緙織落款:「壬申三月望御臨」,壬申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鈐乾隆帝摹寶三方:「乾隆宸翰」、「學古有獲」、「陶冶性靈」,鑒藏寶二方:「寶笈三編」、「石渠寶笈所藏」。
《石渠寶笈三編》和朱啟鈐《清內府藏刻絲書畫錄》著錄。
緙絲御題王谷祥《哺雛圖》掛屏,清乾隆,縱64cm,橫36cm,清宮舊藏
此掛屏為乾隆帝觀賞明代畫家王谷祥(1501—1568年)的哺雛圖後,憶起當年為警示官員勤政愛民,御制了大量宋代畫家李迪的《雞雛待飼圖》頒賜臣屬之事有所感觸,遂下諭旨將王谷祥的《哺雛圖》加以摹緙以作為他愛民如子的座右銘並御筆親題。作品採取二色間暈與退暈相結合的裝飾方法,施以平緙、搭緙、構緙、木梳戧、鳳尾戧等技法緙織。為強調主題並表現紋樣的質感,老雀和幼雛的形象採用了緙毛工藝,雀雛嗷嗷待哺的情景表現得尤為真切。
圖上朱緙「乾隆鑒賞」、「八徵耄念」、「自強不息」、「八徵耄念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谷祥」、「祿之」等印章。
掛屏之上有三段藍色緙絲題記或題詩,其中二段為依清高宗御筆摹緙而成,一段題記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觀王谷祥《哺雛圖》的感想;一段為乾隆帝御題七絕詩。另有一段為王氏原畫的自題五絕詩。
此作品絲、毛並用,緙工繁複考究。對這類題材的書畫作品,乾隆帝曾一再告諭臣下:「勿僅視為尋常詩畫」。
※佳士得紐約「印度、喜瑪拉雅及東南亞工藝精品」搶先看
※藏友在線送鑒了幾件書畫,看看楊克洲老師怎麼說
※旅美華人文化學者王方宇與其弟子安思遠的收藏情緣
※9月,紐約秋季亞洲藝術周重器到位,速速圍觀!
※汝窯天青釉洗將亮相香港蘇富比秋拍,私人收藏傳世汝窯僅四器!
TAG:聯拍在線 |
※乾隆帝是他的粉絲,故宮珍藏的書畫有一半曾是他的藏品!
※台北故宮的宋畫,拿放大鏡看會嚇你一跳!
※故宮裡這隻石獅子「摸頭護襠」,來頭可不小,千萬別摸,背後隱藏著大秘密!
※故宮裡一個宮殿一般住幾個妃子?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故宮閔俊嶸磨的一顆珠子,成就了一件寶!
※像皇帝大臣一樣,去故宮暢音閣看戲
※溥儀重回故宮,看到一花瓶,專家:那是文物!他大笑:那是我夜壺
※故宮閔俊嶸磨的一顆珠子,成就了一件寶
※故宮鐘錶館裡的珍貴鐘錶鑒賞,你一定不要錯過!
※跑男到過的九龍壁,你可知道故宮的九龍壁都沒有它大,主人不是皇帝
※故宮龍椅的夾層里,竟然藏了這麼一個東西!
※溥儀去故宮看到一花瓶,專家說:那是文物!他大笑:那是我夜壺
※溥儀去故宮看到一花瓶,專家說:那是文物!他大笑:那是我夜壺!
※故宮珍寶館裡這些寶貝,比你的想像還要美!
※為什麼故宮這麼大,裡面卻沒一顆樹?漲知識了
※故宮壁紙走一波!欣賞一下故宮之美
※故宮九龍壁展現乾隆帝的九五之尊,卻隱藏著一個瞞天過海的大秘密
※錯過了故宮汝窯大展:只能在這裡看咯
※李湘超級豪宅曝光!但還是輸給了另一闊太,她家一抬頭就能看到故宮
※溥儀買票游故宮,從龍椅夾層掏出一件東西:這可是我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