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羲之的書法線條之美

王羲之的書法線條之美

不少人認為王羲之的手札,要比《蘭亭序》更加自然瀟洒、酣暢淋漓,此觀點不無道理,難怪大量書法高手更推薦手札臨習。

「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能偃仰顧盼,陽陰起伏,如樹木之枝葉扶疏,而彼此相讓。如流水之淪漪雜見,而先後相承。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樂。」宗白華如是說。

書法的時間性和流動感,是一種有形無聲的旋律,是一種穿越歷史可觀可感的旋律,貫穿於書法線條中的音樂流動之美,傳達了心緒變化之宕盪和心靈的悸動。這些傳達,我們在王羲之手札中可深刻體會。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下世間最美的書法線條:

1、《孔侍中帖》

行動線趨向平穩,與《姨母帖》相似,但各段動線吻合,「孔、侍」兩處錯位較大的斷點,成為流暢的節奏中有力的頓挫,使平穩中有生動之致。粗細變化,令通篇更彰顯流暢。

2、《頻有哀禍帖》

偏房承接上字、部分代替全體,如第二行「能」字,左右兩部分分別連接上、下兩段行動線,但這兩部分又用一條有力的線段連接在一起,使行動線產生強的節奏感。

3、《憂懸帖》

和《孔侍中帖》一樣,一開始的「憂懸」兩字錯位較大,但不影響行氣,反而是在連續中,帶了些許的波動,加強作品的靈動感。此作用筆養分很高,虛實得體,轉折、頓挫豐富變幻。

4、《姨母帖》

明顯的迥異於書聖其他手札,《姨母帖》字勢更是高古,樸實而端莊,單字動線近垂線,行筆的動線也趨向於垂線。斷點較多,但錯位距離很小。字字之間速度的變化,直接流露了情緒的起伏變化。

5、《喪亂帖》

重點要說下《喪亂帖》,其布局變化極為豐富,擺動幅度較大的折線,但卻奇異連接出現、行動線之間的微妙配合。我們看到作品:

大部分的行動線都略向左側傾斜,首行第一字動線脫離這一趨勢,略向右平移,正好維持行動線的穩定,第二、七、八行行動線是第一行主題的變奏,呈連續的折線,造成感覺上的強烈波動,第三、六行行動線趨於垂直方向,平衡了作品左移方不穩定感,保持作品的連貫性。

藝術欣賞

郭關簡介: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詩文、斫琴、裝置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入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平沙落雁》. 古琴演奏:郭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焚修》 郭關尺八即興
你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人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造型美學
無用之用,無用之美
最高的境界是一種審美

TAG:郭關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書法的線條之美,心花怒放
書法家的行書之美,美在點畫遒美,線條圓勁
線條之美|手鞠球的眾神之卷(有教程)
書法與線條
繪畫之線條
書法,線條的藝術
線條體現書法筆力之美
書法線條是書法的魂,如何練好書法線條?
手機攝影—線條之美
極簡主義線條的韻律之美
書法不是線條藝術—兼論書法的要中之要
書法的線條訓練
潘俐伊:隸書之美是水平線條的悠揚流動
三十六計行書書法:賞書法線條之美,品中國謀略絕學 收藏了吧
執筆與書法線條的關係 附:書法線條匯總大全
繪畫之中 線條的魔力
關於書法線條
波狀曲線與冰冷線條的碰撞之美
線條——中國書畫的審美奧義
線條——中國書法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