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 醫道通仙(二)

道醫學堂丨 醫道通仙(二)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醫道通仙(二)

編輯/中國道醫研究院






點下面鏈接

道家科儀法術招生


玄門正宗,道家科儀法術網路授課班招生啟告!




魂魄陰陽



《內經》: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以及人的意志思慮之類都與神有關。又說精全則氣全,氣全則神全,未有形氣衰而神能旺者,亦未有神既散而形獨存者,故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至於魂魄之義,如《本神篇》說:隨神往來者,謝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唐代孔氏說:人之生也,變化為形,形之靈曰魄,魄內自有陽氣,氣之神曰魂:魂魄,神靈之名,初生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此魄之靈也;又其精神性識,漸有知覺,此則氣之神也。





樂祁說: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魄屬形體,魂屬精神。精又是魄,魄是精之神。神又是魂,魂足氣之神。邵康節說:氣形盛則魂魄盛,氣形衰則魂魄亦從而衰。魂隨氣而變,魄隨形而化,故形存則魄存,形化則魄散。朱熹說:魂神而魄靈,魂陽而魄陰,魂動而魄靜。生則魂載於魄,而魄檢其魂,死則魂游散而歸於天,魄淪墜而歸於地,運用動作的是魂,不運用動作的是魄。魄盛則耳目聰明,能記憶,老人目昏耳聾,記事不得者,魄衰也。又說:人生則魂魄相交,死則各相離去。月之黑暈是魄,其光是魂,魂是魄之光焰,魄是魂之根柢。火是魂,鏡是魄,燈有光焰,物來便燒,鏡雖照見,卻在裡面,火日外景,金水內景,火日是魂,金水是魄。陰主藏受,故魄能記憶在內;陽主運用,故魂能發用出來。二物本不相離,精聚則魄聚,氣聚則魂聚,是為人物之體。至於精竭魄降,則氣散魂游而無所知矣。


    


張介賓注《內經》說:凡陽氣不足,則陰邪犯之,《難經》二十難曰:脫陽者見鬼  即神失守位,陰陽生克之義。蓋天地問萬物成殊,莫非五行之化,人之藏氣,鬼之於人,亦惟此耳,故五鬼為邪,各因所勝,此相制之理,出乎當然者也。然臨證所驗,則有如心神失守,火自為邪者,多見赤鬼;肺金小足,氣虛茫然者,多見白鬼;腎陰虧損,目光昏暗者,多見黑鬼;肝木亡陽者,多見青鬼;脾濕為祟者,多見黃鬼,都是因為五行生剋制化的作用,而本藏之邪自然顯現。至於山野之間,幽隱之處,鬼魅情形,誠有不測;若明《素問》之義,則雖千態萬狀,只此五行包歲盡之,治之以勝,將安遁哉?然鬼本無形,乃能形見,既覺其無中之有,獨不能覺其有中之無乎?發之之明,在正心以壯氣,虛明以定神。神定,彼將自滅矣。




天命所在,彼亦焉能以非禍加入戰?此全神卻鬼之道也。古德云:山鬼之伎倆有限,老僧之不見不聞無窮,斯言至矣。此謂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守則神全,失守則神散.神全則靈明圓聚,故生。神散則魂魄分離,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陽氣為神,陽盛則神全  陰氣為鬼,陽衰則鬼見。陰陽合氣,命之曰人。其生在陽,其死在陰,放曰得神者昌,得其陽電。失神者亡,失其陽也。明陰陽聚散之道,則鬼神之妙同不難知,而得失之柄還由於我。古云:人定勝天,本非虛語。觀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不於斯言益信乎。



攝養道術


   


《內經》說:腰腎有久病的人,可以在寅時面向南坐,內心清靜不胡思亂想,閉氣不呼吸七次,然後伸著脖子咽氣向下順之,如咽很硬食物的狀態,如此七遍後,口腔舌下津液無數,此即養氣還精之法。古人注釋說:仙家咽氣,讓腹中嚕嚕鳴響直到臍下,這是子氣見到母元氣辦法,名叫返本還元。經常這樣閉氣吞津,就可以達到深根固蒂的效果。所以調氣咽津,又名天池之水,可以資精氣血,蕩滌五藏,灌溉元海,一名離宮之水,一名玉池,一名神水。不可以唾掉它,只可以吞下服用,用以補助精血,益養元海。

    


《抱朴子》:有人詢問:學道的人可以不生病嗎?抱朴予說:合乎養牛道理的人,即服食良藥,又調息行氣不懈怠,早晚按時導引,以宜發促進營衛經絡的運行,讓它們沒有停滯和隔閡的時候,再加上使用房中術,節制飲食,不觸犯風寒暑濕,不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做事,如此保持下去,就不會生病了。只是擔心那些生活安逸閑適的人,心志不專一,修持沒有恆心,而又懈怠不勤,所以也不會沒有疾病的。如果有行持大道的心情,而沒有經營養生的事業,年命在孤虛之下,身體免不了有損傷的厄難,那麼三屍就會乘它衰月危日的時候,進入絕命疾病的地方,招致邪氣,妄延鬼魅,來做禍殃傷害他,如果此時六中疾厄同時攻擊,加上三刑又同時妨害,它的災難必定很大。其中身體強壯的人,就會滋生各種疾病,事先有小毛病的人,就會有大的變故。所以說,古代修道的人,沒有不兼修醫術的,為的是可以解救自己的疾病。


    


道書《正一法文修真旨要》:夫閉氣攻病,令體中極熱,汗出通流,即差。都無患者,但放氣通行,開其關節、肢體、皮毛孔中,悉令氣出。如似煙霧,或似甑中氣,久久自見。若頭中有疾,以手捻寒鼻孔,以氣攻之即愈。但知人服內元氣,不知服生氣。生氣者,日月精華,及早朝東青氣也,固元氣在脾中,藉生氣以相生也。




《神仙傳》風剛口決說:修道之士,如果有疾,就會靜坐閉目,內視心臟,使心氣生火,讓生出的心火便燒全身以及有病的地方。用意念存守火熱之氣,心思彷彿中如同病癒的狀態。再與疼痛之處,意念存守加大火熱的力量,這個辦法很靈驗。古經又說:如果想要保持體形不至於發胖,就要常常做導引。服氣導引有恰當的時間,人的精氣神就可以保持旺盛,形體容顏不易變化,突然的肥胖也不會發生,並且永遠沒有疾病傷害。


    


醫家張介賓認為養生之術,惟蔣氏調氣篇、蘇氏養生訣、李真人長生十六字訣最得其要法,是以作為入門之階梯。如蔣氏調氣篇說:天地慮空中皆氣,人身虛空處皆氣。故呼出的濁氣,是身中之氣;吸人的清氣,是天地之氣  人在氣中,如魚游水中,魚腹中不得水出入即死,人腹中不得氣出入亦死,其理一也。善攝生的人,必定要明白調氣的緣故。修鍊調氣的方術,應當在密窒里,封閉窗戶,安床暖席,偃卧冥目,首先演習閉氣,用鼻吸入,漸漸腹滿,等到閉氣很久,有不可忍耐之時,再從口細細吐出。不可一次呼吸就結束,氣息平定再如前那樣閉氣,開始或者十息,或二十息,不可忍耐再放出,逐漸純熟逐漸增多,只要能閉氣至七八十息以上,那麼臟腑胸膈之間,都是清氣敷布。




至於純熟的現象,應當存氣閉之時,鼻中惟有短小的氣息一寸有餘。所閉之氣,在胸中如火熱,可以蒸潤肺宮,被體曲縱則身如委婉之蛇,神在身外,它的快樂和美好,是不可以用語言表達的,大概是因為氣脈流通表裡上下,內外通達之故。如果所閉之氣逐漸消散,則恍然恢復如初,這個辦法以多次調息為貴,以時間久遠為功,只要能在日夜間施行一兩次,時間長了就會耳目聰明,精神完固,體健身輕,百

病自然消失。凡調氣之初,務要體安氣和,無與氣意相爭。若身心不安和暫且休止,等到和的時候再去進行,天長日久不知疲倦就好了。閉氣如同降龍伏虎,須要通曉它的原理。胸膈間經常要保持虛空,不能飽滿。,如果氣有結滯,不能夠宣發流暢,感覺到了,就要及時用吐法清除它,如呬、呵、呼、嘻、噓、吹,六字訣之類即是如此:如若不然則泉源壅竭,恐怕導致氣息逆流,生出瘡瘍中滿的病患來。


    


又譬如蘇氏養生決說:每夜於子時之後,寅時之前,披衣擁被,面東或南,盤足而坐,叩齒三十六通,兩手握固,拄腰腹間,先須閉目靜心,掃除忘念,即閉口並鼻,不令出氣,謂之閉息,最是道家要妙,然後內觀五臟,存想心為炎火,光明洞徹,降下丹田中,待腹滿氣極,則徐徐出氣,小得令耳聞聲,候出息勻調,即以舌攪唇齒內外,漱煉津液,津液滿口,即低頭咽下,讓津與氣咕咕然有聲,須用意精猛,以氣送入丹田中。氣定又依前法為之,凡九閉氣,二咽津而止.然後以左右手擦摩兩腳心,使湧泉之氣,上徹頂門,及臍下腰脊間皆命熱徹。次以兩手摩燙眼角耳項皆令極熱,仍按捏鼻樑左右五七次,梳頭百餘梳而卧,熟卧至明。


    


又如李氏十六字決說: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注釋說:以上十六字,仙家名為十六錠金,是至簡至易的妙訣。無分在官不妨政事,在俗不妨家務,在上不妨本業。只要在二十四時中,略有空閑或是行住坐卧之時,意念到處,便可行之。口中先須漱津至三五次.舌攪上下齶,仍然以舌抵上顎,滿口津生,連津咽下,淚然有聲。隨於鼻中吸清氣一口,以意會及心日,寂地直送至腹臍下一寸三分丹田氣海之中。略存一存,謂之一吸。隨用下部輕輕如忍便狀,以意力提起,使氣歸臍,連及夾脊雙關、腎門,一路提上,直至後頂玉忱關,透入泥丸頂內,其升而上之,亦不覺氣之上出,謂之一呼。一呼一吸,謂之一息。氣既上升,隨又似前淚然有聲咽下,鼻吸清氣,送至丹田,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輕輕提上,與臍相接而上,所謂氣氣歸臍,壽與天齊。凡是在咽之時口中若有津液越好,若沒有津液也要似有津液一樣汨然有聲咽下。




此一咽一提,或三五口、或七或九或十二、或二十四口。要行即行,要止即止,只要不忘,作為正事,不使間斷,方為精進。如有瘋病,.見效尤速。久久行之,卻病延年,形體不變,百疾不作,自然不飢不渴,安健勝常。施行一年,永絕感冒痞積逆滯,不生癰疽瘡毒等疾,耳聰同明,心力強記,沉痼之病會都痊癒,長壽也是可以期望的,如果行房事,在欲泄未泄之際,也能使用這個辦法提呼咽吸。運氣使它回歸元海,把牢春汛,小放龍飛,很有益處。所謂造化在我手,宇宙在我心,它的功效是沒有辦法描述的。


    


按照這三家之法,若依蔣氏. 則卧亦可,晝亦可;依蘇氏,則坐亦可,液亦可;依李氏,則閑亦可,忙亦可。這三種說法,惟蘇氏稍繁,較難為力,然其中也有可用的,只是不能過於拘泥。因此或用此,或用彼,取長舍短,任意為之,貴得自然,不要勉強,習練日久全身氣脈暢通,加以精熟,的確不止具現於卻病而已。又觀看彭祖書說:和氣導氣之道,應密室閉戶,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暝目閉氣,以鴻毛著鼻上不動,經三百次呼吸,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如此則寒暑不能侵,蜂蟎不能毒,可以活到一百六十歲,接近到真人了。這怎能是虛言妄語呢?但是總而言之,修鍊金丹的道術有幾百種之多,它的要領在於神水華池;御女之術上百之數,它的要點在於還精採氣,秘訣已經掌握了。此外還有人說,轉轆轤、運河車、到玉關、上泥丸的方法,都是和提氣有關。有人說,進用武火,出用文火,又說進欲其壯,出欲其徐,這都

是講的呼吸方法。




有人說,赤龍攪水混、神水滿口勻,都足談的吞咽津液方法。有用意念想火人臍輪、放火燒遍身的,都是說的引導陽氣讓它自下而升,用以溫暖元海三焦。在譬如有人說龍虎,或者說鉛汞,或者說坎離,或者說夫婦,或者說導引,或者說栽接,觀察它的宗旨,大都是一樣的。雖然它們的名目很多,然而可以用一句概括的,就是說:出少人多而已。醫道可以通達仙道,由此可以看到它的精要,聽說以及看到的人不要說這是怪異的謬論,因此把它又當做笑料了。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玄門正宗,道家科儀法術網路授課班招生啟告!




七月十五中元節,還受生債增補財庫,度亡解冤冥陽水陸兩利大法會啟告!




免費結緣奉請《太上三官北斗真經》、三官大帝護身卡!




6個「器官」越搓越長壽,勝過吃補品




8個壞習慣加重體內濕氣,一定要改掉,否則......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

w18901234567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由武當山道醫傳承基地、中國道醫研究院創辦,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豆漿變豆腐的啟示——兼談一些疑難雜症的病因與治療
男為肺主外,女為大腸主內!打通肺經和大腸經才能內外兼修
100句俗語助您健康長壽,值得收藏(上)
這10個氣質傳給孩子,勝過10棟房子
道醫學堂丨醫道通仙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道醫學堂丨論醫道同源
懸壺濟世,醫道永傳:《道醫集成》與道教醫學
杏林學堂論醫道,錢塘江邊啟傳承——第五屆全國悅讀中醫活動複評階段作品展示(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
為什麼說「醫道通仙道」?
醫道無涯17:中醫與道家
第三屆國醫大師醫道傳承(27) 中醫治急症之我見
鬼神與醫道
杏林學堂論醫道,錢塘江邊啟傳承——第五屆全國悅讀中醫活動複評階段作品展示
中醫將亡於醫道
第三屆國醫大師醫道傳承(28) 劉嘉湘:以人為本,扶正治癌
醫道三分鐘│道解艾灸療法
第三屆國醫大師醫道傳承——周信有:崇《內經》釋十九條,復方多法治肝病
夢貞淺談醫道文化之五:非典印證了中國醫道文化的力量!
中醫是道,是醫道
熱衷醫道的北宋皇帝
第三屆國醫大師醫道傳承——朱南孫:繼承創新,衷中參西
四集紀錄片《醫道無界》第三集:白衣天使
第三屆國醫大師醫道傳承——梅國強:六經辨證裁經方,化痰散瘀療胸痹
王保安:中醫世家杏林薪傳,妙手仁心精進醫道
觀《醫道》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