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跟著動物學養生!6個姿勢讓你強身祛病(附真人示範)

跟著動物學養生!6個姿勢讓你強身祛病(附真人示範)




出門坐汽車、上班看電腦、回家躺沙發……你的身體是否已經很久沒有痛快地動一動了?




為了避免關節「生鏽」、經絡「堵塞」,我們是該抽點兒時間告別肢體的僵硬了。其實,動物是人最好的養生老師。






中醫認為,適當學習動物的一些動作、形態,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並加以鍛煉,能呵護五臟六腑,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生命時報》

(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

特邀專家,教大家一套動物養生操。




受訪專家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委員 楊璞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運動保健門診教授 李靖



金蛇搖首:預防頸肩部疼痛




久坐,是不少人的通病,不光上班族,很多老人在家看電視、聽廣播,一坐也是大半天。



坐著雖然舒服,時間長了卻會引起頸腰椎疾病、肌肉酸痛等多種疾病,它還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元兇之一。




建議經常頸肩部疼痛的人群,不妨模仿一下蛇「搖首」的動作,其有助於放鬆頸部肌肉群,促進氣血運行,可預防頸肩部疼痛。






  • 動作示範




坐、站姿均可,要領是肩膀以下保持不動,

以下頜帶動頸部向身體的正前方由上往下畫圓圈




自然呼吸,閉眼意想頸椎隨著動作蠕動。每組做20次,一天可做數組。




該動作宜慢不宜快,做之前可先用手按摩一下頸部,以免損傷筋骨。




龜息眠:

治失眠,調節情緒




清代雍正時期總理事務大臣馬齊的家族四代人中,百歲以上的有15人,他在所著的《陸地仙經》中,提到了「三眠魂自安」的睡眠保健法,其中有一種正是「龜息眠」。






  • 動作示範





睡覺時上身略微含胸,

右腿微彎在下,左腿蜷曲在上

,膝蓋搭在床上,左腳放到右腿前,高度以舒適為度。




右肘屈成鈍角,掌心向上置於胸前,左臂自然置於身側,掌心朝下。




龜息眠動作對枕頭高度有一定要求,枕高最好10厘米左右,過高過低都不好。



睡前調整呼吸也很有講究,要心靜意定,口微閉,舌頭在上下牙齦外徐徐攪動,待津液滿口後,先緩緩吸一口氣,再緩緩深呼氣,將氣吐盡,全身也隨之而極度放鬆,漸漸平靜下來,呼吸也會變得均勻。




猛虎瞪眼:

緩解視疲勞,通氣血




「猛虎瞪眼」就是像老虎尋找、捕捉獵物一樣,向遠處眺望,盡量不眨眼睛。




中醫認為,遠眺能調節睫狀肌等眼部組織,從而緩解眼睛疲勞;眼球轉動能鍛煉眼肌,提神醒目。




在怒目圓睜的同時,由於聚精會神,能使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處於興奮狀態,有利於氣血運行。








  • 動作示範





兩腳開立,成馬步樁

,兩手握拳分置腰間,拳心朝上,

睜大雙眼,目視前方

,像威武的老虎一樣,堅持2分鐘左右。




做完此動作,可以劃圈的方式

轉動眼球5~10次

,進行放鬆。




魚躍龍門:

健壯下肢,防治靜脈曲張




出門乘車,上樓有電梯,進屋就坐下……我們的雙腿似乎被「解放」了。




但是,人體將近一半的肌肉、骨骼、神經在雙腿上,雙腿和大腦講究「用進廢退」,長期不鍛煉會產生靜脈曲張、肌肉萎縮等問題。




建議大家在走路時做一做「魚躍龍門」的動作。










  • 動作示範





走路時,雙腳交替高抬腿,盡量

與腹部成90度夾角

。做這個動作時,注意保持身體平衡,可以放慢速度、

抬高手臂




抬腿的高度應逐步加大

,不要一次到位;鍛煉強度要因人而異,每次走20步,每天做2次即可。




髖關節有損傷的人不適宜進行此項練習。




熊抱樹:

健脾和胃,緩解腹脹打嗝




我們都看過「熊抱樹」的畫面,搖來搖去,樣子十分可愛。




從中醫角度看,這個動作中「晃動身體」本身就是一種鍛煉,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晃動過程會牽扯脊柱、髖關節,間接達到調理脾胃的功效。






  • 動作示範





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做3~5次深呼吸。




屈右膝,右肩向前下晃動

,手亦隨之下沉;

左肩稍向後外舒展,左臂稍隨之上抬

。反方向重複該動作。




如此反覆晃動5~10次,猶如「熊抱樹搖」,以無不適感為度。




提醒大家,此動作空腹時不宜鍛煉。




蜻蜓點水:

防老痴,強心肺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蜻蜓點水」的動作要領在於輕、柔、快,能幫助人們尤其是老年人提高身體的反應能力,延緩身體和大腦的雙重衰老。




動作過程中,配合呼吸調節能鍛煉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行走障礙,預防老年性痴呆。






  • 動作示範





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

腳尖虛點地

,同時

兩臂自身前抬起

,向左右

側方斜舉

,並隨之深吸氣。




右腳前進與左腳相併,兩臂自側方落下,

兩腿同時下蹲

,兩前臂在膝下相交,左內右外,

抱住雙膝

,同時深呼氣;反方向重複該動作。




過程中,要想像蜻蜓靈動飛舞的場景,有眩暈症的人群不宜練習。▲




本期編輯:徐振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嚴肅談性】套套用錯了,一秒變爸媽
十三億人看了都會沉默,為什麼這樣的蔬菜和肉有著如此巨大的魔力?
一次生氣全身器官「受傷」!各科專家開出「憤怒處方」
肥胖最傷這5個器官!學會6招,好好吃飯也能瘦下來
權威專家推薦9大「助性」運動,男女都該偷偷練

TAG:生命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以動物為師學著做運動,幾個簡單姿勢為自己祛病強身
最常用的9個養生要穴。平時按揉幾下,有助強身健體,祛病養生
熱水養生的八大驚人好處:老祖宗留下的祛病強身法
熱水養生的八大好處:老祖宗留下的祛病強身法
養生文化:掌心的溫度竟然也能祛病養生?老少皆通用
祛病養生無非這5個穴位,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掌心的溫度竟然也能祛病養生?男女老少皆通用!
腎虧,是婦科病纏身的根源!艾灸6穴助力女性補腎祛病
黃芪被稱為「平民補品」,防病祛病強身,但這類人碰不得
簡易養生採氣樁功,練習本功法,有病可祛病、無病可強身健體!
祛病養生無非這5穴位,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掌心的溫度竟然也能祛病養生?老少皆通用
內病外治、祛病強身 你了解「藏醫藥浴法」嗎?
保健養生、祛病驅邪的中醫三寶之一:艾灸,你了解多少?
足療能祛病健身!足療時如果做錯一件事,不養生反傷身
武當八字功 祛病強身 增強內勁壯陽!
中醫祛病養生無非這6個穴位,會用的人健康長存
重口味|食人祛病
按摩耳朵,可以增強抵抗力,祛病健身
怎麼念「嗡、嘛、呢、叭、咪、吽」才能所求如願 、祛病消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