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為何中國人不像西方那樣發展出刀叉,而是發明並使用筷子
這背後可能還是由於不同社會「文明的進程」不同:用手指抓食本來是人類共通的進食方法,但之後東亞和西歐分別發展出了不同的餐具,以適應社會文化禮儀的需要。但由此,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是:如果說筷子的使用滿足了某種「普遍文明化」的需要,那麼為何中國人不像西方那樣發展出刀叉,而是發明並使用筷子?
木製筷子架
這其中的原因,恐怕與中國人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有關。與其它國家的飲食文化相比,中國菜呈現出一種徹底的熟食性,除水果之外,菜肴都一定要煮開、燒熟,幾乎沒有像西餐的蔬菜沙拉,或日本料理的生魚片那樣生吃的食物。不僅如此,中國人飲水也慣於煮開,尤其是泡茶,而極少直接飲用生水。不僅如此,漢語里將「茹毛飲血」、「生吞活剝」都視為野蠻不文的行為,在儒家經典的《禮記》、《大戴禮記》中,均將「不火食」(生食)、「不粒食」(不食五穀)視為四方夷狄之俗。這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更進步的一種生活方式,因為生的食物帶進腸道的微生物要多得多,更易致病;在現代消毒法問世前,僅喝開水就讓中國人活得更健康。
熟食意味著火的使用。林惠祥在《文化人類學》中說,「原始的熟食的方法有二種:一是烘燒(roasting),二是烹煮(boiling)。最先發生的方法自然是烘燒,把肉類放在火內燒,或埋在熱灰內烘的方法,是很普通的。……用水烹煮食物的方法是較遲的發明,南美火地人和非洲布須曼人據說不久以前還不曉得這法。但這法的發明卻還在陶器之前,最早的烹煮器大都是獸皮、樹皮或木製的。」西方的主食麵包、中東人的饢,都是由前一種烘焙法製成,仍可直接用手吃,甚至烤肉也未必需要餐盤,只偶爾需要刀叉輔助;但在中國,最傳統、最根本的烹飪法正是煮、蒸,如果想「趁熱吃」,那不藉助餐具勢必相當狼狽。
刀叉
更重要的是,煮食需要大量的水(當然還有容器,中國史前文明有發達的陶器文化),煮食的過程中往往也需要小木棍來攪拌。慣用陶器、多竹木、水源豐富、喜食穀物而非水果肉類或乳製品,這些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飲食中注重烹煮的基本條件,缺乏這樣條件的地區也較難接受筷子,因為無此必要。歐洲飲食傳統偏重肉類及乳製品,肉可以大塊烤,但在蒸煮時,筷子根本無法處理這麼厚重的食材,必須用刀割(所謂「割烹」)。可能也因此,東亞的料理(尤其是日本)往往更致力於極細微的味道,因為筷子更適於處理小塊而非大塊的食材。附帶說一句,由於烹煮時大量用水,中國人講究喝湯,西餐雖然有燉菜,但湯往往是濃湯——英語里的湯(soup),從詞源上看,最初的本義是「肉汁」;但漢語里的「湯」,本義卻是「大水」或「熱水」,慣於有更多汁水。顯然,濃湯不利於攪拌混合,清湯就不一樣了。
目前所知最早的筷子是春秋晚期的銅筷,但其出土地點在當時文化並不發達的皖南貴池,按常理推斷,中原應該早有筷子,只是竹木筷易於腐爛而難以久存。如果相信戰國末年韓非子的記載,那麼在商朝末期紂王已使用「象箸」;日本學者宮崎正勝還認為,發明筷子是「怕弄髒獻給神明的祭品」,而長筷可以「用來夾取祭品」(《餐桌上的日本歷史》)。這固然可備一說,但根據現在一些學者的推測,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可能就已經使用「小的棍兒、細枝和骨頭用作為『梜』,把事先加熱好的石頭丟進烹煮器里煮水」(魏根深《中國歷史研究手冊》),筷子的最初名稱「箸」、「筯」、「櫡」也與「煮」同源,也就是說,最早的筷子極有可能是烹飪器具,而不是進餐的餐具,吃飯還是用手(加上骨制刮鏟「匕」,及後來陶制的「勺」)。
烹飪與進食畢竟是兩件事。筷子在進食之初可能是為了夾菜,所謂「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禮記·曲禮上》)。那麼可以想見,一般沒什麼菜肴的庶民,吃東西也用不到筷子——事實上,先秦時平民的主食是粟稷,煮熟後成糊狀的羹,這是極不便於用筷子來吃的,故《禮記》中說「飯黍毋以箸」。換言之,要用手或「匕」(即匙或勺),從它的俗稱「調羹」中,我們也可看出它最初也是一種烹飪用具,用以將羹湯攪拌均勻。在一些不慣用蒸煮法的民族中,筷子和調羹甚至並不加以區別,如藏文thur(源自漢語「箸」)兼指筷子和匙勺,同一個詞,在拉薩話中指「羹匙」,在更接近漢區的夏河話中卻指「筷子」。
細想一下就能明白,即使是有粘性的白米,用筷子取食也頗不容易——稻米在商代是貴族食物,到秦漢時雖漸漸普及,但多是無粘性的秈米,筷子很難夾,故而得用匙吃。《三國志》記載,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當時還寄人籬下的劉備正在吃飯,聞之一驚,「失匕箸」。唐代似已兼用匙筷來吃飯羹,盛唐時薛令之有詩:「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不過,直至宋代,吃主食時仍是用羹匙,宋人朱弁《曲洧舊聞》卷五:「東坡與客論食次,取紙一幅,書以示客云:『爛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日本學者青木正兒在《用匙吃飯考》一文中推測:「明朝是南方人的天下,南方人的勢力向南也向北擴張,吃飯用筷子的風氣,是否也由此向北方蔓延,而使南北都成了筷子的天下?」英國漢學家魏根深也推測,筷子之所以在明代成為吃飯吃菜的日常用具,「這可能是因為,統治精英來自南方,習慣了吃粳米飯,而米飯粒比較黏,很容易用筷子夾。今天北方吃的仍然是不黏的秈稻米飯,人們把飯貼到嘴邊用筷子把飯扒拉到嘴裡。」
事實上,受中國影響甚深的朝鮮,在這一點上一直謹守中國傳統。中國古禮是以箸夾菜,以匙吃飯,自新羅時代筷子傳入朝鮮半島後,韓國用餐禮節至今如此。直至清代,朝鮮學者洪大容出使清廷,還和人探討「為何中國吃飯用筷,朝鮮用勺」的問題。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也是箸匙齊用,《枕草子》中有「聽見筷子和匙子混雜作響」的句子,可見他們不僅使用這兩種源出中國的餐具,而且貴族們用的是金屬制的高檔物品。
筷子之所以能取代匙匕在中國社會紮根,原因之一可能正如龔鵬程所指出的,無論是刀叉還是匙匕,「就只能各自分食,不可能像中餐一樣會食了」,而筷子卻由於可以眾人在一盤菜中取食,「故亦可發展合桌會食的型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在筷子尚未普及的漢代之前,中國人的飲食方式也是分食制。據《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與食客們一起吃晚飯,因為光線不好,一位食客誤以為他吃得比自己好,因而發怒;孟嘗君拿著自己的飯食給他看,表明一律均等,此人慚愧之下自刎謝罪。這在同桌合食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又《陳書》徐孝克傳記載此人經常在筵席上不吃什麼,但筵席後他身前的那份卻少了;事後發現原來是他為孝順母親,偷偷將「珍果」帶回家。這顯然也是分食制時代的情形。
有學者認為,中國人由分食制改為同桌合食,與唐末五代高腳桌椅傢具的興起有關;毫無疑問,筷子恰好能適應這種家族團聚、大桌同食的社會變遷。不過,日本在近代之前既未接受高腳傢具,也未採納分食制,卻仍然由筷子徹底取代了匙匕,這可能還是因為只用一件餐具對人們而言更方便。在中國社會,這更推動了一種一團和氣的日常共同生活。語言學家王力曾在《勸菜》一文中恰如其分地描述這種社會習性:「中國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飯。十個或十二個人共一盤菜,共一碗湯。酒席上講究同時起筷子,同時把菜夾到嘴裡去,只差不曾嚼出同一節奏來……中國人之所以和氣一團,也許是津液交流的關係。儘管有人主張分食,同時也有人故意使它和到不能再和。」不過,對不習慣這種形態的西方人來說,這種餐桌禮儀本身就很難接受。正如Margaret Visser在《餐桌禮儀:文明舉止的起源、發展與含義》中所說的那樣,「光是想到那些食物可能被所有人的筷子碰到過,就會令西方人倒胃口。像羅蘭·巴特那樣對東方智慧感到無比欽佩的人,看上去也更青睞於『現代』的金屬餐具」。
點擊展開全文
※龍蝦全身五彩斑斕,身上有青綠色條紋
※「姓」和「氏」里反映著至為重要的信息,切不可混為一談
TAG:冰晶霧凇 |
※中國人發明了筷子,那西方的刀叉發源於何處?
※妲己這個女人並不是什麼妖人,咱們日常使用的筷子因為她發明出來的
※這些人發明出了吃再多都不會胖的方法,食物會自己從肚子中跑出來
※神器大爆料 竟然發明出這樣的座椅 簡直代替了人的腿啊,隨意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這種發明如此了得,為何在狙擊手中卻發揮不出優點?原因很簡單
※這些東西都是非洲人發明出來的,每樣都讓人驚訝不已
※奇葩的戰爭發明很多都夭折了 但是武器的進步也正是來源這些看似無用的發明之中
※牛仔褲是什麼情況下發明出來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誰發明了「遊戲試玩」,它又將去往何方
※狐狸精妲己不僅會放狐火,還會搞發明,發明的它我們每天都在使用
※人們都罵她是狐狸精,但她無意間發明的這件物品,今中國人都在用
※這種子彈打不死人,被發明出來就是為了讓人冷靜,效果顯著
※弓箭是一種劃時代的發明,不過它們的發明人,到底是誰?
※有哪些你想發明,卻已經被人發明出來的東西?
※閻錫山發明九斤手榴彈,眾人嘲笑丟不出去,使用方式令人意外!
※你可知道火鍋的真正起源嗎?中國人一開始發明它是用來煮人的!
※是誰發明了這麼無聊的神奇,真是太好用了
※古人為了方便,發明了一種「春凳」,非常實用,現在變種很多
※老外發明的這款奇葩自行車,拐彎就像玩漂移一樣,酷炫傾斜效果盡顯騷氣
※狐媚惑主的妲己,竟然發明了這樣東西,使得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