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能讓「滴滴」在全球共享出行市場贏過Uber嗎?
我們通過討論共享出行領域的投資活動及其投資網路結構,來幫助明晰由Uber目前領導的利潤率情況。這有助於我們發現,在這日益壯大的出行領域,誰將成為下個Uber。
文 | 夜葉
日前,科技媒體TechCrunch刊文討論了全球共享出行市場的格局,並分析了滴滴與Uber擴張國際市場時採取的不同策略。以下為全文:
最近有關共享出行行業的新聞基本都可規劃為兩類,一頭是深陷企業文化及領導班子糾紛的行業領軍者Uber(也許是暫時的),另一頭則是每月該領域都有9位數的投資或交易的新聞傳出,牽頭者要麼來自共享出行或汽車公司,要麼是日本億萬富翁,背後有諸如沙烏地阿拉伯和阿布扎比支撐。
我們這裡主要討論共享出行領域的投資活動,及其投資網路結構。這既能幫助明晰由Uber目前領導的利潤率情況,同時有助於發現,在這日益壯大的出行領域,誰將成為下個Uber。
共享出行市場激增
共享出行是交通運輸市場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據Statista編繪的數據顯示,2020年,共享出行的用戶數將突破5億。
屆時,Statista預估全球共享出行產業營收將達到約614億美元,該數值是根據Statista調查不同地區里,約有12%成年人會選用共享出行交通工具估算得出的。這說明,共享出行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強勁且線性的增長軌跡。然而,想保持增速沒那麼簡單。
尤其顧及來自其他共享出行服務市場的激烈競爭,計程車公司和公共交通工具想在共享出行領域維持增長,就得需要資本密集投資。
Crunchbase共享出行類記錄的數據顯示,70個國內外共享出行領域的公司,總共獲得超260多輪融資。下圖將呈現,過去幾年裡,共享出行領域投資情況。
2013年前,共享出行領域投融資也有美元交易記錄,但相比接下來幾年大規模的資金流動,之前簡直太少,圖表都難以體現。
這些投資數據表明,全球共享出行市場短短十年內,獲得如此大規模,幾乎史無前例的資金湧入,這對企業家來說太少見了。
僅僅是亂象叢生的共享出行市場?
在局外人看來,過去18個月左右,共享出行領域交易頻繁,使整個行業顯得混亂無比。
舉例來說,谷歌母公司Alphabet有家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谷歌有個地圖應用Waze,今年入局共享出行市場。儘管2013年8月,谷歌風投GV就以2.58億美元參投Uber C輪融資。
也別忘記,同樣正自主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蘋果,2016年7月領投中國共享汽車巨頭滴滴出行4.5億美元投資,阿里巴巴、騰訊、軟銀參投。考慮到這些企業每位都對汽車領域虎視眈眈,投資滴滴也並非巧合。2個月後,滴滴與Uber中國達成70億美元收購交易,之前雙方已為爭奪中國市場份額鬥爭了1年左右時間。
最後,連傳統汽車廠商都加入共享出行領域混戰:福特2016年9月收購私人通勤共享初創公司Chariot,通用2015年12月底領投Lyft 10億美元F輪融資,再次看到阿里巴巴和滴滴出行參投。
確實令人眼花繚亂。上文提到如此多相關交易和參與交易者,這應該會讓你覺得,共享出行投資者網路簡直亂七八糟,利益競爭關係錯綜複雜。故而,Techcrunch將Crunchbase數據,經由開源網路分析和可視化軟體Gephi處理,以地圖形式呈現共享出行領域的投資者網路。
上圖的可視化網路包含三組節點(即圓點):
深藍色節點代表投資者。
淺藍色節點代表公司。
藍灰色節點代表滴滴,它有公司和戰略投資者的雙重身份。
公司節點大小由它們的「入度(indegree)」(即接入該節點的連接數)決定。連接越多,在上圖中就意味著投資者越多,入度越大,因而節點就能看得很明顯。諸如Uber和Lyft,相對擁有更多投資者,這也是為何圖表裡這兩家公司節點更大。
上圖連接是以投資者參投相應公司的次數衡量權重。那些初次投資後,又接連跟進的忠實投資者,離所投資公司的節點更近。
只是看起來圖表夠美觀,但這並未展現太多投資網路的信息。為看得更直觀,Techcrunch將共享出行公司的品牌顏色在圖中標識,並分散凸顯距離他們最近的節點(往往那些就是他們的投資者)。在顏色混合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投資者相互重疊。
現在就能清楚看到,在全球汽車共享領域,投資者的意見令人吃驚地涇渭分明。多數投資者的投資組合里僅有一家共享出行公司,也有少數例外。比如:
Kapor Capital在同時投資了Uber和Via之列
Coatue Management 投資了Grab、滴滴出行、Careem和Lyft
加州投資集團AFSquare是這組數據中,唯一Uber和Lyft都涵蓋的投資者
滴滴拓展的邊界
共享出行的圈子裡,很多公司都有小的投資者網路,但總體來說,Uber在一邊,滴滴、Lyft和其他公司在另一邊。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上文提及,滴滴出行在共享出行網路中地位獨特,它既接受外部授予,自身還是戰略投資者。
下圖展示了滴滴和它所投資的共享出行公司:
除了是中國本土市場的主導玩家外,滴滴一直在世界各地戰略投資共享出行公司做布局,這裡摘選了部分交易:
滴滴投資了Careem,金額未披露,Careem是中東地區領先的共享出行公司
據The Information最新市場分析稱,滴滴對Lyft的投資,能使前者接觸美國共享出行領域30%的市場
滴滴5億美元參投Ola F輪,以此分得印度市場利益
滴滴、軟銀對Grab 20億美元的投資,搶佔增速迅猛的東南亞市場
滴滴投資Taxify,拓展東歐、非洲市場
滴滴領投99公司1億 C輪融資(上圖沒有體現),使其在美國南部和中部得以立足。
作為2016年8月合併Uber中國交易的一部分,滴滴以10億美元投資Uber全球,給後者的估值為680億美元。同時,Uber持有滴滴20%股份,當時成為滴滴最大單一股東。
滴滴採取該投資策略,應該也是為對抗Uber全球擴張。要這樣的話,滴滴的戰略堪稱有意思的投資實戰。相較Uber把大量資源用在開拓世界各地業務,滴滴反而選擇收購當地佔主導地位共享出行公司的股份。
通過「收購」而非「自建」來擴張國際市場,使得滴滴在全球共享出行領域的地位有些特別,至少目前來看,這種策略行之有效。
Techcrunch近期獲悉,滴滴正抓緊收購更多主要競爭對手。日前,《紐約時報》記者Mike Isaac發Twitter稱,滴滴將與軟銀和其他投資者一起投資Uber,The Informtion隨後證實了該消息。
問題是,Uber和滴滴,哪種擴張策略更佳?儘管Uber一腔熱血信心滿滿持續在國際共享出行市場耕耘,但滴滴資本運行狀況更佳,且還與如今活躍在VC、PE和收購行業的最大金主——軟銀結盟。截至目前,滴滴是共享出行領域聚集資金最多的公司,光現金就融了幾乎40億美元,這還沒算債務和信貸資產。對滴滴來說,「買買買」也不失為尋求全球共享出行主導地位的可行之策。
Techcrunch認為,隨著滴滴持續擴張中國以外的市場,並且逐漸深耕,未來值得關注,Uber就挺危險。
點擊展開全文
※成立10年,它在下一個十年要如何做營銷?
※宜家財報:銷售增長但放緩,2018財年它想從都市人的客廳找增量
※王小川要帶著11歲的搜狗衝擊IPO,創業9年的觸寶在做什麼?
※小米的驚險時刻:反思,堅持,然後靜靜等待反彈
※與貓眼合併箭在弦上,微影即將大裁員
TAG:36氪 |
※區塊鏈進入「共享出行」領域!未來要跟Uber、滴滴說再見了?
※共享出行瘋狂併購背後,打造全交通鏈條才能讓Uber們更快樂
※賓士、寶馬合資成立新公司搞共享出行,滴滴、Uber表示:誰怕誰呀!
※共享出行,改變你買車的想法沒?
※vetworthy:一寵物店推出共享寵物,不想養就退貨?寵物不是冷冰冰的
※打造一個共享WIFI,讓想蹭網的人給你買單
※Lime 在巴黎推出電動滑板車服務,加入法國共享出行市場混戰
※共享出行這件事上 為什麼滴滴Uber越做越大 賓士寶馬要抱團取暖?
※買蘋果iphone Xs MAX? 不如加入共享醫美買它!
※DAS也能玩共享 一個系統盤能給N台電腦用?
※共享出行又出新花樣,100塊汽車隨你開!還買什麼車?
※為了不在共享出行時代掉隊,博世買下了一家打車公司
※Uber 收購了一家共享電單車,這是向城市示好的最新一步
※ofo身陷被收購、破產傳聞,中國的共享單車還能活下去嗎?
※車不好賣,設計獨到的摺疊電動自行車 Stigo 也要來中國做共享
※共享出行:讓無「限」出行更美好
※Airbnb 打算把房東變成股東,類似想法不只一個共享經濟公司有過
※幾塊錢就能背LV、Prada,共享奢侈品你願意pick嗎?
※【八卦說】出軌大叔想給小三買房?共享P友的二人組?跟有錢佬去吸D的女星?SHE解散了?
※納什空間倒逼Wewok們轉型,共享辦公下半場為何一定是獨立+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