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成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成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拾遺


物語


+










天真的人,不代表沒有見過世界的黑暗,恰恰因為見到過,才知道天真的好。


——三毛






01


一位朋友在拾遺後台留言問:


「為什麼保持天真這麼難啊?」


和一位同事一起吃飯時,


她無意間說了老闆的很多不是,


「沒想到一轉身,我就被同事賣了。」

第二天,老闆找她談話:


「如果你對我很不滿,可以辭職。」


這位朋友留下一段感嘆:


「我一直天真的以為,


路見不平就該拔刀相助,

朋友有事就該兩肋插刀,


投入愛情就該飛蛾撲火,


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


後來經歷很多次慘痛教訓後,


我才知道:這個世界原來這麼複雜。

為什麼保持天真這麼難啊,


如果成熟意味著世故、圓滑、虛偽,


那我寧願一輩子學不會成熟。」


我回答:你想保持天真的唯一方式,就是先「失去」天真。







02


而另一朋友問了一個相反的問題:



因為親朋好友老是說他:


「你想事情為什麼總是這麼天真?」


「你做事情能不能成熟一點?」


於是他在拾遺後台留言問:


「我要不要向祁同偉學習?」


看過《人民的名義》的人都知道:


祁同偉原本是偏遠山區的農村娃,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上漢東政法大學。


跟無數農村好青年一樣,


祁同偉想憑藉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片天。


但畢業之時他遭遇了一次潛規則,


被分配到了一個小山村司法所。


於是,他終於恍然大悟:


「我以前怎麼這麼天真啊!


天真地以為知識能改變命運。


現在我終於知道了,


能改變命運的不是知識,而是權力。」


從此,祁同偉就迷上了「權謀之術」。


這位朋友問:我想變得成熟點,是不是應該向祁同偉學習?


我回答:當然不應該——成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03


一位朋友想保持天真,



我卻勸他「要先放棄天真」。


一位朋友想學習成熟,


我卻勸他「要努力抵達天真」。


這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


我先講一個青原惟信禪師的故事。


那一年,行者問禪師:


「您學道前,是什麼樣子?」


禪師答:「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行者問:「那您學道後呢?」


禪師答:「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行者問:「那您得道後呢?」


禪師答:「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這個故事,其實講的就是成長的三種境界。


我們青春年少時都是天真的,


不知道世界的運行規則,


所以「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活得天真爛漫、純真無邪。


這時候我們的狀態,是一種「無我境」。


少年不識愁之味,是一種無知的天真。


我們慢慢長大、步入社會後,


才明白這個世界竟然這麼複雜,


山不是我以前見的山,


水也不是我以前見的水了,


吃盡苦頭後,我們終於學會了「應付」。


於是進入成長的第二重境界——假我境。


懂得了戴上面具,知道了見風使舵。


很多人會停留在這一層很久,甚至一生。


但強大的人會跳出這一層,


進入成長的第三重境界——真我境。


知道世界的運行規則之後,


見過人世的複雜與陰暗之後,


才更加明白天真之可貴,


於是願用天真的態度去度過這一生。


所以便又「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


也就是說,一個真正天真的人,必定見過人世的複雜與陰暗,否則這樣的天真只是一時的無知。一個真正天真的人,也必定是超越了世俗的成熟,所以才能回歸於「豐富的單純」。







04


趙辛楣給方鴻漸去了封電報,



推薦他到三閭大學任教授。


可高校長覺得方鴻漸至多能做個副教授。


但電報已經發了,如何是好呢?


於是高校長便玩起手段來:


一見到方鴻漸,他就說:「收到我的信沒有?」


方鴻漸蒙了:「沒有呀。」


高校長急了:「這信很重要,哎……」


一下就把方鴻漸整得愧疚起來。


高校長說:「辛楣說先生是留德博士,可先生開來的履歷上並沒有學位……」


方鴻漸的臉騰一下紅到耳根。


高校長又說:「部里的規矩呆板得很,照先生學歷,至多能當講師,教授待遇報上去一定會被駁下來。但我相信辛楣的保薦,所以破格聘先生為副教授……」


方鴻漸又羞又愧,連聲說「謝謝」。


一個燙手問題就這樣被完美解決。


《圍城》里,這般的人性刻畫比比皆是。


可見作者錢鍾書是個「極通世故」的人。


雖然極通世故,但錢老卻依然一派天真。


「文革」期間,上面通知他參加國宴。


一般人接到通知,都是受寵若驚。


錢老卻說:「我很忙,我不去,哈!」


「這是江青同志點名要你去的!」


「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


「那可不可以說你身體不好,起不來?」


「不不不!我身體很好!我很忙,我不去,哈!」


在那個騷人墨客競相獻媚邀寵的時代,


錢鍾書始終保持著文人的清高和傲骨。


什麼是天真?


這才是真正的天真——深諳世故而不世故:見過了經歷了百般風雨,依然還能「一片冰心在玉壺」。


世事洞穿,但天真不泯。


千帆過盡,但不忘初心。







05


1957至1978年間,木心數度入獄。



他被關起來的原因是什麼呢?


陳伯達在會上嘲笑海涅。


木心氣憤,就嚷嚷:他也配對海涅亂叫。


就這一句話,他被關進漏雨積水的防空洞。


半年後轉移監牢時,關他的人想:「這小子准得爬著出來。」


可木心腰堅挺,褲子還有筆直的縫。


坐牢期間,他受盡折磨,斷了兩指。


但他笑著,永遠一副驕傲的派頭。


一出獄後,便得知母親去世,


悲痛之後,他也只是一句感慨:「誠覺世事盡可原諒。」


多年後,梁文道看到木心50歲照片時驚嘆不已:


「你不覺得這個人像坐過牢似的,


從文革中結束改造回來的很多作家,


難免身子會往前駝下去,有點曲髏,


難免神情會有點沮喪、失落、惶恐,


但木心沒有,他精氣神很足,


好奇怪好奇怪的一個人。」


木心說:「我是一個在黑暗中大雪紛飛的人哪!」


木心深知人性之醜陋、自私、虛偽,


他理解別人的慾望,理解別人的局限,


知道世界喜歡在荒誕滑稽里鬧成個興高采烈的樣子,


所以就不把別人的荒唐看得太重,


因此而活得乾淨、明快、輕鬆和瀟洒。


什麼是天真?


這才是真正的天真——木心說:「

真正的成熟是你在經歷過太多事情後,依然能夠將內心與這個世界進行剝離。享受人生而不沉湎、歷經蒼涼而不消極。


看透人性,寬恕人性。


了解黑暗,但不植根黑暗。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06


華為老總任正非寫過一篇《管理的灰度》。



他提出:一個領導人的水平就是合適的灰度。


「並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


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


在一段時間和諧,


這種和諧的結果叫灰度。」


縱觀歷史上的變法,


大多沒有達到變革者的理想。


任正非認為之所以失敗「就是缺少灰度」:


「變革太激進、太僵化,


衝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


方向,有時並不是一條直線,


在某些時段來說,還會劃一個圈,


但我們離得遠一些來看,


方向仍是緊緊地指著前方。」


堅持「合適的灰度」,任正非帶領華為所向披靡。


什麼是天真?


這才是真正的天真——天真不是一味地白,而是能夠容納一定的灰。


灰,是懂得融洽於人情世故。


白,是永遠堅守自己的價值體系。


灰,衡量的是應對外界的能力,


白,衡量的是保持內心的能力。


所謂天真,就是融洽於世故,但超然脫俗;接受整個世界,但並不因此失去自己。







07


龍應台寫過一篇《相信與不相信》:



「曾經相信過歷史,後來知道,


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


「曾經相信過文明的力量,後來知道,


原來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


「曾經相信過理想主義者,後來知道,


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力的測試……」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


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


在經歷這麼多失望後,龍應台筆鋒一轉:


「譬如歷史也許不能信,


但是對於真相的追求可以無止盡。


譬如文明也許脆弱不堪,


但是除文明外我們其實別無依靠。


譬如理想主義者也許成就不了大事大業,


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


譬如愛情總是幻滅的多,


但是螢火蟲在夜裡發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


什麼是天真?


這才是真正的天真——

看透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懂得殘缺、接納殘缺,


但依然孜孜不倦追求美好。







08


很喜歡作家花大錢的一段話:



「成年後受過最好的誇讚大概是『天真』。


當然,小時候也這麼被誇過,


但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那時的『天真』是『蒙昧』,


是還未開花的狀態,


人生尚為一片混沌局面。


而成年後的『天真』是一種選擇,


是心裡透亮,是英勇地選擇去做一個天真的人。」


學者周國平也說過一句類似的話:


「對於心的境界,


我所能夠給出的最高贊語。


就是:豐富的單純。


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偉人,


他們的心靈世界無不具有這個特徵。」


這種「豐富的單純」,


就是「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後的天真。


天真的人,不代表沒有見過黑暗,


恰恰因為見過,所以才知道天真的好。


人生,獲得大幸福的人,


都是真正天真的人。


真正的成熟,


不是為了走向複雜,


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台。


法律顧問 | 重慶沁山律師事務所




 徵稿 


徵集人物、觀點、圖片類原創稿件。


人物類稿件標準:

通過寫人來傳達某種思想、觀念或價值觀。



觀點類稿件標準:

觀點獨到,論證深刻,發人深省。



圖片類稿件標準:

通過插畫來傳達某種

思想、觀念或價值觀。



稿費標準:

3000—50000元,詳見「合作」之「徵稿啟事」。


徵稿郵箱:3452915316@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 的精彩文章:

其實,女人也想要零感超薄的自由
為什麼那麼多選擇,你選擇的總是讓你不快樂
人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而不在乎真相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拾遺君
父母,是世界上最沒用的母嬰產品

TAG:拾遺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的人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真正的人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真正的人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純真
最難的不是如何抵達,而是出發
」最難的不是如何抵達,而是出發「
他是世界上死的最遠的人,不在地球上面,可能已經抵達到太陽系了
你好,大年初三 ▏如果不曾開始,永遠不會抵達。
如果不曾開始,永遠不會抵達
成功沒有捷徑,抵達光明的前景,必須穿越一段灰暗的歷程
你的一步抵達,別人可能要走上一段泥濘的路
《經歷,是一次抵達,也是一次超越》
以逸待勞,火箭已抵達灣區,激怒了快船,又得到了休息,套路太深
人類想抵達更遙遠的星系,或許只能靠這兩種方式了
不一定明亮,讓人叫得出名字並且抵達
全球最「怪」的海灘:既不能從海上被看到,也不能通過陸路抵達!
陳維,你所能抵達與不能抵達的夜晚
沒有什麼不能抵達,人生何處不相逢
全球最「怪」的海灘:既不能從海上被看到,也不能通過陸路抵達
也許你已來過東南亞數次,但這並不影響你再次抵達時重新被吸引
這個世界不會和紙媒告別,因為我們要抵達的地方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