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相對論」大飛機:世界航空啟示錄

「科技相對論」大飛機:世界航空啟示錄




隨著 C919 首飛成功,大飛機再一次走進了我們的視野。C919 究竟是不是我國的第一架大飛機?帶著我們翱翔天際的客機,又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往事?波音,空客,道格拉斯,這些航空巨頭又有著怎樣的哀怨情仇?聽王自如給你揭曉答案。







本期文字版




Hello 大家好,歡迎收看全國首檔非大型極客勵志脫口秀節目,科技相對論,我是王自如。我小時候那會兒,飛機還是個稀罕事兒,都沒聽說周圍有什麼人坐過飛機的,只記得有時候往天上瞅瞅,一道青煙划過,心想啥時候才能坐一次飛機,體驗一下翱翔藍天的感覺,那得有多棒。結果現在真想抽自己一巴掌,瞎立什麼 flag ,簡直就是出差狗,一年能坐上百次飛機,寶安機場都快成我家了,累得要命。但是,作為一個科技愛好者,對於飛機本身,我還是一直保持著一種非常變態的熱情,今天拿來這幾個模型,也都是我自己的收藏品。前一陣兒,咱們國產大飛機 C919 首飛成功,有人就留言說,你們相對論能不能講一期關於飛機的事兒,當然能,咱們今天就來講講這個大飛機。




01





飛機,屬於航空領域的產品。上一季講 SpaceX 那期,咱們介紹過航空跟航天的區別,回憶一下,往大氣層外邊飛的,比如火箭、飛船、衛星,叫航天,在大氣層裡邊飛的,比如飛機,就叫航空,如果你還是懶得記,再教你個小竅門,咱坐飛機不都是什麼什麼航空,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嘛,所以飛機就是一種航空器。


同樣是交通工具,跟車、船比起來,飛機對人類出行效率的提升,簡直就是指數級的。當年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用的是帆船,整整花了 3 年,而首次用飛機的環球航行,只花了不到兩天,要放現在,卡好航班節點,普通人估計花一天也能完成環球飛行,你看這效率。


當然,從一百多年前飛機誕生,到今天完全投入商用,真正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中間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咱們今天就通過幾個重要的機型,給大家介紹一下。第一個機型,就是波音 247 ,它可以說是現代客機的祖宗。


要說波音 247 ,咱們得先給大家介紹介紹波音這個航空領域的百年巨頭。咱們都知道,造飛機是波音的專長,不管軍機客機,波音都有著相當的競爭力,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憑藉著造飛機的本事,波音還曾一度統治整個航空產業,從上游的航空材料,發動機製造,再到下游的客運貨運服務,波音都有很強的統治力,連當年席捲美國的經濟大蕭條,都對財大氣粗的波音沒啥影響,可見它有多牛。而正是因為害怕波音太厲害,搞行業壟斷,所以美國政府強迫把波音拆成造飛機的波音飛機公司、造發動機和航空產品的聯合技術公司和搞運輸的聯合航空公司。相互獨立運營,防止壟斷。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波音,和過去有所不同,是單指造飛機的波音。那這麼牛逼的企業,是怎麼來的呢?我們還得先聊聊波音的創始人,叫威廉·愛德華·波音。

雖然萊特兄弟 1903 年就成功試飛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飛機,但是在飛機出現的頭幾年,是真沒什麼卵用,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炫技產品」,給人民大眾看一下爽一發就罷了。而我們的波音先生,在 29 歲第一次親眼見到的飛機飛行的時候,也被深深吸引了,欲罷不能,甚至當時還屁顛屁顛地跑過去問飛行員能不能上飛機兜一圈,結果飛行員說你丫誰呀,土老帽還想上飛機。不過波音也不是什麼普通人,畢竟人家當時放著耶魯大學不讀,半道退學跟著老父親回鄉下經營木材生意了,可見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哎,插一嘴啊,你有沒有發現這些牛逼的人物似乎都有退學創業的經歷,你看波音,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但我在這兒還是得提醒大家一句,像他們這種層次的成功,那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是極個別的偶然事件,你可別喝了幾碗雞湯就退學創業啊。


後來,波音總算在 5 年後第一次坐了飛機,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他坐的那不是普通飛機,是一架柯蒂斯水上飛機,這飛機可厲害了,不僅沒有乘客艙,連駕駛艙都沒有,所有人都得直接坐在飛機翅膀上,比咱們南方鄰居那個火車還嚇人,這遛一圈下來,可把波音給嚇壞了,所以,從此以後,他就下定決心,要造體驗更好的飛機。憑著一腔熱血,波音和好友維斯特福特招募了 20 個工人,就在簡陋的工棚里造出了波音的第一架飛機—— B&W ,可不是 BMW 啊,而且,最後還試飛成功了,是不是和後來喬布斯在車庫裡造蘋果電腦一個感覺,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1916 年,波音成立太平洋航空產品公司,宣布正式跳坑航空業,一邊研製新飛機,一邊用 B&W 進行各種測試和挑戰,還賣到紐西蘭開始了航空郵政服務,送送信件貨物啥的,這也是飛機商業應用的最早期的一批嘗試。後來一戰爆發,軍機需求越來越大,波音基於 B&W 改進了一款 C 型飛機,順利拿到了美國海軍 50 架飛機的大訂單, 57.5 萬美元,那時候這可是一筆巨款啊,這也是波音的第一桶金。有了錢,還跟軍方扯上了關係,它終於站穩了腳跟,這也算是一筆戰爭財。


 


02





一戰結束後,軍機需求越來越少,但錢還得賺啊,工資還得發啊,所以波音必須得開始探索,在和平時期,飛機還能有什麼用。他最先想到的是郵政服務,就是送信。有時候飛機沒那麼多信裝,所以也會設置少量座位來拉拉人,結果呢,歪打正著,他們發現,誒,這人類好像也都願意花錢來坐坐飛機呀,運人的利潤比送信高多了,不如就專門送人吧。所以,波音公司才開始專門研發性能更好,更安全的客機,沒過幾年,里程碑式的波音 247 就誕生了。


這個波音 247 可以說是現代客機的祖宗,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它奠定了現代客機的設計基礎。啥意思呢,波音 247 在客機上率先採用了全金屬結構,用的還是又輕又堅固的陽極氧化鋁,這種材料你們一定不陌生,跟 iPhone 外殼是一樣的。那比之前那些木頭架子飛機不知道結實到哪裡去了,安全性能夠滿足客運要求,同時還採用了一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設計,比如可收放起落架、下單翼雙髮結構,就是機翼在機身下面,左右各一個發動機這種布局,不信你把 247 和波音最新的 787 放一起比一比,雖然差了七八十年,但布局看上去還是大同小異。


 


作為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客機,波音 247 只能坐 13 個人,最高時速三百公里左右,和現在的高鐵差不多,航程也只有一千兩百公里,加一次油只夠從深圳飛到上海的。而當時用波音 247 執飛的橫跨美國的航線,從紐約到洛杉磯,四千多公里,差不多深圳北京飛個來回,波音 247 需要 20 個小時,雖然中間要經停 7 次,但仍比其他飛機快了 7 個半小時,比汽車那更是強多了,快了好幾倍,舒適度也提升了不少。


這裡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空姐」這個職業,其實也來自波音公司。話說之前波音的一名董事,和醫院的一名女護士在那兒聊,說著說著抱怨起飛機上的乘客特事兒逼,一會兒要這一會兒要那,賊煩人,這護士可能也聽煩了,就順勢接茬,說你笨不笨,雇幾個女乘務員不就行了嘛。這個董事一聽,好主意呀, 10 天之後,首批由護士「改造」的女乘務員就登上了飛機,從此有了空姐這個職業。所以啊,波音 247 不管是硬體基礎,還是軟體服務,那提升都是非常明顯的,對航空公司和旅客來說,商用客機的意義與之前相比大了很多。

 



03





當時,全世界的客運航空剛起步,基本上沒啥像樣的客運飛機,波音造了個 247 出來,眼看著就是一棵搖錢樹,誰不想要。所以,當時有兩家大公司,環球航空,和美國航空,就跟波音商量,誒,能不能賣兩架給我們,多少錢都行。結果被波音拒絕了,不賣,誰都不賣,我只給我自家航空公司用。這環球航空跟美國航空也不是吃素的,惱羞成怒,你丫不賣我,我們自己搞,還聯合搞,搞死你。所以,環球航空和美國航空就扶持了一個小弟,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搞出來一個跟 247 差不多的飛機,DC-1,跟波音競爭。DC-1 一出來,環球航空和美國航空非常滿意,立馬追加訂單,加錢,這麼一來,道格拉斯拿了錢繼續研發,很快就搞出了更先進的 DC-2 和 DC-3。


 


尤其是 DC-3,它可以說是大飛機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先是航程上,比 247 翻了一倍還多,從 1200 公里直接提到 2600 公里,以前一口氣能從深圳能飛到上海,現在能飛到瀋陽了。然後,客運量也直接翻倍,從 13 人變成了 30 人,這就等於提高了客運效率,降低了成本。就算是按現在的風氣,搞搞用戶體驗,全搞成卧鋪沙發頭等艙,還能放 14 個人,還是比你 247 多。而且,在服務上,DC-3 也全面升級,加上了空中廚房,旅客終於能吃上熱飯了。你別看現在航空餐難吃得一比,以前可不是,飛機餐比地上的好吃多了,特別到了七八十年代,什麼火腿啤酒,要啥有啥,特別腐敗。因為當時飛機還是奢侈品嘛。所以,像 DC-3 這種,飛得又遠,又快,又舒服,很快就成了當時最受歡迎的民航飛機,創造了一個奇蹟。


 


DC-3 到底受歡迎到啥程度呢?有統計顯示啊,在二戰之前,世界民航運輸量 90% 是 DC-3 完成的。到二戰開戰以後,DC-3 搖身一變,變成了 C47 軍用運輸機,在戰場上發光發熱。1942 年,抗日戰爭如火如荼的時候,日本人切斷了中國最後一條路上交通線,滇緬公路。為了運送物資,中美兩國被迫開闢了一條駝峰航線,直接從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飛到雲南昆明。它中間要穿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受飛行高度和當時飛行技術的限制,飛機必須緊緊貼著山峰飛行,航線的形狀高低起伏,像駝峰一樣,所以叫「駝峰航線」,這是世界航空史上最艱難的一條航線,非常危險。在抗戰三年時間裡,從這條航線支援中國的美軍飛機,一共有 500 多架墜毀,甚至有老兵回憶說「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沿著戰友墜機碎片的反光飛行」。它對抗戰勝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執行駝峰航線飛行任務的飛機裡邊,就有 DC-3。


 


把軍用民用都算上,DC-3 一共生產了一萬三千架,這什麼概念?目前銷量最高的窄體客機,波音 737 ,賣了四五十年,生產交付了才九千多架,要加上還沒生產的三四千架訂單,才能和 DC-3 打個平手。


跟大家一起回顧客機最早的這段歷史,就是要說明,客機這東西,它從誕生之初,說到底就是一個商品,有著非常強的市場導向,得滿足市場的需求,賣得出去的飛機,才是好飛機。記住這點,我們接下來繼續體會。


有了 DC-3 和波音 247 打下的基礎,民用客機也開始穩步發展,越造越大,到了 50 年代,道格拉斯的 DC-7 和波音 377 ,都已經達到了百人左右的載客量,每小時能飛五六百公里,航程也有六七千公里,可以說飛機的進步,已經讓民航業到達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但是,這種穩定,其實是風暴前夕的平靜。因為每個行業,在到達穩定的狀態後,就意味著下一個爆發點已經在醞釀中了,那對於民用航空業來說,下一個爆發點是什麼呢?就是噴氣式飛機。


 




04






歡迎回到科技相對論,我是王自如。咱們剛講了兩個重要的客機機型:波音的 247,還有道格拉斯的 DC3,它們用的都是螺旋槳發動機。看過戰爭大片的都知道,那個螺旋槳一轉起來,又重又吵,軍用還能忍,搞客運不合適。當時,軍用飛機已經有了一種更先進的技術,叫噴氣發動機,所以,大家就想,能不能把它搬到民用機上來,這才有了今天我們坐的噴氣式客機。


 


噴氣發動機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快速往後噴氣,利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給飛機一個巨大的向前推力,相比於螺旋槳發動機,它結構簡單,重量小,速度也更快。民航史上第一台噴氣式客機,是英國的,叫「彗星」,飛行速度超過了 700 公里/小時,當時那是妥妥的黑科技。


 


但是,畢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扎嘴是難免的。由於噴氣客機速度快,所以一般巡航高度都在萬米高空的同溫層,空氣稀薄,阻力小,才有最高的燃油經濟性。但是萬米高空,氣壓低,只有 0.2-0.3 個大氣壓,相當於地面的五分之一,再加上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溫,人要是到了這個環境,那立馬就得掛。所以飛機上一定要有空調系統保證溫度,還要有加壓系統,保證 0.7-0.8 個大氣壓,讓人正常呼吸,但比地面氣壓還是要低一些,所以你在飛行時會感覺更容易放屁,或者覺得四肢腫脹,就是這個原因。


 


而作為當時第一款噴氣式客機,「彗星」考慮到了加壓,但客艙設計就不是很合理,在不斷加壓減壓的過程中,產生了金屬疲勞斷裂,兩年內連續發生三場空難,從此就是一蹶不振,很難挽回口碑,就好像現在的馬航,一家好好的五星航空公司,就因為失蹤的 MH370 和被導彈打下來的 MH17 搞得狼狽不堪,退市重組,政府出面接盤,可見空難對航空業玩家的影響有多大。英國人在「彗星」飛機上的失誤,正好給了美國人機會,波音 707 和道格拉斯 DC-8 相繼交付使用,都非常成功,而且美國航空市場需求更大,所以很快成為了主流機型,也是第一代噴氣式客機的代表型號。


 


所以對於民航業來說,在任何一次技術進步的時候,雖然效率、成本都很重要,但安全性永遠是第一位的,畢竟人命關天吶,要是沒了命,說啥都沒用了。再舉一個例子,大名鼎鼎的 concord 協和客機,超音速,牛逼吧,每小時干出去一千多公里,一度被認為是客機的下一個突破點,倫敦到紐約 4000 公里,不到三小時就飛完了,兩個地方時差四小時,所以到了紐約,時間反而在出發之前,運營協和客機的英國航空,想了一句特有煽動性的廣告詞, Arrive before you leave ,出發前就到達,我看了我也想坐,甚至要是日落後再飛,空中可以看到太陽從西邊再升起來,聽著好奇妙對吧。


 


那這麼牛逼的協和客機,最後怎麼沒人用了呢?第一,特別耗油,票價賊貴,根本沒啥經濟性可言,而且體驗不好,座位擠,雜訊大,窗戶還只有 iPhone 那麼大。第二就是出過安全事故,小毛病一大堆,還有 2000 年的法航 4590 航班空中爆炸,全飛機人瞬間沒命,那叫簡直慘烈,所以說,剛剛我們說的客機兩大要素,經濟、安全,它一個也不沾邊,除了快真是沒啥優點,所以也就難逃被放棄的命運了。


 



05






好了,原則講明白了,咱繼續接著之前的說。一種產品,沒個兩三代的更新迭代,很難達到一個相對成熟的狀態,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通用的規律,而這麼大的噴氣式客機,也不例外。


 


第一代噴氣式客機,用的都是當時軍機常用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它速度是快了,但油耗特別高,不經濟,所以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有聰明人就想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在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最前端,加個大風扇。它的推力不就更大了嘛,燃油效率不就高了嘛,這就是渦輪風扇發動機,簡稱渦扇發動機。所以你看一些新飛機的發動機,往往都比較巨大,比如波音 777 上的兩台通用 GE90 發動機,直徑快趕上波音 737 的機身了。咱們現在坐的絕大部分客機,都是這種渦扇發動機。


 


世界上第一個像樣的渦扇發動機,叫 Conway,生產公司咱們得提一嘴,叫羅羅公司,全名羅爾斯·羅伊斯。英文名叫 Rolls-Royce ,還有另一個比較出名的譯法:叫勞斯萊斯。很多人不知道,早期勞斯萊斯的主營業務除了每台好幾百萬的豪華汽車,後面還搞起了航空發動機,而且還搞風生水起,靠一戰賺了不少錢,甚至在 1931 年大蕭條期間,這比資金還幫助它收購了競爭對手賓利,所以那時羅羅公司其實包含了三塊業務,羅爾斯羅伊斯發動機、勞斯萊斯汽車和賓利汽車。後來,勞斯萊斯和賓利幾經轉手被分別賣給了寶馬和大眾,後來又進入中國,才成了我們熟知的汽車品牌。


扯遠了哈,雖然羅羅公司現在跟勞斯萊斯沒啥關係了,但是它們的發動機和汽車產品,還都保留了標誌性的雙 R 標誌,所以你下次坐飛機,要是離發動機近的話,可以仔細觀察下,說不定就是勞斯萊斯帶你飛呢,你還能給旁邊的人講講故事裝裝那啥。


當然,在民用航空發動機領域,也不是英國羅羅一家獨,還有美國的通用電氣和普惠(普拉特惠特尼),並稱三巨頭。而在渦扇發動機這一塊,三家一直是你追我趕互不相讓,在燃油經濟性、推力等方面不斷進步,絕對是民航業發展的幕後英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咱們今天講飛機這點事兒啊,好像有個規律,一般都是英國開個好頭,然後美國趕上,咱們前邊也說了,民航這事兒啊,利潤超高,市場又這麼大,哪能看著你美國人把錢都賺走啊,所以,歐洲人看不下去了,英國牽頭,跟法德西聯合,四國一起擼起袖子成立了一家新飛機公司: Airbus 空中客車。


雖然空客只有40多年的歷史,但到了今天,卻已經能跟「百年波音」分庭抗禮。讓它取得今天這個地位的機型,就是咱們接下來要說的:A320。在當時那個年代, A320 是一款創新的機型,今天飛機上很多重要的技術,都是它第一個乾的。


這裡邊最出名的,叫做電傳操縱系統,英文名是 fly by wire,就是用電線飛的意思。它是飛行控制系統的一種。過去的客機飛行員,一般是靠機械裝置操縱飛機,有大量的機械傳動裝置和液壓管路在。而空客的 A320,首次把電腦用到了飛控系統當中,它把飛行員的命令,轉化成電信號,然後經過計算機和電子控制系統的處理,再傳輸給操縱機構。


電傳操縱系統有幾個好處,第一,給飛機減肥。這一套電信號傳輸,直接代替了之前的一大堆機械裝置,減了不少重量。省出來的重量呢,除了用來運東西,還能多來幾套安全備用系統,也就是「冗餘設計」可以做得更保險。


第二呢,跟一堆複雜的機械比起來,電傳操縱系統結構簡單,它維護成本低,沒那麼多煩心事兒;


第三,跟愚蠢的人類比起來,電腦理論上更不容易犯錯。能夠自動規避一些人為錯誤,保證飛行安全。


但是,諷刺的是,電腦和程序畢竟是人設計的,在 A320 首次公開亮相的航空展上,就發生了空難,飛機直接在跑道前方的樹叢中墜毀,造成了 3 名乘客死亡,事故的部分原因,就是電傳系統設計缺陷。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法國航空 296 航班空難,詳細了解一下情況。


雖然出了事兒,但是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優化,長遠來看,依靠電腦的電傳系統的優越性,還是不可否認的。我們今天回望一下就會發現,計算機遲早會介入各個領域,這是一種趨勢。所以隨著後來電傳系統也逐被人們接受認可,優勢也逐漸蓋過了劣勢,連後來波音也用,成了新一代科技的標配。對於 A320 的電傳系統,時任空客總裁羅傑·貝泰耶說過這麼一句話:「也許當初這個決定過於大膽,但我們別無選擇。要麼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要麼就此沉淪。」好在空客最後成功了。


除了電傳系統,A320 還引入了液晶儀錶盤、翼梢小翼等先進設計,並且有各種加長縮短型號,操作相同,但滿足了載客量、航程的精細化需求,航空公司要啥我就有啥。再加上憑藉著強大的技術優勢,空客還成功打開了需求巨大的美國市場,銷量那是蹭蹭蹭的往上漲,迅速成為了民航歷史上,最暢銷的客機之一,和同級別的波音 737 一樣,成為全世界民用航空業的中流砥柱,空客也藉此機會,完成了對波音的追趕。


 




06






歡迎回到科技相對論,我是王自如。講了這麼多關於飛機的故事,有人就要說了,怎麼都是國外的事兒,咱們國產大飛機 C919 不也首飛了么?你說說中國的事兒。


 


過去我們講中國核電、中國高鐵,都是帶著一種無比自豪的感覺,但客觀來說,我國的航空工業的水平,其實是比較令人遺憾的,發展之路也是充滿坎坷。


C919 並不是我們首飛成功的第一架大飛機。其實早在70年代,我國就有了大飛機的研製計劃,叫運 10,首飛也成功了,論時間其實和空客差不多,但是由於我們國家當時沒錢吶,而且還有更重要的火箭導彈衛星要搞,大飛機的優先順序是比較低的,再加上政府在大飛機項目「自產」還是「引進」上,出現了一場爭論,最終選擇了和麥道合作,把飛機生產線引入上海,本來想轟轟烈烈大搞一番,結果不成想,美國佬坑了我們一把,對航空工業進行重組,波音突然把麥道兼并了,並停止了與中國的合作,結果我們中國自己的沒搞成,又被別人放了鴿子,最後導致國產大飛機錯過了最佳的成長期,從此與波音、空客兩大巨頭的差距越拉越遠,你說憋屈不憋屈。


 


但是,咱們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即便是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也有足夠的技術實力,運10就能成嗎?要我說,也未必,前面都說了,民用客機這事兒,不管是企業自己搞還是國家支持,究其本質,都是商品,一要產品好,二要有市場,兩者缺一不可。想想六七十年代,我們國家還一窮二白呢,吃飯的問題都還沒解決好,買個肉都要票,坐回飛機大半年工資都沒了,即便能舉國之力造個運 10 出來,也搞不出來一個發達的民航市場,換句話說,就算你造得出飛機,也沒人買沒人坐。而且在當時那種政治情況下,你也不可能把飛機賣到美國歐洲,所以到最後一樣會遇到問題,所以說,為什麼我們在那個年代能搞成導彈氫彈原子彈,但搞不成一架大飛機,不是我們中國人不行,是大飛機這東西,確實需要市場。


 


那到了今天的 C919 呢,情況就不一樣了,技術跟上了,市場也有了,所以對於中國大飛機來說,現在才是一個最好的時機。C919 首飛後,也有人提出質疑,說這飛機哪個哪個零件是進口的,根本不是國產,沒啥可驕傲的。但其實,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經濟的時代,對於飛機這麼一個商品,在全球範圍內擇優選擇供應商,用市場化的思維去運作,那再正常不過了。在我看來,這才是 C919 的進步之處,它有著商業意義。再加上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對航空工業資源的整合,未來 C919 想不成都難,而作為一個經常出差的創業者,我也希望 C919 能早日帶我裝逼帶我飛啊。最後呢,還是三句話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第一,勞斯萊斯和羅爾斯羅伊斯原來是一家公司,一個造汽車一個造飛機發動機,現在除了用同一個 logo 之外就沒啥關係了。


第二,空客是後起之秀,靠著 A320 完成了對百年波音的逆襲


第三,飛機說白了就是一商品,第一要賺錢,第二要安全,第三還得有市場,是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最佳例子,尊重市場規律才玩兒得轉。


 


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關於本期的內容,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想跟我們討論,請關注「科技相對論」微信公眾號,寫下你的想法,發消息給我們,每一條留言我們都會看的哦~更多科技生活的精彩視頻可以登錄我們的官方網站 ZEALER.COM,當然如果你不嫌煩,也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微博。好,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EALER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寶駿 560 體驗:一代神車的封神之路
小辛的收納神器!
小米MIX2曝光:屏佔比突破95%,顏值感人
跑分曝光10周年IPhone搭載A11處理器性能翻倍
比亞迪炮灰車體驗:管生不管養

TAG:ZEALER訂閱號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亮相第八屆世界雷達博覽會
中國大飛機,飛向世界!
小翅膀大作用:中國這項獨門飛機技術曾獲民航總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看:阿聯酋航空「超女」開世界上最大的飛機
中國大飛機「三劍客」
通用航空飛機維修市場分析 航空維修業將迎巨大機遇
上海:國產大飛機等著名品牌亮相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
中船重工攜手中國商飛進軍航空領域 助力中國大飛機
歐洲航天的雄心:赫爾墨斯空天飛機工程與哥倫布空間站計劃
中國將實施五大商業航天工程 「騰雲項目」就是空天飛機
組圖:世界上最大的飛機
科大訊飛機器閱讀理解技術登頂SQuAD挑戰賽,車載系統或為率先落地應用
航空科普01 — 「飛機雲」是如何形成的?
埃及神廟驚現史前直升飛機,宇宙飛船,古埃及科技高度發達
中國空天飛機將首飛,技術或遠超美國
俄黑海艦隊護航世界盃:力量足以對付艦艇群和飛機群
莫尼諾空軍博物館高清美圖,俄系飛機大百科
俄羅斯的大飛機,中國的大飛機,網友:中國這技術碉堡了!
德國漢莎航空飛機美圖集
小飛機上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