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國潮真的比國外品牌差嗎?(下集)

國潮真的比國外品牌差嗎?(下集)

原標題:國潮真的比國外品牌差嗎?(下集)




上周通過 《國潮真的比國外品牌差嗎?(上集)》,我們簡單探討了國潮與國外品牌之間的差異。但只一次的採訪相對片面,這便有了今回的下集。


同樣,這次我們拿了幾件衣服到三里屯太古里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年輕人,依舊讓大家親自觸摸感受、給出相應評價以及預估一個入手價格。但這回我們 「反其道而行之」,將一些國外的品牌包裝成了國潮。


這當中分別是以高質素著稱的日本品牌 nonnative、近年頗受明星喜愛的波蘭品牌 MISBHV 以及來自英國的人氣設計師品牌 CHRISTOPHER SHANNON。至於大家對這些打著 「國潮」 標籤的國外品牌反應如何,通過剛才的視頻你也都看到了。


「成本可能是 2、30 元,賣的話可能 199 元」



結果你也看到了,儘管有一些肯定,但大家的評價大多是 「設計普通」、「沒有突出任何東西」,甚至還會覺得 「印花掉價」、「局部設計還需要打磨」 以及 「穿著會很難受」。


至於價格,基於 「國潮」 標籤,實際需要 4000+RMB入手的 nonnative 帶帽上衣,大家給出的價位在200-400 元之間,最高不超過 800 元;1200+RMB的 MISBHV T恤大致也是如此。對於 600+RMB的 CHRISTOPHER SHANNON T恤,最低則是給了30 元的諷刺價格。而這些竟還是大家心裡能接受面前這件 「國潮」 的最高價位。


「1000 買牌子,零頭買衣服」



當我公布這些衣服的實際入手價格,大家的反應除了震驚就是 「太虧了」。即便是知道了這並不是國潮而是某個國外品牌,大家依舊覺得不值並且不會買。至於說為什麼不值,一部分認為面前的衣服從材質到做工並沒能配得上它的高價;另一部分則是覺得設計感一般。


當然也不乏有一些相對客觀的評判:有這樣的 (高) 價格在,可能從側面證明它有


自己的文化以及受眾群體。說白了現在買牌子都是買它背後的價值,即「1000 塊買牌子,剩下的零頭才是買衣服本身」


還有些人認為:對於追求品牌或者炫富的人來說,國外品牌可能會有 「光環」。但如果只在意衣服本身的質地、設計,自己並不會受 「國外」 或 「國潮」 標籤的影響。


「對國潮有認知偏差,說難聽點比較崇洋媚外」



至於一個外來品牌,打上「國潮」的標籤後就比它本來的實際價格低出了許多,對於這點,大家的回答也許能代表現在一些年輕人對於國潮的看法。


一方面他們認為:現在很多人都是看 Logo,如果是同樣的材質或設計,肯定還是會選國外品牌;甚至同樣的價位也不會選擇國潮,說難聽點比較崇洋媚外



另一方面則覺得是因為品牌效應和對國潮的一些認知偏差:國內、國外起點不同,國外許多品牌都有推手在推;而國內比如一個 「設計師」 設計了一件衣服,隨便找幾個網紅上身拍照,放到網上這就是一件 「國潮」,導致一提到 「國潮」 就覺得比較 「low」。


可是很多人都忽略,這種「網紅帶貨」的現象,幾乎全世界都一樣,在 instagram 、 twitter 等社交網路上,似乎更嚴重,在我看來,也只是品牌運營的一種手段,奢侈大牌找明星,小眾品牌找網紅、 Kol ,實際都是一個道理。


兩集下來,儘管不一定全面,但我們還是有了一些體悟: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品牌,除了少數派之外,大部分人其實都對「自己關注以外的品牌」沒有很大的好奇心。這也導致我們在買衣服的時候會主動傾向於某個自己了解得比較多、或者是大家都認識的牌子,說白一點就是,既然要花錢,就不會選擇冒險。不過,這並不涉及對錯,畢竟花自己的錢買什麼東西,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自由,無可非議。



另外一點更重要的是,也許是國內的大環境給了消費者們一個根深蒂固的印象,大家潛意識裡還是認為 「國潮價格本來就低」 或者 「不應該高」。


「中國製造」,好像一直都與廉價勞動、做工堪憂、「軟質量問題」等等掛鉤,打個很實際的比喻,我們在國外逛街,看到一件還算滿意的外國品牌衣服時,卻發現打著「中國製造」的標籤,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會考慮一下,因為大家還是會擔心它的做工、質量。鑒於控制成本,國外品牌選擇在中國生產,這點也很好理解…但當我們發現 F.I.L. 和 FEIT店裡放著的靴子也是「中國製造」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也沒有萌生多少自豪感,反而很多人會去求早期的韓版…如果「中國製造」真是那麼不堪一談的話,我相信人工成本再便宜,這些注重品質的品牌也不會考慮來這邊生產。


所以「中國製造」在人們的心目中,好像還沒有真正跟國際水平接軌。儘管現實是如今很多國外品牌都選擇在中國生產,甚至是某些注重手工製作的品牌,他們也會選擇國內的手工團隊負責生產。另一方面,同樣在本土生產的一些規模不大的國潮品牌中,他們在硬體和軟體上也不輸來自國外的很多街頭品牌,就像我們在《上集》里把某些國潮衣服拿到街上,很多人在摸過看過之後,他們都表示料子、做工和設計都做得不錯……嗯,不過說句實在話,雖然大家在嘴巴上都這麼說,但在《下集》的時候,只要一談到掛上國潮品牌的標籤時,心裡的固有想法也許還是會左右這件衣服在價值上的判斷,普遍偏低。可能,做好一百件衣服,真也抵不過壞掉口碑的那些印象吧。


我不是要來搞國潮品牌的「政治正確」,但現實情況是,只要一天我們還沒能為「中國製造」(質量和設計)自發感到自豪,那國潮品牌一天還是比不過國外品牌,這更像是心理上的一道坎。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消費者們是否還在「崇洋媚外」,而是大家對「中國製造」的信心,目前還沒被真正地建立起來,這或許才是 「國潮價格本來就低」 或者 「不應該高」,「國內比國外低檔」這種潛意識想法的核心原因。


國潮品牌有沒有足夠的底氣,為消費者們建立起這樣的信心,我不敢說目前已經做出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至少,我們已經在往好的方向走,並且越走越近了。


這是「一句」分割線,最後再說說謹代表我個人的觀點。


對我自己來說,選擇穿衣服本是一種表達態度的方式。你說我傻也好,我在買衣服的標準上,質量和舒適度其實並非首要考量的條件,只要不會差到令我皮膚過敏、影響穿用又或者行動不便的,基本上我都能接受。


我考慮更多的是品牌背後的態度,這品牌對我來說有沒有給到我一致的共鳴,這跟品牌自身的完整度有關,並不只是一個線頭又或者用料上不上乘的問題,我相信這跟品牌的地域屬性或者生產能力沒有太大的關係,是整個品牌呈現而出的態度。世界上任何一個品牌,都可以實現很好的品牌完整度。


舉個例子,我並沒有覺得 Gosha 這類牌子的面料有多獨特,最初在網路上看到的時候,我們也看不出其面料及質量具體怎樣,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願意在摸都沒摸過的情況下入坑?我不排除存在某些「明星帶貨」的現象,但其品牌表現出的極高完整度,確實能呈現出一種「吸粉」的態度魅力,甚至左右時尚圈的設計趨勢。


因此,放眼未來,當我們再拿國潮品牌到國際檯面去比較的話,日後或許再也不能只是搬出「我們家的衣服沒線頭」、「我們用了某某科技面料」這樣局限性的說法了,畢竟我們做的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個品牌。


「1000 買牌子,零頭買衣服」,我相信這句話不會只適合形容國外品牌的。


特別鳴謝:


三里屯太古里


作者: Xue


攝像師 / 後期:袁遠

攝影師:姜瓊


國潮真的比國外品牌差嗎?(上集)


送你鄭秀妍親簽的 Coterie 合作眼鏡,想要嗎?


時隔半年,你還想入手 Yeezy Runner 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國潮正當紅,看國產小白鞋如何霸佔國際潮人的心
國潮時代,國貨品牌的著陸與「飛天」
現在的「國潮主理人」比「買國潮的人」還多?
國潮
國貨新勢力,「國潮」還是「國抄」?
從「留學熱」到「歸國潮」,外國的月亮不再圓?
海外網評:「國潮」洶湧,中國品牌群體性逆襲
上海國潮真的不行?!
美國時尚潮牌品牌活動中的美國潮人們,美國的網紅集中營
上海國潮真的不行!
這支國民老品牌的新「國潮」鋼筆,藏著建國70年的故事
李寧聯名「國車紅旗」賣衣服?真正的國潮之光,太秀了!
國潮李寧,國貨復興!中國風手機壁紙,主題:喜慶中國紅!
NBA球員上腳,國潮崛起!李寧的「漸入佳境」,性價比的馭帥!
對於國產球鞋和中國潮牌,大家最真實的評價是什麼?
獨樹一幟的國潮風,「攻陷」霓虹國潮流聖地
聽說國內沒有合格的潮牌?這三個國潮品牌絕對顛覆你!
當「國嘲」變為「國潮」,「飛躍」品牌時代的帆布鞋你還穿嗎?
國潮復甦 網易大話西遊如何用國風吸睛?
泰國潮牌——比你想像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