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攻佔柏林的彈雨中,一個蘇聯士兵抬起了槍口…

攻佔柏林的彈雨中,一個蘇聯士兵抬起了槍口…



最熱文:1948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共產黨戰勝了國民黨 | 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 | 十句經典話 寫盡中國史 | 中國神仙排行榜  | 古代15個游牧民族全解 | 10秒殺一人,殺滿100天 | 歐洲44國為何無法大一統?










比起之前說過的一些自然災害來,戰爭是造成人類人口大幅減少的最可怕原因。因此每當我們說起戰爭,恐怕想到的第一個詞便是「殘酷」。




沒錯,戰爭帶來的必然是殺戮,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即使是同一個國家的同一個種族之間的戰爭也是你死我活的,更不用說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世界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無數民眾飽受戰爭之苦,生靈塗炭。戰爭中造成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灰飛煙滅,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




可是殘酷的戰爭並不能抹殺和泯滅人類的人性,即使是在最殘酷戰爭的微小空隙,人性的光輝總會不時露出些許的光芒照亮人們的心靈,也照亮灰暗的世界。




今天,眠眠就想說幾個

二戰中不太知名的,關於人性的故事。







01




第一個故事發生的時間點,是1945年4月。



當時的納粹德國已經是強弩之末,同盟國軍隊從東西兩線向柏林挺進。柏林城內的眾多建築已在之前的轟炸和炮擊中變成廢墟(眠眠曾站在柏林當年被炸得僅剩一截的威廉皇帝教堂,還有依稀留下戰火硝煙痕迹的國會大廈門廊前,感受到當年戰火的猛烈)。




隨著蘇軍率先攻入柏林,城裡的戰鬥越來越殘酷,蘇軍與德軍在每一條街道進行激烈的巷戰,寸土必爭,戰鬥極為慘烈。




  


在槍聲短暫的間歇,街道中間的一座廢墟中突然傳來孩子的哭聲,那是一個德國兒童在絕望地哭泣。身處兩軍互相對射的猛烈火網之下,這名兒童隨時都可能在戰火中喪命。




就在交戰雙方都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幕不可思議的場景上演了……




一名年輕的蘇軍士兵竟然猛地站起身來,毫無防範地徑直地走向那座傳來哭聲的廢墟。




蘇軍戰友們發現了他的舉動,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圖。他們停止了射擊,槍口警惕地對準前方,隨時準備用火力掩護接應自己的夥伴。






可是讓人意料不到的是,街對面的槍聲戛然而止,德軍也立刻停止了射擊。在雙方無數槍口的對峙下,這名蘇軍士兵走到那座廢墟,把孩子抱了起來,慢慢地朝著街道邊上的一個安全掩體走去。




此刻,剛剛還是槍聲大作,子彈橫飛的戰場上,只留下那士兵一步步緩慢而沉重的腳步聲,整個街道處於不可思議的沉寂中。一位蘇軍隨軍記者出於職業的敏感,不失時機地用相機將這個感人的瞬間記錄下來。




第二天,柏林上空許多飄落下來,傳單上印刷的是蘇軍士兵奧沙羅夫解救德國兒童的照片,傳單上赫然寫著:「柏林,請停止槍聲!」當柏林市民看到傳單時,不少人流下了感動的眼淚。一些德軍士兵也放下武器,走出了戰壕。




士兵奧沙羅夫成為英雄,面對媒體的提問:「為什麼在戰場上,你敢於在槍林彈雨中站起來?」他的回答是:「愛,會讓槍聲停止。」






他流著淚向人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1941年10月,德軍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進攻。蘇聯政府在莫斯科以西構築多道工事,進行艱苦的抵抗。可是激烈的戰鬥仍然不斷向莫斯科逼近。




在杜波塞科沃通向莫斯科的道路上,幾名德軍士兵正在小心地搜索前進。突然前方傳來一陣狗叫聲。他們循聲追去,只見一隻小狗趴在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身旁,輕輕地舔著他的臉,少年顯然是受了傷,躺在地上動彈不得。




小狗轉過身,對著德軍士兵發出急切的悲鳴。少年猛然發現了身旁的德軍士兵,感到大禍臨頭,驚恐不已。無奈之下,他用手指著小狗,然後對士兵們不斷地搖手,哀求他們不要殺死自己的小狗。



儘管聽不懂少年的話,士兵們還是明白了俄國少年的意思。而小狗依然在不停地舔舔受傷的少年,然後向士兵們搖著尾巴,發出低低的嗚咽聲。士兵們也知道,小狗是在乞求他們救救它的主人。







幾個德軍士兵沉默了,片刻之後他們一聲不響地繞過少年和小狗,繼續向前走去。而那個少年正是當年的奧沙羅夫。




正是因為當年的感動,才讓幾年後的他做出了那樣的選擇。







02




第二個故事,也發生在二戰中。




當時的盟軍的空軍已經開始大規模轟炸德國,而德國飛行員也不甘示弱地進行反擊。




1943年12月20日那天,一位

名叫查理·布朗的(Charlie Brown)

美國轟炸機飛行員,正和其他七名戰友一起,準備去轟炸一個德國彈藥廠。然而他們駕駛的B17轟炸機還沒有抵達轟炸地點,就被德軍地面高射炮擊中機頭,駕駛艙玻璃、 二號引擎以及用來節流防超速的四號引擎全部受損。







不僅如此,炮擊還導致機組成員瞬間一死六傷,只剩下布朗努力架機逃亡。雖然他努力調整飛機的姿態,但這架龐然大物依然搖搖欲墜……而且,飛機下方就是德國人的領土。




更糟糕的是,機艙內的氧氣已經快要耗盡,駕駛艙還出現了電氣故障,而用於止痛的嗎啡在寒冷的高空已經凍成了冰坨坨,每個傷員都只能忍著劇烈的疼痛,在顛簸的空中祈禱。




就在布朗覺得大難臨頭的時候,忽然發現機艙外有另一架德國飛機正和自己齊頭並進一道飛行。而且,那個德國飛行員還用非常誇張的身體語言打著手勢,看起來是要自己降落……







幾位負傷的機組成員也看到了這一幕,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操作機炮對這架德國戰機進行攻擊。然而,布朗卻示意讓他們不要開槍。




這到底什麼個情況呢?兩軍空中對決,為什麼卻不互相傷害呢?這一切還要從這架戰機上的德國飛行員說起。




原來12月20日這一天,這名叫做

弗朗茨·斯蒂格勒(Franz Stigler)的德國飛行員正在地面給自己駕駛的梅塞施密特(

Messerschmitt)Bf 109 G-6戰機加油。




一邊抽著煙, 斯蒂格勒一邊看著空中的動靜,這時他發現有一架美國轟炸機在空中被擊中,並冒出了濃煙。




見此狀況,斯蒂格勒立刻架機起飛,並接近那架中彈的B17轟炸機。從舷窗外就能看見,裡面的機組成員全都負傷,甚至可以辨認出他們臉上痛苦的表情。




此情此景令斯蒂格勒想到了許多年前,自己的上司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在戰爭中,你們的身份是戰鬥機飛行員,至始至終都要記得這一點。你們必須要對得起身為飛行員的尊嚴和榮譽!如果我聽說你們有誰對一個跳傘的敵軍開火的話,我會先斃了他!




於是,斯蒂格勒打定主意,他想將這架美國轟炸機引導到德國的機場降落,並接受投降。




布朗和他的戰友們也看出了他的想法,然而,他們完全不能接受降落受降這樣的結局。並沒有下降飛行高度。




斯蒂格勒理解對方的感受,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試圖引導對方飛至中立國瑞士的疆域,完成降落。




可惜的是,布朗並沒有領會他的意圖,繼續保持著飛行。







於是,兩架飛機只好在德國領土上空繼續飛著……這時,斯蒂格勒忽然發現了一個不妙的情況:下方的幾門高射機槍發現了這架轟炸機,調轉槍口準備開火……




此時此刻,斯蒂格勒做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舉動,他駕駛戰機飛到那架B17的另一側,用自己的機身擋在炮口之前,阻止了德國地面部隊的開火。




最終,勇敢而堅定的斯蒂格勒一直引導著美國人到了海岸線邊緣,並目送著那架B17緩緩降落在開放的海域上,才架機離開。臨行前,他還不忘下方的美國轟炸機敬了一個軍禮。




大難不死的布朗被英國方面援救了,他向上級報告了這個事件,但上面禁止他將此事透露給任何人,更不能傳達給媒體。他們不希望盟軍會因此而對德國人手下留情。




而德國飛行員斯蒂格勒也就此失去了下落,直到二戰結束,布朗也沒有打聽到他的消息。但是此後的幾十年里,他一直沒有放棄尋找。




時間一直到了1900年,在一次電視節目中,布朗驚訝地發現當年那個德國飛行員居然還活在人世,並且就住在離自己不遠的溫哥華……







布朗立刻動身前往加拿大,親自拜訪了當年的恩人,倆人變成了莫逆之交,一直到2008年雙雙離世,都是最好的朋友。








03




最後一個故事,和前兩個稍有不同,這是關於一個普通老百姓在你死我活的戰爭中,怎樣做到沉著冷靜,發揚人性光輝,維護人的尊嚴的故事。





同樣是二戰末期的德國,大雪覆蓋下的一個森林木屋中。一位普通德國婦女帶著年幼的兒子在此躲避戰火,卻有幾個在暴風雪中迷路的美軍士兵敲開屋門,請求留宿。剛剛安頓好其中一個傷重的美軍士兵,門外又響起了梆梆的敲門聲。開門一看,婦人頓時驚呆:門口站著的是幾名全副武裝的德軍官兵…..




這是電影《寂靜的夜》中讓人揪心的一幕,卻也是源自70多年前一個真實的故事。




1944年,歐洲戰場發生了巨大的逆轉。繼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對德軍發起反攻以來,德軍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強悍,節節敗退。希特勒為了挽救失敗的命運,在西線戰場比利時阿登地區發動反攻,試圖突破盟軍的戰線,消滅英美聯軍的有生力量,並切斷盟軍的供給線,逼迫對方談和。







這場血腥的阿登戰役中,雙方投入近百萬兵力,在狂風暴雪中拚死廝殺。




戰場德軍控制區中的許特根森林深處,有一間原本是獵人用於狩獵的小木屋。此時一位名叫伊麗莎白·維肯的德國婦女帶著她12歲的兒子弗瑞斯,為了躲避戰火,正蟄居在這裡。




伊麗莎白原本住在亞琛城內,開著一家糕餅店。在盟軍對德國本土的大轟炸中,如同許多城市一樣,一切都被摧毀了。她和丈夫帶著幼子在這個木屋安下身來。雖然周邊不遠處也響起了槍炮聲,可是密林深處,這間用堅實的圓木建成的小屋還是顯得和平而安全。







聖誕平安夜,母子兩個在家急切地守候,等待在鎮上工作的父親休伯特早點回家團聚,共度平安夜。為了這頓團圓晚宴,女主人還特地養了一隻公雞,計劃等丈夫回來宰殺後享用。休伯特應徵在民防消防隊服務,說不定還可以帶點食品回來充饑。儘管因為大雪阻塞了道路,今晚已經不太可能回來。




突然,小屋門前響起梆梆的敲門聲。伊麗莎白攔住匆匆跑去準備開門的兒子,警惕地將桌上的蠟燭吹滅,自己前去把門打開。門口並不是休伯特,大雪中卻站著兩個士兵,頭上的鋼盔在黑暗中發出寒光,他們的身後還有一個士兵躺在雪地上,一動也不動。




士兵指著地上的同伴向伊麗莎白不停地敘述,可是她卻一句也不懂。伊麗莎白明白過來後頓時被恐懼籠罩:這是敵人,是美國大兵!




全副武裝的美國兵並沒有破門而入,卻是禮貌地站在門前向女主人不斷地懇求。伊麗莎白還是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她沉思了片刻後,打開木門,讓過身子請他們進到屋內。




原來,這是美軍第8師121團的幾個士兵,在漫天大雪中與自己部隊走散,又在森林中迷路了。他們不斷躲避德軍的追擊,已經在密林中周折了三天三夜,饑寒交迫的他們多處凍傷。其中一個士兵在戰鬥中大腿受傷,失血嚴重,生命堪憂。好容易找到這個得以安身的小屋,讓他們燃起希望。




伊麗莎白讓傷兵躺到兒子的床上,將床單撕開做成繃帶為他包紮傷口。她還叫弗瑞斯到外面去弄來一桶雪,給凍傷的美國兵們搓揉手腳。接著又把那隻以納粹頭目戈林命名的公雞殺了,取出一些儲存的土豆,開始做聖誕晚餐。




很快的,小木屋中便洋溢起烤雞的香味。伊麗莎白還發現可以和其中一個士兵用法語交流,漸漸地雙方的戒備鬆弛下來,氣氛不再像開始那麼緊張了。




然而,伊麗莎白和弗瑞斯並不知道,這批美國兵並不是他們家今晚唯一的客人……








04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門口又傳來一陣梆梆的敲門聲。弗瑞斯心想,這一定是其他迷路的美軍人員,便走過去打開門。他一下子驚呆了:只見門口站著4名士兵,不過卻不是美國兵,那是德國兵!




即使弗瑞斯是個孩子,他也清楚納粹的規定,收留敵軍是要受到嚴厲懲處的。伊麗莎白聞訊急忙走過來,對領頭的德軍下士說道:「聖誕快樂!」




下士告訴說,他們在森林中迷路了,要求能在這裡借住一晚。伊麗莎白冷靜下來,說:「歡迎進來和我們一起共享聖誕晚餐,這裡還有其他客人,不過這些人並不是你們的朋友,希望你們能夠容納他們。」




德軍下士立刻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手中的槍,警覺地問道:「裡面是什麼人?是美國人嗎?」







「是的」,伊麗莎白回答,「今天是聖誕平安夜,誰也不許在這裡大動干戈,請把武器放在門外。」




下士盯著伊麗莎白好一陣,還是不情願地將槍倚放在門外,走進小木屋內。




美國兵們見走進來的德軍,大吃一驚,連忙掏槍。一個叫布蘭克的士兵迅速拔出手槍,準備對進門的德軍射擊,不過立刻被女主人喝止了。




她用法語說道:今晚是平安夜,不準殺戮,都把槍交給我。說著她走到布蘭克身邊,拿下他的手槍。




敵對雙方的士兵被女主人安排坐到了餐桌前,狹小的空間讓他們不得不緊緊地擠在一起。肢體的碰觸讓彼此非常不適,他們各自都繃緊神經,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他們互相提防著,因為誰也不知道馬上會發生什麼,隨時準備動手開打。




伊麗莎白卻始終面帶微笑和他們說著話,忙碌地準備晚餐。溫暖的小木屋中瀰漫著食物的香氣,加上女主人熱情的話語,讓雙方士兵漸漸放鬆下來。




美國兵掏出自己的香煙,請德國同行們抽煙,德國兵也從背包中拿出一瓶紅酒和一塊麵包與對方共享。一名德國兵看見受傷的美國人,走過去給他檢查傷口,並取出急救包為他處理包紮。




他用英語安慰這個美軍士兵,傷口沒有感染只是失血太多,只要休息和營養就能恢復健康。原來這名德國兵不久前還是醫學院的學生,殘酷的戰爭讓他剛剛走上了前線。小屋中的氣氛漸漸變得融洽起來,彼此先前的戒備開始消散。






美味的晚餐端上了桌,女主人鄭重地做起飯前禱告,她含著淚說:「感謝主的恩典,讓我們大家能在這場恐怖的戰爭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此聖誕之夜我們承諾,不分敵我友好相處,分享這頓並不豐盛的晚宴。我們祈禱,儘快結束這場可怕的戰爭,讓大家都能平安地回到自己的家鄉。」




餐桌旁雙方士兵被伊麗莎白的禱告感動了,他們淚流滿面,心中嚮往著家鄉和親人,期望和平的降臨,而仇恨被拋到了九霄雲外。晚餐用完已經是午夜時分,此時暴風雪也停了,士兵們走到屋外仰望天空,默默地向上天訴說自己心中的希望。




這個平安夜,曾經在戰場上互相拼殺得你死我活的7個士兵,在這間溫暖的林間小屋內,安詳地共同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晨,伊麗莎白給受傷的美國兵餵了雞蛋湯。德國下士拿出地圖告訴美國兵們他們美軍陣地的位置,還特意告誡他們不要去蒙夏鎮,因為那裡已經被德軍重新佔領。




德國兵甚至還為美國傷兵做了一副擔架。雙方士兵此時已經成為彼此信賴的朋友。他們再三向女主人和她的兒子表示由衷的感激,然後真誠地相互握手道別,向著不同的方向而去。




這個感人的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戰後幾十年他們都難忘那個特殊的聖誕平安夜。




1958年,當年的德國孩子弗瑞斯移民到夏威夷開了一家比薩餅店。他向美國朋友講述了這個故事後,人們鼓勵他把這個傳奇的故事寫出來,投稿給《讀者文摘》發表,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感人的故事。




1995年,美國電視節目《未解之謎》把這個故事做成電視片播出。不久,美國馬里蘭州的一家養老院打來電話,說他們那裡有一位二戰老兵,多年來也在講述同樣的故事。




弗瑞斯趕過去,發現老兵拉爾夫正是當年借宿森林木屋的一位美國兵。相隔50年再度見面,兩人緊緊擁抱,禁不住欣喜流淚。拉爾夫對弗瑞斯說:「是你的母親,救了我們的命!」




後來弗瑞斯又聯繫到另外一名當年的美軍士兵,可是那4名德軍士兵卻一直沒能找到。




在那場為時一個多月的阿登戰役中,德軍傷亡達10萬人,盟軍傷亡8萬多人,其中美軍77000人,陣亡近2萬,是美軍在歐洲戰場傷亡最多的一次戰役。




電影《寂靜的夜》(Silent Night)讓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了這個故事。影片由羅德尼·吉布森斯執導,女主角由美國女演員琳達·漢密爾頓出演,她曾經在與施瓦辛格合作的《終結者》中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寂靜的夜》中沒有戰場上的硝煙瀰漫,也沒有殘忍的相互殺戮,卻細膩地將戰爭中的人性剖析在觀眾面前,緊張的氣氛和情節十分引人入勝。




人們感嘆,伊麗莎白這位普通的德國婦女,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拿出超人的勇氣制止殺戮,維護人的尊嚴。她的善良超越了敵我、種族和國家,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不可泯滅的人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成佛後排名比觀音還要高 其實是觀音根本不稀罕
劉備防諸葛亮,就像諸葛亮防魏延
「一人滅一國!」一千多年前的一場中印之戰以印度完敗告終
史上最奇葩的海戰,靠砍樹死裡逃生!
一個對貪污腐敗要趕盡殺絕的王朝 最後卻無官不貪 還因此亡了國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蘇聯紅軍戰士的攻克柏林一:柏林之春
一個蘇聯紅軍戰士的攻克柏林六:強攻
朱可夫攻破柏林,看見蘇聯士兵在搶小孩,頓時老淚縱橫!
蘇聯神槍手,潛伏4天愣是沒開過槍,但一槍就幹掉了德軍狙擊王
一個傘兵的傳奇經歷:本是一個美軍士兵,卻被蘇聯和美國同時看重
別再被二戰中的照片欺騙了,蘇聯士兵並非都有衝鋒槍
二戰時,德軍坦克兵挺進蘇聯,硬仗當頭斯大林為何槍決了4個大將
慘烈的蘇聯衛國戰爭:第一張士兵中彈倒下的瞬間,令人震撼
蘇聯坦克中的神器,別看個頭小,肩膀扛著兩枚火箭彈
美軍一個師才幾十把衝鋒槍:為什麼蘇聯1個師,有幾千把衝鋒槍?
斯大林下達了一條殘酷命令,一萬四千名蘇軍被槍決,蘇聯被挽救
蘇聯狙王,幹掉四百德軍,花四天蹲守德國狙王,一槍爆頭
二戰中最牛狙擊女英雄是誰?蘇聯女兵拿起步槍到前線,太厲害了
二戰德國攻打嚴寒的蘇聯,士兵為何穿著單衣,德國人只說了三個字
二戰被俘的蘇聯女兵,美麗中帶著不屈的兇狠!
二戰中美軍為何不佔領柏林,卻讓蘇聯搶先攻佔柏林呢?
長相另類的狙擊槍,直升機見它掉頭就跑,最後一把蘇聯坦克的噩夢!
蘇聯最厲害的一支軍隊,從中走出了5位元帥,都是斯大林的嫡系
一星期佔領阿富汗的蘇聯數萬大軍,被這個導彈打到老家了!
二戰中的奇聞,德軍投降後,有一德軍士兵在蘇聯反抗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