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由《出曜經·無常品》引發的思考 之——經文詳解(三)

由《出曜經·無常品》引發的思考 之——經文詳解(三)

由《出曜經·無常品》引發的思考

之——經文詳解(三)

文|靜波法師

經文原文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食後日晡,有眾比丘及天帝臣民四輩弟子,欲聽如來說甘露法。有異方道士異學婆羅門七人,頭須晧白拄杖呻吟來至佛所,稽首作禮叉手白佛言:吾等遠人伏承聖化,久應歸命道術有簡,今乃得來覲睹聖顏,願為弟子得滅眾苦。佛即聽受悉為沙門,敕七比丘共止一房。然此七人睹見世尊,尋得為道,不計無常變易之法,共坐房中思惟世事,小語大笑不念成敗,命日促盡不與人期,但共戲笑恣意放逸不念無常。爾時世尊起至房中,而告之曰:卿等為道當求度世無為之道,何為大笑?一切眾生自憑五事。何謂為五?一者恃怙年少,二者恃怙端正,三者恃怙力勢,四者恃怙才器,五者恃怙貴族卿等。

七人小語大笑恃怙何等?於是世尊即說頌曰:何喜何笑,念常熾然,深蔽幽冥,而不求錠。何喜何笑者,爾時世尊告七人曰:汝等七人來在道境,亦復不在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復告比丘我先有教,未能盡漏不可有所恃怙,汝等受形未脫結縛,蛇蚖共居成五盛陰,云何於中小語大笑?當念此苦永劫不除,方興戲笑以成塵垢,苦哉難悟卿等是也,故曰何喜何笑,是世尊教敕之言。

念常熾然者,云何為熾然?以無常火而為熾然,亦以苦火而為熾然,愁憂苦惱而為熾然。又以何等而見熾然?愛欲嗔恚愚痴憍慢,嫉妒恚疑所見熾然,故曰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者,猶人夜行不睹顏色,生盲無目不見玄黃,如此幽冥蓋不足言。所謂大幽冥者,無明纏絡遍人形體無空缺處,是謂大冥覆蔽眾生。不別善惡趣要之本,不別白黑縛解之要道俗之法,亦復不知善趣惡趣出要滅盡,故曰深蔽幽冥。

而不求錠者,云何為錠?所謂智慧之錠以智慧錠為照何等。答曰:知結所興以道滅之,分別善趣惡趣出要之本,能別白黑縛解之要道俗之法,善能分別善趣惡趣出要滅盡,普曜諸法無不明照,而更舍之乃趣冥道,故曰而不求錠。

經文詳解(三)

所謂「念常熾然者」,就是「皆為妄念心中燒」。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所謂「云何為熾然,以無常火而為熾然」,「為何歡喜為何笑,皆為妄念心中燒」,是什麼在燒呢?是無盡的慾火、妄想之火在熊熊地燃燒!是你們的妄想——紛飛的妄想,它困擾了你們,使你們不說都不行,使你們不笑都不行,這就是業力的牽引使然!而他們就是我們!

所謂「亦以苦火而為熾然,愁憂苦惱而為熾然」,是我們心中的苦火在噴薄,是塵世的煩惱憂愁在燒灼,所以是「皆為妄念心中燒」。就是我們妄想紛飛,任性妄為,想一出就是一出,想到一個問題,就把那個問題說出來了,我們常常是憋不住的!憋不住,我們就要發泄,要表現。當我們發泄、表現的時候,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想讓別人注意我們,這是一種情況。

還有的人自覺不自覺地影響了別人,而他自己習慣了自我感覺,所以並不知道影響了別人……這是道德修養問題,也是信仰問題!想讓別人注意自己,那也是修養問題,也是信仰問題!我們往往都是這樣的,不考慮環境,不考慮別人,不考慮這個地方適不適合自己……所以我們要提醒大家:我們在外面的時候,必須顧及到形象,不可以任性妄為!畢竟每個人都有社會、道德、信仰責任!個人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個人!回到自己私密的空間,可以放鬆一點兒,但也不可以放縱……但是我想說,一旦你的心態、行為養成了某種好的習慣,那麼你可能到任何場合都是自律的!這個時候,你的修養、道德就完成了。但是,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易,完成很難,實在是不容易的事!近代高僧太虛大師說過:「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反省自己,不可以不謹慎!

所謂「又以何等而見熾然?愛欲嗔恚愚痴憍慢,嫉妒恚疑」,釋迦牟尼佛又說:是什麼導致了這熊熊燃燒的妄念紛飛呢?是自戀,是貪慾,是瞋怒,是怨恨,是愚笨,是無知,是孤傲,是懶惰,是嫉妒,是多疑等等這些邪念點燃了我們心中的火焰。釋迦牟尼佛開示得非常中肯,是什麼意思呢?

自戀:其實就是自以為是,自己感覺良好,感覺自己挺優秀的;其實是自己拿自己的優點去比別人的缺點,然後自己覺得自己不錯。

貪慾:什麼是貪慾呀?貪慾就是在某種場合之下張揚自己的個性,表現自我,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說話做事不考慮環境和別人。

瞋怒:發脾氣,瞋恨心,心裡不舒服,表現出來傷害自己和他人,又往往於事無補!

怨恨:別人比自己優秀,不舒服;別人比自己機會多,也不舒服;期望值過高,不能實現等等情緒……

愚笨:愚痴,自己做事從來不考慮環境;不明白,愚嘛!笨,就是不靈巧!往往一條道兒跑到黑。

無知:就是不懂!但是,不懂還要裝懂,那就更可怕了!也有無知者無畏!

孤傲:自己覺得自己很清高,其實清高是傷害自己的!知識分子,或有一點兒資本的人的自尊心!過去講臭老九之類,為什麼叫臭老九呢?因為他走路、說話比較拿自己當回事的!遭遇也很麻煩,所以這樣的一類人很痛苦!應當不卑不亢才好!

懶惰:我們往往把那種不發心、懶惰、不精進,當作一種驕傲,誤認為不執著,甚至當作修行的借口,這是不合適的。

嫉妒:看到別人優秀了自己不舒服。優秀了就優秀了唄!在我住持的寺院里,我倒是願意有優秀的人,更多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而不是一個兩個……如果是更多的優秀的人,我就會省心,我的更多的精力就應該用來在這裡講經。只是我一下來,就有一些事兒找我,怎麼辦呢?如果我不幹,那別人就散了,也就都不幹了……所以我依然會努力去擔當!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缺少負責任的人,都在那兒看,你看我,我看你,要麼就瞎干,要麼就不幹。瞎乾的人還覺得理直氣壯,不幹的人也覺得理直氣壯……改變嫉妒需要合作!需要隨喜別人的功德!

多疑:疑神疑鬼,別人說一句話,他就想是不是說自己呢?我想,學佛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所以我們說話就直來直去,不繞彎子,不兜圈子,有話說在當面。學佛有兩點很重要,第一個是按規則辦事,第二個是有問題說在當面。沒毛病!哪怕有什麼個人之間的成見和誤解,都可以!沒問題!

所謂「所見熾然」,意思是,以上這些邪念點燃了人們心中的無明之火,所以你們會自以為是,在那裡邊小聲嘀咕,大聲地嬉笑……就像有些人,有了錯誤,如果說他,他還不服氣;如果不說他,他會越走越遠……曾經在北京教書期間回來,在齋堂過齋,有一個老太太跟我說:「這院里的出家人,有九個是我乾兒子……」她說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一隻腳踩地,另一隻腳踩一條板凳上,拿著飯在那兒吃,旁若無人,晃著膀子,橫衝直撞,九個乾兒子嘛!所以回來之後,我就讓她一個乾兒子也沒有了……如果我們出家後還要找一個乾媽,那同還俗有什麼區別呢?還俗可能會更自在一些!當然,這樣的故事很複雜!不能單純去怪這位老人,一些人根本不懂什麼叫佛法?也不懂什麼叫規矩?而她這樣做的時候,自己也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有什麼不對……」而這才是最悲哀的!我們需要集體反思……

所謂「故曰念常熾然」,意思是妄念不除,心火不滅,所以說皆為妄念心中困擾!很多人妄想紛飛,自以為是,憋得鬧心,憋得難過,所以就要表現出來:就要說,就要笑,就要張揚,就要隨境所轉……我們卻以為是外在的因素,不知道根源是心的問題!

如果胡思亂想、自以為是的那些想法不去解決、改變,那麼我們心中的那些想表現、想張揚的衝動,就永遠不能解決和化解,所以心火不滅!很多人因此而焦慮,不自信,於是表現和張揚……說明他們自己內心是絕對不自信的!自信的人是少說話的,自信的人是多做事的,自信的人是考慮別人的,自信的人是有尊嚴的,自信的人是受大家尊重的……因為自信!所以他會覺得自己不可以給佛教帶來負面的東西!不可以不考慮佛教的形象!我覺得這是我們集體需要注意的!

當我們佛教徒的素質整體提升之後,那種正面的影響,應當是「潤物細無聲」的,就像春天的雨一樣,難能而可貴!又像冬天的陽光一樣,給人溫暖!那個時候,佛教就有了說服力!否則是我們集體沒有尊嚴!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應該為自己活著……我想:此時此刻,我們的信仰已經和別人不可分割!

所謂「深蔽幽冥者,猶人夜行不睹顏色」,意思是「愚痴纏繞不知曉」!就是被愚痴纏繞,好比人在行走夜路時,辨認不出什麼顏色;也就是:一個人在漆黑的夜晚走路時,物體是什麼顏色他辨認不清楚,因為沒有光怎麼能辨別出來呢?辨別不出來的結果就是,他就東一頭,西一頭,盲修瞎煉,瞎走,走哪兒去?無法把握!

所以佛教里有一個開示說:「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就是一個人往哪兒去不知道,半夜掉到池子里去淹死了,因為他沒有看路!盲人騎瞎馬,一個人本來眼睛就瞎,再騎個瞎馬,那結果就更麻煩了,其實是更可悲了!一般人的學佛往往如此!

所謂「生盲無目不見玄黃,如此幽冥蓋不足言」,意思是天生就失明的瞎子,無法看見世間的萬物!只是行走夜路和天生瞎子的黑暗,還無法同我們所說的愚痴黑暗相提並論。因為天生的瞎子頂多生命沒有了,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智慧,一直會被無明所困擾,一直都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停留住著在事物的表象上,不知道無常、無我、解脫,從而困擾局限,那麼我想告訴諸位的是,如此,我們將比天生的瞎子還要可悲!因為天生的瞎子可能失去的是生命,而我們可能失去的將是慧命!我們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不然的話,我們不但會浪費了生命,更會喪失了慧命!因為我們會只顧眼前得失,鋌而走險,不擇手段……

尤其現在這個社會,誘惑太多,弄虛作假的、不擇手段的……實在不勝枚舉!經常有人打電話告訴我,什麼中級法院給我一張判決書,什麼我的醫保卡有問題,什麼我的社保卡有問題,還有人給我寄封挂號信,要不就是信法輪gong的人給我來個電話,經常有,有時一天會有幾個……各種各樣的故事層出不窮!我不太清楚別人有沒有?反正我的概率是挺高的,生活也並不寂寞!因為這些生活中的點綴。往往我也會假裝害怕,配合一下;或者告訴對方,錢已打入賬號;或者罵他一頓:不要臉的騙子……如果隔幾天,沒有人打來電話,我會有點兒不適應……

所謂「所謂大幽冥者,無明纏絡遍人形體無空缺處」,意思是:什麼是極大的黑暗呢?就是指我們身心無處不被無知愚痴所纏繞和蒙蔽,認假為真!所以我們就忘乎所以,就隨業流轉,習氣毛病從來不願意被改變,還要強詞奪理,「我就這樣!我就這樣!」甚至還會引用佛經的話做借口:「直心是道場嘛!我就說了,就笑了,又怎麼樣?」真的是直心是道場嗎?請大家注意,這個「直心」應該是平等心!

請問,我們是平等嗎?實在不平等!否則,我們若真的平等,就沉默了!就考慮別人了!我們不平等,基本上不去考慮別人!即使考慮,也往往按照自己的標準!比如自己喜歡吃辣菜,以為別人也喜歡,結果是好心辦壞事……所以我們要跳出自己認識的困擾!

可見,這七個人的故事,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影子,不單純是這七個人的事!如果我們知道他們代表的就是我們自己,是我們的影子:「原來佛說的法就是說我哪!」祝賀你!你終於開悟了!如果說:「哎呀,那七個人跟我有什麼關係?我肯定不會這樣!」一味地強調……那麼,你的問題大了!這是慣性!也就是業力!如果按照解脫的標準!那麼我們可能比那七個人更可怕!為什麼不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所謂「是謂大冥覆蔽眾生」,意思就是:這極大的黑暗無明覆蓋蒙蔽眾生的本來清凈心。我們被外表所迷惑了,我們的清凈心被掩埋了,所以我們就不自在……於是乎,就要說,就要笑,就不想顧及別人。

所謂「不別善惡趣要之本,不別白黑縛解之要道俗之法」,意思是:被迷惑的眾生,無法分別善道和惡道、光明和黑暗的本質區別。白夜、黑夜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白夜、黑夜?白夜就是善道,黑夜就是惡道。就是惡趣、善趣的規律,我們不知道!如果不知道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叫智慧?什麼叫無明?他們的差別在哪裡?這些都不知道,那麼,這就是輪迴的問題!

所謂「亦復不知善趣惡趣出要滅盡,故曰深蔽幽冥」,意思是:也不明白怎樣才能讓自己脫離輪迴、束縛、煩惱,脫離生死的困擾,更不清楚什麼是善惡之道、生死輪迴和解脫的本質,所以說是「愚痴纏繞而不知曉」。

所以我們要捫心自問,要問自己!愚痴纏繞而不知曉!也就是我們被愚昧困擾了,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沒有智慧,還要強詞奪理,自以為是,而且不僅如此,還要好為人師!不明白還要去教別人,那豈不是更麻煩?正如:以盲導盲!

不明白的人要不恥下問,明白的人要謙卑;不明白的人不能裝懂,明白的人也要因人而異……為什麼那樣說呢?因為如果我們不懂裝懂,那麼我們說出來之後,就會誤導別人,就會害別人……明白的人他要考慮:這個人我用什麼樣的方式比較合適?如果是執著「有」的人,需對治以「空」;如果是執著「空」的人,需對治以「有」……如此中道圓融,沒有障礙!在考慮用什麼方法對治的過程中,古人可能用棒喝、呵斥,也可能用細言軟語等等……所以我們要參考,把握分寸和方式方法!這同樣代表著需要用智慧去抉擇!尤其是末法時代,關於破邪顯正的運用,如果沒有智慧,我們往往事與願違!

所謂「而不求錠者,云何為錠,所謂智慧之錠」,意思是:不要向外面去尋求智慧之光,即所謂「智慧之光無處找」,只有在自己心裡開發才有可能!什麼是智慧之光呢?就是智慧法門的光芒,智慧的燈光,解決煩惱和生死的方式方法,你們七個人從此就再也找不到了。「無處找」,就是沒有地方可以找得到!所謂「錠」,就是一個金屬塊,難得稀有!其實它就代表燈光和智慧。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這個智慧,那麼我們就可以找到解脫,就可以活得自在,活得快樂!否則,我們不會快樂,也不會自在。

所謂「以智慧錠為照何等,答曰:知結所興以道滅之」,意思是:我們要用智慧的光芒,照亮自己解脫之路是怎樣的情形呢?佛陀回答說:「那個時候,我們就會知道極大黑暗蒙蔽遮蓋的癥結所在,並且要用修道來改變它。」

癥結在哪裡?我們認為那個東西是常的,是實在的,是不變的,於是我們就聽之任之,無可奈何!所以我們發現,年齡的問題他們七個人已經忽略了!他們已經不在乎了,就覺得自己這個時候就是要講,就是要說!

中國有一句話叫「老要張狂,少要穩重」,就是說笑代表著老年人身體比較健康,也代表著老年人的寂寞和習慣……只是他們忽略了自己應該負責任!尤其是佛教徒出家人的身份,更應該擔當責任!「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他們七個人的說笑,不僅僅影響別人的習氣毛病和道德修養,而且還可能助長別人誤導、誤解對佛教的認知和接受!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如果這些都不注意,那就等於我們沒有責任感!對自己的生命和慧命沒有盡職盡責!對別人的生命和慧命也沒有負責!我們又怎麼能是單純的自己呢?

所謂「分別善趣惡趣出要之本,能別白黑縛解之要道俗之法」,意思是:如此,就可以用分別智定位善道、惡道的差異,以及解脫的關鍵;也就可以用佛法,超越所謂的這種黑暗和光明、束縛和解脫的二元對立!從做好事得好報,作惡事得惡報開始!並且不住好惡,才是佛教正法!這是學佛的必然規律!如果這個規律我們從來就不知道,那麼我們就是盲修瞎煉!我們會混淆視聽,做好事不得好報,作惡事不得惡報,很麻煩!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倡這一點,社會風氣才有可能變好!並且因此升華超越這樣的境界!在宗教里如果沒有這個正能量,沒有這個責任感,那麼我們的社會和信仰,恐怕就會麻煩和混淆!

所謂「善能分別善趣惡趣出要滅盡」,意思是:如此,明白如何更好地定位善惡,脫離束縛和生死輪迴。那麼我們就有依據了,因為我們有了智慧之光,找到根本了!

所謂「普曜諸法無不明照,而更舍之乃趣冥道,故曰而不求錠」,意思是:那些廣布光明的法門,都像這明亮的燭光一樣,而眾生卻捨棄這些光明大道,走向冥冥輪迴的不歸路。冥冥輪迴的不歸路,也就是鑽牛角尖,自以為是的生命困擾!鑽牛角尖的人,會覺得這就是對的,他會越鑽越出不來,越出不來越用力地去鑽!所以那就是一條輪迴的、黑暗的、沒有辦法解脫的,根本就回不了家的路,那才是最危險的,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所以說「智慧之光無處找」,上哪裡去尋找呢?因為沒有智慧,所以找不到了!找不到了怎麼辦呢?那就只能隨業流轉了!隨境所轉!如此,業力牽引!被業力牽引到哪裡去了?那無非就有六種:貪、瞋、痴、慢、疑、不正見——六根本煩惱。

我們每個人都有:貪,貪心不足;瞋,瞋恨心有餘;痴,無明,沒有智慧;慢,覺得自己了不起,比別人高明;疑,懷疑一切;不正見,對事物的看法不準確,認為它們是實在的,是永恆不變的,那當然是錯誤的!

所以我們要想走出這六根本煩惱的束縛,就必須要擁有智慧之光。只有這樣,我們佛教徒才是有希望的!分享這樣的智慧之光,佛教和佛教徒才有正能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唯識學與其它法門
菩薩應修法隨法行(4):三、於法正修(1)
傳統寺廟有哪些建築
庵摩羅果趣談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黃帝內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再思考
由《偶像練習生》引發的思考
由昨天的那篇專業類文章的討論而引發的思考
由「髮型」引發的思考
如何運用出土文字材料進行藝術創作——由「領」「嶺」之爭引發的思考■陳治軍
李軍豫/雜文/由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引發的思考
一篇作文引發的思考
關於開辦《花友植物學》課程的經過和思考
引發思考的中國城市化無法破解之難題
「從無限戰爭出發」《復聯3》之後的思考與猜想 I
《羆大母》的隱喻與思考
閱文之以思考
《沒有經過哲學性思考的藝術?》
《我不是葯神》引發的思考
《黃帝內經》核心理念的思考
辭職報告引發的思考
《黑豹》的爽,劇本與思考
由兩則故事引發的一連串思考
《史記》:上廁所引發的職業思考
一條新聞引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