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監系列:害死高句麗名將的太監

太監系列:害死高句麗名將的太監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初,令誠數私於仙芝,仙芝不應,因言其逗撓狀以激帝,且云:"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朘盜稟賜。"帝大怒,使令誠即軍中斬之。——《新唐書·高仙芝傳》

譯文:

此前,邊令誠多次因事求高仙芝,高仙芝沒有答應,因此邊令誠就奏報他不敢進兵損失物資的情況來激怒皇帝,並說「:封常清說叛軍強大動搖軍心,而高仙芝放棄了陝郡幾百里地,偷偷剋扣士兵的糧食和賞賜。」皇帝大怒,命邊令誠在軍中將他們斬首。

高仙芝,高句麗人,唐朝名將。

公元756年1月24日,潼關,曾經威震西域、在帕米爾高原上建立偌大功勛的高仙芝,死在一個太監的手中,罪名是:無故棄地,貪污軍糧。

和高仙芝一起被冤殺的還有另一個名將封長清。

這個太監名叫邊令誠。

在 「英才輩出」的唐朝太監界,邊令誠還算不上是一號人物,連進入《宦者傳》的資格也沒有,但是,邊令誠不簡單。

從隋朝末年到唐玄宗時期,為了控制軍隊,中央政府一般是派御史出任監軍,天寶六年,唐軍擊破小勃律,太監邊令誠坐上了監軍的位子,雖然是臨時性質的監軍,仗打完了就免職,但邊令誠算是第一批太監監軍。

到了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任命邊令誠為監門將軍去陝州監軍,這就是長期的職務了,從此以後,越來越多的公公們奔赴全國各地,開始禍害軍隊。

高仙芝和邊令誠是老搭檔。

天寶六年,也就是公元747年,高仙芝帶領唐朝軍隊大破小勃律國的時候,邊令誠就是他的監軍。

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幼時跟著老爸高舍雞來到大唐,驍勇善戰,擅長長途奔襲,精通山地行軍作戰。

天寶年間,一個名叫小勃律的國家叛離大唐、投靠吐蕃,隔斷了絲綢之路。

天寶六年,高仙芝奉命出擊,三路大軍奇襲吐蕃連雲堡,將戰火燒到了今天的阿富汗。

割斷吐蕃和小勃律之間的聯繫之後,軍隊繼續向小勃律攻擊前進,這時候,邊令誠膽小的性格暴露了,他認為孤軍深入很不妥當。

高仙芝果斷給了邊令誠三千人馬,讓他守住連雲堡,在後方為大軍提供後勤支援。

結果是唐軍大破小勃律,活捉了小勃律的國王和他的吐蕃老婆,高仙芝的名聲大震。

這次出征還有一個小插曲。

高仙芝大勝之後,有點飄飄然,直接向中央政府報功,惹惱了頂頭上司。

於是,頂頭上司送上小鞋若干,高仙芝不勝其煩,邊令誠站了出來,為高仙芝打抱不平。

邊令誠對唐玄宗說:「仙芝立功而以憂死,後孰為朝廷用者?」

於是,頂頭上司被調離,高仙芝上位。

皆大歡喜的合作。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扯起造反的大旗。

以有心算無心,以百戰兵對上樣子貨,在各個戰場上,叛軍的勝利、政府軍的敗退是可以預期的。

一代名將封長清雖然自己能力強,但手下的兵都是歪瓜裂棗,雖然打得很辛苦,依然是節節敗退。

封長清和趕來支援的高仙芝商量下來,覺得不能這麼和叛軍打,乾脆直接退守潼關,利用堅固的城防拖住叛軍,同時等候各地援軍的到來。

應該說,這是一個再也正確不過的策略。

部隊在潼關集結,叛軍攻打了一下,沒有得逞,退兵了。

封長清兵敗是事實,撤職也沒人能說什麼。高仙芝把封長清安排在自己的軍隊中,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行使參謀長的職責,不斷強化潼關防禦。

邊令誠又跳了出來。

他跑到皇帝面前告狀,說封長清渲染叛軍的勢力,為自己兵敗找借口,高仙芝不但無緣無故狂退數百里,還剋扣軍糧,把皇帝的賞賜揣進自己的口袋。

唐玄宗大怒,殺頭!

邊令誠帶著皇帝的命令回到潼關,先殺了封長清,又叫來了高仙芝。

高仙芝知道大限已至,對邊令誠說:「退兵是有罪,我不否認。但說我偷偷剋扣賞賜和軍糧,是誣衊。」

高仙芝回頭對部下說:「我把你們招募來,當然是想打敗叛軍多得重賞,但叛軍力量正強,所以撤退到這裡,也是為了加強潼關的防守。我如果有罪,你們可以說,如果沒有罪,你們就喊冤枉。」

在全軍高呼「冤枉!」聲中,一代名將高仙芝引頸就戮。

邊令誠為什麼誣告高仙芝?以前不是合作得挺好的嗎?

《舊唐書》說,「監軍邊令誠每事干之,仙芝多不從」,《新唐書》說,「令誠數私於仙芝,仙芝不應」,《資治通鑒》說「高仙芝之東征也,監軍邊令誠數以事干之,仙芝多不從。」

三本書描述各不相同,有說干涉軍務,有說索賄不成。

大嘴個人以為,應該是兩者都有,太監一般都有好大喜功和貪財的毛病,不認同高仙芝封長清退兵固守的戰略,同時想在各種軍事物資上動點腦筋。

而高仙芝認為自己戰略正確,現在是危難之際,不是發財的時候,所以和邊令誠意見相左。

不管是什麼原因,名將死了。

之後,哥舒翰守潼關,城破。之後,安祿山進陷長安,邊令誠投降。

再往後,邊令誠逃離叛軍,被唐肅宗李亨處死。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如果高仙芝和封長清不死,如果潼關可以守住,估計安史之亂不會鬧得那麼大,楊貴妃也不會死在馬嵬坡,歷史也就會走上另一條道路。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太監的誣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李勣:讓李世民割須合葯的純臣(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宰相系列:寫了一百二十多封辭職信的宰相
神秘的戰國第八雄(八卦史記111)
秦國最丑宰相(八卦史記110)
八卦史記60:魏武卒的崛起和滅亡

TAG:大嘴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導致亡國,唐太宗為什麼也要和高句麗死磕到底?
隋煬帝、唐太宗為什麼拚命打高句麗?
隋煬帝征高麗失敗,唐太宗也失敗,唐高宗為什麼能滅高句麗?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沒能征服高句麗,高句麗最終是被誰征服的?
唐太宗和隋煬帝拚命打高句麗無非就是為絕子孫之患,避免亡國危險
與李靖齊名,斬張須陀,平東突厥,滅高句麗,卻被武則天掘墓砍棺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屢次親征高句麗都失敗,而唐高宗沒親征卻贏了
他征服高句麗打服古日本,本是名垂千古卻因媳婦名氣太大被人忘記
三征高句麗不是隋煬帝閑的慌,高句麗做的事兒,是個皇帝都不能忍
唐太宗打不下高句麗,為什麼唐高宗能做到?
同樣是打高句麗,為什麼隋煬帝和唐太宗的結局完全不一樣?
同樣是打高句麗,為什麼隋煬帝和唐太宗的結局卻完全不一樣?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漠北的汗國想趁機入侵,被唐太宗一句話鎮住
軟弱的唐高宗為何能滅掉高句麗?兩個有利條件都被他碰上了
唐太宗遠征高句麗,有人舉報後方的宰相謀反,太宗下令:殺了他
若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系胡鬧,其後唐太宗還馭駕親征,又是為何呢?
對高句麗的戰爭中,隋煬帝百萬大軍為何還不如唐太宗的小股軍隊
同樣是遠征高句麗,為何隋煬帝失敗亡國,唐太宗卻能用兵成功?
別被某國「忽悠」了:唐太宗征高句麗的戰爭究竟打的如何?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堅定不移地討伐高句麗?歷史專家:兩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