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图文综合自网络)



郑板桥曾言:

多读古书开阔眼界,少管闲事蓄精养神。


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觉察到有些乡绅好管闲事,干扰县政。


郑借此联教育他们,多读古书,开阔眼界,少管闲事,蓄精养神。


当然这对于离退休的老人也是适用的。


1. 多读古书开阔眼界


曾任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也有一联,处世态度却比较积极。联曰:


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


做不完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


其实,多读古书不仅开阔眼界,而且可以治病养生。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东斋记》中写道:


“每体之不康,则或取六经百氏若古人述作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闳达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


语言艺术大师罗曼 · 罗兰对读书疗疾亦有同感:



“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自己的忙碌沉迷。


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你认真了”。


如今,古书虽不用读尽,但要去读,结识古人为友,不仅能蓄精养神,还能领悟古时智慧,使人排遣心理上的烦恼,进入美妙的超然境界。



2. 少管闲事蓄精养神

每个人的生活不同,不要把你的那套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


狄更斯说,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


分清自己与他人的界限,不是分内之事不管,他人是非之事不管,不危害社会公利的事少管,是修养。


多管闲事,给别人添麻烦、惹人厌还只是其次。


多管闲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自以为聪明,站在高人一等的地方指指点点。



历史上最有才华,最多管闲事,死的最可惜的人莫过于杨修了。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想进兵,怕马超拒守。想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适逢庖官进鸡汤,有人入帐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结果,曹操以妄测圣意、扰乱军心之名,将他杀了。

曹操若想明说,“收兵”二字自己不会说么?杨修恃才放旷,才自作聪明做不该做的事,说不该说的话,落得个英年早逝的结局,难道不是多管闲事之祸?



与杨修不同,唐代有个名叫娄师德的人,非要事不管,从不将闲语放在心上。


一次,他走在街上,忽然听到有人指名道姓地骂他是畜牲,他假装没听见,直接走了过去。


他的随从实在忍不住,就说:“老爷,别人骂你,你没听见吗?”


娄师德说:“他是骂别人吧,你听错了。”


随从说:“他明明叫着您的名字辱骂,怎么会听错呢?”


娄师德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他是在骂另一个娄师德。”


这时,那人越骂越凶,随从忍无可忍,又说:“老爷,那个人又在指着骂您是畜牲,连禽兽都不如……”


娄师德打断他的话说:“他骂了我一句,你又对我重复一遍,你不是也在骂我吗?不要多管闲事。”


世上多的是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与其被琐事扰得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不如多去读读古书开阔眼界、修养身心。


不管闲事的人,心中总比别人更多一分春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见 的精彩文章:

中国教育最可悲的事:家长舍不得管,老师不敢管

TAG:洞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