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與劉秀同樣是興復漢朝,為何結局卻是不同?

劉備與劉秀同樣是興復漢朝,為何結局卻是不同?

今天給大家講講劉備和劉秀。他們倆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但是卻有很多的共同點。他倆都是漢景帝之後,為人都很仗義,性格也低調,雖然有皇親的血統,但是也與平民沒有什麼分別了。關鍵是都處在國家興亡之際,擔負起了興復漢室的重任,而結局卻是不同。劉秀成功的開創了東漢王朝,劉備卻遺憾的失敗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劉備會失敗,而劉秀卻是成功呢?

依我看來,劉備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如劉秀。古人常說「成大事者必占天時、地利、人和」,而劉備都不佔有,怎能成功呢?

劉秀所處時代是西漢之末,那時的西漢時個大王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宣帝等,他們實施的政策在當時算是十分明智的,也從沒有發生過什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只是到了西漢後期,皇嗣斷絕三次,才出現了王莽之亂。當時王莽篡位後所實施的政策與當時的民情很不符合,而且天災不斷,就出現了各路農民軍起義,都想擁護劉氏後人為皇帝,討伐王莽。可見,在當時大家的心思是思漢。而劉備所處在東漢末年,那時皇帝信任太監,大規模斂財,擴建宮室,弄得是民怨沸騰,最後出現了大規模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了,但是天下百姓對這個腐朽的王朝早已寒心了。

再說劉備擁有的地盤只有四川,而劉秀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河北,而且當時河北物資很充分。當時劉秀去河北時還不是很願意去,因為他的家在南陽,不想離家太遠,再說河北也是比較危險之地,可是他的謀士跟他說,要想興復漢室,必去佔有河北,不然很難成功。劉秀也不負所望,成功的把河北控制在自己手中。而劉備所處的四川,十分閉塞,不適合攻取天下。

在人和方面上,劉備更比不上劉秀了。一是能力上劉備也不如劉秀。當年昆陽之戰,劉秀以幾千的兵力硬是擊敗了幾十萬的王莽大軍,這樣的戰績劉備是沒有的。後來稱帝,劉秀也是從容的調撥諸將。二是整體實力上不如劉秀。劉備手下只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等將領,而且有些不能得到重用,像馬超,有些又死的早。謀士更是少,前期劉備只有孫乾、簡雍等不上流的文官,刀後來也是只有諸葛亮、彭統、法正等,而且彭統、法正死的早。那劉秀呢?他有雲台二十八將,個個都胸有謀略,其他那些也不說了,就這雲台二十八將足於勝過劉備遠矣。三是在家族力量上,劉備遠不如劉秀。家族對劉備的幫助好像也是只有讀書,而劉秀就不一樣了。在當時劉秀所在的南陽,劉氏的是很有實力的,後來劉秀兄弟起義靠的就是這隻子弟兵。在財力方面上,劉氏家族更是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所以說劉備想要興復漢朝是難上加難,最終也沒有成功,但是劉備雖然失敗過很多次,但是他屢敗屢戰,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亂七八糟」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
中國皇帝之四:太祖高皇帝劉邦(上)-漢朝開國皇帝
出生在監獄,流落在民間,最後成為一代君王也就有他了
我說戰狼揚國威——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TAG:漢朝 |

您可能感興趣

同樣都是復興漢朝,為什麼劉秀成功,劉備卻失敗了?
同樣是劉備身邊的軍師,為什麼劉備更信任法正,而不是諸葛亮呢?
同樣是劉備身邊的軍師,為什麼劉備更信任法正,而不是諸葛亮呢
如果劉備死後繼位的是劉封,不是劉嬋,蜀國結局會如何?興許更慘
劉備與劉邦同為漢王,但為何最終卻沒有一統天下?
同樣是割據川蜀,劉備為何無法複製劉邦的成功?稱號不是白來的
劉備如果聽取諸葛亮建議不伐吳,結局會是怎樣?
三國里,要是劉備如果聽取諸葛亮建議不伐吳,結局會是怎樣?
同樣坐擁漢中,為何劉邦統一了,劉備的蜀漢卻最終被吞併?
劉備託孤時,他讓諸葛亮可取代劉禪,這是試探?還是劉備的陰謀?
同樣情同兄弟,為何劉備厚待關羽張飛,卻對不起公孫瓚?原因簡單
劉備想要炫耀兒子劉禪有文化,於是讓劉禪用成語誇黃忠,結果……
對漢最忠心的荀彧卻是曹操謀士?他為何不投劉備?
趙雲不娶同姓之嫂,為何劉備卻納同族之遺孀?
劉備託孤後,諸葛亮軍政一把抓,如果劉禪不甘,結果會如何
還說趙雲不是心機男?公孫瓚和劉備的不同結局,已經說明了一切!
同樣是姓劉,為何劉邦能統一天下,劉備卻只能割據一方?
劉備當上漢中王之後,為何選擇法正做尚書令,而不是諸葛亮?
在蜀漢陣營里,諸葛亮最害怕的人是誰?不是劉備或李嚴,而是他!
劉備常說的中山靖王是誰?他是不是劉備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