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我國精神衛生現狀,請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精神疾病患者

我國精神衛生現狀,請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精神疾病患者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改變,精神類疾病的發病率日益增高,精神類疾病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重視。8月15號,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了《精神健康和社會融入》報告,該報告評估了亞太地區15個國家在將精神疾病患者納入社區的進程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該報告綜合了精神健康的環境、治療等多方面因素,並對 15 個國家精神衛生服務做了排名,排名如下:

分項排名如下:

剛看到這個排名的時候,我的表情是這樣的:

整個報告都在說明一件事: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精神衛生服務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總結出以下內容與大家分享。

被忽視的精神疾病危害

大家都知道,現在患精神類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了,「抑鬱」、「焦慮」等精神類疾病詞語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是大部分人對於目前的精神衛生的嚴峻程度仍缺乏認識,對於精神類疾病的關注度遠低於器質性疾病。

精神類疾病最大的危害在於對人正常社會功能的侵蝕,由於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年齡小,故每年產生的總損失較高。

在本次調查研究的國家中,精神類疾病平均佔據了傷殘所致生命年損失總數的 20% 以上。根據這一衡量標準,它已經成為亞太地區第二大健康問題。

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巨大的,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估計,在 2012 年到 2030 年期間,精神類疾病將導致中國和印度的生產力降低分別逾 9 萬億美元和逾 2 萬億美元。

更可怕的是,專家表示,這些統計數據可能還並不完全覆蓋所有的精神類疾病造成的損失,據統計調查顯示,精神類疾病患者更容易罹患肥胖、酗酒等問題,死於其他軀體疾病未列入統計中,真實情況可能遠高於上述數據!

得不到治療的患者

然而目前治療情況更加令人擔憂。在中國,有 92 % 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沒有接受治療;而鄰國印度,這一數字約為 90 %。據統計,我們與發達國家精神疾病的治療差距通常高於 50 %。

中國現在正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大部分患者都被隔離在專科醫院,甚至很多患者長期滯留專科醫院,造成醫療資源的極度浪費。

很多患者明明可以回歸正常社會,但由於監護人的缺乏,只能繼續滯留專科醫院。也就是說,這些患者被家屬「遺棄」在醫院裡。他無法再次融入社會,只能永遠頂著精神病人的稱號,對他來說,再多的治療都是沒有意義的。

看到這種情況,我們禁發出感慨,他們的家人送他們來醫院,真的是為了治病嗎?

很多家屬,並不是不想把病人接回家,而是會有各種困擾。「把他接回家,他再發病怎麼辦?」。這正是由於精神病患者發病具有不確定性,家屬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

當精神科病人從醫院治好後,家庭能力有限,不能給予支持,他自己又不能立馬融入社會,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患者陷入病情反覆的困境。

掙扎的醫護人員

除了資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國還存在著專業人員缺失的巨大問題。截至 2015 年底,全國有精神科執業 (助理) 醫師共 2.77 萬人。這一數字相當於每 10 萬人有 1.5 名精神科醫生。

按照需求測算,可能要有 4 萬以上精神科醫生才能基本滿足最初級需求。如果要達到更高質量的精神衛生服務,4 萬精神科醫生也遠不夠。

近幾年,精神科醫生的轉行率不斷上升,工資待遇過低是一項主要因素。很多醫生懷著夢想選擇精神科卻不得不被現實打的頭破血流。

而衛生部發布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我國精神病專科醫院整體經濟收入僅為綜合性醫院的 1/15 至 1/10 。精神衛生專業工作人員的待遇比一般醫院待遇差 1/3 以上。

精神衛生專業工作人員不僅要面對極高的人身危險,還要承擔重大的醫療壓力!

請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精神病人!

如果你也有抑鬱,焦慮,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影響到了家人的生活,請關注 精神衛生研究總會,了解更多精神疾病內容,了解更多抑鬱,焦慮知識,讓我們幫助你,重見陽光。

自古希臘的精神病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精神病的體液病理學說後,精神疾病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數千年以來,我們還是不能正視這一疾病和相關專業人員。」病恥感「仍然是阻撓患者就診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肯承認孩子患上抑鬱症的父母,將患者囚禁在房間內生怕別人知道家裡有個「瘋子」的家屬,拒絕服藥害怕自己得了「精神病」的患者等等事件的發生都表明——精神類疾病病恥感的烏雲仍然籠罩著整個社會。這也是亟需改變的一點,這樣錯誤的意識形態不僅影響著患者的求醫治療,更影響著整個精神病學行業的發展。

目前,大多數人除了對精神病人帶著敵意,對相關從業人員也有著錯誤的看法。在很多人看來,精神病專科醫院只要「關」好這些可能造成危害的患者,不要讓他們出來對我們造成傷害就好了,至於治療,關我什麼事?

換而言之,目前社會還是存在很多人仍然不認同精神類疾病是一種和高血壓、心臟病一樣的疾病,他們將它當成了一種天生的「罪過」,患病的人理應去他們該去的「監獄」——精神病醫院,並早早將他們眼中的「罪犯」宣判為「無期徒刑」。這樣想法也深深影響著患者,產生病恥感,造成治療的困境。

中世紀時,人們將精神病人看作是「魔鬼」,為何已經過去 1800 年,還有人將病人視為罪人,並以此作為一種可笑的正義?

所以不要用這種有色眼光去看待一位精神疾病患者,他們也是需要家人及其社會的關愛和尊重的!

如何消除這種可笑的想法呢?以紐西蘭為例,紐西蘭為了讓人們能共正視精神類疾病已經付出了整整十年的時間!

1997 年,紐西蘭開始了一項全球首個以「Like Minds, Like Mine」為核心的國家級反歧視項目。該項目分為兩個活動,目前仍在進行中。

第一個是全國範圍內的一系列廣告活動。廣告的最初目標是引起人們對抑鬱症等常見精神疾病的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告逐漸傾向於改變公眾對於更嚴重精神疾病的態度,強調康復可能性,對抗對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引發人們對於歧視和正面模範行為的關注。

第二個活動則是上文提到的精神衛生社區服務活動,多方合作後共同完善精神疾病患者的後續治療。

後續調查顯示,雖然對於精神疾病的歧視程度雖然轉變緩慢,但進展是毫無疑問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紐西蘭排名第一的背後付出了巨大努力,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我國目前的精神衛生建設仍需要更多的努力!

紐西蘭基本代表了亞太地區精神健康服務的最高水平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神衛生研究總會 的精彩文章:

重度抑鬱症襲擊下的我,尋找歸路只為堅強活著
你的失眠是不是焦慮抑鬱引起的?這八大步驟你肯定需要
因為自責而選擇自我懲罰,他們應該有更多的理解與關心

TAG:精神衛生研究總會 |

您可能感興趣

強迫症是神經精神疾病,看看有病么
抑鬱症屬於精神疾病,不是精神病!但諱疾忌醫到重度就是精神病!
失眠不僅是精神疾病的癥狀
精神疾病患者會出現哪些幻覺妄想的癥狀
精神疾病家屬必看!如何幫助精神疾病患實現康復?
戰勝精神疾病靠自己是不夠的
遊戲成癮屬精神病,快來看看你玩遊戲的癥狀是否符合精神疾病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精神疾病,腦康君帶你詳細了解
為什麼精神疾病患者都有失眠的癥狀?
精神疾病患者正確對待常識,看你能做到多少
如何讓精神疾病患者正確服藥
幫提醒:私自禁錮精神疾病患者 不利於病情恢復
精神科醫生講解:夏季精神疾病易多發,這些方法幫你趕走不良情緒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五大癥狀來看你得病沒
精神疾病會不會傳染呢?
躁鬱症的家庭:問題不再是精神疾病本身,而是對疾病的焦慮
6種可能表明了精神疾病癥狀的夢境
你可能從來沒聽過這幾種療愈最嚴重的精神疾病的神奇療法
聰明的人更容易患精神疾病
同性戀不是精神疾病,請大家保護少數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