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艾灸的這些「鐵則」,你都知道嗎?

艾灸的這些「鐵則」,你都知道嗎?



隨著養生熱的浪潮,很多人都開始注重養生,今天給大家說說艾灸的禁忌、適應症、艾灸的順序與最佳時間。


艾灸的規則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一個穴位艾灸完畢,要輕輕拍打或按揉穴位及周邊位置,這叫封穴!封穴完畢後,要用衣物遮蓋住艾灸部位。


4)艾灸後如果想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除了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外,一般人可在灸後30分鐘觸碰常溫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5)兒童、體弱者、功能減退之疾患:灸量一定要小,慢慢增加艾灸時間。


6)體壯者、感覺遲鈍者、功能亢進之疾患:適當加大灸量。



7)腰背腹部、肩股皮厚肉多、沉寒痼冷,陽氣欲脫,必須大炷多壯,可大可多。


8)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多筋、風寒感冒、癰疽痹痛,灸量不宜過度,宜小宜少。


9)灸後調養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10)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艾灸時候生氣,會氣賭經絡,艾灸就不會起作用,反之會加重氣血的瘀阻。


11)如果上下前後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依次進行。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顛倒亂灸,如果不講次序,後灸頭面,往往有面熱、咽干、口燥的後遺症或不舒服之感覺。即便無此反應,也應當從上往下灸,這也和針刺取穴一樣,次序不亂,不會遺忘。


12)還是有很多人問,艾灸後是否可以馬上洗澡。雖然很多書上說艾灸後半小時可洗熱水澡,但我一般建議灸後2-4小時再洗澡,即使熱水也不要很快去洗,濕氣容易進入穴道和經絡。


13)艾灸後若出現上火,可艾灸足三里、湧泉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溫開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減少灸量,很快這樣的癥狀就會消失。



14)有的人邊灸邊吃,這樣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麼性質的?屬寒還是屬溫,如果艾灸過程中,你邊吃邊艾灸,對於胃氣也是一個挑戰。有胃腸疾病的人千萬不要這麼做。


15)雖然大家都知道艾灸時不要吹空調、電扇,但是艾灸後呢?艾灸後你的毛孔也還是打開的,不能受寒受風。你可以這樣做,開另外一個房間的空調,緩緩降低整個房屋的溫度,你在沒有空調的房間艾灸,躲避直接吹,這樣既不會太熱而且沒那麼寒涼。


16)艾灸治療幾天後,有的人會大汗淋漓,一動就出汗,怎麼辦?一般來說,多出汗是好事,在排毒。但是如果你覺得身體很虛、有氣無力的,那就要注意了,要艾灸足三里這個補氣的穴位,同時要注意休息,要養好氣血,多喝山藥紅棗小米粥比較好。嚴重的話需要中醫面診再辨證調理。


17)女性月經期到底能否艾灸?這個要根據個人體質來定。從理論上來講,月經期艾灸不會給身體帶來危害,而且經期艾灸有些時候會有很好的效果,借著經期排血量,可以幫助體內排出寒濕、瘀血等,特別適合那些痛經、經量少的女性。有些人月經量比較大,那麼此時艾灸,一般會導致經量更大,造成自己恐慌和疑慮。如果超出正常月經量,又不懂得怎樣止血,就真得會有損身體,所以超出正常月經量的女性不建議經期艾灸。

艾灸的順序


「藥王」的孫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記載著:艾灸應當遵循先陽後陰,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原則。


那人體各部位又是如何分陰陽的呢?


中醫將背部、上身歸之於陽,腹部、下身歸之於陰。頭為陽、足為陰;左為陽、右為陰。所以,按照傳統的中醫理論,施行灸療的順序,一般都是:


先灸上部,後灸下部


先灸背部,後灸腹部


先灸頭身,後灸四肢


先灸左側,後灸右側


艾灸的最佳時間


據《內經·靈樞》記載:古人又將一天分為春夏秋冬四個時期,早晨為春、日中為夏、日落為秋、半夜為冬。


按照具體時間來分便是:


凌晨3點到上午9點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上午9點到下午3點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下午3點到晚上9點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上9點到凌晨3點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體的陽氣都開始升發,藉助這個時間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別是針對陽虛、氣虛質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溫,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當然根據不同體質和病症,艾灸的時間也不一樣,如調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點灸,養腎在下午5-7點灸。一般艾灸養生保健一般為:上午10-11點,下午2—4點為宜。

晚上能不能艾灸?


上班族下班晚還灸不灸?上班族早出晚歸,下班後吃飯、洗刷完後已是9、10點了,還灸不灸呢?!灸,又怕傷陰!


請注意,我們只是說:晚上灸不好,但並不是說絕對不能灸!只要你懂方法,晚上艾灸沒問題。


《黃帝內經》中講「寒熱虛實,火自當之。」所以不管是寒症、熱症、虛症、實症都可以進行艾灸。


中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陰陽平衡!實際上我們在每次艾灸過後,只要灸灸滋陰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步驟!泡腳;搓腳;再艾灸湧泉穴、太沖穴、太溪穴、三陰交是最好的滋陰的方法!


今天大家一定要重視,我們不管是晚上艾灸也好,還是那些長期長時間的艾友也好,一定要學會艾灸養陰!


養陰步驟:


1、泡 腳:


每周擠時間,泡腳3次,有時間多泡;每次20分鐘左右;溫熱水、艾草水、鹽水、醋水.......均可。


2、搓 腳:


搓整個腳底板各50個以上,泡腳後搓腳很容易出汗,這時要忌大汗,自己靈活調整搓腳個數。


3、艾 灸:


取穴「湧泉穴、太沖穴、太溪穴、三陰交」,各灸10分鐘。


如時間有限,可免去泡腳、搓腳的步驟。


讓艾灸事半功倍的艾條


我們自製的中藥艾條,

在三年陳艾的基礎上,加入山甲,當歸,川穹,丹參,益母草,乳香,牛膝,紅花,等二十種草藥 。艾條味足功效區別於其他艾條:熱量足,滲透力強, 疼痛灸患處,寒症需要灸肚臍和腎輸穴。


了解購買也很方便文章下方的「閱讀原文」

現有直徑2厘米和3厘米兩種(長度都是20厘米)



??閱讀原文,中藥艾條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頭痛腦脹加失眠,三焦小腸找痛點
這味中藥有點甜
十九大病源穴及操作
治療脾虛的各種妙方!

TAG:中醫技術殿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蘿蔔這些你都知道嗎?
指甲的這些秘密,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是這些「傢伙」偷走了你的肥料!
這些失眠原因,你知道嗎?
神明亦可萌!這些可愛的卡密你都知道嗎?
正確的養胃,並不是什麼都吃!這些你該知道
養胃是這樣吃出來的,如何吃?這些你知道嗎?
焦慮不該吃這些!你都知道嗎?
攀岩?你知道這些的重要性嗎?
知道嗎?這些都是因為人性的貪婪
懷孕了嗎?懷了,這些你知道嗎?我
會聊天的男人都知道這些小技巧,你知道嗎?
老中醫:都知道紫薯是抗癌之王,但是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很多人還在傻傻的吃!
連這些都不知道,還談什麼防晒!
娛樂圈除了這些學霸,你還知道哪些?
隱形眼鏡的這些事,你都知道嗎?
你知道這些長皺紋的壞習慣嗎?
致癌的因素有哪些?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宋茜到底長的怎樣?你看了這些照片就知道了!宋茜:真實的我誰喜歡?
臘八粥還有這些功效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