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不但「開疆」,還會「開腦」
文 | 楊津濤
在中文互聯網上,「地圖開疆」是一個深度貶義詞。
其實,地圖不但開疆(領土),而且開腦(價值觀)。
沙俄對清廷「地圖開疆」
古代中國同周邊國家無明確國界,也沒有完整、準確的疆域地圖。1689年,尼布楚談判期間,中方代表手上只有現存《吉林九合圖》的原圖,精度有限。康熙帝為了解黑龍江流域的地理情況,要求進呈相關地圖。參與尼布楚談判的法國傳教士張誠,獻出一張亞洲地圖。但因資料缺乏,中國東北地區竟存在一片空白。
清政府同沙俄在1727年簽訂《布連斯奇界約》、1728年簽訂《恰克圖條約》時,中方代表依舊沒有精確地圖,對邊界情況幾乎一無所知。不得已只能使用俄方提供的地圖,結果被騙,損失慘重,丟失了貝加爾湖以南、恰克圖以北的安加拉河流域3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到了晚清,這種情況還沒有改變。
1878年,崇厚同沙俄談判伊犁問題失敗,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無圖可用。胡林翼在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基礎上修訂的《大清一統輿圖》雖有經緯網,但1:200萬的比例過小,邊地譯名混亂。崇厚參照俄方《分界圖說》,繪製《伊犁分界圖》時,出現地名定位錯誤、天山位置偏移等問題,讓地圖上劃歸俄方的面積,比實際劃歸俄方的面積,要小很多。崇厚一度相信,大部分失土已被收回,俄方在歸還伊犁問題上是「友善」的。
清政府也無法切實了解崇厚談判的情況。軍機處「無西界地圖」,只能向伊犁將軍索要。最後找遍理藩院、內閣、兵部,才在內務府找到一份,另繪後交給勘界官員。過了幾個月,清政府拿到俄方正式提交的分界地圖後,才知道崇厚談判損失極大,致伊犁「一城孤懸」。
類似被人「地圖開疆」的情況,在晚清多次出現,迫使清政府組織人力、物力,按照西法測繪精確地圖。
圖註:崇厚呈交的《伊犁分界圖》局部
在當代,地圖是仍爭取領土主權的主要依據之一。常常被國際法院當作裁決依據。譬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關於白礁島的領土爭端中,雙方共提交了近100幅地圖。新加坡出示了馬來西亞在1962年~1975年出版的6幅地圖,都將白礁島劃歸了新加坡。這證明了1953年馬來西亞政府在回答代表英國的新加坡殖民大臣時說的話——沒有對白礁島的所有權。
中國在主張對南沙群島、釣魚島主權的活動,也搜集和出示了大量地圖證據。如清朝的《大清天下中華各省府州縣廳地理全圖》等地圖中,將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稱為「萬里石塘」,列在版圖中。1948年,民國政府出版的地圖將國界南端劃在北緯4度左右,包括了曾母暗沙在內。而在關於釣魚島的地圖中,日本1895年前的地圖,都未將釣魚島歸在琉球群島內。
當然,地圖不是唯的一主權依據。
在英、法爭奪英吉利海峽中兩個小群島的案例中,雙方都出示了證明自己擁有主權的地圖,但國際法院認為,「具有決定重要性的不是那些從中世紀的事件所引申出的間接推斷,而是那些直接與佔有島嶼有關的證據」。進而判決實際控制兩個小群島的英國擁有對它們的主權。
圖註:關於伊犁問題,俄方正式提交的分界圖
繪圖法影響價值觀
除了精確的本國地圖,如何繪製對本國有利的世界地圖,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問題。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長沙國南部駐軍圖》的上方標有「南」字,左方標有「東」字,這是因為中國古代以「南」為尊,故地圖「上南下北」。
古代阿拉伯地區很早就有了相當精確的世界地圖。12世紀的易德里斯繪製了名為《直通天空台》的地圖集,在他的世界地圖上,阿拉伯半島在中間部位,歐洲(除了北部)、亞洲大部、北非等都包括其中。這張地圖上的方向和中國早期一樣——對伊斯蘭世界大多數國家來說,聖城麥加位於南方。作為神聖的方向,「南」當然只能位於地圖上方。
圖註:易得里斯的世界地圖,呈「上南下北」
隨著航海、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身處的世界有了更多了解,但怎麼將其繪製在一張地圖上,卻成了新問題。
地球是一個球體,通過投影將其表現在平面上時,地球的表面景觀必然要發生一定變形。此外,無論拿任何一條經線作為中央經線,都會讓一些地區在中間,另一些地區在地圖的邊緣。
故而,各國在繪製世界地圖時,都會選擇一種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使用墨卡托投影法製作的世界地圖,經度起點為位於英國格林尼治的0度經線,中心線是南北緯0度線。以此方法繪製的地圖上,歐洲位於中心,其他地區都圍繞在周圍。在航海時代,這體現了「全球的政治統治力以歐洲為中心向四處擴散,歐洲各支力量的平衡情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他區域國家的權力形勢」。
圖註:用墨卡托投影製作的世界地圖,中心是歐洲
墨卡托投影法對各國實際面積造成的變形也是很明顯的,中高緯度的歐洲國家面積被拉大,如2240萬平方公里的蘇聯看上去比3020萬平方公里的非洲大陸還大;同美國面積差不多的加拿大,表現在地圖上卻是美國的3倍(見上圖)。
後來又出現了以美洲為對稱中心的米勒投影世界地圖。在這張圖上,歐亞大陸被分為兩部分,東西包圍著美洲大陸(見下圖)。
圖註:以米勒投影法製作的世界地圖,中心是美洲
與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地圖不同,時下中國常見的世界地圖上,太平洋沒有被被一分為二,亞太地區則被重點凸顯(見下圖)。
圖註:中國常用的世界地圖版本,以亞太為中心
澳大利亞人為了提升國家地位,製作了一種「普遍糾正型世界地圖」,以首都堪培拉所在的經線為中央經線,並將世界地圖南北倒置,讓大洋洲出現在了地圖的中心偏上位置(見下圖)。
圖註:普遍糾正型世界地圖
不同的世界地圖,會對民眾的價值觀產生不同的影響,進而也會影響到政府的決策。反之,政府的某些立場,有時候也需要用地圖來強調,進而潛移默化民眾,使之接受。
在以墨卡托投影製作的世界地圖上,美洲大陸是一個獨立於歐洲外的系統。美國長期盛行的孤立主義精神及以美洲為後院的理想,多少與這種地圖的熏染有關。1923年,美國人古德製作了「分瓣投影地圖」,美洲被單獨畫在一瓣內(見下圖),更進一步加強了對孤立主義精神的支持。
圖註:古德製作的分瓣投影地圖,美洲被單獨畫在一瓣內
如果換用一種「以北極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世界地圖」,二戰期間的美國民眾,對自身安危的觀感,恐怕就會不同了(如下圖)。按這種地圖,軸心國的威脅離美國並不遠,德國取道冰島、格陵蘭島,或者日本取道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就能攻擊美國本土。這種方位投影地圖的傳播無疑會消解孤立主義。
圖註:以北極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世界地圖
戰後,米勒投影世界地圖等被廣泛使用。「美國不僅是一個美洲國家,同時也是太平洋國家、大西洋國家和北極國家」的觀點得到了強調。放棄孤立主義積極介入國際政治的美國,無疑需要這類地圖,而非墨卡托投影地圖、分瓣投影地圖。此外,為強調冷戰的重要性和緊迫感,還曾出現過以突出美蘇對立為主旨的世界地圖。
********
注釋
李揚帆:《涌動的天下:中國世界觀念變遷史論(1500—1911)》。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第140頁;張學昆:《中俄關係的演變與發展》,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第40頁;王一帆:《清末地理大測繪:以光緒為中心的研究》,復旦大學,2011年;張衛彬:《地圖證據在領土爭端解決中的作用——兼論中日釣魚島列嶼爭端問題》,載高之國、賈宇主編《海洋法前沿問題研究》,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4年;楊署東、胡帆影:《白皮書的國際法理分析》,《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楊翠柏、唐磊:《從地圖在解決邊界爭端中的作用看我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2期;(英)彼得·惠特菲爾德:《彩圖世界科技史(上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6年,第94、95頁;(美)斯皮克曼:《邊緣地帶論》,石油工業出版社2014年,第23頁;單之薔:《世界地圖隱瞞了什麼?》,《中國國家地理》;何光強、宋秀琚:《地圖投影與全球地緣政治分析:一種空間認知的視角》,《人文地理》2014年第2期。
點擊展開全文
※擴軍/裁兵:國軍抗戰的無解難題 | 短史記
※紀念偽科學「地震雲」在華肆虐四十周年
※當年為何發行「3元人民幣」,又為何取消? | 短史記
※擴軍/裁兵:國軍抗戰的無解難題
※當年為何發行「3元人民幣」,又為何取消?
TAG:短史記 |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但沒有一處是靠地圖開疆空畫得來的
※唐朝最慘開國名將,開疆拓土,立下不世功勛,死後卻被開棺辱屍
※他開疆擴土,引入佛教,開啟了漢朝又一盛世
※最慘開國名將:為唐朝開疆拓土,立下不世功勛,死後卻被開棺辱屍
※從來沒聽說過中國熱衷開疆拓土,教科書也不寫,為何會有這種情況
※蔣介石被人諷刺「地圖開疆,日記強國」,真的合理嗎?地圖開疆算是留給新中國的財富了
※清朝的開疆拓土能否抵得上割地賠款?能否將功折罪?
※宋朝做夢都想開疆拓土,為何不選擇把大理納入版圖
※蜀漢國力弱小,為何不向西南開疆拓土,然而再北伐?原因很無奈
※晉朝開疆的意義
※俄羅斯軍隊有沒有能力再在烏克蘭開疆拓土?北約會不會坐視不管?
※原來如此!給大清開疆擴土的並非滿族,而是索倫族,戰鬥力驚人!
※中國遼瀋地區的開疆鼻祖是誰?此人曾把部隊推進到朝鮮半島
※清朝已經落後西方,為何還能大規模開疆拓土?
※決死殺敵,開疆拓土的唐刀,為何就沒落了
※唐朝最慘名將:為國家開疆拓土,立下不世功勛,死後卻被開棺辱屍
※此人為宋朝開疆擴土三千餘里,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他功不可沒
※開疆擴土勢不可擋,OPPO正式攻佔日本手機市場!
※諸葛亮是有性格缺陷的,能保證蜀國不被吞併,卻難以開疆拓土
※多爾袞,一個為大清開疆擴土之人,為何不選擇自己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