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臨死前,做了三件出格的事,其中一件最重要,但被孝庄篡改
順治皇帝福臨自小身體就很孱弱,加上和自己的母后孝庄一直不合,政見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曾經還有過遁入空門的想法,直到了順治十三年時董鄂妃入宮,才給他帶來了一絲慰藉,可是,這位董鄂妃也是個無福之人,順治十七年便離順治而去,這個突然變故給了順治帝致命一擊。
順治十八年正月,順治帝染上了天花,他自知逃不不過這次災難,於是便開始安排後事。在臨死之前,他做了三件事。
一是圓夢。順治帝一生信奉佛教,一心想要出家,但在孝庄和朝中大臣的反對聲中,始終未能如願,眼看自己行將就木,順治帝決心圓了這個夢。順治十八年這個月初二日,也就是在他去世前五天,他安排自己的寵監吳良輔代替自己出家,並親眼看著和尚給吳良輔剃度。
二是安排火化師。清朝入關不久,還保持著滿族的風俗實行火化制度,尤其順治帝信奉佛教,他希望自己身後屍體火化,於是便早早地安排了火化師。他首先想到的是讓茚溪森和尚來主持火化。之所以會選擇茚溪森,是因為當年董鄂妃的屍體,也是他火化的。茚溪森當時在杭州,接到順治帝遺旨時,馬上進京。
三是命人寫下遺囑。皇帝死後照例都有遺詔,可是,順治帝的遺詔卻頗為不同。首先就是寫遺詔的人不一般,這個人是漢臣,而且級別也不高,是一位三品的文官,此人名叫王熙;其次,順治帝的這個遺詔不是歌功頌德之作,而是一個典型的罪己詔;最後,這個遺詔死後還遭到篡改。究竟是誰改了這份遺詔,經過分析,認為孝庄的嫌疑最大。
作為順治帝的生母孝庄,眼看兒子病勢日重,非常著急,她也馬上做了三件事:一是召集御醫緊急會診拿出良策,可是沒有好辦法,因為那個時候天花還是要靠患者的免疫力,沒有更好的治療辦法;二是傳諭民間,要求百姓「毋燒豆,毋燃燈,毋潑水」;三是大赦天下,把那些監獄中的犯人釋放,以求為順治帝積功德,感動上蒼。
不過,孝庄的這些努力全都於事無補,順治帝還是在正月初七日駕崩了,享年24歲。順治帝剛一咽氣,居然就有兩個人自願為其殉葬,一個是貞妃,這個貞妃其實並不得寵,而且也沒有生育,默默無聞了一輩子,也沒有封號,她自願殉葬,應該也是一個衝動之舉;另一個人是順治帝的貼身侍衛傅達理,他以身殉主後,孝庄特准他葬在東陵。
順治帝去世後,朝廷舉辦了隆重的喪禮,在景山火化了他的屍體。那一天,王公百官齊聚景山,孝庄皇后一身黑色素服,悲痛至極,白髮人送黑髮人,其心情可想而知。
按照順治帝生前的安排,茚溪森早早趕到了景山,準備為順治帝舉火燒棺材。一堆很高大的乾柴早已準備完畢,當茚溪森舉起火把,開始點火的時候,頓時哭聲震天。當火燒到一半時,只聽見噼辣啪啦像爆豆一樣的聲音,原來這是棺材內陪葬珍珠發出的聲音。
當火光衝天之時,人們看到順治帝的棺材發出五彩光芒,這讓在場的人驚訝不已,其實這是棺材裡的各種珍寶遇火後,燃燒發出的奇異光芒。
順治帝是清朝最後一位實行火葬的皇帝,自康熙以後,效仿漢法,開始實行土葬,而據說,順治帝的孝陵之所以沒有被盜,和他火化不無關係,因為孝陵地宮之中只有一個盛放骨灰的瓷罐,並無大量隨葬品。而東陵的其他幾位帝陵無一倖免,全部被盜掘,如此看來,順治帝生前不盡如人意,死後還是幸運的。
※大清最有为的皇帝,没有之一,康雍乾三位明君也相形见绌
※此歷史人物家喻戶曉,當考古隊打開其棺木時,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一個流浪漢,整日為吃飯發愁,因緣際會成為了廚師的祖師爺
※論能力才華此人遠勝張廷玉,但太好面子,錯失大清第一漢臣的位置
※慈禧剛接手大清,朝中威信不夠,一顆兩江總督的腦袋扭轉了局面
TAG:左都御史 |
※《扶搖》篡改原著重要情節,當年被太監玷污的不是宛姨,而是她!
※史書都是被篡改的,因天花病得福而得到皇位,這才是康熙的真相
※一位有作為皇帝,被篡改了姓氏,史書在遮掩一個不可告人故事
※縱觀清朝十二帝王,他是最無能的君主,死後連遺詔都被篡改!
※康熙帝時的九子奪嫡,最後雍正帝上位,他真的篡改遺詔了嗎?
※隋文帝臨死留下這樣遺言,可是卻被這國抄襲篡改,成了他們的東西
※史上最正直的太監:宣聖旨時,冒死篡改一個字,救了上千人的命
※皇帝駕崩,太監有意篡改繼位遺詔書,宰相:太好了,咱倆一塊兒去
※老公篡改我的病歷,離婚後,得知真相,我後悔痛哭!
※九子奪嫡中,胤禛有沒有篡改詔書,真相是怎樣的?
※始皇帝駕崩,只有三人在場,後人又是如何知道遺照被篡改呢?
※雍正並沒有篡改詔書,此物可以證明,而是靠個孩子當上了皇帝的
※巴清傳篡改歷史播出遙遙無期,被抹黑的歷史人物盤點,最慘是她!
※日本,你可以篡改歷史,否認侵略,但是這座墳你一粒土都別想動!
※唐太宗真的篡改了國史?如果有,又是出於何種動機?
※古代最正直的太監,冒死篡改詔書一字,拯救上千人命,卻默默無聞
※你一定不知道,大家喜愛的六首千古名作,原來都被後人篡改過
※一個竹簡的出現,揭開了秦始皇傳位之謎,原來根本沒有篡改遺詔
※李世民稱帝後,篡改了玄武門之變一個重要細節,欺騙後人一千多年
※雍正其實掌握了繼位的最大法寶,那「篡改遺詔」的說法還成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