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工智慧替代難度指數

人工智慧替代難度指數

還是老祖宗未雨綢繆的古訓靠譜。凡事做最壞的打算,錯不了。

本文由豆瓣用戶@cp4 授權發布

(一)

歲數大了,又趕上技術劇變的時代,就好像眼看著船要沉了,卻腿腳不利落,跑不快,干著急。

當然,面對技術進步,更激情昂揚的比喻是,大船飛快挺近,船上的人還積極地往前擠,想跑到船頭看最壯麗的風景。

這就是年輕人與中年人的區別,沒辦法。我這麼關心技術進步,還是架不住對自己飯碗的關心。

(二)

所以就琢磨著,干點什麼最有安全感。雖然跑得慢,畢竟還沒癱瘓在床,得珍惜健康時光啊。

對人類工作安全威脅最大的,現在,就數人工智慧了。但凡機器能做好的事,就算短期內比人貴,長期也一定比人便宜。摩爾定律從曾經給人們的從興奮變成現在使人緊張。現在人類意識到,自己其實在和機器賽跑。這裡有點點不對勁……那個機器,現在不還是人在拉著跑么……

當然,對這種杞人憂天,專家們早已放出話來安慰,說來說去就一個意思:機器想取代人,如果不是不可能,也還老早的事呢。

(三)

我可是計算機專業出身,聽你們忽悠?

從計算機科學專業角度評價他們的觀點,是這樣的:在這個世界上,就沒誰預測准過。

有生之年,學計算機的被計算機搞得沒飯吃,這個論斷要麼為真,要麼為假。別瞎預測了,還是老祖宗未雨綢繆的古訓靠譜。凡事做最壞的打算,錯不了。

基本策略是,研究一下這個人工智慧最容易取代哪些工作,最難取代哪些工作,就挑那些最難的工作做。當然了,最難的最後可能也被取代,這就沒轍了,但這好歹是權宜之計,起碼提供了一個可以奮鬥的目標,不必茫然地在驚恐中度日。就好比大洪水終將淹沒地球,站在珠穆朗瑪峰上也是死,但好歹是最後一個死,萬一走運,趕在洪水前面自己老死,不就賺了嗎?

(四)

我把工作辭了。

程序員是最危險的工種。真奇怪有那麼多年輕人跑去學編程,興沖沖地要去駕馭人工智慧,做弄潮兒,想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你也不想想你駕馭得了嗎,IT 產業蓬勃發展的基本原因就是其可復用性。一個軟體千難萬苦寫出來,複製千萬份拷貝卻不費吹灰之力。這就導致 IT 產業天生就是寡頭產業。

第一個滿足了大眾需求的軟體,會分身成千上萬,把同類軟體全部幹掉。當然並不一定嚴格第一,但這個意思基本成立。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人工智慧,那個具備完全取代人類的智能級別的AI,必然出現在某巨頭之手,根據冪律,它甚至只能出現在那家巨頭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天才之手。學點編程就想駕馭人工智慧?輪得到你嗎?

人工智慧尚未取得替代人類的關鍵性突破,如果這種突破發生,必然首先出現在自身領域內部。程序員將最先被幹掉。

我把工作辭了,全力研究人類現存的工作被人工智慧取代的難易程度。

(五)

不研究不要緊,一研究,我發現我們對人類工作複雜度的判斷完全是錯誤的。

比如說,過去我們習慣把工作區分為體例勞動和腦力勞動。並自然地認為,體力勞動比較簡單、低級;腦力勞動複雜、高級。

假如天網從未來穿梭到現在,看到這樣的認識,一定會微微一笑。

體力勞動是非常複雜的。就說搬家公司的工人往車上裝傢具這件事吧,首先一輛車上要儘可能裝得多(先不考慮非常非常高級的會偷奸耍滑的人類智能),可是傢具奇形怪狀,有板狀,有條狀,有柱狀,還有許許多多無法形容的形狀;有的抗壓,有的怕壓,有的結實,有的易碎;可以橫放、可以豎放、可以靠牆,可以貼地……如此之多的選擇,初中沒畢業的搬家工人一個人就能做出相當合理的判斷。更不要說搬運的複雜性了,抓握的位置,抬放的力度,協作的方式,對路面的判斷和對走廊規則的意識,走電梯還是走樓梯,哪些可以一起抬,哪些是貴重物品,麻袋可以直接甩到貨倉里,桌子要慢慢走近貨倉再輕輕放下,板材馬馬虎虎往裡一推就可以……

複雜不複雜?

而我們以為複雜的腦力勞動,一般就是寫寫文稿,做做計算,整個工作環境非常單一,固定的桌椅電腦足矣,而工作內容則有高度的約束性,雖然暫時看起來複雜,可是一旦你的工作媒質被人工智慧突破,你的整個工作就丟了。

(六)

二取一,我未來的工作選擇必須立足於體力勞動,至少要包含體力勞動。

還是包含吧。我畢竟幹了一輩子腦力勞動,在教室的板凳上坐了將近二十年不說,寫程序又坐了好幾年,頸椎病、腰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高度近視,舌頭僵硬……從疾病的種類看,我確實是個合格的程序員。所以,干純體力勞動,我好像不太有競爭力,在人工智慧到來以前,我有可能已經餓死,或者累死。

接下來的研究目標是,哪些腦力勞動,包含體力勞動?

咱別鑽牛角尖,體力勞動必然包含些許腦力,腦力勞動也不可能連手指頭都不動一動。所謂包含體力勞動,必須得包含全身性的運動。

現代化農業是個選擇,但我是城鎮戶口;

土木工程好像不錯,但是專業門檻高;

健身教練很有前途,但我這種病號就算了;

聽說月嫂掙得多,外語推拿樣樣行,適合我這種高素質人才,可惜性別差了一點,非常遺憾。

……

(七)

昨天,表哥來哈爾濱了。

他從北京自駕來東北環線游,哈爾濱是他的最後一站。為了好好款待,我決定請他吃吃東北的燒烤。

選的上檔次的店,裡面不止燒烤,還有各式菜品,擺放漂亮,顏色豐富,口感也挺好。酒過三巡,表哥情緒有點激動,跟我說,唉,想當年,我一直想開個飯館,那幾年錢剛好攢夠了。可是趕上房價飆升,就拿錢買了房子。雖然掙著錢了,但是總覺得有個心愿沒有實現。現在快退了,也不想折騰了。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這才不白活一場。人生一世嘛,錢多少夠用就行了……

吃完飯,我送表哥回酒店,讓他好好休息,明天,表哥還要開著他的賓士回北京,路長著呢。

送完表哥,我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回家了。

一路上,表哥的話在我腦中盤旋不去,我熱淚盈眶。

(八)

是的,我熱淚盈眶。

我苦苦尋找的理想工作,被表哥一語道破。

廚子。

正所謂買賣干遍,不如做飯吶。

還有什麼工作能像廚子一樣,結合了品味、創造性、適度的體力、充裕的閑暇?

有人說現在有炒菜機器人了。外行,都是扯淡。就像那些個模仿梵高或者巴赫的機器程序。這種模仿,本質上還是線性的。但是梵高的出現是線性的?巴赫的出現是線性的?人類連自己對紅色、藍色的感知是咋回事都說不清,怎麼教給機器什麼是香什麼是臭?機器可以模仿得很好,但是離創造有多遠,這之間有一道深不可測的鴻溝。

這條鴻溝也許很淺,也許很深,這種未知,是我唯一能依賴的職業屏障。

(九)

程序員的訓練,使我養成了注重實幹的習慣。

今天我就上菜市場去了。

從來沒去過。以前吃飯全是和同事下館子,工資高,也不在乎一頓飯二三十塊的;要麼就是網上訂餐,要我說,網上訂餐這種買賣,也只有程序員能幹出來,他們原本就是想給自己服務的,你還別不信,我剛工作的時候,嫌食堂飯菜不好,就想過這檔子事,那時還不到2010年。

所以進了菜場,完全找不著北。想買點啥,不好意思開口,這麼大的男人,看著各種綠綠的蔬菜,叫不出名字,人家得咋想?在裡面轉了兩圈,什麼都沒買。

轉到第三圈時,我終於鼓足勇氣,說:

「大娘,這個大蔥多少錢?」

「這個是香蔥。」

我的臉騰一下紅了,真是個傻逼。

「哦,那,那這個呢?」那個明明是香菜,我也不敢叫了,就用手指頭指指。

最後,我拎著一兜香蔥和香菜回家了。

走出菜場的時候,可能因為買菜的緊張已經消退,我突然感受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十)

當程序員的時候,有一年,我常常在單位樓下的煎餅攤上買煎餅果子。

這種行為鞏固了我作為一個程序員的身份。

有陣子,賣煎餅果子的大叔消失了。那個攤位荒涼地擱在那,風吹著塑料布,呼啦呼啦響,我不禁睹物思人,肚子咕嚕咕嚕跟著響。

突然有一天,大叔現身了。我很高興地上去頂了他的買賣,問:

「前幾天怎麼沒見你呀?」

「腰疼,起不來了。」大叔一邊忙著給我打雞蛋,一邊說。

「哦……去醫院了?」

「沒有。」

「那麼重,怎麼不去醫院呢?」我真有點好奇。

「草,掙點錢,都給他們了。」

「但是,腰可不是小事呀,嚴重了不也掙不了錢了么,還是應該看看。」

大叔看了我一眼,說:

「嚴重了就死唄。喏。」說著,把煎餅遞給我。

(十一)

走出菜場的時候,我看見地上蹲著那些晒黑的人,有不少是很老的人,也有些年輕人。他們的攤位是一條或兩條麻袋,一個擠著一個。買一捆香蔥2塊錢,買一把香菜1塊錢。我突然想,假如人工智慧來了,他們怎麼辦呢?

(十二)

我是有創造性的。

我第一天做飯,就做出了自己的發明。

我發明了一道菜。

名字叫「蘸香香」。

我是個大度的人,無償奉獻給大家。

首先,擇好、洗凈一捆香蔥,擇好、洗凈一把香菜,然後,把洗好的香蔥和香菜放在一個盤子里。接下來,準備好豆瓣醬,食用的時候,用香蔥把香菜捆紮成一束,或者,用香菜把香蔥捆紮成一束,最關鍵的一步是:紮好後,蘸足量的大醬,放進嘴裡。

(十三)

我已經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但是,本著程序員的開源奉獻可復用的精神,我決定把苦心研究的成果也發布出來,如下表:

* 人工智慧替代難度指數 *

1星:能夠被編製成一個序列的工作

2星: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含有有限選擇條件的工作

3星:無法用數學語言描述的工作

4星:無法用自然語言描述的工作

5星:無法預測的工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她手裡握著一隻斷翅的鳥——《阿黛爾的生活》
溢出
吃個宋代冰淇淋,重覓老祖宗的神仙日子
豆瓣日記:走,去日本鄉下吃松阪牛!
豆瓣日記:潘金蓮的貂鼠皮襖和後起之晉商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誰不會被人工智慧替代
為什麼人工智慧不能替代人類的智慧?
未來人工智慧代替人工的什麼?這3個行業會被替代
哪些工作崗位會被人工智慧替代
人工智慧最終替代的是人工,無人值守將成大趨勢
人工智慧:傳統的替代正是產業的提升
人工智慧會替代哪些職業崗位?
人工智慧將替代超過50%的工作,你的職業未來會消失掉嗎?
人工智慧「替代論」盛行,其實它真正替代的是……
李開復:人工智慧搶走部份工作,但無法替代關懷與愛
《人機平台》:替代工作與創造工作——數字化時代的創新生存
人工智慧將在諸多領域逐步替代人類工作,未來我們該怎麼辦?
無可替代的傳統手工藝金包玉
人工智慧革命來了,你會被替代么?未來十年內最穩定5大職業
能替代人的體力和智力?你真的理解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嗎?
用人工智慧發現新型材料,金屬玻璃可替代鋼材
未來智能機器人,或將替代人類探索宇宙,可能形成「機器人文明」
經典科幻電影——人工智慧:不可替代的獨一無二
德意志銀行裁員6000名零售員工 CEO想用人工智慧替代人力
未來有哪些技能是不會被機器和人工智慧替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