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聖經的價值觀深深改變了我對人對世界的看法

聖經的價值觀深深改變了我對人對世界的看法

想起了一個電影畫面,美國的一個災難片,地球毀滅,大火就要吞沒一切。一堆老夫妻這個時候選擇的不是控訴上帝,也不是絕望的哭喊,而是兩個老邁的身體相互擁抱,微笑著共同迎接死亡。人如果不會理解災難和悲劇,不會理解死亡,即使才高八斗,也終究是一個單向度的人。人的內心必須通過對死亡的沉思才能獲得滿足感,任何與死亡問題無關的名利訴求,不過是一頓飯菜而已,早上我們剛剛飽餐一頓,但中午不到,我們就餓了。

界定一個人是否符合道德律。不能考察人的行為,而是考察動機。商人捐款可能是為生意;男生向女生獻上玫瑰,可能是為肉慾。問題是一個人的動機,他人怎能辨析?人心比萬物都詭詐,惟有耶和華監察人心。一旦有人探測他人動機,災難就來了。看來只有斯密康德理解了道德律,一個人如果需要一種倫理的生活,他必須在他的一個人的範圍之內,通過對上帝誡命的絕對相信與絕對順服的秩序,來考察自身的心靈動機。這構成了一個關於人類倫理學的方法論。追問自己的動機,構成道德秩序;對他人的心靈動機保持尊重,構成敬畏秩序。這是一個類似於在繩索上睡覺的人生遊戲,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我把動機的追問置放在他人身上,我立即變成了殺手;如果我把對他人心靈秩序的敬畏放在自己的身上,我立即變成了流氓。

只要人類的理性能力向外拓展一點點,人類對上帝的懷疑與挑戰就會增加一點點。這是一種張力,一種遊戲。以色列在曠野與那人摔跤,雖然看上去打了個平手,但終究要走向殘疾人生。或許這是人類歷史的本相,如同兒子長大成人,總會輕視甚至忘記父親的重要性。上帝與人類,父與子,構成永恆的生命衝突,也構成了我們只能身處悲慘世界的終極理由。

中國知識人如果從自由主義的價值譜系切入,不斷思考,然後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理路,把中國傳統理解為桃花源,理解為地上天國,就說明這名知識人出現三大人生特質:第一,衰老、蒼白,提前進入殭屍狀態。第二,封閉、不開放,不願意深入展開比較分析。第三,滿足於自己既有的知識結構和觀念結構,變成了一名懶惰、苟且的人。

張五常說,學術之人如果沉湎於基本問題的思考,必然一事無成。但有人看到,數學家知道1+1=2永遠不能被證明,依然在探索。而有些人一輩子推崇學以致用,嘲笑杞人憂天是吃飽了沒事幹。有趣的是,熱衷思考基本問題的人們後來發現了更多新知,而那些學以致用的傢伙,到現在還是一群吃別人剩飯的廢物。

《孟子·盡心》上:」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這句話凸顯儒家對天命的無知,難道天命只有鶯歌燕舞沒有苦難么。真正的常識是,人生是一場悲劇,一個人應該直面苦難,而不是逃避。儒家所謂君子,選擇不立危牆,耍小聰明,是淺薄和狡黠。這不是君子,是見利忘義的機靈小狗。

《聖經》的價值觀深深改變了我對人、對世界的看法:一,這個世界找不到一個義人,聖經對每個人都絕對懷疑。二,對人絕對的愛,建立在對人絕對的懷疑基礎上。三,天國不在地上,所有試圖在地上建立理想國的思想和行為,都是災難。四,人生是奔跑的過程,目標明確之後不斷糾錯、不斷改進的過程。

「虛心的人有福」,由於人的理性人特徵,由於理性先驗的局部與短視,人面對世界所形成的直覺觀念與方法,通常都是一種碎片式的錯誤。所以,一個人自始至終最重要的工作,是努力認識自己。這種認識自己的過程,既不是單向度肯定自己,也不是單向度否定自己,而是一種糾錯和改進的過程。

仁」,從人。問題是,人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人性的內在秩序是什麼?這些都是哲學和形而上學的基本問題。儒家不會沉思,只能走向形而下的實用主義。「仁",從二,儒家的人是複數,不具有惟一性。這是集體主義騙局,人被割裂,聖人偶像化,普通人邊緣化。儒家對人的奴役,看上去很美。

中國傳統文化有所謂「天命」之說,事實上其他的文化傳統的上游,都存在一個類似的概念,即對於超驗存在的一種想像。這種文化傳統被阿奎納解釋為上帝對人類的「一般啟示」。因此,回到我們的中國文化傳統,就必然存在一個關於天命的解釋學命題。這是需要再三陳述的地方,天命必須是超驗的,必須是高於人類理性秩序的絕對存在,而且必須是主觀的啟示。也就是說,天命不能是人類經驗,不能和人類理性平行,更不能是人對天命的一種解釋或想像。如果你能理解上述話語,那麼你就能理解,儒家的天命屬於僭越與無知。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發現一切問題都包含在一個問題中:「先驗綜合的命題是可能的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問題的關鍵是,「人類是否給予對應的直視。」如果對應的直視不存在,則先驗綜合的命題就不成立。所以真正有價值的思考是,一,什麼是對應的直視;第二,人類如何通過沉思獲得這種直視。《聖經》閱讀是關於這種認識論的一個好的例證。閱讀《聖經》的前提條件必須是簡單相信,否則一個人即使學問再好,也無法進入《聖經》的體系。這種簡單相信的前提條件,就是認識論意義上的「對應的直視」。

很多中國人在面對更加開放的世界時,總是習慣性念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悖論在於,如果一個人已經擁有對一種新知識的鑒別能力,知道它好在哪裡,差在哪裡,意味著其知識狀態已經比它更高級。所以,這些愚蠢的口頭禪僅僅表明,中國人不願學習,總認為自己最正確。

從認識論的維度看,基督信仰是一個人最好的形而上訓練課。一個人如果缺少嚴謹細密的形而上訓練,是不可思議的,會導致人的思想方式同時失去方向感和坐標系,人的生命變成一個點,一個平面。你無法走向深刻,前面沒有天使引路,後面缺少悲劇推動,你是你自己的消費者,是你自己的墳墓。

聖經價值觀在每個細節都對人性保持絕對懷疑!為什麼要在知識中加入節制?是為了防止人的理性自負;為什麼在節制中加上忍耐,是為了防止人的短視,防止一蹴而就的心態;為什麼在忍耐里加上虔敬,是因為人的理性的忍耐並不可靠,只有把忍耐建立在基督的救贖上,人的忍耐才能可持續。

特雷莎修女是人類道德生活的典範。所謂典範,主要由兩方面構成:其一是她窮其一生去幫助別人,全世界都看得見她的愛。其二是她在日記里寫到,主啊,我經常聽不見你的聲音,並為此而悲傷。在最卑微的人身上展現她的愛,在最高的上帝面前展現她的誠實,這就是特雷莎修女的生命。可是,多少假裝聖潔、假裝屬靈的人們,無法接受特蕾莎的誠實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小和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的信仰:頭上三尺有神明,最終還是聽我的
明確的信仰到底有多麼重要

TAG:蘇小和商業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說一下你們公司對你影響深刻的價值觀?
演算法的價值觀就是人的價值觀
中醫文化歷經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其價值對後世產生了深厚的影響
什麼變成了我們不變的價值觀?
我怎麼可能改變你過去三十年的經歷和價值觀?
它們塑造了我的經濟視野與價值觀·書評
復聯3,讓我看到了中美價值觀的差異
如何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創造更多價值?
想留住對方的人,高價值才是關鍵
以前我們誤解「滅人慾、存天理」的思想了,其實這是普世的價值觀
父與子:兩代人的價值觀鴻溝深不見底
她用一片價值近2億的葉子,爆改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
即使價值觀不同,她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
人與人的差距,在於如何對待隱性價值
家裡養的多肉,畸形變異,其實是「綴化」觀賞價值更高呢!
數據價值帶來的改變,我們是否真正覺察?
蓮藕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值得一讀 深度了解
不要活在別人的價值觀里
三問新演算法:從流量導向到價值觀導向之變有多難?
《平凡的世界》——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婚姻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