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方絢麗的朝霞

東方絢麗的朝霞

絲綢是中國的特產,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並大規模生產絲綢製品,從西漢起,中國的絲綢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開啟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中國絲綢不斷傳入西方,西方各國富裕階層都把中國絲綢視為無上珍品,稱之為「東方絢麗的朝霞」。

絲綢亦並非因特產而稀有,其品質美感與中國瓷器一樣,享譽世界。

綾羅綢緞是日常生活中對絲織品的通稱,並非一個完整的分類方法。中國古代絲織品種有絹、紗、綺、綾、羅、錦、緞、緙絲等。這些五彩繽紛的絲綢製品所勾勒出的紋樣,創造了漢服華麗的篇章。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欣賞一些古人設計的絲綢紋樣。

- 漢 代 -

青地「登高明望四海」錦(漢)

綠地「長樂光明」錦(漢)

紅地「韓仁綉」彩錦(漢)

多彩提花熟絲織物。

經錦

錦是用彩色絲線以重組織織成的多彩顯花織物,是古代絲織品中結構最為複雜、變化最為豐富的一種。織錦始於西周,唐以前主要採用以經線顯花的經錦。

緯錦

受到西域紡織文化的影響,魏唐時織錦開始使用彩色緯線織出圖案,稱為緯錦。中唐起,緯線顯花成為絲綢提花織物中的主流,因可用多把不同色的緯梭輪換織

- 唐 代 -

銀紅地鳥含花錦(唐)

茶色地花樹羊綢(唐)

沉香地瑞鹿團花綢(唐)

綠地鳥獸紋綵綢(晉或北朝)

編輯絲織物的一個大類。指採用基本組織或混用變化組織或無其他類絲織物特徵的、質地緊密的絲織物。按原料分有綿綢、雙宮綢,採用柞蠶絲的鴨江綢、滌綸綢。

- 明 清 -

平紋地起斜紋花的絲織物。最遲產生於商代。古代綺除雙色綺外,都是用生絲織造後染色。南北朝時,幾何紋綺出現了比漢綺複雜的弧線結構。唐代綺的紋樣更趨寫實,宋綺的花紋組織浮線加長,花明地暗,花紋則以中型幾何填花者為多。宋以後綺這一品種便不多見。

斜紋(或變形斜紋)地起斜紋花的織物,可分為素綾和紋綾。素綾是單一的斜紋或變化斜紋織物,紋綾則是斜紋地上的單層暗花織物。戰國、秦漢時的絲織物中已有這一品種,但沒有保存下來的實物。到唐代,綾的生產始盛,浙江所產繚綾尤為名貴。唐李德裕的上奏繚綾狀中,談到繚綾有玄鵝、天馬、掬豹、盤絛等多種紋樣。宋代綾的產量很大。

雙根並絲所織粗厚平紋絲織物。甘肅敦煌發現過寫有「任城國亢父縑一匹,幅廣二尺二寸,長四丈,重廿四兩,值錢六百一十八」 的漢縑。縑與絹、綈、?、縵、紈、縞均為平紋織物,其中紈、縞為薄型或超薄型織物,縑和綈則比較厚實。

採用絞經組織使經線形成明顯絞轉的絲織物——用糾織法以地經紗和絞經紗與緯紗交織,形成椒形絞紗孔隙。羅在商代已經出現,在唐代,浙江的越羅和四川的單絲羅均十分著名。其中單絲羅表觀具有均勻分布的孔眼——後來稱為紗。明清時期羅的品種增多,主要有暗花羅、花羅、織金羅、妝花羅、織金妝花羅等。

全部或部分採用起絨組織、表面呈現絨毛或絨圈的絲織物。漢代出現絨圈錦,在錦上織出絨圈。明清時期的絨有漳絨、漳緞等多種名稱。

中國自從唐初創造了緯錦,織紋從平紋變化的經線雙面組織變為經斜紋地上起緯斜紋花。以後又通過織機裝造上的再改進,增加了控制地紋經線的綜片數,到宋代就出現了緞。緞的經緯絲中只有一種顯現於織物表面,相鄰的兩根經絲或緯絲上的組織點均勻分布,不相連續,故外觀光亮平滑,質地柔軟,厚薄可根據用途進行調節,是極其富麗華美的高級絲織品種。

妝花

採用挖梭工藝織入彩色絲線的提花織物。根據不同的組織,妝花織物可分為妝花紗、妝花羅、妝花緞等。妝花始於唐宋,盛於明清,是中國古代絲織品最高水平的代表。

表面有均勻方形孔眼的紗組織絲織物。陝西咸陽秦六國宮殿遺址曾發現紗地的刺繡。至宋代紗的經緯更稀疏,方孔更大,其至輕者叫「輕容紗」,產於亳州。

以強捻絲織造的薄型織物。織後煮練定形,織物表面因抽縮而呈現凹凸縐紋,即後世所稱的縐紗。

古代對質地緊密輕薄、細膩平挺的平紋類絲織物的通稱。平紋類織物早在新石器時期已經出現,並一直沿用至今,歷代又有紈、縞、紡、綈、絁、紬(綢)等變化。

織金

在不同地組織上再織入金線的織物,出現於唐代,流行於宋元,最為著名的是元代的納石失。織金通常要求紋樣花滿地少,充分發揮顯金效果。

採用通經斷緯法以平紋組織織成。織制時以本色絲作經,用小梭將各色緯線依畫稿挖梭織入,最後不同色彩的緯線間出現空隙,如「雕鏤之狀」,因此又稱刻絲、克絲。緙絲技術出現於唐代,盛行於宋代,一直延續至今。

前面說的紋樣,都是依靠編織。我們知道如今紋樣用的最多的就是染。絞纈的染法形成的紋樣。

用線或織物本身將織物扎結後入染,解結成紋,紋樣具有暈色效果。絞纈又名扎染,出現於東晉時期,唐宋時極盛,至今一直沿用。

纈小花:重複的萌感 - 絞纈製作需把絲綢按設計用線縛著、縫著或作成一定襞折,經染曬後便可得小簇可愛花樣。隋唐時期的絞纈名稱就有「大撮暈纈、瑪瑙纈、醉眼纈、方勝纈、團宮纈」等,由於後朝禁止民間使用染纈,傳至今日絕大多數的紋樣都已失傳。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宋代折枝花鳥畫構圖程式
給人類帶來歡樂的藝術家
高級的銀灰色 超美必收藏
說物 故園,幽夢

TAG:老坑文化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啟東方,古韻霓裳
東方圖鑑:東方美女之國民女神趙麗穎古裝劇照
東方·韻
蓮鶴方壺:東方最美的青銅器
丁方:西北與東方文藝復興
北方的冰雪王國,東方小巴黎——哈爾濱
北碚:東方的「諾亞方舟」
禪韻·東方小景
絲綢之路上探幽「東方蒙娜麗莎」
東方金字塔 西夏王朝夕陽下蒼涼的背影
新古典主義東方畫派:純潔的美麗少女
「尋找朱麗葉」,李宇春陣容里唯一的東方面孔
狐妖小紅娘:襲擊東方淮竹和東方秦蘭的妖怪有什麼來歷?
林青霞雍容華貴香港開講:最喜歡的角色是東方不敗
《西遊記女兒國》里趙麗穎的坐騎東方白鹿有多貴?
「東方劍橋」的野心
王麗坤穿白群走紅毯清新脫俗,網友:好一朵美麗的東方小花!
復古東南亞:東方的異域風情
越南·胡志明——「東方的巴黎」
雍麗迷人的東方地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