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曾國藩眼中的三種不幸,多少人曾因此失敗

曾國藩眼中的三種不幸,多少人曾因此失敗

曾國藩眼中的三種不幸,多少人曾因此失敗

曾國藩眼中的三種不幸,多少人曾因此失敗

? 點擊收聽 ?

8月1日801曾國藩眼中的三種不幸之事,多少人曾失敗0:0

來自拙誠學堂

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本文大約1600字,閱讀需要8分鐘

「晚清第一重臣」曾國藩曾如是說: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貳。他用「巧」「盈」「貳」三個字概括了人生的三種不祥、不幸或者說失敗。

- 01-

天道忌巧

天道是厭惡投機取巧行為的。不論什麼時代,大道至簡,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天道忌巧」,語出曾國藩,當時的晚清,在一種虛浮、圓滑、取巧的氛圍中,因此曾國藩大膽「去偽而崇拙」。

與其他天才的軍事家相比,曾國藩用兵,很少能出奇制勝。因為他有自知之明,從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低估對手的智商,由此發展出了一套「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工夫,穩慎徐圖,穩紮穩打,反而一步步地在與太平軍的作戰中佔盡了上風。

曾國藩的秘書趙烈文曾在日記里記載過這樣一個細節:曾國荃久攻天京(南京)不下,朝廷令李鴻章助剿。李一方面不想奪了曾家兄弟的頭功,向曾家邀功買好;另一方面又想把抗旨之責推給曾氏,因此私下做了很多小動作。於是,趙烈文評價李鴻章:「此一事而機械百出,語言處處不同,其圖望大功,日夜計算心機之工,細入毫芒。」

曾國藩眼中的三種不幸,多少人曾因此失敗

而曾國藩的對策是呈上一道誠懇卑約的奏摺,堅請速派李鴻章前來,不望有功,但求無過,言語懇切,謙卑恭順。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盤明眼人一目了然。趙烈文得出結論:曾國藩的手段,平直無奇,卻實高於李數倍。

曾國藩之所以能如此解決此事,是因為他認為「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聰明的人不願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鬆鬆垮垮。所以,「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扎紮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曾國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笨拙之上的。確實,「笨」到極致就是「聰明」,「拙」到極點就成了「巧」。

- 02 -

天道忌盈

易經中說,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都是忌盈好謙。

盈,就是滿、自滿,曾國藩認為這是人最大的凶德。一個人一旦自滿、驕傲,心裡就再也不能容人容事。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會在各個方面放鬆警惕,禍亂、失敗也必然接踵而至。在這方面,曾國藩和王陽明的認識驚人地相似。

曾國藩曾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冷笑,乃有進步也。古來言凶德至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

曾國藩眼中的三種不幸,多少人曾因此失敗

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戒驕字,以不輕易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傲為凶德,惰為衰氣。二者皆敗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

可見,曾國藩對於驕傲、自滿是多麼深惡痛絕。盈的對立面是謙。南懷瑾說,萬事退一步就叫謙,不傲慢就叫謙,讓一步就叫謙,多說一聲謝謝、對不起,就叫謙。人生到了最高處,就要平實,不要認為自己高,這就是謙的道理。

曾國藩和左宗棠兩人名氣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並稱。曾國藩要比左宗棠大,並且曾經對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為人非常自負,從沒有把曾國藩放在眼裡。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滿地問身旁的侍從:「為何人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一位侍從大膽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裡則無曾公。」曾與左,從「謙」這一點看,高下立判。

- 03 -

天道忌貳

所謂「貳」就是指有二心,用心不專。人生就是有了一定的目標,做事就是要專註,一心一意堅持走下去,老天都會幫忙的。

很多失敗的人,並不是他們不夠聰明,也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朝三暮四,做事不專心。看別人賣服裝賺錢,就開店賣服裝,剛開始盈利,見炒房子賺錢,就去炒房子,接著股市一路上漲,又馬上一頭扎進股市。

曾國藩眼中的三種不幸,多少人曾因此失敗

曾國藩曾經這樣反思自己: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想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我平生坐犯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

用功譬如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國藩的專註和他的「忌巧」是一致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拙誠學堂(zhuochengW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拙誠學堂 的精彩文章:

誰寫字「一字千金」?誰讀書「手不釋卷」?這些成語說的原來是他們!
饅頭、包子都是怎麼來的?發明者竟赫赫有名
曾國藩如何改變自己曾經的「毒舌」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抱朴守拙」
學禮儀|你能分清楚拱手禮和抱拳禮嗎?傳統見面禮儀都是怎麼來的?

TAG:拙誠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曾國藩一生名聲斐然,是很多人的榜樣,但這兩件事卻讓他後悔不已
曾國藩還是一個非常好的伯樂,到底有多少人因為曾國藩而拜相封侯
曾國藩認為,成功有很多種因素,失敗的原因無非是兩個字
曾國藩有多會看人?此人飯間一個小動作,曾國藩說:這個人不可用
曾國藩為什麼多次拒絕造反?就因為有他們幾個人的存在
提起湘軍,你只知曾國藩,其實此人才是創始人,只因死得太早,名氣遠不如曾國藩
這些不一樣的「人生三境」,也許就是你和曾國藩之間的差距。
曾國藩少時因太笨被小偷羞辱,如果沒遇到此人,最多當個教書先生
對於失敗,曾國藩認為,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儘管只見過一面,曾國藩卻對此人敬仰不已,視為學習的榜樣
此人屢次打敗曾國藩,是曾國藩唯一懼怕的人,為保將士此人帶兒子站在敵人面前
曾國藩:自古以來,無數人的失敗皆因這兩個字!
曾國藩有識人之術,卻唯獨看不透此人,他若不死,曾不會成功!
曾國藩:為人處世中,這三種人容易惹禍上身,你是其中一個嗎?
曾國藩:人到中年不得志,是因為缺少這五點,讀懂前途一片光明!
曾國藩給後世告誡:碰到這三類人,一定要遠離,多數人犯了卻不知
曾國藩:一個人的人生中,一旦出現這兩個字,就離失敗不遠了!
曾國藩的特殊癖好,至友看了一眼不久之後就暴斃
擁兵三十多萬的曾國藩,為什麼不敢稱帝,只因他清楚這兩件事情
曾國藩:富人比窮人少了點努力,卻多了這兩樣東西,做到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