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宋之韻:曠世奇才蘇東坡

宋之韻:曠世奇才蘇東坡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後台回復日期如0801,獲取當日詩詞日曆

今日優課,點擊收聽→怎樣寫好詠物詩詞

曠世奇才(上)

宋之韻:曠世奇才蘇東坡

公元1082年,四十六歲的蘇軾,在黃州赤壁酹江亭這裡寫下了震古爍今的名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這一聲長嘯穿越千年,一直在這裡隆隆地震響,將永遠叩擊遊人的心扉,「大江東去」這四個音搭配在一起,像一聲號角,是那麼和諧那麼響亮那麼雄勁。雖然這酹江亭上再也找不到他巨人的身影,再也問不出他悲涼的遭遇,但我們相信他還活在這裡,他是不會死的。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首兩句就像長江的巨浪,滾滾滔滔而下,氣勢磅礴。「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點出赤壁懷古的題旨。用「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來突出赤壁的險峻,極有聲色。「一時多少豪傑」把赤壁之戰中的英雄人物一總推入讀者的想像,然後快速轉入下片,用近景推出周瑜。「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幾句話就讓周瑜贏得了赤壁之戰。懷古是為了抒發心中的鬱積,詞人於是站出來告訴讀者,「人生如夢」,而自己偏生那麼容易動感情,以至「早生華髮」,實在可笑。

真的可笑嗎?不!當時的蘇軾是個有罪之人,因為三年前,他被一場卑劣的文字獄擊倒了。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永遠散發著血腥氣的「烏台詩案」。中國古代這個學者,思想家,詩人,詞人,散文家,畫家,書法家兼於一身的奇才,因為寫詩同情老百姓,被告發誣衊了早已走樣的新法,差點就丟了性命。

三年的時間不長,他內心的傷口肯定還在流血,他肯定還在做被推上刑場的噩夢。《赤壁懷古》就是在這種心緒下創作的。明白了這一點,讀這首詞自然該別有一番滋味。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讀這首詞,至今仍覺天風海雨氣勢逼人。在烏台詩案中,蘇軾的一些詩被挖出來示眾,用拐幾道彎兒的目光,從中找出攻擊王安石新法的罪證來。比如他一組《山村絕句》中有一首寫道:

老翁七十自腰鐮,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

七十歲的老翁沒飯吃,幸好春天山裡面有竹筍和蕨菜,於是腰裡別上鐮刀去找來充饑。可是買不著鹽,沒法子,煮一煮淡著就這麼吃了。這樣的詩原本不該有什麼問題,可就因為當時王安石變法,正搞得熱火朝天,說老百姓吃不上飯,特別是吃不上鹽,這就成了罪行。

用詞來凸現英雄人物,在詞壇開闢豪放一派,蘇軾這個首創之功,值得大書特書。前面說過,范仲淹,王安石這些政治家,都寫過豪放風格的詞,不過那隻能算特例,對宋代詞壇並沒有起到扭轉風氣的作用。從蘇軾起,詞才從歌樓酒館裡唱著玩兒的風流小曲,開始變得講究身份,敢與詩平起平坐了。他是詞壇的千里馬,他是殺入詞壇的趙子龍。任何難於駕馭的題材,在他面前也不敢不俯首投降。他那支能喚醒春風的筆,點向哪裡,哪裡就是萬紫千紅的花壇。他放懷歌唱著。

江城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寫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四十一歲,雖然已經「鬢微霜」,開始有白髮了,卻依然豪情滿懷,要為國家上陣殺敵。他翹首追問著「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渴望朝廷調他到邊防前線去,這種心雄萬夫,氣勢豪邁的境界,不要說婉約派詞人,就是不肯完全跟著婉約派走的范仲淹,王安石也是根本沒想過要進入的禁區。他的筆隨便點染,就像他作畫一樣,不求形似,只求寫出心中一時的感受。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村子裡到處是繅絲的繅車在響,一路走過去,棗花簌簌地往衣巾上落。古柳樹下,有人在賣黃瓜。酒困路長,抒情主人公感到又渴又累,於是敲開鄉下人家的門,去要茶喝。這樣的詞婉約派是不肯寫的,或者說他們不敢寫。因為這樣的詞,搬到酒席筵前去唱,多半是沒人願意聽的。但是蘇軾敢寫,他不在乎唱出來是不是有歌迷捧場。而只在乎讀起來是不是有詩的味道。

讀他這類信手拈來便詩意盎然的詞,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起他那些信手拈來的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是一首題畫詩,「竹外桃花三兩枝」,用竹子的青翠,來襯托桃花的鮮紅,一下就把艷麗的春光凸現出來了。最妙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將鴨子擬人化,使鴨子具有人的知覺。從這句詩,我們能聽見鴨子呱呱地叫著,能看見鴨子扇動翅膀,在水面上追逐撲騰的熱鬧。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用無人不知的美人西子,來突出西湖的美,這個比喻輕鬆不費力,蘇軾像是撿了現成的便宜。其實細想一下就知道,這是神來之筆。不僅像「春江水暖鴨先知」一樣超妙,還比得叫人拍案叫絕。

如果沒有那一場以殺死歌聲為快的文字獄,蘇軾這個曠世奇才,該會在詞中留下多少歡聲笑語,供後人吟詠。然而,歷史不接受假設,蘇軾只能在歷史的迴音壁前,唱出自己的悲哀、悲憤和無窮的悲鬱。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谷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也是以罪人的身份在黃州寫的,罪人就是沒有自由的人。他只有在沉醉的麻木中,尋得短暫的陶然自得。他醒了又醉了,醉了又醒了。半夜回來時叫不開門,於是而「倚杖聽江聲」。江聲浩浩,能告訴人什麼呢?江水以浩渺的滔滔,來展示自己的無拘無束。這不是在告訴人,為名利而奔忙是何等的可憐嗎?唉,趁此夜深風靜,江水安眠,還是駕上一葉扁舟,超離這冷氣逼人的世界吧。於是他輕輕哼著,「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他敞開莊子似的容納萬有的胸懷,使我沒入大自然,也使大自然沒於我,於是而物我兩忘。

關於這首詞,據記載還曾引起一場虛驚。這首詞第二天就傳遍四鄰,都說蘇軾駕小船逃走了。地方官聽說後大吃一驚,讓罪人逃走了那還了得,就趕忙去看個究竟。敲門一問才知道,蘇軾正蒙頭睡大覺呢。

其實,蘇軾根本不可能像李白那樣,說走起身就走,因為到宋代,已經不是「大道如青天」的時代,已經不允許跟著感覺走了。

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秋風颯颯,一年將盡,樹葉蕭蕭,催人變老。他卻無可奈何,只能痛苦地看著年光從指縫裡流走。不要責怪這歌聲過於凄苦,要知道,他靈魂的負擔太重太重了。

曠世奇才(下)

宋之韻:曠世奇才蘇東坡

蘇軾把自己的生活全方位撒進詞的沃野,用獨自從生活中濃縮出來的哲理去進行培育,使詞萬紫千紅,爭妍鬥豔,開出了有深度的,經得起琢磨的意境。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春日出遊,忽然遇上陣雨,同伴狼狽不堪,詞人卻「吟嘯且徐行」置之度外,「一蓑煙雨任平生」,披著蓑衣,在煙雨中奔走一生的準備都做好了,還會怕這麼一陣雨嗎?終於陣雨過後,斜照相迎。剛才那一陣「穿林打葉聲」不過是一場虛驚。實際上,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過。這裡有陶淵明的隨緣自適,有禪宗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的了悟。蘇軾抱著儒家的社會責任感來承當一切,一點不肯馬虎,這當然是行不通的。知無不言的性格,黑白分明的態度,使他受盡了折磨,貶官貶得一次比一比遠——

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已經貶到了惠州,當時這是地產的蠻荒之地,他竟然聲言只要天天有荔枝吃,就「不辭長作嶺南人」。這顯然是無可奈何的自寬自解,然而因為他是曠世奇才,又有充滿磁性的人格魅力,這使他那些藐小的政敵,忌妒得目光都發高燒。於是,他們借故把蘇軾再貶到海南的儋州。年已六十二歲的蘇軾,覺得真直到了人生的盡頭——

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

君看道旁石,儘是補天余。

他這塊有用的石頭,無法去補朝廷的裂縫,被拋擲出來,也許將永遠與海南這裡的巨石為伍吧!這是他無法排解的悲哀。然而,他畢竟是哲人,並沒有在荒涼中板結成石頭。「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他把這四年的貶謫當作一次旅遊。

如今,他矗立在東坡書院這裡,一派智者的深沉和學者的儒雅,來接受遊人的瞻仰。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思想家而兼詞人的蘇軾,通過中秋夜對弟弟的懷念,來破譯人生這個永恆的命題。這個命題永遠吸引著人們去解析,卻又是無法徹底解析的。因則這首詞,也就對千秋萬世的讀者,永遠都是一個無法排除的磁場。使人在磁力線的作用下產生無法抑制的審美衝動。詩人就是能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從生活中找到缺憾的人。蘇軾就總是能從別人認為理所當然的地方,用自己特有的敏感,看到並不如此。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殘紅凋盡,燕子呢喃,「枝上柳綿吹又少」的春末夏初,正「天涯何處無芳草」。詞中的抒情主人公,從一道圍牆外面走過,看見「牆裡鞦韆」,聽見「牆裡佳人笑」。終於,「笑漸不聞聲漸悄」,轉瞬之間,一切又復歸沉寂,好像什麼也不曾發生過。只有之多情的行人還在聆聽。他想找到一點什麼呢?生活永遠也不可能是美滿的,人們欣賞落霞的艷麗時,總是正在興頭上,天就暗下來了。總是「多情卻被無情惱」,於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一種令人神往的心跳,就這樣像電光石火一樣,一閃就消失了。就的那樣一閃就消失了?不是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天地間的一切,不是還那麼充滿了生機嗎?服膺莊子的蘇軾,總是會在暗淡的畫面上,留下一點透氣的亮點。「天涯何處無芳草」如今已經成了格言,成了民諺,我們都能信手拈來,隨口道出。

再來看看詞人是怎樣悼念亡妻的吧--「夜來幽夢忽還鄉」,他夢見妻子在「小軒窗,正梳妝」,於是兩人「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一夢醒來由不得想到「十年生死兩茫茫」,想到「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十年來風刀霜劍的煎逼,人在風塵中老了,「塵滿面,鬢如霜」,經歷了那麼多層層疊疊的憂患,會不會「縱使相逢應不識」呢?不會!「不思量,自難忘」!這是一段永遠也不會風化的愛,是不會變形的。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讀這首詞的最佳切入點,就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詩人夢見亡妻,想到「十年生死兩茫茫」,因而傷心哭泣,這是很自然的。可是死去的妻子與丈夫相對,為什麼也淚流滿面呢?因為詞人經歷了那麼多的憂患,無暇自己傷悼自己,就把一腔澀淚逢移植到亡妻的眼中,讓亡妻來為自己哭泣。深人無淺語,蘇軾總是能在詞中,留下一面窗子,讓讀者看到更遠的景緻。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

略呈橢圓形的廬山,橫看綿延不盡,側看高高聳起。從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印象,可是站在西林寺那裡,卻只見四圍都是山,根本想像不出「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變化,這是為什麼呢?「只緣生在此山中」。人被山吞噬了,失去了看山的角度,於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就成了生活真理。

不過永遠能讓人咂出新意,而又永遠也說不盡的,還是那首詠雁的《卜運算元》: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在「寂寞沙洲冷」的環境中,「缺月掛疏桐」的背景上,「漏斷人初靜」的時刻,一隻孤鴻,「驚起卻回頭」,飛起又落下,落下又飛起,這隻孤鴻為什麼要「揀盡寒枝不肯棲」呢?是因為被孤獨驅趕著,而驚疑而害怕嗎?應當是的。會不會是這些寒枝不合它的意,因而不願意停落在上面呢?應當也是的。原來這首詞是詞人在那場文字獄中死裡逃生後,被貶到黃州時寫的,很顯然,那「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孤鴻,就是詞人無處依託的投影。在人生的坐標系裡,他不知道,該到哪裡去找他自己的位置。宋代詞壇上最傑出的一代奇才,這個永遠都竭力用苦笑來按壓內心悲苦的哲人,終於就這樣在「有恨無人省」的冷漠中,耗盡了一生。

如今,他依然坐在四川老家三蘇祠這裡構思詩詞;站在第二故鄉海南這裡觀照人生;又靜靜地卧在河南郟縣這裡凈化他一生的悲苦。蘇東坡這個名字,將永遠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相關課程,值得一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超好聽!這些唯美歌曲都來自詩詞
那些充滿「負能量」的詩詞,誰的年少不迷茫?
影響人生的八句話
情話要是很美,旁人聽了都流淚
雅集|浙江詩友會:筆底滄桑君任寫,落花題罷寫雲天

TAG:詩詞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蘇東坡的絕世之作!
蘇東坡婚戀之謎:王弗
千年蘇東坡,永遠的蘇東坡
蘇東坡之赤壁賦
蘇東坡在東林寺和南華寺的禪詩
林語堂:頑童蘇東坡
林夕:蘇東坡的一首奇詩
蘇東坡的老饕賦
蘇東坡的赤壁:山寨版的,卻流芳百世
蘇東坡:歷史沉浮中永葆曠達的智者
蘇東坡:千古豪放
【蘇東坡傳】雪泥鴻爪
宋詞的巔峰對決:曠逸蘇東坡,雄豪辛棄疾!
蘇東坡的幽默
董其昌《蘇東坡醉翁操》
河東獅吼陳季常,千古風流蘇東坡
千古文豪蘇東坡
蘇東坡的大烏龍
蘇東坡的祖父
蘇軾為何叫蘇東坡?和湖北黃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