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禪修與漢傳佛教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
佛教於公元前6世紀在印度興起,逐漸向南亞、東南亞和中亞、東亞傳播,形成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三大體系。其中,漢傳佛教是佛教與中國本土原有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融合後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漢傳佛教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具有非常獨特、不可或缺的影響,並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
漢傳佛教在中國的興起可以追溯到東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當時,皇帝派遣使臣到西域訪求佛法。3年後使臣同兩位印度高僧回到首都洛陽,並運回許多佛像和經書。自此,佛典翻譯、義理研究、法門修證事業次第展開,並在隋唐時代(公元581年-805年)達到極盛。
那時漢傳佛教先後興起許多宗派,呈現各具特色、相互輝映的景象,主要有法性宗、法相宗、天台宗、賢首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其中,中國禪宗的興盛,為漢傳佛教所獨有。這一現象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祖師大德們高度的創造性思維和深刻的本土化意識。許多祖師大德都是自幼出家,窮畢生之精力研修教理,故能博採眾長,獨樹一幟。
漢傳佛教對印度佛教的一大補充和創新是大藏經的編寫。中國曆朝歷代編寫的大藏經多達二十多個版本、每版卷帙達數千卷之巨,堪稱是中華文化的無價瑰寶。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這些文獻是全面認識漢傳佛教經典及宗派的基礎。
由於漢語系的佛教典籍向西方傳譯的缺乏和滯後,西方社會對漢傳佛教經典及宗派缺乏全面認識,因此造成很多誤解,比如不少人以為漢傳佛教就是禪修。實際上,禪修只是漢傳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如果深入卷帙浩繁的漢傳佛教典籍,就會發現這些修行法門背後都有非常深廣的思想理論作為支撐。
近代伴隨著漢傳佛教典籍的整理、寺院規制的恢復和佛教人才的培育,漢傳佛教重獲振興。20世紀下半葉以來,台灣、香港、大陸的漢傳佛教界致力於發揚「人間佛教」的理念,注重改良社會、促進和平、建設人間凈土,倡導慈悲智慧化解矛盾、消弭紛爭,呼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共同致力於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呼籲佛教各宗派的交流互鑒,推動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對話合作,倡導宗教寬容,加深彼此了解與相互尊重;注重適應時代發展並致力於回應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加強佛教與現代科技文明的互動,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精神資源。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世界佛教論壇」等國際性佛教會議的成功舉辦,漢傳佛教倡導與踐行的理念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理解和認同。
漢傳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的兩千年里,不斷與中國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融合,並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演變而與時俱進,形成了獨特的大乘佛法思想和組織管理制度,積累了豐富而務實的社會化經驗與理念。全面深入地認識這一特點,對於推進漢傳佛教在當代的發展、對於審視宗教如何面對傳統與現實,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示。
首先,關於漢傳佛教的精神與教義。漢傳佛教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慈悲智慧、平等圓融、普渡眾生的精神和教義,具有亘古常新的價值。第一,宣揚眾生平等的理念,平等利益一切眾生。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以佛性等故,視眾生無有差別」。第二,倡導「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理念,圓融對待一切宗教。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學問都是佛法深邃智慧的應機開顯,「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經》)。第三,充分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差異性,重視融入本土文明。佛陀制定出隨方毗尼,教導弟子尊重各地的風俗習慣:「雖是我所制,而於余方不以為清凈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余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五分律》卷第二十二)
其次,關於漢傳佛教的寺院管理。在古代印度,佛教出家人居無定所,遊方乞食。佛教傳入中國後,這種生存方式不被中國社會文化習俗所尊重。於是,中國的出家人興建寺院,自食其力,並將寺院發展為修行、弘法、利生的場所。因為漢傳佛教這種社會生存形態的變化,佛制戒律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和滿足佛教發展的現實需求,所以中國古代的祖師們創立了以「百丈清規」為代表的各種叢林清規,以戒律、清規相結合的模式來管理出家僧尼。
佛教寺院在歷史上充當著學術機構、教育場所、慈善機構、圖書館藏和文化中心等多重角色,僧侶們成為知識與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漢傳佛教出家人在寺廟裡的這種團體生活、修行方式,適應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也創造了一種珍貴的社會形態。由此帶給我們一種思考和啟示:在現代社會,宗教生活怎樣與世俗生活接軌,宗教的制度怎樣與社會管理制度結合?在全球化背景下,漢傳佛教的社會形態、管理模式、發展模式以及與社會的互動模式,需要做出怎樣的開拓和創新?
再次,關於漢傳佛教本土化的社會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有:注重功德,注重報恩,注重圓融。印度佛教強調業果,漢傳佛教更注重功德。漢傳佛教針對中國人對現實人生的積極心態和對現世利樂的重視,在弘法利生中更注意啟發人們奉獻利他的善心善行,如布施、供養。漢傳佛教對「功德」的重視,既體現了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的內涵,也為佛教的發展、傳播提供了深厚的物質基礎與社會基礎。漢傳佛教倡導「上報四重恩」(報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三寶恩)的教義,也就是說,佛教徒乃至整個佛教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和發展,必須同時考慮到父母、國家、社會民眾以及三寶對我們的恩德,並以實際行動去回報這些恩德。
報恩的理念非常契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對於現代社會而言,它也具有彌補和修正「個人中心主義」「消費主義」「經驗主義」等現代文明弊病,進而實現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特殊作用。「圓融」是漢傳佛教最具有智慧光彩的特徵。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年來,歷代祖師大德不僅使印度佛教思想與中國本土的儒道等思想文化互相交流、和諧共處,而且與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民俗民情緊密結合、融為一體,隨緣利益眾生。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多元、開放、包容的時代,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之間如何求同存異、交流互鑒,正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縱覽人類文明交流的歷史,只有通過不斷交流才能找出不同宗教和文化的異同點,進而超越各自局限,實現優勢互補,而這一過程也將為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不同文明之間的和平相處、共同發展提供基礎。實際上,世界範圍內很多隔閡、摩擦的出現甚至戰爭的發生,都跟人們思想觀念的差異和衝突有關,其根源就是對彼此的文化、信仰、習俗等各方面缺乏應有的理解和認識。漢傳佛教所具有的圓融和平的精神,所體現的靈活務實的態度,所積累的行之有效的經驗,既是漢傳佛教擁有源源不斷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也是漢傳佛教為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啟示。
※修五門行 自利利他
※阻礙解脫的十種業障
※怎樣對治修行中的退轉
※《南山律在家備覽》遮戒與性戒差別(二)
TAG:小和尚 |
※仁清法師:佛教徒都是遵循佛的教育而修學
※學誠法師:念佛與皈依
※學誠法師:佛教沒有「本命佛」的說法
※仁清法師:佛教心為宗
※學誠法師:莊稼
※道偉法師:修學佛法的目的與意義
※法藏法師:略談佛法修行與佛教學術的分野
※慈恩玄奘法師傳
※慧律法師:修學佛道的總皈依
※學誠法師:福報與功德
※昌臻法師:學佛的捷徑
※趙朴初:紀念玄奘法師,學習玄奘法師
※學誠法師:福報怎麼修
※聖嚴法師:辦公室哲學
※大唐慈恩寺玄奘法師傳
※仁清法師:佛陀的囑託
※仁清法師:佛像和寺院的意義
※賢月法師、賢山法師的弗朗西弘法之旅
※極樂心法連載:老祖宗的科學 仁煥法師開示
※《佛陀大傳》皆仁法師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