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給GTX1050找個家,Intel i7與Ryzen平台實測對比

給GTX1050找個家,Intel i7與Ryzen平台實測對比

今年挖礦熱潮造成了中高端顯卡變成脫銷品,不少顯卡暴漲了一大截。退而求次,找一個過度顯卡如何?gt1030撐死就是幾年前GTX750TI左右的水準。真要玩遊戲,還是多花一點上個GTX1050吧。當然了,有條件直接上更高那是沒說的。

GTX1050作為一張入門級遊戲顯卡,主打的是能耗比,比較適宜的搭配是B150,B250甚至B85之類的主流平台產品。Cpu的話,i5已經足夠了。

或者現在即將發布的Ryzen 3系列搭配B350也是不錯的。

最近天氣熱到令人髮指,甚至部分地區出現40度的高溫。

與其在外面冒著中暑的危險瞎跑,還不如在家喝著可樂打打遊戲舒服

入門級的顯卡關鍵是性價比以及售後,銘瑄GTX1050終結者提供三年售後,足夠折騰到、GTX2050甚至3050

旗艦顯卡好,但並不是所有人的菜

GTX1050屬於第十代的N卡,基於PASCAL架構,晶元代號GP107-300,擁有640個CUDA處理器,搭配128bit 2GB GDDR5顯存,等效頻率8008MHz。該卡的基礎頻率為1354MHz,Boost之後頻率可達1455MHz。

由於工藝的進步,GTX1050本身發熱並不高,甚至做minn卡難度也不大。

而銘瑄GTX1050終結者,是一款雙風扇單熱管散熱的顯卡。兩個風扇的直徑均為9CM,且旋轉的方向剛好相反,可以形成兩個強勁的空氣渦流,整體散熱性能提高三成。

我手上的是冰火版本,還有太極版本。區別在於,冰火版是紅白風扇,背面紅色太極定製LED;太極版是熊貓色,背面是藍色太極定製LED

單熱管單6pin供電,估計預留不少的超頻空間的說

作為千元以下顯卡,對於偶然玩遊戲或者以網遊為主的朋友來說比較合適。

搭配的平台,個人建議是i5+B250甚至B150均可,剛好手上還有別的平台,特意跑三組測試,讓大家參考一下

組合1:i5 6500+B150

如果用B250的話,建議考慮M.2 介面SSD。其餘跟B150區別不大

方案2: i7 6700K+Z270

Z270的話,功能齊全,SLI,M.2 SSD,高頻內存均可支持

方案3:Ryzen 1700X+X370

最近最熱的cpu當然是Ryzen系列,有條件裝一個Ryzen 3平台亦可。感覺這個才是真正吹響反攻的號角。

三個平台數據有點多,為了方便閱讀,第一個數據是i5+B150,第二個數據是i7+Z270,第三個是Ryzen 1700x平台(工程樣板,不能顯示序列號)

1.3DMark11 X模式

跑分而言,性能最高的Ryzen 1700稍微超越兩個Intel的cpu

2.新3DMARK Firestrike場景,EX模式(DX11)

I5 6500是四核四線程,頻率也不高,因此預料之中會跟其餘兩者拉出區別,但是差距不過是5%左右吧

和之前的benchmark差不多,i5 6500的頻率僅僅3.2G,頻率有點低

3.奇點燃盡 DX12性能測試

出乎意料,Ryzen 1700X跑分超越了其餘兩者

4.古墓麗影10 DX12遊戲性能測試

6700k和Ryzen成績一樣,但是居然不如6500

不過,也就是誤差範圍

GTX1050要玩3A大作還是開中畫質比較現實

5.殺手6

Ryzen居然墊底了,萬萬想不到,不過大家都是47幀左右,沒事

6.彩虹六號

彩虹六號倒是挺吃線程的,最低的就是i5,接近落後10%

7.怪物獵人

同樣是Ryzen墊底,再次強調,cpu是ES版本,序列號不能曝光

不過差距也是不大,都35幀左右

8.神偷4

i5和Ryzen一個水平,都是47幀,i7多兩幀

9.古墓麗影9

又是Ryzen墊底,古墓麗影9對於SLI,CF支持很好,但是對於Ryzen支持貌似一般般

10.熱血無賴

熱血無賴這遊戲更加老,對於Ryzen支持更加差

11.守望先鋒

守望先鋒開極高畫質,60幀還是穩的。當然了,要是打團戰的高手,建議開高畫質,這樣子幀數可以再高20幀左右,更加順手

溫度方面

現在廣州附近溫度33度左右,室內空調開28,Furmark拷機半小時,穩定穩定在44度

雙風扇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更低的轉速下面保持低溫,銘瑄的雙風扇旋轉的方向剛好相反,可以形成兩個強勁的空氣渦流,整體散熱性能提高35%,比起傳統的雙風扇更加給力

總結

基本上來說,GTX1050配i5都足夠了。支持想以後升級,組Ryzen平台的話,只要不是玩老遊戲的話,問題也是不大的

雖然現在已經有16核心的CPU,但是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顯卡更加重要,外設產品也要跟上。GTX1050作為入門級顯卡,電競遊戲隨便玩,單機開中高畫質也不虛,而且對電源要求極低,即使八百年前的額定300w都無所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tel 的精彩文章:

Google 新任多元人資長,是否能複製 Intel 人力多元及留住人才的成功案例?
剖析全球最掙錢的五家半導體公司,你更看好誰?
換增強版吧,微軟美國停售1TB初版Surface Book
你的電腦真能搞定4K?老司機必懂的4K視頻攻略

TAG:intel |

您可能感興趣

Google以5000萬美元收購IoT平台Xively
4.25 VR掃描:Oculus Rift+Touch套餐現僅售350美元;Carvana收購互動式汽車影像平台Car360
小米Mi A2和Mi A2 Lite在Android One平台正式推出,40個國家銷售
聯想IdeaPad 530S曝光:搭載AMD Ryzen/Vega GPU平台
聯想IdeaPad 530S曝光 AMD Ryzen/Vega GPU平台
Vicon在GDC 2018展示動作捕捉平台Shōgun1.2
聯想IdeaPad 530S曝光 採用AMD Ryzen/Vega GPU平台
AMD:7nm Zen2伺服器平台明年見 對手是Intel後年的10nm
Taboola 透露2018 年10億美元小目標的背後計劃:比Google、Facebook更開放的平台
Qualcomm推出面向Windows 10 PC的驍龍850移動計算平台
服裝租賃平台Rent the Runway獲投$2000萬
華碩發布Gemini Lake平台主板Prime J4005I-C
PyTorch 0.4.0 大更新,正式支持 Windows 平台
全平台 VLC 3.0 發布!4K/8K 硬解支持、HDR10、Chromecast支持
Valve:Steam平台VR月活用戶年同比增長160%
2018Google I/O發布人工智慧與穿戴平台升級,預覽版Android P
提供24小時視頻諮詢,在線醫療平台 Doctor On Demand獲7400 萬美元融資
Aspect Biosystems獲100萬美元投資,以商業化Lab-on-a-Printer生物3D列印平台!
Apacer AS2280P2 M.2 PCIe Gen 3 x2 SSD極速登場,實現強悍電競與高階多媒體雙用平台!
Ubuntu18.04LTS下搭建Web環境暨安裝Moodle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