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英展」中的世界古代宗教

「大英展」中的世界古代宗教

宗教改革百年紀念宣傳畫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結束後移師上海博物館,在上海的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

「大英展」緣起於2010年大英博物館與英國廣播公司的合作項目——用100件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由於廣播節目在英國廣受好評,創下1100萬人同時收聽的記錄。大英博物館又與企鵝出版公司出版了中文版《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一書。在此基礎上,大英博物館經過對文物進行調整後,推出了展覽項目,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巡展。這一展覽已經在日本、阿聯酋、中國台灣、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多家博物館展出,成為近年來國際博物館界的熱門話題。中國大陸是「大英展」世界巡迴展覽的重要一站。

「大英展」從大英博物館80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出100件(組)展品,從奧杜威峽谷出土的石質砍砸器,到當代人工製品,縱橫200萬年,橫跨五大洲,講述人類文明的歷程。分為「開端」「最初的城市」「權力與哲學」「信仰與儀式」「貿易與侵略」「創新與適應」「我們製造的世界」等單元。其中,「信仰與儀式」單元講述的是世界歷史中宗教及儀式的重要性。

薩珊國王狩獵盤

縱觀世界歷史,不同的宗教都藉助器物使人靠近他們的神。「信仰與儀式」單元中的器物許多是隨葬品,讓觀眾直接面對當時社會的信仰和夢想,幫助觀眾理解那些消逝已久的儀式的複雜性與神聖性。

古地亞是公元前2100年左右,拉迦什獨立王國的王子。他以虔誠和大量修建廟宇而聞名,在鐵羅(今伊拉克)發現了一系列古地亞王子或站或坐的閃長石雕像,雕像背後的銘文記錄了這位王子向巴烏女神奉獻的祭品清單。這次展覽的雕像是4000多年前的文物。

奈斯曼《亡靈書》稱量心臟圖

展覽有十餘件埃及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奈斯曼《亡靈書》稱量心臟圖。這件文物距今兩千多年,莎草紙的彩繪依然栩栩如生,描繪著逝者在前往另一個世界的過程中,面對不同神靈的場景。這件文物旁邊是一個泥胎盒子,算是亡靈書的「標配」。在古埃及,護身符、陵寢侍者、亡靈書將在墳墓中陪伴死者,以保證他們死後舒適的生活。因為人們在陵寢中放置的小物件越來越多,這種盒子便應運而生。盒子上一般繪有逝者在死亡判官歐西里斯神前祈禱的葬禮場面。

奈斯曼《亡靈書》稱量心臟圖

六博俑

展覽中有一組東漢六博俑。它是古代文化滄海中的一斑,藉此可窺視中國漢代人的生活與思想。這組東漢六博俑,其質地為綠釉陶質、紅胎,由一張長方形合榻、兩個對坐於榻上的人物俑、兩者之間的一件博枰及其上的博具組成。六博是中國古代一種擲採行棋的博弈遊戲。入漢以後,墓中隨葬六博逐漸由具象的博具轉向抽象的圖案或陶俑等形式,這意味著墓葬禮儀乃至死亡觀念的轉型。漢朝流行「事死如事生」的觀念,人們相信一個人在去世以後,逝去的只是其肉身,而魂靈是不滅的,在墓室中他能夠延續生前的生活。因此,墓中會陪葬大量墓主人生前用過的器具以及模仿現實生活的明器,乃至動物形象、人物俑、鎮墓俑等,用以服務墓主人,希望墓主人在死後能繼續享受生前所擁有的一切。漢代的墓葬藝術說明了漢代人對生死終極命題的思考。他們熱愛生活,同時對死亡也有清醒的認識,承認並接受生死大限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們通過墓室建築的設計、氛圍的營造以及相關禮儀,對於超越死亡進行著嘗試與渴求。

六博俑

犍陀羅佛陀坐像

展品中有一尊典型的犍陀羅風格的佛坐像。犍陀羅位於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谷地,自古是印度西北門戶、外族入侵必經之路,是連接印度與中亞、西亞和地中海世界的紐帶,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十字路口。犍陀羅藝術,又被稱為希臘式佛教藝術,其繁榮時期為印度貴霜王朝時期。犍陀羅藝術最大的貢獻是創造了希臘化風格的犍陀羅佛像。由於統治的需要,貴霜王朝的迦膩色伽國王皈依佛教,被譽為庇護佛教的「阿育王第二」。他不僅在犍陀羅地區建造了大批的佛塔寺院,還仿照希臘、羅馬神像雕刻的樣式建造了大量佛像、菩薩像。而在此之前的佛教傳播形式中,從未出現過佛像,人們只通過各種象徵物(例如蓮花、佛塔、菩提樹等)隱喻佛陀的存在。膽識過人又善於學習的迦膩色伽國王秉承傳播佛法之心,鼓勵創造出造型典雅的犍陀羅佛像,為此後佛教的傳播開創了一種嶄新的方式。當時新興的大乘佛教使佛陀神化、人格化的觀念,恰恰符合犍陀羅地區流行了幾百年的希臘化文化「人神同形」的造像傳統。當時寬容的宗教政策,使犍陀羅藝術家不再滿足於用象徵符號代替已被人格化的佛陀,開始不顧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清規戒律,學習希臘、羅馬雕刻的慣例,仿照希臘、羅馬神像的樣品,直接雕刻出了佛陀本身人形的形象。

健陀羅佛陀坐像

約拿圖像石棺

「約拿的故事」,這個出現在《聖經·舊約》中的故事,在贖罪日被猶太人誦讀。展品中的羅馬時期的約拿圖像石棺可能是為基督徒專門製作的,角上雕刻的羊羔或許代表了「上帝的羔羊」,其在《聖經》中通常指代耶穌。這件石棺約在18世紀被運到英格蘭並被鑽出幾個孔洞,或許被用作了噴泉的構件。

約拿圖像石棺

阿卜杜勒·馬利克金幣

展品中的「阿卜杜勒·馬利克金幣」上不再使用人像,表明了伊斯蘭教反對崇拜偶像的觀念。公元691—692年,伊斯蘭教地區實行貨幣改革,將《古蘭經》詩句寫到此前畫有統治者手握寶劍形象的錢幣上。此後不久,阿卜杜勒·馬利克金幣就成為了伊斯蘭世界錢幣的標準樣式。

阿卜杜勒·馬克利金幣

鎏金象牙雕基督雕像

從公元1510年起,印度果阿成為新建立的印葡帝國的中心,在印度的傳教士急於使當地人皈依天主教,所以他們使用歐洲木刻版畫向當地人介紹天主教聖像。而印度人則使用更具本土特色的形式。展品中的鎏金象牙雕基督雕像可能出自一位印度皈依者之手。象牙是製作宗教用品的流行原料,像這樣的雕像有些被賣給亞洲的天主教徒,有些則出口到西班牙和葡萄牙。

鎏金象牙雕基督雕像

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

歡迎分享轉發!

統籌監製:俞虹 製作審校:趙琳

微信ID:zgmzbw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華每天一元放生 的精彩文章:

對外人能慈悲,但是對家人卻不行
印順大和尚:世間最富足的人是誰?
誦持〈楞嚴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TAG:金華每天一元放生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四大宗教之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
【宗教與中國文化】佛教的共生智慧
世界宗教之《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區別》
世界三大宗教中,那個宗教的影響最大?伊斯蘭教輸陣不輸人
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文化——道教
熱貢:藝術在宗教中生長
世界上最大的十個宗教 全球知名的宗教!
佛教是世界上眾多宗教中極富生命力的教派之一
穆斯林的歷史:當今世界第二大宗教——伊斯蘭教的風雲變化歷史
蔚為大觀的泉州古代宗教造像
首屆中國宗教建築文化藝術博覽會
唐武宗大肆打擊和尚,影響了中國宗教文化的多面發展
中國五大宗教是什麼?
中國傳統宗教道教在歷史上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詩歌是中國人的宗教
中國的五大宗教「五教同光」,看透中國人的信仰!
說說宗教中的「大神」
宋元泉州:「世界宗教的博物館」
中國四大宗教全解析
世界三大宗教在全世界傳播,我們的道教卻只在中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