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舍投湖之前,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老舍投湖之前,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來源 / 網易財經(原載東方早報(上海))

文 / 傅適野(早報見習記者)

原標題:老舍投湖的種子在何時埋下?

老舍努力跟隨新中國發展腳步,但很多時候,面對革命運動題材,他力不從心。

「我當時寫完老舍這篇之後很長時間沒有走出來,《花開花落有幾回》是我自己在《人有病,天知否》這本書里最喜歡的。老舍就是花開花落,起起伏伏。他升得那麼高,又摔得那麼慘,最後以死亡告終。很多人都說那天晚上如果他扛過去了,可能就不死了。」學者陳徒手時隔十幾年再談那篇文章,仍然十分動情,對於老舍在那個時代中所遭受的一切唏噓不已。

今年是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這幾年一逢老舍祭日,學者陳徒手都要應付媒體。在北京青年報的大樓里見到他的時候,早報記者問他是否厭煩這個話題,是否覺得人們在消費老舍。陳徒手說:「這絕對不是消費,這是個很嚴肅的事情。我多次聽說,有不少人提議在太平湖設一個碑,寫『老舍遇難處』。我聽了心裡不好受,但覺得值得做。我覺得老舍的心路歷程很值得研究。」

老舍的悲劇因素

是十幾年來鋪墊所得

陳徒手一直在想老舍在1966年8月24日那一天是怎麼過的:他是怎麼離開的家,又是沿著什麼樣的線路走到太平湖去。那天,老舍究竟在想些什麼。那天,老舍可能經過了人藝劇場的門口。畢竟他有那麼多部話劇在那裡上演,有成功的,有失敗的。「我估計他到那會有個停步,停下來看看那個劇場。」陳徒手說。

和很多人一樣,陳徒手對老舍之死充滿了興趣。在三聯書店2013年版《人有病,天知否》中,他給每篇文章新增了題記。在《老舍》一文的題記中,他這樣寫道:「1966年8月他自沉於太平湖,那一天他究竟在想什麼?一路走來一路想,他因何最後在昏暗的湖邊身心崩潰?一大批作家學者官員在同樣的地方挨打受辱,為什麼偏偏是老舍先生『自絕於人民』?他心裡的痛苦糾結在哪裡?解不開的思想疙瘩又在哪裡? 」

但和很多人不同,他沒有選擇去還原老捨去世的那一天。《花開花落有幾回》直到倒數第三頁,才開始講老舍的死,從1966年1月31日北京人藝的種種人事變動說起。這段寫得很簡潔,節奏也很快,像疾風暴雨,一句一讀敲打在人的心上。

老舍的死,被揉進了一系列的風雲驟變中,是一整個政治變動鏈條中微小但卻不可或缺的一環。「8月24日,老舍沉湖自殺。」陳徒手把這一事件濃縮成了這十個字,輕描淡寫但又異常沉重。

當被問及這樣的寫作安排時,陳徒手說老舍之死已經太多人做過了。所以他不想重複,想找些新的角度。作為一個史料收集者,借工作之機看了北京人藝的藝術檔案,給了他一個寶貴的機會,使他得以從老舍與人藝的「悲歡離合」中窺得老舍其人,得以把引發老舍死亡的原因往前推,去看看這個種子,在何時埋下。

「老舍的死絕不能只怪罪於那幾十個掄著皮帶打人的紅衛兵!」 這是《花開花落有幾回》一文的結尾。陳徒手喜歡這個結尾,「因為這個結尾給人很多想像。」同時也表明了,老舍的死絕非在太廟挨了紅衛兵一頓打那麼簡單。相反,老捨身上的悲劇性因素,是十幾年來鋪墊所得。只不過恰好,在那頓挨打後爆發了,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的悲劇因素其實在他最輝煌的時候就埋下了,他就是不被信任。很多人覺得他是資產階級分子﹔沒有經過革命鬥爭的鍛煉。這是最根本的。從1950年代初期一直到『文革』,對老舍的異議一直都在,老舍也能感覺到。」

陳徒手說,大家原來總覺得老舍的死,好像是他那天被打之後突然產生的念頭。但其實並非如此。老舍之子舒乙曾對他說,老舍寫了30多個劇本,光話劇就17部,這是相當高產的。1951年話劇《龍鬚溝》演完之後,老舍特別高興,老演員鄭榕告訴陳徒手,當時老舍把所有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叫到他豐富衚衕的家中。按照老北京的風俗,請了大廚師,帶著徒弟,背著一口大鍋,做了一百道菜。老舍在院子里設宴招待。那天老舍喝多了,特興奮,說了很多感謝的話。

陳徒手覺得《龍鬚溝》這個例子特別能說明問題:在成功的同時,也有很多悲哀的種子已經被埋下。

「周總理特別喜歡《龍鬚溝》,覺得這個戲讓窮苦人民知道了是誰領導他們翻了身。他覺得老舍的劇本比《人民日報》社論都管用,解決了大問題。周恩來跟周揚說,得好好宣傳一下。後來周揚就在《人民日報》寫了一大版文章,誇《龍鬚溝》,還想給老舍頒獎。但馬上就遇到障礙,當時解放區來的作家、理論家不幹了,說老舍沒參加解放鬥爭,他那時候在美國。彭真知道以後說《龍鬚溝》是寫北京的,可以由北京市來頒獎,所以後來『人民藝術家』是北京市頒的。所以這個事情一開始就有很多糾結和矛盾。」

跟上「新時代」

老舍的力不從心

老舍努力跟隨新中國發展的腳步,但他也深知自己的局限性。很多時候,面對革命運動題材,他力不從心。

陳徒手回憶,當時他採訪人藝老演員葉子,葉子說大躍進時期,老舍腰疼得厲害,實際上他並沒有過多地參與社會活動,最多就是在街道動員的時候捐點鐵器,因此他和外面熱火朝天的生活還是有距離。有時候實在寫不下去了,他一幕就寫幾句話,然後跟演員說,「你們自己去編吧。」還有的時候,演員的台詞是直接挪用《人民日報》的社論,諸如「共產主義是橋樑」。寫《青年突擊隊》的時候也是這樣,根據勞模英雄事迹寫。演員們到下面去體驗生活,回來直接把素材給老舍,老舍現寫。

「所以說他的努力還是有局限性的,他也知道自己幹不了這個事情。」陳徒手說,1957年初春時候老舍對自己有反思,他懊惱,覺得自己當時的寫作就是個搬運工,沒有任何藝術技巧。

「我覺得這是他的一個痛點。他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已經是很有名氣的了,寫那麼好的文字,塑造那麼好的人物,再去做這種工作,對於他的藝術天分來說也是一種折磨。他解放後就沒寫出什麼小說,只有一個《無名高地有了名》。我看那個小說也很生硬。他寫字的能力已經徹底被毀掉了。《四世同堂》等作品,雖然也還可以,但是相比他1930年代的作品,確實有很大的落差。」陳徒手感嘆道。

但老舍的魅力就在於他的立體性和複雜性。一方面,他懊惱於自己寫出的文字,但另一方面,他仍然十分積極地進行同類型的創作。他力圖讓自己的話劇作品反映革命生活,有時候甚至是先於生活一步,呈現出來。

「他寫《紅大院》《女店員》都是跟著運動走。《紅大院》寫城市人民公社運動。當時城市人民公社還在醞釀,正在制訂方案。老舍搶了先機寫,寫好之後就開始排練。但城市人民公社遲遲沒有成立,戲不好上演。於是全劇組就等待。忽然聽說天津成立了城市人民公社,劇組就飛奔去體驗生活。但當時經濟形勢不好,隨著1959年、1960年大躍進出現失敗跡象,城市人民公社就一直沒成立。所以老舍的劇本雖趕了個早,但可能演了幾場就草草結束了。」

到了1965年,老舍已經不再是人藝的座上客了。老舍家離人藝很近,走路就能到。以前每年人藝有重要的演出都請老捨去看,到了1965年,人藝不敢請他了。後來他去日本訪問,回來之後寫了一篇很長的遊記,給了《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沒有發。這對老舍的打擊非常大。

同年,《北京日報》還排了整版文章,批判老舍、焦菊隱。文章都排好了,但可能因為當時領導還沒考慮成熟,就沒見報。如果當時按照鬥爭的程序,一見報,就等於老舍在那時候就作為批判對象,提前被拋出去。但陳徒手覺得,如果1965年老舍就被批鬥了,那可能他1966年就不會自殺,因為他就有心理準備了。所以1965年的這次化險為夷,實際上也為他1966年的自殺埋下了一個伏筆。

「1965年和1966年,老舍的內心絕對是非常不平靜的,他想努力跟上形勢,但已經非常吃力,還被排斥在外。他積累了好幾年的絕望,只是到挨打以後那種絕望突然爆發。」陳徒手說。

在《花開花落有幾回》的最後,陳徒手寫了這樣兩段話:

「等到『文革』一結束,《茶館》劇組的人們一下子似乎重新讀活了《茶館》,讀懂了老舍。但他們又惶然表示:不能全懂。」

陳徒手說這是人藝的老演員跟他說的。他們說,「文革」之後重新排戲,有一種做夢的感覺。他們一遍遍地謝幕,眼淚全掉下來了。老舍不在了,焦菊隱也不在了,都不在了。演員在「文革」期間也經歷了大起大落。重排的時候,演員們台詞都沒有問題,但他們內心的沉澱都不一樣了。

而回憶起1998年在人藝檔案室抄檔案的那段時間,以及當時和人藝老演員一起回味那個荒誕年代的種種往事,陳徒手也覺得恍恍惚惚,像是做了一場夢。

「檔案室在人藝劇場三樓的房間里,都是1950年代的舊柜子。檔案保留得特別好,是按照劇組分類的,比如說《茶館》這個劇組的檔案,就裝在一個大盒子里,裡面有導演的手記、場記圖、演員的人物小傳。全部都有。」

「除了林連昆生病了,于是之老師說話不行了,其他編導、演員我都採訪了,特別難得。」 陳徒手至今仍覺得自己幸運。他說作為一個史料工作者,自己大部分時候是在和歷史賽跑。跑得慢,就追不上了。而在老舍這件事情上,他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很多單位的檔案現在都不容易看到了」。

就像老舍見證了那個時代的起起伏伏一樣,陳徒手見證了老舍在1950年代之後的起起伏伏。唯一不同的是,老舍作為一個時代的親歷者,他有太多的無奈和苦衷,無處言說。而陳徒手作為一個史料收集者,幸運地將那個時代的人和事記錄下來,供人們參考、回味和警醒。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鄧小平做對了什麼?
1937年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耽誤中國多少事
第一批非洲留學生為什麼離開中國?
這些成語,各位不要再用錯了!
南懷瑾的人生精言50句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明亡後,錢謙益欲投湖殉國,在船上坐了一天最後說:水太涼了
《聰明的一休》中讓一休最痛苦的一道題,險些讓他投湖喪命
一身傲骨柳如是,亡國時勸丈夫投湖殉國,丈夫的回答被人嘲笑至今
歷史上最慘的皇后,不堪受辱投湖自盡,臨死前留下一段話警醒世人
金國無比貞烈的皇后,為救丈夫的命投湖自殺,夫君在位時再未立後
天九:玄翦愛妻悲痛投湖,本想一起殉情,卻被TA救助成為殺手
柳如是,一代才女,一生為了愛情而生,為了明朝投湖殉國
她已嫁人,卻被皇帝看上,她無奈投湖,其夫為其報仇,還當了皇帝
他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投湖」,留下一封遺書成為無解之謎
男女投湖自殺5天後,9歲女孩遺體被發現:貧窮的悲哀,你根本想像不到
就在剛剛,杜蘭特剋星轉投湖人,詹姆斯卻高興不起來:冠軍懸了
冷雨夜裡女子與男友吵架,深夜投湖自盡,救人小伙不幸犧牲
他本是清華教授,低谷時被拋棄,妻子再婚後他留一行字投湖自盡
他是明朝「大師」,降清後又反清,亡國後不敢投湖自盡卻怪水太涼
三冠王難留猛龍?出場時間寥寥無幾 轉投湖人可能是最好出路
曾風光無限的馬家軍,隊長投湖自盡令人痛惜,一人與西班牙老頭閃婚
男女投湖自殺5天,9歲女孩遺體被發現:貧窮的悲哀你根本想像不到
秦淮八艷柳如是與丈夫相約投湖,丈夫臨時變卦的理由讓人無語
剛剛!杜蘭特剋星轉投湖人,詹姆斯卻高興不起來,網友:冠軍懸了
印度「艾滋女」投湖自盡,愚蒙村民竟欲抽干湖水清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