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不要以為抗戰時期只要是國軍就都戴德式盔

不要以為抗戰時期只要是國軍就都戴德式盔

深度

摘要:在如今眾多的抗戰影視劇里,基本上只要是國軍就都戴著德制M35鋼盔,無論是中央軍還是雜牌軍,也無論是抗戰初期還是後期,只要是國軍就必定人手一頂德式盔,簡直成了國軍的標配,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圖1:德械師最顯眼的標誌就是外形極具特色的M35鋼盔

二戰最經典的鋼盔,沒有之一

這種極具標誌性的鋼盔是埃森霍滕公司在1934年應德國軍方的要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M16、M17和M18三種鋼盔的基礎上改進而成,雖然外觀上改變不大,但新鋼盔的重量更輕,內襯結構更加緊湊堅固,和過去的鋼盔相比完全是耳目一新。

1935年7月1日,德國國防軍正式將新式鋼盔定型為M1935型(簡稱M35型)鋼盔,並開始配發部隊。不過第一批得到M35鋼盔的竟然不是德軍,而是中國軍隊,因為當時正是中德軍事合作的蜜月期,中國在得知德國剛剛有種新式鋼盔定型,就立即訂購了31.5萬頂,所以開始批量生產的M35鋼盔最早都出口給了中國,德軍自己反而直到1936年才開始正式配備。

圖2:1935年定型的M35鋼盔

M35鋼盔非常注重細節,為了讓不同頭圍的士兵都能有合適的尺寸,M35共有六種不同規格,而同時代的其他鋼盔一般只有兩種頭圍規格。內盔有兩種不同的皮製襯墊,用羊皮或豬皮製成的,形狀為八個連在一起的「手指」,中央為圓形。八個「手指尖」分別用棉線穿連在一起,以方便佩帶者自行調節鬆緊度。襯墊上的每個「手指」上都有5個氣孔,個別襯墊上還會印有阿拉伯數字來顯示頭圍號碼。鋼盔的襯墊帶是金屬質地,分為內外兩條,用於連接皮製內襯和外殼。鋼盔的皮革襯墊是用金屬襯圈來固定的,連接皮革襯墊和金屬襯圈的是三枚帶鋁製平頭的開腳鉚釘。M35型鋼盔的皮帶用結實耐磨的皮革製成,大多被染成黑色或棕色,共13個扣眼。原品皮帶上通常都印有生產廠商的名字、生產日期和其它標記。

圖3:內盔有八個手指狀的襯墊

M35鋼盔是用一整塊鉬鋼薄板經過多次機械模具衝壓成形,然後再對鋼盔邊緣進行卷軋,使其光滑柔和。之所以其他國家沒有採用M35鋼盔這種極具特色的外形,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沒有德國的金屬衝壓、卷扎技術。美國的M1鋼盔也採用了相似的卷扎工藝,但卻比M35鋼盔整整晚了五年。

M35鋼盔採用「全面包裹式防護」結構理念,防護面積前方到齊眉位置,兩側及後部有很長的「盔裙」,能有效增加對頭部側面和後腦的防護,同時盔沿有卷邊,用來防止雨水滴下遮擋視線。M35不僅穿戴舒適,而且鋼盔的主功能——防護力也非常出色,M35頭盔的V50值(用1.1克的斜邊圓柱體彈丸,在規定距離內以不同的速度射擊頭盔,其中50%的彈丸擊穿頭盔,另外50%不擊穿的數值)大約在400m/s左右,而二戰時期其他國家的制式鋼盔的平均水平是300m/s。

在M35鋼盔正式生產的兩年時間裡,總產量就高達1400萬頂,而且得到了一致好評,被譽為二戰最經典的鋼盔,沒有之一!

國軍只有少數部隊才配有德式盔

中國引進的M35鋼盔和德軍自己配備的M35鋼盔不同之處在於,中國的M35鋼盔只有左側有青天白日徽,德軍的M35鋼盔則是左右兩側都有國防軍的鷹徽或黨衛軍的雙閃電標誌。

圖4:中國引進的M35鋼盔只有左側有青天白日徽,請對照圖1,右側就沒有

中國第一批引進的M35鋼盔就有31.5萬頂,再加上後來陸續引進的,總數約在40萬頂左右。這個數量看上去不算少,但和當時中國軍隊200萬人的總兵力以及後來陸續補充數百萬人之眾的龐大數量相比,比例還是比較低的。除了中央軍的調整師也就是俗稱的德械師,還有中央軍的一些如炮兵、裝甲兵等技術兵種配發了M35鋼盔外,地方派系的雜牌部隊只有極少數部隊(如晉綏軍第179旅)才有配發。完全可以這麼說,只要是能夠有資格配發M35鋼盔的部隊,就肯定是精銳部隊,所以在抗戰初期,日軍只要看到對手是戴M35鋼盔的,就知道必定遇上硬茬了,就肯定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作戰。

圖5:這張頭戴M35鋼盔的少年戰士更顯英武剛毅

圖6:佩戴M35鋼盔的晉綏軍第179旅

圖7:通常能配有M35鋼盔都是精銳,這是淞滬會戰中的中央軍,背景就是著名的四行倉庫

隨著在戰爭中的損耗,加之德國和日本結盟,中斷了和中國的軍事合作,中國再想採購也再無可能,所以基本上到1938年底,就很少再有成建制部隊裝備M35鋼盔的,當然還有少數M35鋼盔在部隊中零星使用,畢竟M35鋼盔製作精良,穿戴舒適,防護性能又好,只要不損壞遺失,誰也不會隨意丟棄。

像眾多抗戰題材的影視劇里,無論是中央軍還是雜牌軍,也無論是抗戰初期還是抗戰後期,只要是國軍都必定人手一頂德式盔,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真實的。能夠大量看到M35鋼盔的就只有全面抗戰初期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時間很短,從台兒庄戰役和武漢戰役之後,基本上就很少看到了,儘管在現存的照片里也能看到有少數遠征軍或駐印軍也有戴M35鋼盔,但那都是少數特例,不能作為普遍現象。

圖8:一張德械師的經典照片,官兵都頭戴M35鋼盔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抗戰的艱苦卓絕,士兵就連最起碼的一頂鋼盔都沒有,在抗戰的絕大部分時間裡,絕大多數的中國軍隊都是沒有鋼盔,都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裝備精良的日軍進行殊死的搏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軍事 的精彩文章:

再評《戰狼2》,票房最終超過100億說明了什麼?
別被軍師聯盟忽悠了,三國最牛的軍師不是司馬懿,更不是諸葛亮
為了守住這座山,滇軍頭號王牌軍光陣亡就將近一萬四千人
日本投降72周年,如果不投原子彈,日本還能撐多久?
上海歷史上「黑色星期六」,炸彈竟然落到南京路外灘和大世界

TAG:深度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時期,這個兵種各國都怕,前線不要都要殲滅
為何二戰時期德國不打非洲,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抗戰時期,為什麼此國女兵打仗也要穿裙子?原來不是因為漂亮
抗戰時期,國軍最不想使用的日本槍支,想要用它自殺都很難
抗戰時期,這國向我軍提供了一大半軍火,國人絕對不能忘!你可能不信
任何時期,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二戰時期,為什麼這些國家能夠保持和平?原來並不是侵略國不敢!
抗美援朝時期有一個戰略要地,美軍卻不敢攻擊,原因是如此
二戰時期,蘇聯老兵為何會勸新兵不要戴鋼盔,其實原因真的很簡單
諸葛亮相當於三國時期的網紅,可他每次打仗都要坐椅子,並不是腿不好
春秋時期的戰爭,要守規矩不能亂打
圖看德國二戰時期的「童子軍」,你能想像他們也是一個部隊?
二戰時期,日本力量不足,為什麼還要進攻美國?
抗戰時期,我軍為什麼不撿戰場上的武器呢?說了你可能不信
抗戰時期我國士兵為什麼從來不帶頭盔?這個原因很多老兵都不知道
抗戰時期最能打的三個省,只要這三個省在,中國就不會亡
城市人才爭奪戰:我們比歷史任何時期,都更需要人才
二戰時期哪國軍隊素質最高,不是蘇聯也不是日本,令人難以置信
抗戰時期,日軍鋼盔為何會有一張網?真實用途,你一定想不到
他是戰國時期的常勝將軍,卻因性格問題沒有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