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宋元山水意境之探究

宋元山水意境之探究

繪畫之意境指通過畫家對自然生活之描繪,在作品裡表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早在南朝,宋宗炳就以「暢神」作為山水畫的審美特徵,同一時期的王微則主張以「畫之情」作為山水畫的審美學說。宋代開始,山水畫真正進入了鼎盛時期,宋元畫家以自然山水為始,不同皴法的成熟運用,描繪各地的自然山川,加之情感寄託,豐富了山水畫的表現手法,開創了山水畫的新局面。

朱銳 寒江捕魚圖

一幅山水畫的創作包括山水畫的選題、構思、筆墨語言、景之布局等,而這一切只是構成山水意境之前提,只有高超的畫技的表達,結合作者的學養、品格、心境等特點,才能完好地表現出畫之意境。藝術家的主觀情感不同,藝術意境也是無限多樣的。宋元山水之境既有范寬之雄渾,又有倪瓚荒寒蕭疏之境,又有黃公望清新秀美之境等,形成了歷代畫家各自不同之畫風。

李成、王曉 讀碑窠石圖

一、生活之境體現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也是藝術作品裡意境的源泉。畫家的情感和感受來自生活,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訓》中記載:「君子之所有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圓養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親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煙霞仙聖,此人所常願而不得見也。」山水畫之境界是畫家對生活之嚮往,體現真實山林之境。宋元畫家董其昌說:「以境之奇怪論,則畫不如山水。」宋元畫家暢遊山水,飽游飫看,熟悉真山水,才能得山水之真趣。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范寬「師物」、米芾「坐觀江山,日夕卧起其中,以領略煙雲出沒、沙水映帶之趣」、黃公望「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木深林中坐」等,只有對生活之景的不斷觀察與積累,才能創造出一幅幅生動的畫作。

梁楷 雪景山水圖

二、形式語言構建之境

繪畫作品有意境,才能讓鑒賞者產生共鳴。為了表情達意,需要掌握意境的表現手法及手段,即畫面形式語言的使用,即意匠。筆墨境界是山水畫意境的重中之重,通過筆墨去創造畫面之氣、神、韻。筆墨是由視知覺轉換成思想的手段,尤其是筆勢,要求畫面用筆用線前後呼應,左右顧盼,上下連貫,才能使畫面氣韻生動,境界而出。宋元畫家在山水畫的表現上,設色較少,注重墨色的運用,極力營造筆墨特徵之意境。畫之意境與畫家的筆墨氣質相輔相成,畫家筆墨氣質不同,畫面所體現的意境也有所不同。清代布顏圖在其《畫學心法問答》里闡述道:「情景者境界也。古云:境能奪人。又云:筆能奪境。終不如筆境兼奪為上。蓋筆即精工,墨既煥彩,而境界無情,何以暢觀者之懷?境界入情而筆墨庸弱,何以供高雅之賞鑒?吾故謂筆墨情景,缺一不可。」[1]其次是畫面布局,北宋山水畫以畫面內容的豐富與構圖的飽滿為審美追求,畫家把畫面創造豐富,構圖飽滿,借客觀物象之描寫,表達思想情感;南宋山水之境界,追求以少勝多、以虛帶實,利用空間的留白,即計白當黑,使畫境寓意深遠,開創秀麗、雅緻的山水之境。另外,通過對畫面物象的巧妙處理,峰巒林壑天然而成,舒暢自然,自成天趣。

范寬 溪山行旅圖

三、心中之境

山水畫意境來源於生活之景,再到心中之情,從而達到形神統一的藝術境界,宋元山水不僅僅是生活之景的再現,而是藝術家思想感情的熔鑄。「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之境界即畫者精神的棲息地,所期盼的理想圖景。「凡所游履,皆圖之於室。」畫家重視山水畫中的精神旅程,而達到洗身、養心、澄懷、暢神的靈境。宋代畫家范寬正是因為「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才有了《溪山行旅圖》的雄渾之境;郭熙的畫氣質孤傲、冷峻,在《早春圖》中,體現了冬山慘淡而如睡之清逸之境。顧斌在《審美意識在中國的興起》一文中說:「隨著六朝而起的自然觀,變成了部分的精神療法。自然,不僅提供了一種藏身之所,也提供了一種撫慰人心的藥物、一個宗教沉思的處所、一個哲學思考的機會。中國的士大夫選擇一種審美的生活方式來解決他們的政治、社會和個人問題。」尤其是元代,與南宋社會政治的不同,放棄「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儒家思想,把個人情感寄託於畫,追求心靈的安逸與暢然。自然可以解決一個人心靈、精神以及現實面臨的困難,因此,在元代山水中,畫家多為表達胸中逸氣,主要強調畫家的主觀情感,寫實性退其次。隱士的出現,加大了山水畫發展的進程,強調對「簡」的追求,以倪瓚、吳鎮為代表的元四家,現實之景的要求遠不如心中之景之表達,「逸筆草草,不求形似」「抒胸中逸氣耳」「聊以自娛」等,正是其真實的寫照。

郭熙 早春圖

宋元山水畫家在不同的地域,取自然之精粹,創造出各自獨特的藝術語言,呈現出非凡的山水意境。雖然個人風貌不同,但是他們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度境界,為後人學習之典範。

本文整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與上傳者,本平台重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蘇百鈞白描花卉欣賞
圖文教程:一學就會雙勾畫牡丹
中國畫的教化與悅情功能
圖文教程:工筆荷花畫法步驟

TAG:國畫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古韻雅器——探究宋瓷極致之美
龍虎山探究古越人懸棺之謎
太極元功源流之探究
世界探究之幽關筆記
中山之死,從出土文物探究古中山國興衰史。
國畫知識 積水法之探究
欣賞趙名慶映山紅盆景 探究其製作養護難點
論文|基於雲計算的智慧學習環境探究
神參意會融合天地,深入思考探究氣韻,清代張庚繪《深山幽居》
南昌夢時代8天5跳之風水探究
探究鬼谷子之失傳兩節
工筆畫——積水法之探究
深藏在川滇藏邊界的桃花源,走進木里探究其奧秘
渾源寶峰寨與北魏朝淵源的探究和猜想
西方歷史千年的不惑年輪,泱泱大風,探究之路永無止境
探究美國政治的左右平衡之道
趙美娟:探究生命哲學的人文意味
探究中國的半導體之路!薪薪之火如何燎原?
從金紫山「撥雲庵」石碑探究「三省巡檢潘應斗」
【考點探究】為何不清理黃河地上河沉積的泥沙?附中國水系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