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抗癌活性增3600倍!M1溶瘤病毒登上Science子刊,預計2018年進行臨床試驗

抗癌活性增3600倍!M1溶瘤病毒登上Science子刊,預計2018年進行臨床試驗

生物探索

編者按

2014年,1篇發表在PANS雜誌的論文讓M1溶瘤病毒和中山大學顏光美教授團隊受到了強烈的關注。本周,該研究小組又在《科學》子刊上發表了一項重要成果。他們找到了M1溶瘤病毒一個強有力的增效劑:一種稱為VCP抑製劑的抗癌藥物能夠顯著增強M1病毒的抗腫瘤活性,增幅高達3600倍。

圖片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8月23日,中山大學顏光美教授團隊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Targeting VCP enhances anticancer activity of oncolytic virus M1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論文。這一在2014年引發轟動的M1溶瘤病毒獲得了一項新的研究進展:科學們找到了與M1病毒進行聯合治療的抗癌藥物——VCP抑製劑。研究證實,這類抗癌藥能夠顯著增強M1病毒的抗腫瘤活性,增幅高達3600倍。

圖片來源:PNAS

正式介紹這項新成果前,先來回顧一下2014年那篇讓M1病毒作為一種抗癌療法走進人們視野的PNAS論文。

在這篇題為「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phavirus M1 as a selective oncolytic virus targeting ZAP-defective human cancers」的論文中,顏光美教授課題組在小鼠和人體腫瘤組織上進行的實驗顯示,M1對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細胞的殺傷作用最明顯,對黑色素瘤、腦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細胞也起作用。

更為關鍵的是,實驗團隊找到了M1病毒靶向殺傷癌細胞的標誌物———鋅指抗病毒蛋白(ZAP)。研究顯示,69%肝癌組織、52%結腸癌組織以及61%的膀胱癌組織表現出ZAP的低水平。此外,研究進行了兩種病毒感染正常細胞的實驗:一是同一器官的癌細胞和正常組織細胞的對比實驗,二是包括心臟、肝、腸管、血管等7種人體主要器官組織的正常細胞感染M1的實驗,均未發現M1病毒對正常細胞有損傷作用。

圖片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

找到讓M1病毒增效3600倍的抗癌藥物

自PNAS上的這一成果發表後,顏光美教授課題組一直在進行與M1病毒安全性和有效性相關的後續研究。

最新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篩選了在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能夠增強M1溶瘤病毒活性的抗癌藥物。結果發現,VCP(valosin-containing protein)抑製劑能夠選擇性地增強M1溶瘤病毒的活性高達3600倍。

研究人員表示,這就意味著,比如,以前用1個病毒可以殺傷1個腫瘤細胞,現在能殺傷3600個。

進一步的調查顯示,VCP抑製劑聯合M1病毒抑制了IRE1α–XBP1通路(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 (IRE1α)–X-box binding protein 1 (XBP1) pathway),觸發了內質網應激,進而促進了細胞凋亡。

研究還證實,VCP抑製劑能夠在多種HCC小鼠模型和原發性HCC組織中改善M1病毒的溶瘤效果。此外,這一聯合療法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顯示了很好的耐受性。研究結論稱,VCP抑製劑和溶瘤病毒的聯合有望成為肝細胞癌的潛在治療方案。

中山大學顏光美教授(圖片來源:中山大學)

2

3年發表6篇論文

此前,在接受採訪時,顏光美教授曾介紹,M1病毒最早是1964年中山醫學院微生物教研室在海南蚊蟲上發現的。當時專家研究蚊子蟲媒傳播病毒,從庫蚊中分離得到M1病毒。然而研究發現,M1病毒對人不致病,只在馬和豬之間傳播。也許正是這個原因,M1病毒一直沒有引起重視。

自2014年的PNAS論文發表後,顏光美教授實驗室對M1病毒的抗癌作用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除了前文中介紹的2篇論文外,近3年,團隊還先後在Molecular Therapy、Human Gene Therapy、Oncotarget和PNAS上發表了其它4篇與M1病毒相關的成果。具體如下:

Molecular Therapy

發表時間:2015年10月13日

論文題目:Activation of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Pathway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of Cancer Cells to the Oncolytic Virus M1

成果簡介:研究發現,激活腺苷酸單磷酸(cAMP)信號通路能增加腫瘤細胞對M1病毒的敏感性。

Hman Gene Therapy

發表時間:2016年6月13日

論文題目:Naturally Existing Oncolytic Virus M1 Is Nonpathogenic for the Nonhuman Primates After Multiple Rounds of Repeated Intravenous Injections

成果簡介:研究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上驗證了M1病毒的安全性,發現在食蟹猴上經靜脈多輪重複注射M1病毒後,並未出現任何臨床、生化、免疫學或其它病理學毒性。證明靜脈注射M1病毒的安全性,為後續的臨床試驗提供了可靠的證據。

Oncotarget

發表時間:2016年6月27日

論文題目:A classical PKA inhibitor increases the oncolytic effect of M1 virus via activation of exchange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d by cAMP 1

成果簡介:研究發現,一種經典的PKA抑製劑能通過激活下游Epac分子增強M1病毒的溶瘤效應。

PNAS

發表時間:2017年6月27日

論文題目:Selective replication of oncolytic virus M1 results in a bystander killing effect that is potentiated by Smac mimetics

成果簡介:研究發現第二線粒體衍生caspase激活因子類似物(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 (Smac) mimetic compounds, SMCs)能增強M1病毒在難感染腫瘤細胞中的溶瘤效應。細胞和動物實驗表明,SMCs和M1病毒的聯合能顯著殺傷腫瘤細胞並抑制腫瘤生長,正常細胞和組織則不受影響。此外,課題組還使用臨床標本離體活組織培養模型進一步證實了上述聯合應用的有效性。

3

預計2018年可以進行M1病毒的臨床實驗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溶瘤病毒是一類能夠優先感染和殺死癌細胞的病毒。早在2006年,中國就批准了世界上第一個溶瘤病毒(重組人5型腺病毒H101)上市。隨後,2015年,安進公司用於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T-Vec成為美國FDA批准的首個溶瘤病毒療法。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溶瘤病毒不僅會直接破壞腫瘤細胞,還會刺激宿主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因此,人們也將其視為一種癌症免疫療法。

對於M1溶瘤病毒究竟何時能上市,顏光美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團隊研發藥物的工藝技術難題已經解決,M1病毒經過發酵、純化的步驟後,最後將製成凍乾粉,成為靜脈注射的製劑。目前,團隊正在進行新葯申報前的臨床前研究,預計2018年可以進行M1病毒的臨床實驗。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光明日報、南方都市報、Virologica Sinica(中國病毒學雜誌)。

End

參考資料:1)Targeting VCP enhances anticancer activity of oncolytic virus M1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M1滅癌病毒明年或臨床試驗

3)顏光美自解M1「滅癌」病毒研究進展

4)中山大學顏光美團隊PNAS揭示M1病毒誘發腫瘤細胞互殺機制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衛計委發布重磅《公報》!2016年新出生嬰兒1846萬,二孩及以上比重超過45%
Nature長文惹爭議:用PGD根除遺傳病?在中國繁榮是必然趨勢
18歲連體嬰兒考上大學,關注出生概率為1/200000的罕見群體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DRAMeXchange預計2019年內存/快閃記憶體價格降15-30%
華為Mate20預計10月15日發售,Mate10最低87元,世界震驚!
Windows 10秋季創作者更新鎖定Build 17133 預計4月10日發布
iPhone 11 預計 9月12 日發布,128G 起售價格不變!
Mate 30 Pro預計10月發 麒麟985+強悍徠卡四攝
Gartner預計2020年5G手機銷量將達6500萬部
iPhone XI分析 預計2019年9月10日發布
預計在 2019 年 9 月 12 日發布的 iPhone 11/11R是否值得期待?
Gartner:2018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計將增長7.5%
vivo再現旗艦機:五攝+4150mAh,預計售價3023元
Nokia 110/2720復刻版價格曝光 預計9月5日推出
CES 2019:motorola z3 5G手機亮相 預計比現有網速快10倍
奧迪e-tron推遲到2019年交付 預計2020年國產化
川崎Z900RS/Cafe30日發布 預計11萬起
Reno售價預計3499元起,驍龍855+50瓦快充
華為P30/P30 Pro屏幕曝光,解析度均為2340×1080,預計3999元起售
特斯拉 Q4 凈虧損 6.75 億美元 預計二季度末每周生產 5000輛Model 3
華為首款5G手機預計2019下半年亮相 或為Mate 30
索尼PS5:搭載AMD 7nm,預計2020年Q3問世
iPhone SE2預計下個月發布,售價450美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