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帝合法嗎?稱帝的科學流程
雜了咕咚 時拾史事獨家原創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延康元年(220年、歲在庚子)十月二十九日,在曹操逝世九個月以後,曹丕終於一把扯去了曹操留給漢朝的遮羞布,也扯去了曹操留給曹家的面具。穿上龍袍帶上冠冕,坐在漢朝末代皇帝劉協剛剛坐過的龍椅上登基為帝,成立了魏國。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廢除漢朝最後一個年號,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
看到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漢朝倒下了,讓人多少有些惋惜。但轉念一想,其實漢朝命挺硬的,本來西漢活了二百年的時間,眼看就要被王莽這條蟒吞了,但劉秀把蟒切斷了,又給漢朝續命了一倍的時間,續命一倍啊,這是重活一個我的真實版。
現在,東漢先讓曹操搞了,又被曹丕給劈了,但又雙叒叕有人給漢朝續命了,這人就是劉備,他建立了史稱季漢或蜀漢的漢朝。
說到漢朝,必須要插一句。我覺得漢朝就是只貓,有九條命。劉備的蜀漢之後四十一年,又先後出現了成漢、漢趙、後漢、南漢、北漢,這些「漢朝」除了成漢姓李以外(源自曹操對匈奴的管理),皇帝都姓劉,有些還以漢朝劉氏後裔自居,有的國家就在成都平原。如果再把陳友諒的「漢」,也算上的話,漢這個朝代名,延綿了一千五百年。
書歸正傳,看到曹丕出手推倒了漢朝,劉備坐不住了。他於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敲黑板:劉備是以漢朝正統自居,國號當然是漢,並非是蜀。所以涉及劉氏政權的時候,可以說蜀漢,但不能說蜀國。只有站在魏國、吳國的角度,才會稱劉氏為蜀國,因為如果他們稱劉為漢,等於向世人承認自己篡漢,啪啪打自己臉。
有些電視劇里的諸葛亮外出打仗,身後不但站著千軍萬馬,還威武地豎著一桿大纛旗,上書一個大大的「蜀」字。真讓諸葛亮平添了一分唾面自乾的豪邁氣概!
不僅從國號上能看出劉備秉承正統的思路。年號也是如此。
這要從古人信奉的五行哲學去理解。古人常說:天下有德者居之。這個德字,既指人的品性,也指上天賜予的氣運。符合氣運的條件之一,就是符合五行的相互克生關係:木、火、土、金、水。
所以皇帝在選擇年號上,特別是第一個年號上,要把承接氣運表達出來。曹丕是劉協禪讓得到的天子之位,而非用武力解決的朝代更迭,因此曹魏的易理學家們用五行相生的關係為曹丕找年號。
漢朝被當時的易理學家認為屬火。火生土,土的五行色的黃色。所以曹魏的第一個年號是黃初。就是土德氣運的開始。寓意國祚長久。
再看劉備的年號:章武。章字通假「彰」字,就是彰顯武帝的意思,至於是指漢武帝還是光武帝,就不清楚了。從字意上就告訴世人,我劉備才是維護漢朝的正面人物。我雖然當了皇帝,但絕沒有篡奪之意,而是要維護漢朝。
論到「章」字的五行,我在《康熙字典》這類典籍里並沒有查到明確的說法。不過,如果朋友們感興趣,可以用網上在線查下漢字五行,「章」字在「字義五行」一欄里屬於:火。跟漢朝的火德相同。
無論這是不是巧合,都無法否認古人對五行的依賴。比如後來稱帝的孫權,他的年號跟曹丕相似。孫權沒血統沒地位,也跟著假裝繼承漢朝,這個裝可以用大寫的英語第二個字母來表示。孫權的具體年號是什麼,這裡就不說了,給有興趣的朋友留個作業,自己查下。可以在評論里回復。
古人不僅重視五行,也很重視易學,通俗說就是八卦,這裡簡單聊一下。劉備當皇帝的登基大典是在成都郊外的武擔山。選擇武擔山,是因為這座山在成都的西北方。
西北方在八卦方位里是「乾」卦。乾卦是六十四卦第一卦,其性純陽,其數在九,是九個數字中最大數字,古人比九為天,是身為天子的皇帝才能用的數字。比如,故宮裡的門釘,就是橫豎各九路,共八十一個,寓意就是皇家至尊。而恭親王府的門釘就是縱九橫七,共六十三個,親王不能用滿九九的頂格配置。
而「五」位於九個數字的中間,有居中統帥之意。所以古人稱皇帝是「九五至尊」。但深究起來,這也是源自易經。
六十四卦的每卦都有六行(稱「爻」)卦辭,各有寓意。乾卦第五行卦辭:「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是大吉大利之象,用易經的話說:元亨利貞。是位高權重之人才能匹配的卦象。所以「九五至尊」是皇帝的專用詞。
好了,關於古人五行八卦的思維背景先聊這些,咱們回到三國本身。其實,劉備稱帝是頂著巨大壓力的。他本心未必希望這麼快就稱帝。但他又不得不稱帝。因素很多,挑幾個重點說說。
第一、歲數不饒人,劉備已到花甲。星星相惜的對手曹操已經被埋在七十二個奇門墳遁陣里了,聽說過了兩千年也沒被後人找到,他們只找到了爭議,全國專家在那裡吵。
七十二座啊!夠這幫磚家吵的。阿瞞,你真調皮!做了死鬼都能瞞出熱點。
第二、如果劉備不稱帝,不但在名份上不夠高大上,更重要的是級別上就無法與敵人對等。這在外交上,會吃大虧。一個特別行政區的領導,是沒資格直接跟外國元首對話的。
第三,劉備稱帝已經不是劉備個人的利益,而是團隊的整體利益。競爭對手的幹部們都升了至少一級,作為領導不讓自己的手下藉此升一級,確實不通人情。他們也都兢兢業業很多年了。諸葛亮勸說不肯稱帝的劉備時,用了「劉秀辭讓」的典故,才起到了作用。
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大家的心氣兒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再想拉著隊伍跟敵人戰鬥,勝利是難以企及的。耿純的話說出了很多將士的心聲,也得到了劉秀的認可,不久稱帝。
諸葛亮借這個典故,說明了人心,手下誰不願意自己成為建國元勛呢?如果劉備一味地因為維護個人的名聲,影響了團隊的進取心,人心思變在所難免。劉備也終於同意稱帝。
不排除劉備的推讓有虛假的做派,但很多因素不擺明,就無法體現出劉備稱帝的必要性。當然,劉備稱帝還有一個繞不過的技術層面的事情要解決:上天必須要有個說法。
就像前文說的五行八卦的思路一樣,古人文宣的基調必須有天命收受。起年號、選地址相對更容易一些,按照規矩守成辦就好了,但自封皇帝就非同一般了,說的難聽一點兒,就是篡黨奪權吶。何況大家還是有信仰的,真心相信的那種。當初攻打漢中之前,劉備還請周群夜觀天象了呢。
如果僅僅是找祥瑞還是很容易的,有人甚至從漢水的河底深淵裡撈出了天子玉璽(玉璽不是從袁術手裡回到漢獻帝手裡了嗎?那曹丕手裡拿的是什麼?其實都未必是真的。真的在東漢建立前的赤眉軍手裡以後,就語焉不詳了。所以,你說河裡撈出來的是真的,也沒法反駁),獻給了劉備。這種事列不勝枚舉,這兒出個麒麟,那兒飄朵祥雲。
這些應急用的人造祥瑞對劉備來說並不太在意。劉備最關注的是從東漢初年就開始流傳的一句出自《春秋讖》的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二百年來,這句話被人們不斷的解釋和利用。
因為塗字有「路途、道路」的意思。所以東漢初年有個益州的公孫述,東漢末年的袁術袁公路。都把這句話解釋到自己身上,因為「述」和「公路」都有道路的意思。認為自己就是代替漢朝的人,從而稱帝。
事實證明他們的解詞不合格,語文是手機里的老師教的。讖語中「塗」後面還有一個「高」字呢,如果袁術的字不是「公路」而是「高速公路」的話,就是真正的代漢者了。
其實這句話的正解在很早就出現了,是指魏要代替漢朝。而曹丕應了此讖。
曹丕陣營中,有個叫許芝的太史丞就解釋說,「高」字不是水平高的意思,而是高大巍峨的意思,「魏」字就是巍峨。所以曹魏就是替代漢朝的人。這讓曹丕非常高興,不亞於當初他聽說自己被曹操立為太子,而抱著心腹辛毗的脖子的那一刻。
不僅曹魏的人這麼說,劉備的手下也這麼說。而且,還比許芝說的早。前面提到過天相推演大咖周群,他的父親周舒,是圖讖世家出身、四川廣漢人、東漢侍中楊厚的徒弟,周舒總結了老師及前人的理論,準確地解釋了讖語:「代漢者當塗高」的意思。
周舒說:「皇宮門口兩邊的平台高大巍峨,又正在大路,它們名叫象魏、魏闕。當塗者,魏也。」劉備這邊,還不止一個人這麼認為,益州儀曹從事杜瓊,對塗高一詞的理解更絕:「漢朝以前各部門的官職稱呼都沒有「曹」這個詞,漢朝以後才將機關部門稱作曹。比如官府里具體辦事的叫屬曹,官府里的勤務兵叫侍曹。曹魏代替漢朝看來是天意啊。」
益州後部司馬張裕說的更具體,出於對劉備不屑,他很早就在私下對別人說:「漢朝在庚子年會被替代,劉頭兒擁有益州也就九年。」他張裕不好好推廣葡萄酒的品牌,仗著自己是預測高才生恃才自傲,在暗地裡妄議國家大事,顯然是要棄世自絕,儘管他說的也算貼譜。
總之,劉備稱帝遇到了輿論牆,雖然算不上被輿論綁架,但一定承受著無形的壓力。劉備明白,一句「天命難違」是誰都無法推翻的。何況劉秀是個圖讖癖,作為劉氏皇族的後裔,劉備當然要向世人表現其先輩的基因特質。如果沒有圖讖的背書,劉備是沒法當皇帝的。
古人對天命的依賴,是現代人很難想像的。
諸葛亮當然明白其中的緣由,他網路了一大批在預測方面有特長的官曹,組織材料尋找依據,要從墳典中扒出劉備稱帝的有力證據。
魯迅曾經說過:證據本來是沒有的,找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證據。
三國時期,有很多從《河圖》《洛書》衍生出的命相學典籍,都是關於占卜預測的教參,大約四十八種。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家從這些典籍里找到了一些上天預測劉備當皇帝的證據。其中最有說服力的是《洛書甄曜度》:「赤三日德昌,九世會備,合為帝際。」就是說,具備火德氣運的朝,要有經歷三次昌盛,經過數代,有一位叫「備」的人會成為皇帝。」
同時大家又結合了中國最早的天文星座學專註《星經》里的星象預測文字:「漢位在西」「必有天子出其方」。
合上書,大伙兒輕輕吐了口氣,擦了擦汗,有的人甚至還不得不閉上眼養會兒神------這工作,真不是人乾的!然後異口同聲地指著劉備說:「指定是你了,沒跑兒!」
就這樣,經過了祥瑞徵兆、五行八卦、圖讖星象的各方面科學考察與準備,在八百多名官員的請求下,劉備成為了三國時期第二位稱帝者。(後謚號昭烈,烈字四點底,火的意思。還是承運漢朝火德的思路。)
既然老大稱帝,大家也就格局齊升。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張飛是蜀漢軍隊的一把手。
諸葛亮是這次晉陞名單里收穫最大的,他被劉備委任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首先,丞相的位置在當時權利是非常大的,曹操就是身居丞相才一步步走到魏王的,所以曹丕登基後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撤銷丞相的崗位,設立中書省,自己大權獨攬,以防自己篡位漢朝的模式被山寨模仿。
錄尚書事更顯出諸葛亮重權在握。這個意思是說諸葛亮有過問尚書令事務的權利。尚書令原由法正擔任,可以制衡分權諸葛亮。但法正、彭羕一死,就沒人再能與諸葛軍師鼎立了。本來尚書令可以單獨向皇帝奏報,現在要考慮丞相的意思。法正之後接任尚書令的是劉巴,他有些清高狹隘,身體也不是太好,諸葛亮錄尚書事,也就順理成章了。
還有,在張飛被殺之後,諸葛亮接任司隸校尉。司隸校尉雖然只是校尉,但卻是官員監察機構的領導。類似明朝的錦衣衛指揮使。總之,此時的諸葛亮已經位極人臣。
最後說說馬超,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tái)鄉侯。
從官職地位上講,馬超在劉備手下真沒受到太大的排擠,軍隊里是二把手,政務上是州牧級別的官位,爵祿又漲到鄉侯。確實得到了國家級待遇。
劉備稱帝的時候,馬超投蜀七年,而張飛追隨劉備已經三十七年了,馬超進步的速度真是不慢了。而且從封賞上也能看出劉備對馬超的厚望,只要馬超能帶兵搶回自己原來的涼州地盤,就可以作封疆大吏了。另外,馬超在蜀漢有個女兒,嫁給了劉備的兒子安平王劉理,當了王妃。
劉備對馬超的信任還可以從委任書中的殷切之語看到,劉備說:「君在北方以信義著稱,而且威武並昭,鎮服羌、氐,現在對君之委任,望能安撫百姓,謹慎賞罰,加深漢朝福祉,回報天下人對君之殷切」
三個月後,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要為一年半以前殉職的關羽報仇雪恨。這一戰,劉備並沒有帶著馬超去。
看看劉備手裡的名將:關羽、張飛、黃忠全都去世了,馬超應該算是唯一的名將了。他沒參戰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留守,因為家裡不能沒人,魏延就據守在了漢中。二是身體原因,此時的馬超很可能已經身染重痾
公元222年(章武二年臘月),馬超對劉備留下最後的遺言:「我的家族被曹操殺死了二百多口,現在只剩下馬岱,維繫著我們家族零落的血脈,我把他就託付給陛下了。其他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曾經英姿颯爽馳騁疆場的馬超,曾經叱吒風雲勇烈過人的馬超,人生充滿爭議也顛沛流離的馬超,在病痛中離去,享年四十七歲。
不久,劉備也在白帝城逝世,離開了他建立的蜀漢王朝,追隨關、張、馬、黃而去。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金戈鐵馬,想當年,氣吞萬里如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
三國志之西涼風雲篇,到本期結束。後續還會有其它系列,如果讀者朋友們有什麼想法和建議,比如想了解什麼,了解誰等等,都可以提出來。不一定聽哈,但在這裡向提出看法的朋友表示感謝!
※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慘烈的一役,戰爭的絞肉機有多可怕?
※能打動西門大官人和文天祥的一碗湯
※苗疆蟲蠱殺人,是小說電視劇還是真有其事?
※吃不起雞蛋和片兒湯,皇帝也當冤大頭
※血腥的黑斯廷斯戰役,改變了英國人的命運
TAG:時拾史事 |
※曹丕和劉備都稱帝了,為什麼孫權先稱王后稱帝?
※歷史故事——劉備稱帝
※孫權為何要在武昌稱帝?為何不在南京稱帝?歷史學家:愛面子
※揭秘:流氓皇帝劉邦稱帝背後的絕密武器
※歷史故事——劉秀稱帝
※曹操為何中止稱帝進程?
※宋武帝劉裕是如何弒主稱帝的?
※隋煬帝是如何稱帝的?
※曹丕稱帝後,孫權和劉備為什麼要跟著稱帝呢?
※秦朝歷史—稱帝改制
※劉備靠仁義稱帝,曹操靠家族稱帝,而孫權卻是靠這個稱帝!
※劉備都稱帝了,一代梟雄的曹操為什麼不稱帝呢
※漢光武帝劉秀,堪稱帝王史上最完美的皇帝,為何風評卻不如劉邦
※為什麼袁術敢稱帝?
※曹操不敢稱帝,為什麼曹丕敢稱帝呢?
※中國通史——魏曹的興衰之曹丕稱帝
※劉備稱帝後,曹丕為什麼不把漢獻帝送給劉備?
※華帝「稱帝」世界盃營銷?
※曹操為什麼說要學周文王,不稱帝?
※袁世凱稱帝時的中華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