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樅陽這個普通山村,誕生的卻是中國民法第一人

樅陽這個普通山村,誕生的卻是中國民法第一人

樅陽這個普通山村,誕生的卻是中國民法第一人

中華民國二十年六月十一日《申報》第四版「彈劾史尚寬」新聞

世間已無史尚寬

作者/文史專家 張健初

樅陽這個普通山村,誕生的卻是中國民法第一人

史尚寬

史大化是民國安徽首任財政司長。史大化有句大話:「中華民國的什麼法,都是我們史家人寫的。」自然是玩笑。

但玩笑敢如此開,需要勇氣,更需要底氣。

史大化有這個底氣。他晚輩中的兩位侄兒,史代寬與史尚寬兩兄弟,一個從事於法律研究,一個從事於法律編纂,都與法有關聯。

尤其是史尚寬,以法律編纂終生到老,累計著書近千萬言。

樅陽這個普通山村,誕生的卻是中國民法第一人

史尚寬部分法律著作

中國民法第一人

史尚寬被中國法學界公認為「民法第一人」。這個第一,不只是順序,也包括「唯一」這個內涵。而這個「唯一」,可以斷定前無來者,後無古人。

先說民法之難。

民法典有「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之說,它與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不同,其重在於保護私權利。民法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幾乎所有民事活動,無論多大,也無論多小,都能在如物權法、債權法、親屬法、繼承法等具體法律中,找到相應依據。恰恰因為民事法律關係是生活中最普遍的法律關係,因此具體制定過程,不可避免要考慮社會習慣因素。而這考慮,多與少,寬與窄,強與弱,又要與法律規則邊界統一協調。如此,考驗立法者水平高低,智慧高低。

擁有著所有部門法中最為龐雜的體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編纂工作始於1954年,1962年、1979年、2002年有數次草案。但直至2017年3月,決定本位價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才剛剛獲得通過。其前後歷時,長達63年。

而由史尚寬為主編纂的《中華民國民法典》,凡1225條,12萬餘言,1929年至1931年,由南京國民政府陸續頒布生效。

史尚寬對於民事法律與習慣的解讀,延續桐城派文風的簡練「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中華民國民法典》起草始於1929年初,這年1月29日,立法院召開第10次會議,其中議定《民法》先草「總則」,由傅秉常、焦易堂、林彬、鄭毓秀等,共同組成起草小組。另外擔任勞動法起草任務的史尚寬,名列傅秉常之後。但論民法學養深厚,論法學知識全面,論編纂思路開闊,史尚寬當之無愧為第一。很快,他就成為這個起草小組的核心人物。

此之後到1930年12月,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國民政府便以驚人速度完成《民法典》,以及《公司法》《票據法》《海船法》《保險法》等民法相關法律的立法工作,由此基本中國近代民法立法的大致框架。

從時間上看,《中華民國民法典》確實是突擊之作,但論及學術水平,論及編纂質量,卻又可用「無可挑剔」來形容。《中華民國民法典》不但體現了理念的轉變與民法功能的演化,而且其立法原則的確立,是清末改制以來民法學最大規模上的新探索。而它的更大意義,是順應現代立法趨勢,民商合編法典,奠定了中國「民商合一」立法理念。

《中華民國民法典》繼承《德國民法典》著名的五編製體例,但捨棄其傳統的民商分立模式,轉而採用世界先進的民商合一模式。「民商法是否合一,此為起草民法時所應首先解決問題之一。」在《民商劃一提案審查報告書》中,史尚寬旗幟鮮明地闡述了應該制定民商統一法典的原因。

在商法與民法之關係上,史尚寬認為「在有商法典的國家,其商法僅僅是民法的特別法,而最重要的買賣契約,仍然規定在民法之中。而民法上的營利社團法人,仍然需要准用商法。民法與商法有很多的牽合之處,沒有必要使民商分離。」

他還從「人民平等」角度特彆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若是因為職業的不同,或者行為的不同即在普通民法之外,而專門制定法典,這與平等原則是相悖的。」

因為符合世界立法之趨勢,因為符合1930年代初的中國國情,因此史尚寬「民商合一」立法理念,被南京國民政府所採納。

史尚寬正式成為立法院立法委員,應該是1928年10月31日,據次日《申報》新聞,蔣介石等出席161次中央政治會議,會議第七項內容,就是通過立法院院長鬍漢民提交的立法院立法委員名單。共推選48位立法委員,其中宋美齡列第11位,史尚寬列第6位。之後的11月8日,《申報》刊發國民政府令,正式任命史尚寬等為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

而立之年的史尚寬出任立法委員,此「立」與彼「立」,都有千里之行始於足的莊重。

自此起,至1970年離世,史尚寬的一生,均環「立法」而運轉。他的研究範圍,涉及法學絕大部分領域,側重之筆,又落於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勞動法等方面。

著述可以用「驚人」一詞來形容。如《民法總論》、《民法總則釋義》,如《行政法論》、《信託法論》,如《土地法原論》、《債法總論》,如《勞動法原論》、《物權法論》,如《民法原論總則》、《法學概論》、《法制》、《立法程序及立法技術》、《行政法要旨》、《債法各論》、《親屬法論》、《繼承法論》,等等,文字總量以千萬計。

史尚寬理所當然成為民國立法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樅陽這個普通山村,誕生的卻是中國民法第一人

台監察院有關彈劾史尚寬的檔案資料

干涉訟案風波

解讀史尚寬一生,可以用「平靜如水」來概括。那水如海,法律編纂之海,遼闊而波瀾不驚。但之間也有跌宕,而且立法立人,恰恰跌在立法之處。這就是前後折騰將近3年的「干涉訟案」風波。

《申報》最早披露這場風波,是1931年6月11日的一則新聞:「監察院據桐城縣公民代表劉宗漢等,舉發立法院委員史尙寛、中央黨部編輯部主任方治,向安徽高等法院私函請託,干涉土劣葉芬等被控、判處徒刑一案,當以方治非公務員,應由中央黨部監察委員辦理。至史尙寛身任要職,竟以署名函電,關通法庭,干涉訴訟,實屬犯刑。已依法提起彈劾,呈請國府,予以懲處。」

自然與割捨不斷地桐城鄉情有關。

史尚寬老家安鳳鄉史家灣,走安慶行水路至南京,也就一天一夜的事。史尚寬在南京做官,又是制定法律的,家鄉人有人事糾葛、財產糾紛,自然要來南京找史尚寬撐腰。史尚寬家鄉觀念重,只要有鄉親找,多是一口應承。也不是出面與有關部門周旋,而是寫個條子讓找他們自己去拜訪相關部門。來的人多了,嫌麻煩,索性印了專門的「批條」,放在門衛處,有情況,說清了,就領一張。相關部門自然買立法委員的面子,於是許多事情,或大或小,或難或易,都這樣解決了。

被稱為「土劣」的葉芬,在當地也是有影響的人物,後被控侵吞公款罪,被判處徒刑。桐城旅京同鄉會的老鄉為之不平,就聯署簽名為之呼籲。史尚寬是桐城在京的重量級人物,自然也要拉上他。史尚寬簽名時,更多是從鄉情角度,並沒有考慮案情本身的利害關係。壞就壞在在他書生之氣,在名字之後,還特別註明有「立法院立法委員」的身份。

性質肯定變了。

舉發函電直接遞至安徽高等法院院長曾友豪,並沒有當一回事,順手就作為附卷夾於案卷之中。對方律師沈難程是個厲害角色,閱卷中發現此函電,發現是一個反擊口,就鼓動劉勁漢等以公民名義,直接舉報到監察院。

此時監察院剛剛成立不久,多少有燒三把火之雄心。而負責查辦監察委員高友唐,又有「不畏強權」之譽。因而呈請國民政府依法彈劾史尚寬是必然之舉。

國民政府取的是「大事化小」態度,監察院方面的呈請,一擱置就是近半年時間。這無疑更激起高友唐的不滿,「政府因庇袒史尚寬一人,而使官吏藐法橫行,益無顧忌,既非澄清吏治之道,又非廉潔政府之下所宜出此。」後來在不同場合,他都以監察委員身份發出同樣的質問。

直到1934年初,「干涉訟案」風波才塵埃落定。

1934年2月27日,《申報》刊發《立法委員史尚寬受申戒》:「(南京)立法委員史尚寬為安徽桐城縣劣紳葉芬被控、判處徒刑一案,曾邀同旅京同鄉,致函電於安徽高等法院長曾友豪,請求平反。函電均史氏領銜,並于姓名下,注以官銜。該院將原函電附卷,由律師沈難程閱捲髮現。經該縣公民劉勁漢等,向監察院舉劾。監察委員高友唐等,以史氏私函請託,干涉訴訟,認為瀆職,提出彈劾。由監察院呈請國府,交付政務官懲戒委員會懲戒。該會委員葉楚傖、黃復生、張繼審查後,認史氏構成公務員懲戒法第二條第二款情事,特依同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五款議決申誡。」

直到今日,台灣監察院仍將此事作為政績炫耀,稱史尚寬是監察院史上唯一被彈劾的立法委員,並強調「史尚寬來頭不小,他是著名法學家,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者之一」。

事實真相與台灣監察院的理解有一定出入。民國五權憲法中,監察院具有對立法委員的彈劾權,但制度設計上權責不明,因而彈劾權倚仗於行政部門內部的自我懲戒。國民政府對待史尚寬「干涉訟案」風波,過程採取的是一個「拖」字,處理採取的是一個「弱」字。事實最後對史尚寬處理,不是「彈劾」,而是略重於警告的行政懲戒「申誡」。

由此也可說明,相比於史尚寬的才學,史尚寬迂夫子的瑕疵又算得了什麼!

樅陽這個普通山村,誕生的卻是中國民法第一人

史尚寬信札

競選國大代表

史尚寬是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有關文字介紹,說他是「以鄉邦重望應選」。但看到的幾種不同的版本,說法各異。

桐城老鄉許永璋目睹的版本,有前後兩個細節:

其一是與蔣介石的通話:說那天他在史尚寬辦公室,蔣介石電話打過來了。雙方的交談,許永璋只聽到了史尚寬兩句回話,一是「我還要填什麼履歷呀?」二是「好吧,等會叫人給您送來。」後來史尚寬告訴許永璋,因為要開國大,所以要他填一分履歷。又對許永璋說「你字好,我的字太難看,我報你幫我寫一下。」因為有幾處塗改,許永璋想謄抄一遍,但史尚寬沒讓,就讓人送到蔣總裁那邊去了。

另外一個細節,說另外一天,仍在史尚寬辦公室,考試院下面有一位部長進來勸史尚寬說,「秘書長,競選形勢不是很好,你也應該出去活動活動啊。」當時史尚寬主要競選兩個目標,一是國大代表,一是司法院大法官。但他並不在意,說:「我活動什麼?選我是他們的本分,不選是他們的無知。」話語之中,既有孤傲之氣,又有迂腐之氣。

陸少揚與光昶所寫《史尚寬是怎樣當國大代表的》,則是另外一種說法:

在史尚寬之前,桐城縣國大代表選舉,安徽省政府與桐城縣政府有明確支持李宗仁傾向,人選是桐城稽徵處處長蔣撫。蔣撫為干訓生核心人物,因此干訓生聯絡指導處也專發密令,要求方方面面全力投入。史尚寬為國民黨安徽省與桐城縣黨部推薦,來頭更大一些。兩者看似形成對峙局面,實際則不然。與史尚寬相比,蔣撫官卑職小,加上夫人又是史尚寬本家,自然也就不再爭。

史尚寬處理也十分到位。首先他開誠布公談自己競選目的:「不是我想當國大代表,而是中央叫我回來給孫科院長(立法院)抬轎子。」又說:「我是立法院秘書長,全國有數的大法官,還要當什麼國大代表嗎?實在是出於不得已。」另外他又給蔣撫承諾,「你還年輕,將來會給你弄個縣長什麼的做做。」最後他也坦誠自己「官雖不小,錢卻不多,最多只能請四、五桌客,務必請大家幫幫忙。」就這樣,史尚寬在桐城,風平浪靜地當選為國大代表。

近年一些文史作者撰寫的版本,褒揚色彩相對更濃一些:說史尚寬1947年回桐城老家參選,不像其他回鄉競選者那樣,或是送錢,或是請客,而是把鄉紳召集到一起,從法學家的角度,談國大代表的功能、意義以及選舉的責任,上了一堂還很無趣的法制課。鄉紳不以為然,認為史尚寬缺少對他們應有的尊重,因此紛紛罷選,不給他投這一票。後來還是地方政府反覆做工作,這才讓他勉強當選。

無論哪種版本,都能看得出來,史尚寬並不是一個投機者。桐城文化人的儒雅一面,由此也得到極致發揮。按許永璋的評價,他這是屬於「典型的學者官僚」。

嚴格意義,競選國大代表並非史尚寬的初衷,他的目標是完成民國法律編纂巨任,但如果編纂法律的目標,因為不能當選國大代表而喪失,那他就必須為此而努力。

樅陽這個普通山村,誕生的卻是中國民法第一人

樅陽

史家灣走出的才子

說說史尚寬老家那個叫史家灣的村子。史家灣歸安鳳鄉,清光緒二十四年(1998)史尚寬出生時,安鳳屬於桐城東鄉。史尚寬生日是大年初一,當地說法,這日子大,一歲就是一歲。其字「旦生」也與生日相關。

史家灣出村就是一大片連天的水面,名白盪湖。白盪湖通長江,從這裡走出去,能到省城安慶,能到南京,還能到上海,到更遠的世界。

引史尚寬走出史家灣的,是他的叔父史大化。

有人說,一個時代如果沒有大家,註定就是一個平庸的時代。又有人說,一個學科,缺乏大家,就是一個平庸的學科。但,大家的出現絕非偶然。

關於史尚寬早年求學經歷,可看資料相對較少。民國初年編修的《史氏宗譜》,介紹史尚寬譜名為蘊尚,「名久列,字尚寬」,當時為「中學肄業生」。台灣出版《革命人物誌》第10集「史尚寬」節,對史尚寬這段經歷,也只有簡短記述:「厚重好學。九歲受書,師即異之。十一歲能文章,驚鄉黨。十六歲得先伯祖恕卿公之恩撫,隻身東渡。」之中所提「先伯祖恕卿公」,就是民國初年安徽首任財政司長史大化。

史大化本名史推恩,字恕卿,大化為號。他與史尚寬父親史碩量為兄弟。史尚寬祖父史淵孝,廩貢生,曾任徽州府休寧縣訓導。史大化幼時從父就讀,清光緒二十三年(1887)中秀才。後棄科舉,潛心新學。1902年吳汝綸日本考察學制回國,在安慶創辦桐城中學堂,史推恩被推為籌積資金董事會董事長。辛亥革命安徽獨立,史大化又與韓衍共同參與青年軍創建。後孫毓筠組建安徽軍政府,財政司長一職,便由史大化出任。

史尚寬也就是這個階段,在叔父史大化引領下,從安鳳史家灣走向省城安慶的。史大化對史尚寬視為己出,既寵愛又十分嚴厲。而史尚寬,始終對叔父抱有感恩之心。1930年代初,史大化上海看眼睛,後轉南京在史尚寬家休養。期間史尚寬因工作的事,準備在家宴邀國民黨一權要。史大化頓時就不高興:「我一生清白自持,安能在此烏煙瘴氣中求升斗之祿?」第二日便憤憤然離開。

在史大化安排下,1914年前後,少年史尚寬便隻身留學日本。先在京都第三高等學校學習,後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系,接受法學系統訓練,獲法學學士學位。

1922年10月14日,為求新知,史尚寬又乘坐法國郵輪安琪兒號赴德國留學。與他同行的另一位安徽官費生,是安徽省立一工校長章伯鈞。史尚寬時為日本東京帝都大學畢業生。同行安徽私費生,同濟醫工校的房師亮、日本葯醫畢業的史逸,也都同為安慶人。同行私費生另外有雲南講武學堂畢業的朱德、北大預科畢業的孫炳文。

在德國,史尚寬就讀的是柏林大學,依舊研究法律。兩年後,又轉赴法國巴黎大學專攻政治經濟。這兩個國家,是大陸法系中兩個最為重要的分支。

從1914年出國留學,到1927年學成歸來,史尚寬在日本、德國、法國深造了14年年頭。「民法為眾法之基。私法固不待論,欲治公法,亦應對於民法有相當理解,而後可得其真諦。」現代法學教育的系統接受,讓史尚寬打下紮實的法學功底。

1927年,史尚寬學成歸國,應戴寄陶校長之邀,任國立中山大學法學教授。又任國立中央大學、政治大學教授。後受廣東建設廳長馬超俊所託,起草《勞動法》。受聘於立法委員後,又先後任立法院法制委員會委員長、考試院秘書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考選部部長、司法院大法官、司法行政部司法官訓練所所長等職。

1970年11月12日,史尚寬因病在台北逝世。

世間已無史尚寬。

(張健初,文史專家,皖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情偶記 的精彩文章:

元朝時漢人結婚,新娘真的要讓蒙古人先睡三天?
這方土地為何誕生了「鐵骨御史」
經常喝酒,經常出事,李白最終死於「醉駕」
大美之山,鮮為人知的銅陵樅陽山鄉
皇上沒了,太監能有什麼用?

TAG:閑情偶記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一小山村,村裡有一千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楊家將的後代
中國一小山村,村裡有一千多口人,其中,大多是成吉思汗的後代
中國的一個小山村,村裡的很多人都是皇家後裔,至今留有皇家遺物
一個人的山村
這個小山村裡藏著中國建築的一朵「奇葩」,又為什麼是無數遊客心中的天堂?
這個中國小山村誕生世界首款紅茶,兩百年前曾是美國獨立戰爭直接誘因!
中國最怪的古山村,建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峭壁上,全村只有一個姓
泰國北部一個山村裡面住的全是中國人,滿滿的年味
中國有一個小山村,村裡的大部分人都是柳下惠的後代,有家譜為證
中國有一小山村,大部分都是孔子後裔,村中有一習俗我們應該學習
馬山村——珠海第一人口大村的「南遷史」 跟這五大姓氏有關
中國有一個小山村,村裡有塊風水寶地,袁世凱死前點名要埋在這裡
從無名山村到中國超級旅遊村,這座村子只做2件事,村民就富了
博鰲小山村中有一座精緻絕倫的大宅院,被譽為「海南僑鄉第一宅」
一個偏僻的山村,一百多位普通的村民,卻在一夜之間消失...
這個小山村每隔三天死一人,村長請來一個道士「一語道破」!
我國這個小山村的男人都可以持槍
中國有一個小山村,守護一座墓地六百年,專家趕到後轟動一時
中國一小山村,村民說:我們是金兀朮後人,繁衍800年,血統純正
中國一小山村,村民說:我們是金兀朮後人,繁衍800年血統純正